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高级中学2015届12月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 .骠骑(piào) 皴裂(cūn) 乳臭未干(chîu) 纨绔子弟(kù) ....

B .滂沱(pāng) 沉疴(kē) 抛头露面(lòu) 同仇敌忾(kài) ....

C .偌大(nuò) 膻味(shān) 蚍蜉撼树(pí) 椎心泣血(zhuī) ....

D .叶韵(xié) 刍议(chú) 犯而不校(jiào) 髀肉复生(bì)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 ) ......

A .抵押 繁琐 拾人牙慧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B .报歉 凋敝 谈笑风声 鼓不敲不响,理不辨不明

C .妥帖 弘扬 宣宾夺主 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

D .遐想 贬抑 功亏一匮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

A .值得高中老师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 .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

C .所谓全民造句运动,其实是仿造,是模板写作。从最简单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到“我爸是李刚”,到“有钱就是任性”,这样的造句运动正方兴未艾。 ....

D .韩国各派政治势力对于南北关系的态度泾渭分明,不同党派执政都把自己的政治理念灌输给....

国民,也在军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

A .印度《经济时报》18日报道,印度军事装备70%依靠进口,至今仍未能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和先进的战斗机,印度同中国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

B .人生的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和悠闲的心境。

C .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还处于打基础、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家长急功近利地让孩子一门心思钻进奥赛学科里,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

D .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 ④②⑤③①

B. ③①④②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⑤③④② 6. 请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微电影”下定义。

①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

②它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

③这类电影拥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④与传统电影相比,它具有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等特点。

答:

7. 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

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 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

8.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 .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

C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D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 .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 .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D .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B .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C .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D .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

剃匠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

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那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1.文章结尾部分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简析下面文句的含意和表达上的精美之处。(4分)

(1)但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何爹这一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建议把标题“剃匠”改为“青龙偃月刀”,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如何看待何爹对传统剃头手艺的坚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

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

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

①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

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②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

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

(选自苏辙《藏书室记》)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手缉而校之 缉: 收集整理 .

B .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 反复说明 .

C .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

D .其蔽也贼 贼:偷窃 .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 .吾世其庶矣乎 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

B .广之以读书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

C .傅说之诏其君 非此之谓也 ..

D .而况余人乎? 凡学而不读书者 ..

1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

A .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 .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 .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 .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

19.用斜线(/)给上文中的划线处断句。(3分)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20.请将文中划线的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2)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8分)

都门秋思①(选一)

(清)黄景仁

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这里指北京繁华喧闹的街道。③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

2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2.这首诗的颔联历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 (三)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23-24题。(6分)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23.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填一成语)(1分)孔子以堆山、平地为喻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述。(2分)

24.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共同看法,有什么意义,请简述。(3分)

(四)古诗文默写填空(5题限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25.(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 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4)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5)______________ ,郁乎苍苍, ?(苏轼《赤壁赋》)

四、写作(60分)

26.作文题:

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星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答案】 D

【解析】 A .乳臭未干(xiù) ;B. 抛头露面(lù);C. 偌大(ruî),椎心泣血(chuí)。

2.【答案】C

【解析】(A. 金刚钻;B. 抱歉、谈笑风生、辩理;C. 喧宾夺主、一炷香;D. 功亏一篑)

3. 【答案】C

【解析】(A .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B.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能和“正”“刚刚”等词语连用。D. 泾渭分明,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答案】B

【解析】(A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C. 成分残缺,“对„来说”这一介词结构淹没了主语,应删除。D. “已去世的钱钟书和女儿钱瑗”这一说法,有歧义。)

5. 【答案】A

【解析】(五句话分为两层:④②⑤为一个组合,承接上文的‚难觅‛,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应在前;③①为一个组合,解释其原因,应在后。在④②⑤这个组合中,根据关联词‚如果……那……‛,可以推知④在前,②在后;再根据从‚逃离了都会‛到‚偷偷生长在……乡舍与……村庄‛的事理逻辑顺序,可以推知②在前,⑤在后。在③①这个组合中,根据从‚萌芽‛到‚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8.C (依据第1段“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可知A 、B 两项说法错误,属于断章取义。D. 逻辑混乱。根据第3段“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可知“灵感”并非“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来去而出现”。)

