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一、非浸润性癌

(一)导管原位癌(DCIS)

肿瘤细胞仅限于导管内,没有间质浸润。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低乳头状、匍匐状等。依据核异型程度,结合管腔内坏死、核分裂及钙化等,通常将DCIS分为三级。当见到不同级别的DCIS混合存在或在同一活检组织或同一管腔中存在不同的DCIS结构,尽可能提示各种级别的DCIS所占的比例。

(二)小叶原位癌(LCIS)

病变位于末梢导管小叶单位,75%的病例可见伴有末梢导管的paget扩展。低倍镜下见小叶结构存在,一个或多个小叶的腺泡由于细胞的增殖导致不同程度扩张。常见类型(经典型)的增殖细胞单一、体积小,核圆形、大小均匀,核仁不清楚,染色质均匀分布,胞质稀少,细胞轮廓不清,排列松散,坏死、钙化及核分裂均少见。变异型是指大腺泡、多形细胞、印戒细胞、大汗腺细胞、粉刺型等。

(三)乳头派杰病(Paget’s disease)。

在乳头、乳晕鳞状上皮内出现恶性腺上皮细胞,其下方常伴有导管内癌。当伴有显著的浸润性癌,则按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并注明伴发乳头派杰氏病。

二、原位癌早期浸润

(一)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

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生芽浸润,浸润的癌细胞没有脱离导管壁。

(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

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的基底膜,浸润到小叶内间质,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没有小叶间间质的浸润。

(三)微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指在原位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当不能确定是浸润时,应诊断为原位癌。

(四)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

(1)非特殊型。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大的一组浸润性乳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特征,不能像小叶癌或小管癌那样被单分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当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的导管原位癌成分时(指导管内癌成分占整个癌组织的4/5以上),提倡在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应注明导管内癌所占比例。

(2)混合型。

根据取材的切片,超过50%的肿瘤区域表现为非特殊型形态者,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否则将其归入混合型,并提倡标注出伴有的特殊型癌分类及比例。

(3)多型性癌。

多形性癌是高分级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罕见变型,以奇异的多形性肿瘤巨细胞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为特征,背景多为腺癌或腺癌伴梭形或鳞状分化。

(4)伴有破骨巨细胞的癌。

肿瘤间质中可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可见外渗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组织细胞排列在一起,其中一些组织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巨细胞大小不一,围绕在上皮成分周围或位于由癌细胞构成的腔隙内,含有数目不等的细胞核。此型肿瘤中的癌组织部分常为高至中等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但其它所有类型的癌均可出现,特别是浸润性筛状癌、小管癌、黏液癌、乳头状癌、小叶癌、鳞癌和其它化生性癌。

(5)伴有绒癌特征的癌。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血浆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可升高,60%的病例可找到β-HCG阳性细胞。伴有绒癌特征癌的病例极少,仅有个别报道,均发生在女性,年龄在50~70岁之间。

(6)伴有黑色素特征的癌。

有些发生于乳腺实质的罕见肿瘤,表现导管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共同的特征,有的还可见一种细胞向另一种细胞过渡的现象。

2.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形态学可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经典型的癌细胞常呈单个散在,弥漫浸润于乳腺小叶外的纤维间质中或呈单行线状排列;亦可围绕乳腺导管呈同心圆样靶环状排列。癌细胞体积较小,均匀一致,彼此之间缺乏黏附性。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卵圆形,分裂像少见。胞质少,位于细胞边缘,细胞内偶见黏液。肿瘤背景结构紊乱,宿主反应较轻。大多数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伴有小叶原位癌成分。变异型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实性型、腺泡型、多形型三种。

3.小管癌。

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预后良好,其特征是具有高分化的小管结构,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4.浸润性筛状癌。

一种预后良好的浸润性癌,其组织形态类似筛状导管内癌,可混合部分(小于50%)小管癌成分。

5.髓样癌。

髓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肿瘤边界清楚、癌细胞呈合体样、异型明显、呈大片块状分布、缺乏腺样结构、间质成分少,并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6.分泌黏液的癌。

