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浅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小学学段 体育学科

工作单位 黄旗堡街道逄王小学

作者姓名 王淑玲 陶植林

浅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摘要]

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在体育活动中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学生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 使学生体验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愉悦、和谐情感与气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培养 自信心 成功体验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

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多关心孩子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

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二、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

信心的树立。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 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三、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例如,若以120厘米的

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同

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 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自信心。

四、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

器械展示在孩子面前时,教师应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五、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

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 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六、正确评价孩子的表现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

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用言语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①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

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 。教师应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孩子示范时,教师可以说“大家来看谁谁谁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教师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和情感。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 树立。

②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词语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辅助性言语。它包括语气、语调等。同一个词语,教师运用的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 。如“加油”两个字,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 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又如“啊”字既可以表示惊讶,也可以包含期待。

②动作行为。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由于体育活动场地

较大,教师学会用点头、拍手 、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③人际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情景中,那些预期采取否定态度的孩子倾向于站在远离教师的地方 ,那些想获得表扬的孩子倾向于站在靠近教师的地方。所以教师应经常走近孩子,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表示无声的支持或赞扬。

④目光接触。教师可以通过视线来与孩子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愤怒等情感,告诉孩子老师正在关注他们。

浅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小学学段 体育学科

工作单位 黄旗堡街道逄王小学

作者姓名 王淑玲 陶植林

浅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摘要]

体育以研究学生的情感需要、体育需要、人格需要为出发点,在体育活动中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学生把身体锻炼中的乐趣和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作为追求的目标之一; 使学生体验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愉悦、和谐情感与气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上,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培养 自信心 成功体验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

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一、多关心孩子

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练习活动,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

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经常注意孩子的活动,关心孩子的情绪状态。如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孩子的兴趣,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育孩子自信心的肥沃土地。

二、让孩子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并不能让每个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也不利于自

信心的树立。因此根据现代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打破传统,提高要求,让孩子面临挑战,在不断战胜挑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挑战; 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信心,逐步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

三、让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对不同孩子要区别对待。例如,若以120厘米的

高度来要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有可能使他们遭遇失败,失去信心。如果教师同

时安排100厘米、80厘米、60 厘米等不同的高度,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自信心。

四、让孩子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创造机会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当活动

器械展示在孩子面前时,教师应让孩子自己想出玩的办法,如“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除了这样玩,还可以怎样玩”等等。在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五、多鼓励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孩子尝试做一件事

没有成功,这并不表示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并放弃努力。而在 鼓励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他们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鼓励孩子最重要的是:一不要讽刺他们,以免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二不要过分赞扬他们,以免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鼓励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相信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由此发现自己的能力。如“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我相信你的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为你高兴的”等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该告诉孩子,只要他们肯尝试、肯努力,就会感到乐趣无穷。

六、正确评价孩子的表现

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

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孩子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用言语形式对孩子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①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孩子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

错”来评价,孩子会感到不满意 。教师应预测孩子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孩子示范时,教师可以说“大家来看谁谁谁的表演”、“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事实上,教师可以用无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和情感。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师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 树立。

②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词语只告诉孩子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孩子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用“你应该再努力些”、“我已经看到你在进步”、“我希望你做得更好些”比用“你不要偷懒”、“你的进步不快”、“你让我失望了”等更能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辅助性言语。它包括语气、语调等。同一个词语,教师运用的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 。如“加油”两个字,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 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又如“啊”字既可以表示惊讶,也可以包含期待。

②动作行为。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由于体育活动场地

较大,教师学会用点头、拍手 、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③人际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情景中,那些预期采取否定态度的孩子倾向于站在远离教师的地方 ,那些想获得表扬的孩子倾向于站在靠近教师的地方。所以教师应经常走近孩子,拍拍他们的肩,摸摸他们的头,表示无声的支持或赞扬。

④目光接触。教师可以通过视线来与孩子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愤怒等情感,告诉孩子老师正在关注他们。


相关内容

  • 儿童大世界总第2期目录
  •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丁颖丽(5)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刘业群(6) 浅谈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陈子红(7)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组团式学习的策略研究 陈天兰(8)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刘树全(10) 一年级比一比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课程设计 贾 丽(11) 浅谈小 ...

  • 在体育课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 摘要:幼儿园中的孩子从家庭小环境一下子过度到学校大环境,很多的孩子胆量都还小,需要不断的培养其勇气和自信心,我们每个老师都要时刻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体育课也不例外.本文就此谈谈我在体育课中是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的. 关键词:幼儿教学:心里活动:培养自信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

  • 开展区角体育活动是实现幼儿园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户外体育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活动应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如何培养幼儿 ...

  • 体育论文题目
  • 体育论文题目 · 论个性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 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 初入学儿童的心理与体育教学 · 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 改革体育教学 提高育人质量 · "教"与"玩"结合是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 不同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 让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精彩开展之我见
  • 让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精彩开展之我见 常付云 (滁州市凤阳县三府幼儿园,[email protected]) 摘 要:<新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有学者指出,幼儿园有必要把孩子的兴趣引 ...

  • 研究设计案例
  • 研究设计案例 体育学院 10体11班 戴佳茹 10351058 体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研究 振华高级中学李林琴 一.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指出,在体育教学中渗 ...

  • 中学生军事夏令营和体育夏令营对比
  • 中学生军事夏令营和体育夏令营对比 军事夏令营是以军事训练为手段,以磨练营员意志,增强营员体质,培养营员自立精神为目的暑期夏令营统称.军事夏令营通常将军事训练.青少年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以实践体验激发孩子潜能,以能力拓展促进孩子个性和谐发展及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集体观念 ...

  • 有效大课间助推校园足球普及
  • 摘 要:为推进"一校一品"体育特色文化建设,金桥学校将"乐享足球"作为落实"健康第一 快乐成长"育人目标的有力推手,提出了"立体化推进 层次实施"的发展策略.立体化推进:乐享足球着眼运动强身.精神育人,让足球融入生活,伴 ...

  • 中班班级工作计划
  • 一、 班级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幼儿36名,男子18名,女18名。经过一学年的学习生活,孩子们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外,在园生活是快活而充实的。在这里,他们的自然天性得到了充分表现,而且通过我们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孩子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意志品质得到了初步培养,孩子们之间初步懂得了互爱谦让,互相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