9.D (曲解原意。选项中“放弃”有误,原文第3段是“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10.D (曲解原意。选项中“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有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

11. 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②“多年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的担忧。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1)何爹看重自己的手艺,将其看做是至高神圣的。他看不惯新式美发方法,“宁可”写出了他不改变、不随俗,宁愿自己没生意也不愿降格以求的坚守。(1分)何爹敬奉关帝爷,作者以“走麦城”和“背汉降魏”的典故作比,写他的坚守,既突出了人物坚守信念、义气为先的性格,又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蕴。(1分)

(2)“最后的极乐”有双关的意义。既是明写三明爹此生最后一次感受到老友为他剃头的快乐、满足;(1分)也惋惜地暗示何爹“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尽管是剃头绝活,但是也行将完结了。(1分)

13.①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焗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4分,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14.(1)“剃匠”合适:①剃匠何爹是小说主要人物,剃头是他的职业;②剃匠何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2)“青龙偃月刀”合适:①青龙偃月是何爹的独门绝技,刀是何爹剃头时必备的工具;②这种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缩影,作者借此揭示小说主旨。(4分)

15.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言之成理即可) (5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18分)

16. D 贼:(残)害

17. B (A 项“其”字,第一个是语气词,表推测语气,“大概”;第二个是代词,“它”。B 项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 C项“之”字都是助词,第一个取独,第二个提宾。 D项“而”字都是连词,第一个表递进关系,“何况”;第二个表转折关系,“却”。)

18.B (此观点非作者苏辙所提出,而是苏洵)

19. 断句: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

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共5分, ‚/‛处必断。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20. (6分)翻译:

(1)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2)是“一以贯之”, 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 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附】《藏书室记》译文。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子路在孔子看来,有过人的才能却不安于学习,曾经对孔子说:‚只要直接去治理百姓管理祭祀就行了,不一定死读书才算是学习。‛孔子批评他说:‚你听说过‘六言六蔽’吗?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凡学习却不读书的人,都是子路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虽然这样,(但是) 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后能牢记不忘的人吗?‛(赐)说:‚是的。不是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穿事情的始末。‛是‚一以贯之‛, 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 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说:我指的不是这个。老子说:‚学习要日有增益,探求大道要日有减少(从而接近于道的本义) 。‛用日日增加的学问,探求日日减少的道,然后才能做到一以贯之啊。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21.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1分)

22. 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①这首诗歌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夕阳和山色是美好的景色(乐景)(1分)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哀情)(1分)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美丽的景色, 反而使诗人倍感秋寒逼人, 愁思郁结,难以排遣。(1分)

②诗人又用拟人手法,(1分)一个“劝”、一个“将”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1分),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造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1分)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1分)

【注意】如果有学生对①②两点都有涉及,可以依据“以乐景写哀请”(1分),“拟人手法”(1分)分析诗歌相关内容(1分),诗歌表现作者排解不了的愁绪(1分)这样的标准给分。

(三)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23.功亏一篑。(1分)孔子以堆山、平地为喻,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1分)。如第一则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如果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1分)。

24.他们都反对半途而废,鼓励积极进取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3分)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译文】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四)古诗文默写填空(5题限选4题,8分,每空1分)

25.(1)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4)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5)山川相缪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写作(60分)

26、作文题: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星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解析】星星是永恒光亮的,本体是伟人;萤火虫是短暂的微光,是渺小的普通人。

这道题是伟大与渺小的关系。真正的伟人不怕被别人看作平凡人。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独特的价值,他知道他为未来而生,他的超前性为当世大多数人所不解。

他有非凡的勇气和意志抗击别人的藐视,在自己的天地中静心、平和地思考、工作。或如托尔斯泰一样内心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普通人,无比谦卑。

这样的认识和勇气在当代有其特殊意义。当代很多“萤火虫”很想被看成“星星”,收获不相称的名誉和地位。

11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 .骠骑(piào) 皴裂(cūn) 乳臭未干(chîu) 纨绔子弟(kù) ....