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和/或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乳腺癌。包括黏液癌、黏液性囊腺癌、柱状细胞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

7.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是一组形态学特征与发生在胃肠道和肺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同的肿瘤,肿瘤中有50%以上的癌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本组肿瘤不包括神经内分泌标志染色有散在或局部阳性细胞的非特殊型乳腺癌。

8.浸润性乳头状癌。

浸润性乳头状癌大部分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镜下可见浸润性乳头状癌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有纤细或钝的乳头状突起。癌细胞胞浆呈典型的双染性,可见顶部突起。核中度异型,肿瘤间质不丰富。

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实性肿块,有72% 77%的病例在发现乳腺肿物时即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征象。镜下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小的细胞簇,形成微乳头或微腺管,位于类似于脉管的间质裂隙中。纯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罕见,多为混合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特殊的生长方式与其伴有的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特殊型浸润型导管癌,预后差。因此,镜下发现浸润

性微乳头状癌成分即诊断,并标出所占比例。

10.大汗腺癌。

90%以上的肿瘤细胞显示大汗腺细胞的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11.化生性癌。

是以腺癌成分伴有明显的梭形细胞分化、鳞化和/或间叶分化(伴骨化生的癌、伴软骨化生的癌、产生基质的癌、癌肉瘤)的一组异质性癌。化生的梭形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可不伴有腺癌成分而单独存在。化生性癌可依据肿瘤成分分成许多亚型。

12.富脂质癌。

90%的肿瘤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中性脂质的乳腺癌。

13.分泌性癌。

一种罕见的低级别恶性肿瘤,伴有实性、微囊状和小管结构,肿瘤细胞可产生丰富的胞内和胞外抗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阳性物质。

14.嗜酸性细胞癌。

由70%以上嗜酸细胞构成的乳腺癌。

15.腺样囊性癌。

一种具有低度侵袭潜能的恶性肿瘤,组织学特征与唾液腺同类肿瘤相似。

16.腺泡细胞癌。

是一类显示腺泡细胞(浆液性)分化的肿瘤。

17.富糖原透明细胞癌。

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超过90%的癌细胞胞浆透明,其内富含糖原。

18.皮脂腺癌。

形态学上具有皮肤附件皮脂腺分化特征的一种原发性乳腺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来源于乳腺皮肤的皮脂腺。

19.炎性癌。

因癌细胞侵犯脉管所致淋巴回流受阻,显示特异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乳腺癌。绝大多数病例的皮肤淋巴管明显受累。炎性癌属于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期为T4d。仅有皮肤淋巴管癌栓,但缺乏临床表现的病例不能被诊断为炎性癌。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一、非浸润性癌

(一)导管原位癌(DCIS)

肿瘤细胞仅限于导管内,没有间质浸润。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低乳头状、匍匐状等。依据核异型程度,结合管腔内坏死、核分裂及钙化等,通常将DCIS分为三级。当见到不同级别的DCIS混合存在或在同一活检组织或同一管腔中存在不同的DCIS结构,尽可能提示各种级别的DCIS所占的比例。

(二)小叶原位癌(LCIS)

病变位于末梢导管小叶单位,75%的病例可见伴有末梢导管的paget扩展。低倍镜下见小叶结构存在,一个或多个小叶的腺泡由于细胞的增殖导致不同程度扩张。常见类型(经典型)的增殖细胞单一、体积小,核圆形、大小均匀,核仁不清楚,染色质均匀分布,胞质稀少,细胞轮廓不清,排列松散,坏死、钙化及核分裂均少见。变异型是指大腺泡、多形细胞、印戒细胞、大汗腺细胞、粉刺型等。

(三)乳头派杰病(Paget’s disease)。

在乳头、乳晕鳞状上皮内出现恶性腺上皮细胞,其下方常伴有导管内癌。当伴有显著的浸润性癌,则按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并注明伴发乳头派杰氏病。

二、原位癌早期浸润

(一)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

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生芽浸润,浸润的癌细胞没有脱离导管壁。

(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

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的基底膜,浸润到小叶内间质,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没有小叶间间质的浸润。

