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类活用现象的翻译

难度系数:0.6

文言词类活用现象的翻译

高凤梅

关键词: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在高考文言文中主要通过翻译这道题考查,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词类

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充当别的词类,或具某种特殊

用法。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翻译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

断。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在句子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并且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

1.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修饰动词的。

(副·名式)

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

目:用目示意 。

2. 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古汉语中,名词不能修饰代词。(名·代式)

例: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

蹄:踢。

3.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

词。(名·名式)

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军:驻扎。

4.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常常用在动词前面。(助动·名式)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水:游水

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古汉语中,一般是副词作状

语,名词作状语就是名词用如副词。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表示比喻,含有“像„„似的(一样)”的意思。

例: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

云:像云彩一样。景:像影子一样。

2.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理解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一个隐藏

的关系词“以”。

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

船:用船。

3.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那样对待„„”的意思。

例: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4. 表示动作行为方位和处所,含有“在„„地方、向(从)„„方向”的意思。

例:内外多置小门。(归有光《项脊轩志》) ..

内:在里面。外:在外边。

5. 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数、时间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含有“岁岁”“月月”

“日日”的意思。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

岁:每年。月:每月。

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怎么样或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当作什

么,叫做意动用法。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可译为“以„„为„„”或“认为„„”。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美:认为美。

2.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也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

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可译为“主„„以(把)„„宾„„

为(看成或当做)„„表意动的名词”。

例:友风而子雨。《荀子·赋·云》 ..

友:把„„当作。子:把„„当作。

四.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包括用如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等)和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

关系,而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一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叫做使动用法。

1.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主语并不发出这个动作,可

译成“主·使(让)·宾·动”。

㈠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但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子中时,就能带宾语了。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亡:使灭亡。

(2)不带宾语。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然是使

动用法。

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来:使来。

㈡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常见,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

较少见。

(1)带宾语。

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鸿门宴》 .

从:让跟随着。

(2)不带宾语。

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食:让吃饭。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成 “主语·使(让)·宾语·形容词”。

(1)带宾语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尊:使尊贵。

(2)不带宾语

例: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韩非子·说林下》 ..

小:使变小。 大:使变大。

3. 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

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可译成 “主语·使·宾·为·名”。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

王:使成为王。

【模拟演练】

一.指出下列词组中加点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

不衫不履 去伪存真 除旧布新 救死扶伤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

(1)既东封郑(2)日饮食得无衰乎 (3)车载斗量

(4)风餐露宿(5)抱头鼠窜(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有特殊用法的词,并说明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2)闻寡人之耳者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5)渔人甚异之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

(8)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四.指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

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

“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

注:①逆旅:旅店 ②自美:美自。“自恶”“自贤”同 ③ 行:品行。④去:除掉。

【演练详解】

一.衫、履:名词用作动词,穿布衫、穿鞋。

伪、真:形容词用作名词,虚假的东西、真实的东西。

旧、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事物、新的东西。

死、伤:动词用作名词,生命垂危的人、受伤的人。

二.(1)东:在东面(2)日:每天(3)车、斗:用车,用斗(4)风、露:在风里,在露

天(5)鼠:像老鼠一样(6)客:像对待客人一样

三. (1)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耻。

(2)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见。

(3)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4)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

(5)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6)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7)甘、美、安、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是美味的,认为„„是漂亮的,认

为„„是安全的,认为„„是有乐趣的。

(8)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年老。

四.“自美”、“自恶”、“自贤”中的形容词“美”、“恶”、“贤”都是意动用法,分别译为:

认为„„美丽,认为„„丑陋,认为„„贤能。

【译文】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妾,其中一人漂亮,一人丑陋。但丑陋

的地位高,漂亮的地位低。阳子问他原因,店主人回答说:“那个漂亮的自认为她很漂亮,

而我不知道她哪里漂亮;那个丑陋的自认为她很丑陋,但我不知道她哪里丑陋。”阳子说:

“弟子们记住,品行好而又除掉自认为好的行为,到哪里人们不爱呢?”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姓名:高凤梅 联系地址: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组 邮编:273500 联系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151838848 身份证号:[***********]

难度系数:0.6

文言词类活用现象的翻译

高凤梅

关键词: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现象在高考文言文中主要通过翻译这道题考查,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词类

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充当别的词类,或具某种特殊

用法。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翻译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

断。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在句子中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并且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

1.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修饰动词的。

(副·名式)

例: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

目:用目示意 。

2. 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在古汉语中,名词不能修饰代词。(名·代式)

例: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

蹄:踢。

3.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同位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

词。(名·名式)

例:军函陵,秦军氾南。《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军:驻扎。

4.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常常用在动词前面。(助动·名式)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

水:游水

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古汉语中,一般是副词作状

语,名词作状语就是名词用如副词。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表示比喻,含有“像„„似的(一样)”的意思。

例: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

云:像云彩一样。景:像影子一样。

2. 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理解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一个隐藏

的关系词“以”。

例: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

船:用船。

3.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那样对待„„”的意思。

例: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4. 表示动作行为方位和处所,含有“在„„地方、向(从)„„方向”的意思。

例:内外多置小门。(归有光《项脊轩志》) ..

内:在里面。外:在外边。

5. 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数、时间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含有“岁岁”“月月”

“日日”的意思。

例: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

岁:每年。月:每月。

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怎么样或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当作什

么,叫做意动用法。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可译为“以„„为„„”或“认为„„”。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

美:认为美。

2.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也是必带宾语,这个表意动的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

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可译为“主„„以(把)„„宾„„

为(看成或当做)„„表意动的名词”。

例:友风而子雨。《荀子·赋·云》 ..