B .滂沱(pāng) 沉疴(kē) 抛头露面(lòu) 同仇敌忾(kài) ....

C .偌大(nuò) 膻味(shān) 蚍蜉撼树(pí) 椎心泣血(zhuī) ....

D .叶韵(xié) 刍议(chú) 犯而不校(jiào) 髀肉复生(bì) ....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 ) ......

A .抵押 繁琐 拾人牙慧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

B .报歉 凋敝 谈笑风声 鼓不敲不响,理不辨不明

C .妥帖 弘扬 宣宾夺主 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

D .遐想 贬抑 功亏一匮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

A .值得高中老师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知....

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B .虽然莫言其貌不扬,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博学多识,而且性行高洁,大有光风霁月....的襟怀。

C .所谓全民造句运动,其实是仿造,是模板写作。从最简单的“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到“我爸是李刚”,到“有钱就是任性”,这样的造句运动正方兴未艾。 ....

D .韩国各派政治势力对于南北关系的态度泾渭分明,不同党派执政都把自己的政治理念灌输给....

国民,也在军队中造成了思想混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

A .印度《经济时报》18日报道,印度军事装备70%依靠进口,至今仍未能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和先进的战斗机,印度同中国在国防工业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

B .人生的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在于感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和悠闲的心境。

C .对小学生、初中生来说,还处于打基础、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家长急功近利地让孩子一门心思钻进奥赛学科里,这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

D .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②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

③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

④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

⑤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A. ④②⑤③①

B. ③①④②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①⑤③④② 6. 请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微电影”下定义。

①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

②它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

③这类电影拥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④与传统电影相比,它具有微规模投资、微周期制作、微时放映等特点。

答:

7. 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天才与灵感 朱光潜 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么?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在灵感之中,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他只是坐享其成。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

什么叫做‚潜意识‛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意识既不能察觉到,我们何以知道它存在呢?变态心理中有许多事实可以为凭。比如说催眠,受催眠者可以谈话、做事、写文章、做数学题,但是醒过来后对于催眠状态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此外还有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例如一个人乘火车在半途跌下,把原来的经验完全忘记,换过姓名在附近镇市上做了几个月的买卖。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发现身边事物都是不认识的,才自疑何以走到这么一个地方。旁人告诉他说他在那里开过几个月的店,他绝对不肯相信。心理学家根据许多类似事实,断定人于意识之外又有潜意识,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受催眠者和精神病人便是如此。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交替来去。它们完全分裂开来,意识活动时潜意识便沉下去,潜意识涌现时,便把意识淹没。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

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地发动总攻击,一鼓而下敌。在没有侦探清楚的敌人(意识) 看,它好比周亚夫将兵从天而至一样。据心理学家的实验,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这是什么道理呢?就因为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功夫没有错用的,你自己以为劳而不获,但是你在潜意识中实在仍然于无形中收效果。所以心理学家有‚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溜冰本来是在前一个冬天练习的,今年夏天你虽然是在做旁的事,没有想到溜冰,但是溜冰的筋肉技巧却恰在这个不溜冰的时节暗里培养成功。一切脑的工作也是如此。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在罗马落水的如果不是素习音乐的柏辽兹,跳出水时也决不会随口唱出一曲乐调。他的乐调是费过两年的潜意识酝酿的。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吴道子生平得意的作品为洛阳天宫寺的神鬼,他在下笔之前,先请斐曼舞剑一回给他看,在剑法中得着笔意。王羲之的书法相传是从看鹅掌拨水得来的。法国大雕刻家罗丹也说道:‚你问我在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深林里看树,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我在到处学,只是不在学校里。‛

