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测试1

语文模拟测试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29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无数风流人物。孔子云“ ,

”(《论语》)一语道出和谐之本;范仲淹被贬岳阳仍心忧天下,“ , ”(《岳阳楼记》)被传诵不衰;苏轼历经人世沧桑,依旧胸襟豁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把对弟弟的思念转化成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福。我们在学习中应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使我们的文化代代相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苋菜xiàn 谰语lán 颓唐tuí 气冲斗牛dǒu

B.凫水fóu 滑稽jī 蟾蜍chú 水波粼粼lín

C.撺掇cuàn 藻井zǎo 踌躇chú 周道如砥dǐ

D.褶皱zhé 告罄qìng 黄晕yùn 义愤填膺yīn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亵渎 涟漪 迥乎不同 广袤无垠

B.诘难 栈桥 芊芊细草 目不睱接

C.羁畔 荫庇 人声鼎沸 怏怏不乐

D. 吊唁 轩榭 味同爵蜡 鹤立鸡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

7.为了解初中阶段三年来语文学习的情况,九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依据语文学习目标要求对全班50人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学习语文的建议。(5分)

调查项目 兴趣程度 过程感受

调查数据

内 容 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享受 淡然 负担

名著阅读 40 9 1 40 10 0

日记写作

口语交际

书法训练

(1)探究调查表后的结论: (2分)

(2)探究调查表后的建议: (1分)

5 6 4 40 15 16 35 29 30 5 6 4 10 15 16 35 29 30

(3)有人说:语文是棵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

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开启智慧之门的窗口,学语文能陶冶人的情操。

请你仿照以上句式用一段类似格言警句的话,形象地说出你对语文学习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文字,回答问题。(2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

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9.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2分)

这幅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这幅漫画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5分)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1分)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

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1.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4分)

(1)天子且至 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

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文:

15.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现代文阅读

南京古民居杨柳村(13分)

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带给人不尽的遐思,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古城南京郊外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就以杨柳为名,她就是江宁古民居杨柳村。

②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城南约40公里的江宁区湖熟镇。她背倚马场山,南临杨柳

湖,被人们誉为“世外小桃源”。该民居颇具规模,现在完好保存的有17个宅院、366间房,面积达11160平方米,堪与南京市内号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相媲美。

③杨柳村历史悠久。相传明帝六世孙朱武公,生有三子,夫妇归天时将两间房子交给长

子朱孔阳继承,孔阳即将房子分给弟弟,自己外出谋生,来到江宁杨柳村。某日傍晚时分,朱孔阳在水塘边洗碗,不慎将碗滑落水底,再也捞不上来。朱孔阳认为此乃天意:杨柳,“杨留”,杨柳村要留我朱孔阳。于是借宿一佘姓老翁家,帮助老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佘老翁见孔阳勤劳、忠厚,遂将女儿许配给他。从此一家人男耕女织,辛勤劳动,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开始臵田造屋。到了清代,朱家后裔成了书香门第,出过翰林、进士、举人、大学士,名声显赫,家业渐旺。自明万历年间建房,至清嘉庆年间止,历时200余年,逐渐建起了具有完整体系的民居,一直保留到今。

④杨柳村设计别具匠心,外观古朴典雅。整个建筑群呈“一”字形排列,东西长、南北

窄,由36个单门独户的宅院组成。高墙深院有很多进出门,少则三五进,多则七进。每个宅院均有门厅、轿厅、客厅、住房、书房等。杨柳村庭院雕梁画栋,房屋青砖灰瓦白墙,朴素淡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