友:把„„当作。子:把„„当作。

四.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包括用如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等)和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

关系,而是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一动作行为的施事者,叫做使动用法。

1.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主语并不发出这个动作,可

译成“主·使(让)·宾·动”。

㈠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1)带宾语。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但当它以使动用法出现在句子中时,就能带宾语了。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亡:使灭亡。

(2)不带宾语。有时候,不及物动词后面虽然不带宾语,但是从上下文的意思看,仍然是使

动用法。

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来:使来。

㈡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常见,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

较少见。

(1)带宾语。

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鸿门宴》 .

从:让跟随着。

(2)不带宾语。

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食:让吃饭。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成 “主语·使(让)·宾语·形容词”。

(1)带宾语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尊:使尊贵。

(2)不带宾语

例: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韩非子·说林下》 ..

小:使变小。 大:使变大。

3. 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但这个表使动的名词同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

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可译成 “主语·使·宾·为·名”。 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

王:使成为王。

【模拟演练】

一.指出下列词组中加点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

不衫不履 去伪存真 除旧布新 救死扶伤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所表示的意义。

(1)既东封郑(2)日饮食得无衰乎 (3)车载斗量

(4)风餐露宿(5)抱头鼠窜(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有特殊用法的词,并说明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

(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2)闻寡人之耳者 (3)项伯杀人,臣活之

(4)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5)渔人甚异之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小国寡民》

(8)时充国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四.指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

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

“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山木》

注:①逆旅:旅店 ②自美:美自。“自恶”“自贤”同 ③ 行:品行。④去:除掉。

【演练详解】

一.衫、履:名词用作动词,穿布衫、穿鞋。

伪、真:形容词用作名词,虚假的东西、真实的东西。

旧、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事物、新的东西。

死、伤:动词用作名词,生命垂危的人、受伤的人。

二.(1)东:在东面(2)日:每天(3)车、斗:用车,用斗(4)风、露:在风里,在露

天(5)鼠:像老鼠一样(6)客:像对待客人一样

三. (1)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耻。

(2)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见。

(3)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4)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

(5)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6)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7)甘、美、安、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是美味的,认为„„是漂亮的,认

为„„是安全的,认为„„是有乐趣的。

(8)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年老。

四.“自美”、“自恶”、“自贤”中的形容词“美”、“恶”、“贤”都是意动用法,分别译为:

认为„„美丽,认为„„丑陋,认为„„贤能。

【译文】阳子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主人有两妾,其中一人漂亮,一人丑陋。但丑陋

的地位高,漂亮的地位低。阳子问他原因,店主人回答说:“那个漂亮的自认为她很漂亮,

而我不知道她哪里漂亮;那个丑陋的自认为她很丑陋,但我不知道她哪里丑陋。”阳子说:

“弟子们记住,品行好而又除掉自认为好的行为,到哪里人们不爱呢?”

(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

姓名:高凤梅 联系地址:山东省邹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组 邮编:273500 联系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qq:1151838848 身份证号:[***********]


相关内容

  •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律
  •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律(一)教案 授课时间:2012年9月17日 授课教师:管建军 授课班级:高三(11)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高考词类活用这个考点,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准确把握文言文中活用的文言实词,准确翻译含有活用的文言语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

  • 文言文语法[1]
  • 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词类常识 一.文言文词类划分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 古代汉语的词类,跟现代汉语的词类大致相同:总共可以分成十一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二.文言文常用词法 (一)古今异义 古代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大致 ...

  • 评估课-文言文翻译抢分秘诀
  • [教学案例设计]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抢分秘诀 罗定中学东校区高三语文备课组 梁建华 设计思想 把握教育的的本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透彻理解高考考纲考点,从学生的知识层面出发,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文言文翻译的训练中培养抓得分点的敏锐意识,培养文 ...

  • 高考文言文翻译例说
  •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句的翻译,还是对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文的翻译.大家都知道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是"信.达.雅",在具体翻译时需遵循"留.增.删.换.调"的原则.但不少同学由于对文言文翻译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因而失误率也比较高.下面笔者结合近年高 ...

  •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及断句复习指南
  • 2014年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即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 翻译,即能把文言文的内容用现代汉语准确通顺地表达出来 二.命题特点 1. 考查形式 主观题为主 2. 考查内容 三.题点聚焦 文言翻译的二标准.三原则.五步骤.七方法.八关注 ...

  •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动用的七个规律(1课时)
  •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动用的七个规律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名词动用的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判别文言文中名词动用的方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判别名词动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 ...

  • 怎样帮助初中学生学好古文
  • 怎样帮助初中学生学好古文 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古文的篇目已占课文总数的1/3,且文章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堪称典范之作.因此,学好古文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古文,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从中获益呢?这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问题,在此我浅谈一下我这几年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获得 ...

  • 文言文翻译技(学生版)
  • 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考点解读 1.能力解读 B级-- 理解,高考要求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2.内容解读 • 翻译句子多在文言文阅读试题中考查.也有另外出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翻译. • 句子翻译为高考必考题,所选句子多含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 古今异义词 实词 通假字 偏义复词 词类活用 虚词的意义和 ...

  •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一) 一.文言实词.虚词考点解析 (一) 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点是理解常见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包括: 1)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