从这些实例看,我们可知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莺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他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划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

(选自朱光潜《谈美》)

8.下列对于“灵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灵感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的,它完全不靠人力,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B .灵感来临时仿佛有神灵凭附作者的躯体,暗中驱遣他的手腕,作者毫无准备,坐享其成。

C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却不是毫无准备。

D .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这种收获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出现。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意识之外有潜意识,潜意识是指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在潜意识中也可以运用意志、思想。

B .许多精神病人现出“两重人格”,一旦他忽然醒过来后,对于病中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往往完全不知道。

C .在通常健全心理中,意识压倒潜意识,只让它在暗中活动;在变态心理中,意识和潜意识完全分裂开来。

D .在意识中思索的东西应该让它在潜意识中酝酿一些时候才会成熟,所以我们在练字中出现瓶颈时就要学会放弃。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夏天学溜冰,冬天学泅水”的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功夫没有错用的,你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于无形中收到效果。

B .虽然很多发明大半是在无意中得来的,但是从来没有人向来不用功,就能轻而易举地等来灵感,从而获得成功。

C .吴道子赏剑法、王羲之观鹅掌拨水、罗丹看树看云等例子说明,艺术家在潜意识中酝酿的东西,最后往往能在他的本行艺术中表现出来。

D .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因为它们的神韵和气魄是相通的,艺术家就应该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

剃匠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么?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工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

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跃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腑六脏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需眼角余光的照看。一套古典绝活玩下,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那叫花子那流浪崽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焗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叫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

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呵。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11.文章结尾部分详写何爹最后一次给三明爹剃头的情节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简析下面文句的含意和表达上的精美之处。(4分)

(1)但何爹不愿趋时,“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何爹这一人物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人建议把标题“剃匠”改为“青龙偃月刀”,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谈谈你如何看待何爹对传统剃头手艺的坚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予幼师事先君,听其言,观其行事。今老矣,犹志其一二。先君平居不治生业,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此孔.

氏之遗法也。‛先君之遗言今犹在耳。其遗书在椟,将复以遗诸子,有能受而行之,吾世其庶矣乎! .

盖孔氏之所以教人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及其安之,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曰:‚道..

在是矣,仁者见之斯以为仁,智者见之斯以为智矣。颜、闵由是以得其德,予、赐由是以得其言,求、由由是以得其政,游、夏由是以得其文,皆因其才而成之。譬如农夫垦田,以植草木,小大长短,甘辛咸苦,皆其性也,吾无加损焉,能养而不伤耳。‛ .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孔子犹养之以学而后盛,故古

①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读书。傅说之诏其君,亦曰:‚学于古训,乃有获。‛而况余人乎? ..

子路之于孔氏,有兼人之才而不安于学,尝谓孔子:‚有民人社稷,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

子非之,曰:‚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②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凡学而不..

读书者,皆子路也。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曰:非此之谓也。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而后一以贯之者,可得而见也。 .

(选自苏辙《藏书室记》)

【注释】①傅说:商朝政治家。②绞:言语伤人。

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 .手缉而校之 缉: 收集整理 .

B .然后申之以弦歌 申: 反复说明 .

C .有兼人之才 兼:超过 .

D .其蔽也贼 贼:偷窃 .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

A .吾世其庶矣乎 甘辛咸苦,皆其性也 ..

B .广之以读书 以日益之学求日损之道 ..

C .傅说之诏其君 非此之谓也 ..

D .而况余人乎? 凡学而不读书者 ..

