免学宿费30年代国立大学的收费
在30年代大学收费情况是:北大清华一律是每年二十银元,一律免收学宿费。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
国家全包1950-1985年间的学费
这个时期上大学基本上是国家全包干,对于家庭差的学生来说,每月还可以享受到十七到二十三元不等的助学金。一般来说,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只要能够考上大学,不会给家庭增加任何负担。并且一旦毕业,还可以有旱涝保收的工资。
重生1977年12月10日高考恢复
1977年12月10日恢复的高考,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当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定向1983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计划外1985年中共中央指出可以计划外招生
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
中国大学学费变迁
免学宿费30年代国立大学的收费
在30年代大学收费情况是:北大清华一律是每年二十银元,一律免收学宿费。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
国家全包1950-1985年间的学费
这个时期上大学基本上是国家全包干,对于家庭差的学生来说,每月还可以享受到十七到二十三元不等的助学金。一般来说,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只要能够考上大学,不会给家庭增加任何负担。并且一旦毕业,还可以有旱涝保收的工资。
重生1977年12月10日高考恢复
1977年12月10日恢复的高考,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当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定向1983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计划外1985年中共中央指出可以计划外招生
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
国大学学费变迁
开始收费1989高等教育实行收费
直到1989年,国家才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当时的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只收200元,但总算迈出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关键性一步。
试点1993年收费并轨试点
我国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南大学开始收费并轨试点。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多次讨论和试验后,规定标准分数制度由省级常模量表分数、等值量表分数和等级量表分数组成。
教改199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高校“缴费的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
并轨招生1996—2000年并轨招生推进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了收费上学,标志着招生并轨改革的落幕。各地高校收费标准猛涨,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20%,学费超过4000元。
成本监审2005年6月发改委出台教育成本规定
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对高校的教育成本作了明确规定。
免学宿费30年代国立大学的收费
在30年代大学收费情况是:北大清华一律是每年二十银元,一律免收学宿费。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
国家全包1950-1985年间的学费
这个时期上大学基本上是国家全包干,对于家庭差的学生来说,每月还可以享受到十七到二十三元不等的助学金。一般来说,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只要能够考上大学,不会给家庭增加任何负担。并且一旦毕业,还可以有旱涝保收的工资。
重生1977年12月10日高考恢复
1977年12月10日恢复的高考,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当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定向1983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计划外1985年中共中央指出可以计划外招生
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
中国大学学费变迁
免学宿费30年代国立大学的收费
在30年代大学收费情况是:北大清华一律是每年二十银元,一律免收学宿费。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学费;私立大学每年约45—120银圆不等,中间数约为90银圆;教会大学每年约160银圆。
国家全包1950-1985年间的学费
这个时期上大学基本上是国家全包干,对于家庭差的学生来说,每月还可以享受到十七到二十三元不等的助学金。一般来说,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只要能够考上大学,不会给家庭增加任何负担。并且一旦毕业,还可以有旱涝保收的工资。
重生1977年12月10日高考恢复
1977年12月10日恢复的高考,考试办法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当年报考人数最终达到570万,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了刚刚恢复的高考,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定向1983年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计划外1985年中共中央指出可以计划外招生
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计划外招收少量自费生,学生应交纳一定数量的培养费。”从此,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只对部分自费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学费。
国大学学费变迁
开始收费1989高等教育实行收费
直到1989年,国家才对高等教育进行收费,当时的收费也只是象征性的只收200元,但总算迈出了高等教育收费的关键性一步。
试点1993年收费并轨试点
我国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南大学开始收费并轨试点。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在多次讨论和试验后,规定标准分数制度由省级常模量表分数、等值量表分数和等级量表分数组成。
教改199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高校“缴费的标准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生均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社会及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因地、因校(或专业)确定”。
并轨招生1996—2000年并轨招生推进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了收费上学,标志着招生并轨改革的落幕。各地高校收费标准猛涨,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区提高20%,学费超过4000元。
成本监审2005年6月发改委出台教育成本规定
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对高校的教育成本作了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