(三)微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指在原位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当不能确定是浸润时,应诊断为原位癌。

(四)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

(1)非特殊型。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大的一组浸润性乳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特征,不能像小叶癌或小管癌那样被单分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当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的导管原位癌成分时(指导管内癌成分占整个癌组织的4/5以上),提倡在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应注明导管内癌所占比例。

(2)混合型。

根据取材的切片,超过50%的肿瘤区域表现为非特殊型形态者,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否则将其归入混合型,并提倡标注出伴有的特殊型癌分类及比例。

(3)多型性癌。

多形性癌是高分级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罕见变型,以奇异的多形性肿瘤巨细胞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为特征,背景多为腺癌或腺癌伴梭形或鳞状分化。

(4)伴有破骨巨细胞的癌。

肿瘤间质中可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可见外渗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组织细胞排列在一起,其中一些组织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巨细胞大小不一,围绕在上皮成分周围或位于由癌细胞构成的腔隙内,含有数目不等的细胞核。此型肿瘤中的癌组织部分常为高至中等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但其它所有类型的癌均可出现,特别是浸润性筛状癌、小管癌、黏液癌、乳头状癌、小叶癌、鳞癌和其它化生性癌。

(5)伴有绒癌特征的癌。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血浆中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可升高,60%的病例可找到β-HCG阳性细胞。伴有绒癌特征癌的病例极少,仅有个别报道,均发生在女性,年龄在50~70岁之间。

(6)伴有黑色素特征的癌。

有些发生于乳腺实质的罕见肿瘤,表现导管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共同的特征,有的还可见一种细胞向另一种细胞过渡的现象。

2.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形态学可分为经典型和变异型。经典型的癌细胞常呈单个散在,弥漫浸润于乳腺小叶外的纤维间质中或呈单行线状排列;亦可围绕乳腺导管呈同心圆样靶环状排列。癌细胞体积较小,均匀一致,彼此之间缺乏黏附性。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卵圆形,分裂像少见。胞质少,位于细胞边缘,细胞内偶见黏液。肿瘤背景结构紊乱,宿主反应较轻。大多数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伴有小叶原位癌成分。变异型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实性型、腺泡型、多形型三种。

3.小管癌。

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预后良好,其特征是具有高分化的小管结构,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

4.浸润性筛状癌。

一种预后良好的浸润性癌,其组织形态类似筛状导管内癌,可混合部分(小于50%)小管癌成分。

5.髓样癌。

髓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肿瘤边界清楚、癌细胞呈合体样、异型明显、呈大片块状分布、缺乏腺样结构、间质成分少,并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6.分泌黏液的癌。

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和/或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乳腺癌。包括黏液癌、黏液性囊腺癌、柱状细胞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

7.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是一组形态学特征与发生在胃肠道和肺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同的肿瘤,肿瘤中有50%以上的癌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本组肿瘤不包括神经内分泌标志染色有散在或局部阳性细胞的非特殊型乳腺癌。

8.浸润性乳头状癌。

浸润性乳头状癌大部分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镜下可见浸润性乳头状癌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有纤细或钝的乳头状突起。癌细胞胞浆呈典型的双染性,可见顶部突起。核中度异型,肿瘤间质不丰富。

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实性肿块,有72% 77%的病例在发现乳腺肿物时即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征象。镜下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小的细胞簇,形成微乳头或微腺管,位于类似于脉管的间质裂隙中。纯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罕见,多为混合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特殊的生长方式与其伴有的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特殊型浸润型导管癌,预后差。因此,镜下发现浸润

性微乳头状癌成分即诊断,并标出所占比例。

10.大汗腺癌。

90%以上的肿瘤细胞显示大汗腺细胞的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特征。

11.化生性癌。

是以腺癌成分伴有明显的梭形细胞分化、鳞化和/或间叶分化(伴骨化生的癌、伴软骨化生的癌、产生基质的癌、癌肉瘤)的一组异质性癌。化生的梭形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可不伴有腺癌成分而单独存在。化生性癌可依据肿瘤成分分成许多亚型。