1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

A .本文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纲,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及学习方法的诸多见解。

B .苏氏父子都重视读书,作者提出了读书能够“内以治身,外以治人”的观点。

C .作者以农夫种田依顺草木本性使其自由生长为喻,形象地说明了育人之道。

D .孔子否定死读书而不思考的做法,他认为“一以贯之”是增长学问的方法。

19.用斜线(/)给上文中的划线处断句。(3分)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20.请将文中划线的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其所好,而不知古人之成败与所遇之可否,未有不为病者。

(2)一以贯之,非多学之所能致,则子路之不读书未可非邪?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8分)

都门秋思①(选一)

(清)黄景仁

五剧②车声隐若雷,北邙③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注】①此诗作于乾隆四十二年,正值清王朝全盛时期。②五剧,交错旁出的道路,这里指北京繁华喧闹的街道。③北邙:洛阳名山,汉魏五侯的坟墓多聚集于此。

2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2.这首诗的颔联历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

▲ (三)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23-24题。(6分)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子罕》)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23.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填一成语)(1分)孔子以堆山、平地为喻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简述。(2分)

24.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共同看法,有什么意义,请简述。(3分)

(四)古诗文默写填空(5题限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25.(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 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4)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5)______________ ,郁乎苍苍, ?(苏轼《赤壁赋》)

四、写作(60分)

26.作文题:

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星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题(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答案】 D

【解析】 A .乳臭未干(xiù) ;B. 抛头露面(lù);C. 偌大(ruî),椎心泣血(chuí)。

2.【答案】C

【解析】(A. 金刚钻;B. 抱歉、谈笑风生、辩理;C. 喧宾夺主、一炷香;D. 功亏一篑)

3. 【答案】C

【解析】(A .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B. 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能和“正”“刚刚”等词语连用。D. 泾渭分明,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答案】B

【解析】(A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C. 成分残缺,“对„来说”这一介词结构淹没了主语,应删除。D. “已去世的钱钟书和女儿钱瑗”这一说法,有歧义。)

5. 【答案】A

【解析】(五句话分为两层:④②⑤为一个组合,承接上文的‚难觅‛,表示一种假设的情况,应在前;③①为一个组合,解释其原因,应在后。在④②⑤这个组合中,根据关联词‚如果……那……‛,可以推知④在前,②在后;再根据从‚逃离了都会‛到‚偷偷生长在……乡舍与……村庄‛的事理逻辑顺序,可以推知②在前,⑤在后。在③①这个组合中,根据从‚萌芽‛到‚生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8.C (依据第1段“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可知A 、B 两项说法错误,属于断章取义。D. 逻辑混乱。根据第3段“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可知“灵感”并非“常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交替来去而出现”。)

9.D (曲解原意。选项中“放弃”有误,原文第3段是“在进步停顿时,你如果索性不练习,把它丢开去做旁的事,过些时候再起手来写,字仍然比停顿以前较进步”。)

10.D (曲解原意。选项中“尽可能精通各门艺术从而获得灵感”有误,原文最后一段是“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共20分)

11. ①进一步塑造何爹重情重义的形象和表现他剃头技艺的精湛,表达了对何爹的敬重之情。②“多年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现在也离他而去了,表达了对何爹手艺的未的担忧。③将情节推向高潮的同时深化了主题,隐含着对像青龙偃月刀法这样的传统文化精华走向没落的酸楚和忧虑。(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1)何爹看重自己的手艺,将其看做是至高神圣的。他看不惯新式美发方法,“宁可”写出了他不改变、不随俗,宁愿自己没生意也不愿降格以求的坚守。(1分)何爹敬奉关帝爷,作者以“走麦城”和“背汉降魏”的典故作比,写他的坚守,既突出了人物坚守信念、义气为先的性格,又增强了小说的文化意蕴。(1分)

(2)“最后的极乐”有双关的意义。既是明写三明爹此生最后一次感受到老友为他剃头的快乐、满足;(1分)也惋惜地暗示何爹“青龙偃月刀”的结局,尽管是剃头绝活,但是也行将完结了。(1分)

13.①想法有些落后和封闭,但是有着一种坚守和执着。如文中他固守男女之防,不焗油和染发,“师父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等。②剃头技艺精湛娴熟。“青龙偃月刀法”让人叹服,可从作者对他的刀法描写中看出。③喜爱古典文化。比如敬奉关帝爷和“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④为人重情重义。如翻两个岭去看望老友,发现老友病笃,含泪回家取行头为老友最后剃一次头。(4分,写出3点即可给满分)