⑤杨柳村古民居结构合理,布局巧妙。房屋平面上呈横向多路、纵向多进的格局,轻巧

秀丽中略带朴拙,形制典雅却功能齐全,处处可见设计者的匠心。房屋之间,皆有封火山墙,即“青砖小瓦马头墙”,加上前后相通的“夹道”,可以较好地解决砖木结构的防火问题;建筑物的外墙底部均有一米高的料石砌筑,防水作用显著;室内木柱全为石础承托,防止木柱朽烂;宅院厅堂多为格扇、屏门,既不影响通风,又利于采光,还可避免外人视线直观内厅;整个建筑东西横长,漏窗透风,可以减少暑热。杨柳村的结构显示出建筑的“高招”,与甘熙故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杨柳村古民居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外墙料石上有云水、花卉、法器等图案,自然简洁,有镇水避邪之意。门楼上的砖雕,具有内敛和书卷之气,不似徽派建筑高大张扬。雕刻的动物图案充分体现了我国特有的吉祥文化。比如,雕刻的象头代表吉祥如意,凤凰象征丹凤朝阳,兴旺发达。门楼上有笔锭,意寓必定高升。房檐的瓦当大气,弧线很有力度。 ⑦回眸仰望,但见门楼上镌刻的“家训”格言,仍历历在目。像“出耕入读”、“厚德报福”、“和气致祥”、“行仁履义”等,至今仍能被人们接受,因为它们体现了耕读为本、勤劳致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⑧杨柳村古建筑群虽然不用彩绘,但装饰简洁,素雅明净,仿佛一位农家少女不施粉黛,却透露出清新自然之美。

⑨杨柳村地处乡野僻壤,然四周山青水秀,古民居前的杨柳湖倩影宛在,湖畔垂柳依依,

景色宜人,少有外界干扰,古风犹存。她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6.第①节引用古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第④节和第⑤节可否调换顺序?请简述理由。(3分)

18.第⑥节画线句子有什么用意?(3分)

19.第⑧节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节“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城南约40公里的江宁区湖熟镇”中的“约”表

推测,说明并不知道杨柳村位于南京郊外有多远。

B.从第⑤段可知,杨柳村设计者的“高招”体现在房屋布局还充分考虑了防火、防水、

通风、采光及减少暑热等功能。

C.杨柳村门楼上镌刻的“家训”格言,至今不能被人们接受。

D.第⑨节“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更”说明了杨柳村的建筑价值远远超

过了历史文化价值。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12分)

林清玄

①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

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似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②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

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样的辛苦在呵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③“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

我撑篙,拨破浮萍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④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⑤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

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

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

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⑦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⑧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⑨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

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⑩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11)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21.请简要概括种莲人的“苦”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2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

(1)文章第③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童年唱的《采莲谣》?(2分)

(2)行文中一直是写“莲”,为何第⑨节要写到“荷”?(2分)

23.赏析文中第④节划线句子的妙处。(3分)

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

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24. 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深刻含义。(2分)

2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紧扣种莲的“苦与乐”行文。其中“苦”是次要的,“乐”才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

B.文章第⑤节划线句中加点的“挖”、“剥”两个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采莲人的心灵手巧和剥莲子的辛苦。

C.作者在走近采莲人的过程中加入适时的议论,很好地表达自己对种莲人的独特感悟。

D.文章写了作者由开始的“吃惊欣悦”到后来的“愧疚感悟”,表达了对种莲人的赞美之情。

语文模拟测试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和运用。(29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在我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无数风流人物。孔子云“ ,

”(《论语》)一语道出和谐之本;范仲淹被贬岳阳仍心忧天下,“ , ”(《岳阳楼记》)被传诵不衰;苏轼历经人世沧桑,依旧胸襟豁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把对弟弟的思念转化成对天下所有离人的祝福。我们在学习中应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使我们的文化代代相传。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

A.苋菜xiàn 谰语lán 颓唐tuí 气冲斗牛dǒu

B.凫水fóu 滑稽jī 蟾蜍chú 水波粼粼lín

C.撺掇cuàn 藻井zǎo 踌躇chú 周道如砥dǐ

D.褶皱zhé 告罄qìng 黄晕yùn 义愤填膺yīn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亵渎 涟漪 迥乎不同 广袤无垠

B.诘难 栈桥 芊芊细草 目不睱接

C.羁畔 荫庇 人声鼎沸 怏怏不乐

D. 吊唁 轩榭 味同爵蜡 鹤立鸡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C.大陆目前正积极筹组赴台采购团,大约有7至9个以上的采购团计划在5至9月间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

D.最近,某煤炭公司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本公司最近发生的一起严重责任事故的调查结果及其处理意见,以避免同类事情不再发生。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语云:“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画面上的几个人: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

D、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6.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

B.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

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

7.为了解初中阶段三年来语文学习的情况,九年级(1)班的语文老师依据语文学习目标要求对全班50人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请你对表中信息进行探究后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学习语文的建议。(5分)