12.富脂质癌。

90%的肿瘤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中性脂质的乳腺癌。

13.分泌性癌。

一种罕见的低级别恶性肿瘤,伴有实性、微囊状和小管结构,肿瘤细胞可产生丰富的胞内和胞外抗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阳性物质。

14.嗜酸性细胞癌。

由70%以上嗜酸细胞构成的乳腺癌。

15.腺样囊性癌。

一种具有低度侵袭潜能的恶性肿瘤,组织学特征与唾液腺同类肿瘤相似。

16.腺泡细胞癌。

是一类显示腺泡细胞(浆液性)分化的肿瘤。

17.富糖原透明细胞癌。

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超过90%的癌细胞胞浆透明,其内富含糖原。

18.皮脂腺癌。

形态学上具有皮肤附件皮脂腺分化特征的一种原发性乳腺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来源于乳腺皮肤的皮脂腺。

19.炎性癌。

因癌细胞侵犯脉管所致淋巴回流受阻,显示特异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形式乳腺癌。绝大多数病例的皮肤淋巴管明显受累。炎性癌属于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期为T4d。仅有皮肤淋巴管癌栓,但缺乏临床表现的病例不能被诊断为炎性癌。


相关内容

  • 肺腺癌新分类--影像学解读
  • 2011年8月第11卷第4期 循证医学 T11eJoumalofEvidence.BasedMedicine Aug.2011V01.1l No.4 肺腺癌新分类--影像学解读 赵振军 (广东省人民医院影像医学部放射科.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州510080) [关键词] 肺腺癌:分类:影像学 [中图分 ...

  • 乳腺癌分型.预后和治疗
  • 乳腺癌分型.预后与治疗 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学习体会,仅供读者参考.谬误之处欢迎指正,但诊疗 应以正规大医院医疗文书为准,以免延误病情. 一.病理分型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乳腺癌的国际组织学分类.1983年我国乳腺癌病理工作者根据国内情况,制定了国内乳腺癌分类方法. 国内分类 WH ...

  •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治疗策略_赵毅
  • ·704· 文章编号:1005-2208(2015)07-0704-05DOI:10.7504/CJPS.ISSN1005-2208.2015.07.04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其在分子水平上表现出的高度异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作为指导乳腺 ...

  • 谈谈乳腺癌的分期
  • 谈谈乳腺癌的分期 临床上,经常遇到乳腺癌患者及家属询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存活多久等类似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采用不同的标准.治疗依据及认识角度,乳腺癌有许多分类方法及预后判断标准.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需结合各类分类方法,做出整体评估.首先就要看看乳腺癌病人的分期是什么. 一 ...

  • 两癌信息管理手册(2015年版)下发
  •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 信息管理手册 (2015年试行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2015年8月 目 录 引 言 ................................................................. 5 第一部分 农村妇 ...

  •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 )占所有肺癌的 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 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 )(10%).随着肺 ...

  • 超声BI-RADS解读
  • 第二版超声BI-RADS 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超声科 周建桥 一.超声BI-RADS 的发展历史 第一版ACR 超声BI-RADS 封面(2003年) 第二版ACR 超声BI-RADS 封面(2013年) 二.超声辞典分类表 ACR BI-RADS–US Lexicon Classi ...

  • 癌分为哪几种?能否详细点?(肿瘤,恶性肿瘤,癌症,命名,肉瘤,上皮细胞,癌肿)
  • 网友回复 癌 病名.出<卫济宝书>卷上. ①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癌肿后期溃后血水淋漓,臭秽难闻,不易收敛,进一步则危及生命.即指恶性肿瘤.本病发无定处,多按癌肿之生长部位.外形或症状而命名,如乳岩.肾癌等.若癌生腹内者多属症瘕热聚的范围. ②痈 ...

  • 胰腺癌病理分型
  • 胰腺癌病理分型|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要点 1.导管腺癌: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 2.特殊类型的导管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