14.(1)“剃匠”合适:①剃匠何爹是小说主要人物,剃头是他的职业;②剃匠何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2)“青龙偃月刀”合适:①青龙偃月是何爹的独门绝技,刀是何爹剃头时必备的工具;②这种刀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缩影,作者借此揭示小说主旨。(4分)

15.①应该辩证地看待何爹的坚持。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不愿趋时随变,不肯敷衍应付,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有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是他墨守成规,不能将传统技艺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导致生意一天天冷清,生计都难以维持,面临衰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仍然不知变通则是不可取的。②要热爱传统文化,必须给予它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以使其中的优秀元素得以传承。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使之适应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言之成理即可) (5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18分)

16. D 贼:(残)害

17. B (A 项“其”字,第一个是语气词,表推测语气,“大概”;第二个是代词,“它”。B 项两个“以”字都是介词,“用”。 C项“之”字都是助词,第一个取独,第二个提宾。 D项“而”字都是连词,第一个表递进关系,“何况”;第二个表转折关系,“却”。)

18.B (此观点非作者苏辙所提出,而是苏洵)

19. 断句:

虽然/孔子尝语子贡矣/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

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共5分, ‚/‛处必断。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20. (6分)翻译:

(1)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2)是“一以贯之”, 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 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附】《藏书室记》译文。

我自幼向先父学习,听从他言语(的教诲),观察他做事的方式。现在我年纪大了,还能记得其中的一些。父亲平素不经营产业,(幸而家中)有一些田地,没有衣食之忧;有几千卷书,亲手编辑校对整理,(把它)留给子孙。(他)说:‚读这些书籍,对内修养身心,对外管理他人,足够了。这是孔子遗留下来的教化方法。‛父亲留下来的教诲,现在还在耳边回响。他遗留下来的书籍(仍)在木柜中,(我)要把它们再留给子孙,(如果子孙中)有能接受这些书并且践行其中的内容,我们的后代就差不多(很好了)。

孔子教化人的方法,是从如何洒水扫地这样的家务劳动、如何待人处事开始的,等到他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再用礼乐来反复说明,用读书来丰富提高。(所以)说:‚道就在其中。仁者见到它,就能从中体会仁;智者见到它,就能从中发现智。颜回、闵子骞从这里得到的是德行,宰予、端木赐从这里得到的是言谈技巧,冉求、子路从这里得到的是为政本领,子游、子夏从这里得到的是文采,都是凭借他们自身的才能而成就自己。就像农夫开垦田地,种植草木,草木大小长短、甘辛咸苦,都是它们的本性使然,农民没有增加或减损什么,滋养它们而不伤害本性罢了。‛

孔子说:‚(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么好学罢了。‛像孔子这样的人尚且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自我提高完善,然后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古人知晓道理一定要通过学习,学习提高一定要通过读书。傅说告诫他的君主,也说:‚向古训学习,才能有收获。‛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子路在孔子看来,有过人的才能却不安于学习,曾经对孔子说:‚只要直接去治理百姓管理祭祀就行了,不一定死读书才算是学习。‛孔子批评他说:‚你听说过‘六言六蔽’吗?喜好仁德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聪明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容易放荡不羁;喜好信实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拘于小信而贼害自己;喜好直率却不喜好学习,弊病是说话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捣乱闯祸;喜好刚强而不喜好学习,弊病是狂妄自大。‛凡学习却不读书的人,都是子路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却不知道古人成败的情况以及所接触事物的正确与否,没有不出问题的。

