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农业高级中学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描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并将
一、提高认识,认真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学校通过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同志在3月9日全国
1、坚定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想。在各类学校中,只有技工学校与企业最为贴近,为学生和企业服务的办学思想最为明确。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技工学校始终旗帜鲜明地走了一条教学与生产需要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路子。虽然技工学校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技工学校的改革成效已经开始显露,招生难的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毕业生就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积极适应市场需要和企业要求的办学体制正在形成。技工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劳动者就业,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调整劳动者素质结构的重要手段。
2、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技工学校坚持把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的目标,并把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全国的技工学校共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仅我校就在35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从当前情况看,技工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工学校由于最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与企业的联系最紧密、与企业的合作最实际而受到企业的好评。
3、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是坚持在企业环境下的学习和实践。仅仅在学校里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还有很多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需要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才能学习和提高。企业需求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根基,对技能人才的评价与使用,最终要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体现,有很多技能人才就是通过到企业的学习和实践后,才具有了精湛技艺和良好的职业素质。随着企业及社会各方面普遍开始关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技能人才到企业实习锻炼也逐渐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4、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和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的主要因素,并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到2004年底,云南省有技能劳动者近250万人,高级工所占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比上海低一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迫切希望通过对人力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而获得比原来高的利益,这就必然会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
5、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的今天,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
尽管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很多,如:学校培养、自学成才、竞赛选拔、企业培训、拜师学艺等,但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越来越多的进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时代,这些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而通过校企合作,就能够成为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组织落实,抓女子抓实校企合作工作
1、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茅建华(校长);副组长:李原(分管教学副校长)、武锐(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成员:杨敬尧(校本教研与考评中心主任)、陈强(教学科科长)、沐俊涛(制造技术中心主任)、闵德荣(电气技术中心主任)、李杰(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徐稚行(商贸旅游中心主任)在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了办公室(武锐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认真修订和完善了有关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
三、服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共赢
1、坚持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学校于2003年成立了包括有关部门领导、企业界管理和技术专家在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常年坚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从中获得大量的办学信息;也让企业从中了解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状况,使校企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落实好
3、积极参与昆明企业联合会和昆明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昆明企业联合会和昆明企业家协会是昆明地区影响力较大,参与面较广的社团组织,学校通过积极申请于2006年加入了两个协会。协会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彭文凯会长等协会领导还专门到学校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学校将以两个协会为平台,坚持积极参与昆明企业联合会和昆明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以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4、继续坚持承办有关的活动和比赛。为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较好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情况。近三年来,学校还圆满承办了昆明地区职工
5、坚持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学校常年坚持组织教师开展
6、积极从企业引进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近几年从一些大中型企业中选调了2名高级技师和1名技师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聘请了耿家盛等六位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或特聘专家。今年,学校已经过上级批准还将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机加工与数控专业的技师或高级技师,两名电气技术专业的技师或高级技师。
7、努力抓好专业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的机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和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分别被评为了省、市级的骨干专业,今年4月,学校与在昆的14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关系。
今后,学校将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与昆明地区和沿海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企业建立较为稳固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教师能力提升基地。
8、积极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培训。近年来,就多次组织了数控技术培训班、维修电工技师培训班和一些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方面的培训班,还经常组织一些优秀教师为企业开设专题讲座等。今后,学校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不断扩大对企业的服
务范围。
浚县农业高级中学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描绘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并将
一、提高认识,认真开展校企合作工作
学校通过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同志在3月9日全国
1、坚定为企业服务的办学思想。在各类学校中,只有技工学校与企业最为贴近,为学生和企业服务的办学思想最为明确。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技工学校始终旗帜鲜明地走了一条教学与生产需要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路子。虽然技工学校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技工学校的改革成效已经开始显露,招生难的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毕业生就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积极适应市场需要和企业要求的办学体制正在形成。技工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劳动者就业,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调整劳动者素质结构的重要手段。
2、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技工学校坚持把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办学的目标,并把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全国的技工学校共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技能型人才,仅我校就在35年的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从当前情况看,技工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工学校由于最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与企业的联系最紧密、与企业的合作最实际而受到企业的好评。
3、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是坚持在企业环境下的学习和实践。仅仅在学校里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不可能的事,因为,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还有很多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需要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才能学习和提高。企业需求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根基,对技能人才的评价与使用,最终要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体现,有很多技能人才就是通过到企业的学习和实践后,才具有了精湛技艺和良好的职业素质。随着企业及社会各方面普遍开始关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技能人才到企业实习锻炼也逐渐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4、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和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的主要因素,并极大地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到2004年底,云南省有技能劳动者近250万人,高级工所占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比上海低一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迫切希望通过对人力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而获得比原来高的利益,这就必然会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
5、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的今天,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已经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
尽管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很多,如:学校培养、自学成才、竞赛选拔、企业培训、拜师学艺等,但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越来越多的进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时代,这些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要求。而通过校企合作,就能够成为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组织落实,抓女子抓实校企合作工作
1、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茅建华(校长);副组长:李原(分管教学副校长)、武锐(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成员:杨敬尧(校本教研与考评中心主任)、陈强(教学科科长)、沐俊涛(制造技术中心主任)、闵德荣(电气技术中心主任)、李杰(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徐稚行(商贸旅游中心主任)在招生与就业指导办公室(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了办公室(武锐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2、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认真修订和完善了有关校企合作的工作制度。
三、服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共赢
1、坚持以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学校于2003年成立了包括有关部门领导、企业界管理和技术专家在内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常年坚持开展交流研讨活动,从中获得大量的办学信息;也让企业从中了解学校技能人才的培养状况,使校企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
2、落实好
3、积极参与昆明企业联合会和昆明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昆明企业联合会和昆明企业家协会是昆明地区影响力较大,参与面较广的社团组织,学校通过积极申请于2006年加入了两个协会。协会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彭文凯会长等协会领导还专门到学校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学校将以两个协会为平台,坚持积极参与昆明企业联合会和昆明企业家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以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4、继续坚持承办有关的活动和比赛。为不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较好地展示学校的办学情况。近三年来,学校还圆满承办了昆明地区职工
5、坚持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锻炼。学校常年坚持组织教师开展
6、积极从企业引进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近几年从一些大中型企业中选调了2名高级技师和1名技师到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聘请了耿家盛等六位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校的教学顾问或特聘专家。今年,学校已经过上级批准还将向社会公开招聘两名机加工与数控专业的技师或高级技师,两名电气技术专业的技师或高级技师。
7、努力抓好专业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的机加工与数控技术专业和电工与电子技术专业分别被评为了省、市级的骨干专业,今年4月,学校与在昆的14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关系。
今后,学校将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与昆明地区和沿海地区的一些优秀的企业建立较为稳固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教师能力提升基地。
8、积极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培训。近年来,就多次组织了数控技术培训班、维修电工技师培训班和一些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方面的培训班,还经常组织一些优秀教师为企业开设专题讲座等。今后,学校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不断扩大对企业的服
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