调查项目 兴趣程度 过程感受

调查数据

内 容 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享受 淡然 负担

名著阅读 40 9 1 40 10 0

日记写作

口语交际

书法训练

(1)探究调查表后的结论: (2分)

(2)探究调查表后的建议: (1分)

5 6 4 40 15 16 35 29 30 5 6 4 10 15 16 35 29 30

(3)有人说:语文是棵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学语文就是摘果子。

有人说:语文是窥视人类心灵、开启智慧之门的窗口,学语文能陶冶人的情操。

请你仿照以上句式用一段类似格言警句的话,形象地说出你对语文学习的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文字,回答问题。(2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

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 。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9.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2分)

这幅漫画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这幅漫画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5分)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2)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1分)

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

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1.解释下面中加点的词。(4分)

(1)天子且至 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 曩:

1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译文:

15.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

现代文阅读

南京古民居杨柳村(13分)

①“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带给人不尽的遐思,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古城南京郊外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就以杨柳为名,她就是江宁古民居杨柳村。

②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城南约40公里的江宁区湖熟镇。她背倚马场山,南临杨柳

湖,被人们誉为“世外小桃源”。该民居颇具规模,现在完好保存的有17个宅院、366间房,面积达11160平方米,堪与南京市内号称“九十九间半”的甘熙故居相媲美。

③杨柳村历史悠久。相传明帝六世孙朱武公,生有三子,夫妇归天时将两间房子交给长

子朱孔阳继承,孔阳即将房子分给弟弟,自己外出谋生,来到江宁杨柳村。某日傍晚时分,朱孔阳在水塘边洗碗,不慎将碗滑落水底,再也捞不上来。朱孔阳认为此乃天意:杨柳,“杨留”,杨柳村要留我朱孔阳。于是借宿一佘姓老翁家,帮助老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佘老翁见孔阳勤劳、忠厚,遂将女儿许配给他。从此一家人男耕女织,辛勤劳动,日子逐渐红火起来,开始臵田造屋。到了清代,朱家后裔成了书香门第,出过翰林、进士、举人、大学士,名声显赫,家业渐旺。自明万历年间建房,至清嘉庆年间止,历时200余年,逐渐建起了具有完整体系的民居,一直保留到今。

④杨柳村设计别具匠心,外观古朴典雅。整个建筑群呈“一”字形排列,东西长、南北

窄,由36个单门独户的宅院组成。高墙深院有很多进出门,少则三五进,多则七进。每个宅院均有门厅、轿厅、客厅、住房、书房等。杨柳村庭院雕梁画栋,房屋青砖灰瓦白墙,朴素淡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

⑤杨柳村古民居结构合理,布局巧妙。房屋平面上呈横向多路、纵向多进的格局,轻巧

秀丽中略带朴拙,形制典雅却功能齐全,处处可见设计者的匠心。房屋之间,皆有封火山墙,即“青砖小瓦马头墙”,加上前后相通的“夹道”,可以较好地解决砖木结构的防火问题;建筑物的外墙底部均有一米高的料石砌筑,防水作用显著;室内木柱全为石础承托,防止木柱朽烂;宅院厅堂多为格扇、屏门,既不影响通风,又利于采光,还可避免外人视线直观内厅;整个建筑东西横长,漏窗透风,可以减少暑热。杨柳村的结构显示出建筑的“高招”,与甘熙故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杨柳村古民居还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外墙料石上有云水、花卉、法器等图案,自然简洁,有镇水避邪之意。门楼上的砖雕,具有内敛和书卷之气,不似徽派建筑高大张扬。雕刻的动物图案充分体现了我国特有的吉祥文化。比如,雕刻的象头代表吉祥如意,凤凰象征丹凤朝阳,兴旺发达。门楼上有笔锭,意寓必定高升。房檐的瓦当大气,弧线很有力度。 ⑦回眸仰望,但见门楼上镌刻的“家训”格言,仍历历在目。像“出耕入读”、“厚德报福”、“和气致祥”、“行仁履义”等,至今仍能被人们接受,因为它们体现了耕读为本、勤劳致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⑧杨柳村古建筑群虽然不用彩绘,但装饰简洁,素雅明净,仿佛一位农家少女不施粉黛,却透露出清新自然之美。