虽然这样,(但是) 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赐,你认为我是广泛学习而后能牢记不忘的人吗?‛(赐)说:‚是的。不是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穿事情的始末。‛是‚一以贯之‛, 不是多学习就能够达到的,那么子路不读书, 就可以不受到批评了吗? 说:我指的不是这个。老子说:‚学习要日有增益,探求大道要日有减少(从而接近于道的本义) 。‛用日日增加的学问,探求日日减少的道,然后才能做到一以贯之啊。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21. 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四通八达的闹市街道传轰隆隆的车声和北邙荒野的坟地加以对比(1分),表达了作者认为存灭无常,人生倏忽的情感(1)同时也点出了盛世背后隐藏的危险,表达对繁华盛世终将过去的隐隐愁绪。(1分)

22. 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①这首诗歌的颔联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夕阳和山色是美好的景色(乐景)(1分)然而美好的景色却挡不住作者对国家和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感慨(哀情)(1分)夕阳和山色颇解人意,欲为主人排愁解忧。美丽的景色, 反而使诗人倍感秋寒逼人, 愁思郁结,难以排遣。(1分)

②诗人又用拟人手法,(1分)一个“劝”、一个“将”字,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1分),把客观的秋景与主观的愁思有机地结合起,造成一种沉郁顿挫的幽远意境。(1分)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无法排解对国家和自身的愁绪。(1分)

【注意】如果有学生对①②两点都有涉及,可以依据“以乐景写哀请”(1分),“拟人手法”(1分)分析诗歌相关内容(1分),诗歌表现作者排解不了的愁绪(1分)这样的标准给分。

(三)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23.功亏一篑。(1分)孔子以堆山、平地为喻,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1分)。如第一则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如果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1分)。

24.他们都反对半途而废,鼓励积极进取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3分)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译文】孟子说:“做事好比掘井一样,掘到六七丈深还没有见水,仍然只是一口废井。”

(四)古诗文默写填空(5题限选4题,8分,每空1分)

25.(1)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2)恐年岁之不吾与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4)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

(5)山川相缪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写作(60分)

26、作文题:伟大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星星不怕显得像萤火虫那样。

【解析】星星是永恒光亮的,本体是伟人;萤火虫是短暂的微光,是渺小的普通人。

这道题是伟大与渺小的关系。真正的伟人不怕被别人看作平凡人。

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独特的价值,他知道他为未来而生,他的超前性为当世大多数人所不解。

他有非凡的勇气和意志抗击别人的藐视,在自己的天地中静心、平和地思考、工作。或如托尔斯泰一样内心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普通人,无比谦卑。

这样的认识和勇气在当代有其特殊意义。当代很多“萤火虫”很想被看成“星星”,收获不相称的名誉和地位。

11


相关内容

  • 同位语从句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 同位语从句模拟试题汇编 1. (2010吉林市高三第二次市统考) _______was known to us all that Johnson had broken his promise _______ he would give each of us a small gift. A. As ; ...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第二学期月考 高一化学试卷 2016年3月 选择题(共4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a:23 N:14 O:16 S:32 Ba:137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第116号元素Lv 的名称为鉝 ...

  • 贵州省贵师大附中周林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仁怀市贵师大附中周林高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11月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怎样读中国书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 ...

  •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 育才中学勤行学区2015-2016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 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 事实 ...

  • 2015-2016学年高一下3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 3月月考历史试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商代甲骨文中出现蚕.帛.丝.桑等字(如图),并由此辟生出从"桑".从"糸"等与蚕丝 ...

  • 2015-2016年八年级物理5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2015-2016学年黄石慧德学校5月月考卷 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 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 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 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水对容器底 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

  • 高考化学真题 化学与生活
  • 化学与生活 一.真题汇总 1.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

  • 四川省2015届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2015届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实现的 B.真核细胞中[ H ]与氧气的反应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胞内的ATP不都是在生物膜上 ...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 杭西高2015年10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题2分,共计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百舸(gě)争流 谄媚(chǎn) 愀(qiǎo)然 不屈不挠(náo) .... B .铜臭(xiǜ) 歼(jiān)灭 摇曳(yè) 堤(tí)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