⑨杨柳村地处乡野僻壤,然四周山青水秀,古民居前的杨柳湖倩影宛在,湖畔垂柳依依,

景色宜人,少有外界干扰,古风犹存。她是南京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古民居,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6.第①节引用古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7.第④节和第⑤节可否调换顺序?请简述理由。(3分)

18.第⑥节画线句子有什么用意?(3分)

19.第⑧节中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节“杨柳村古建筑群位于南京市城南约40公里的江宁区湖熟镇”中的“约”表

推测,说明并不知道杨柳村位于南京郊外有多远。

B.从第⑤段可知,杨柳村设计者的“高招”体现在房屋布局还充分考虑了防火、防水、

通风、采光及减少暑热等功能。

C.杨柳村门楼上镌刻的“家训”格言,至今不能被人们接受。

D.第⑨节“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更”说明了杨柳村的建筑价值远远超

过了历史文化价值。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12分)

林清玄

①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

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似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②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

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样的辛苦在呵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③“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

我撑篙,拨破浮萍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④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⑤采回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

莹洁白的莲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

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

可以挂起来装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心一样,是苦的。

⑦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土里的莲藕了。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刺。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可见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

⑧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⑨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种

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

⑩我陪着一位种莲的人在他的莲田逡巡,看他走在占地一甲的莲田边,娓娓向我诉说一朵莲要如何下种,如何灌溉,如何长大,如何采收,如何避过风灾,等待明年的收成时,觉得人世里一件最平凡的事物也许是我们永远难以知悉的,即使微小如莲子,也有一套生命的大学问。

(11)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田里交缠不清。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21.请简要概括种莲人的“苦”表现在哪几方面?(3分)

2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

(1)文章第③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童年唱的《采莲谣》?(2分)

(2)行文中一直是写“莲”,为何第⑨节要写到“荷”?(2分)

23.赏析文中第④节划线句子的妙处。(3分)

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

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24. 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的深刻含义。(2分)

25.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紧扣种莲的“苦与乐”行文。其中“苦”是次要的,“乐”才是作者要着力表现的。

B.文章第⑤节划线句中加点的“挖”、“剥”两个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采莲人的心灵手巧和剥莲子的辛苦。

C.作者在走近采莲人的过程中加入适时的议论,很好地表达自己对种莲人的独特感悟。

D.文章写了作者由开始的“吃惊欣悦”到后来的“愧疚感悟”,表达了对种莲人的赞美之情。


相关内容

  • 初三下学期教学计划
  • 还有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要中考了,这个学期很关键,既要考虑到继续提升,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制定好教学计划是必须的.下面是YJBYS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下学期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教学计划一:初三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九年级下学期这一阶段的复习工作十分关键.面对着升学的压 ...

  • 上海控江中学初三语文4月模拟测试题
  • 上海控江中学初三语文4月模拟测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 默写(15分)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 2.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3. ...

  • 初三语文模拟测试
  • 初 三 语 文 模 拟 测 试 本卷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另有附加题8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2分) 安然无样( )繁衍声息( )不可明状( )冲耳不闻( ) 2.用修改符号在原句子上修改病句.(任选一题,多答不得分)(2分) (1) ...

  • 2013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2013 3) 学校:双桥中学 教师:张燕 许洪丽 学生现状分析 升入初三后,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小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初三中考任务的加重,原来基础差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明显跟不上,再加之学习能力本来有限,整体上感觉复习会很吃力.好在,他们现在有明 ...

  • 如何应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的重要性
  • 如何应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的重要性 作者:王妍青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如何应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的重要性:西宁市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新的课程对初三复习课提出教学与教师符合教学实际要求教学,尤其是通过总结几年的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本人认为初三的语文 ...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
  • 2015中考语文基础口语交际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河南省长垣县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书店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故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被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 ...

  • 中高考政策
  • 二○一一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10年我市中考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 ...

  • 初三教研工作总结
  • 山丹二中初三语文组2009-2010学年度 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备课组在学校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教导处规定的目标要求,结合本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开展有工作.由于是毕业年级,我组全体成员高度重视,从思想和学习方面帮助学生真正转向初三,在复习内容.进程的安排上,更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积极 ...

  • 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一、情况分析   上学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学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初中各年级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总分平均分都位于市所有参考学校首位,单科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大部分列市前二名,初二数学、初三英语、物理、政治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均列市第一名。高一、高二市统考总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