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音质评价专业术语

声音音质评价专业术语

1、声音亮---在音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高频上限谐音衰变过程较慢。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 2、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和中高频的一种反映,尤其是在5000~6000Hz以上有明显衰减,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 3、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或试听定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4、声音有水分---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适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并有水 分。 5、声音粗---低频声音密度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犷,力度较大,明朗度和混响声感到很差。 6、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 ,声音纤细无力,缺氏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如有些声源本身发音细,缺少共鸣。 7、声音发炸---声能密度大,高频及中高频过多,在录放声或扩声系统中过调幅失真严重,并有过载削顶的现象。 8、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在电声器件、声频设备中有过载失真,例如象电子管放大器中的交连电容漏电,晶 体管放大器中的静态电流过低,扬声器音圈有些散落或碰圈,演员嗓子不 好,都可能产生沙哑的感觉。 9、声音发破---声能密度太大,有严重的谐波和互调失真。从传声器能够 承受声源的最大声级至调音台,录音机的线性保留到放大器、扬声器的功率余量,任何一级有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党觉,严重的还会伴随着卟卟地杂声, 录音磁带上剩磁感应太高,光学录音带严重过调幅也会产生破的音质。 10、杂音水平---这是高保真度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杂音水平低,能提高乐声或语言的清晰度,扩大声音的动态范围。杂音包括背景,录放音设备的本底噪 声,唱片片基的爆裂声,乐器演奏和演员讲话时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录音、听 音场所的环境噪声以及有无回声或颤动回声干扰等。 11、 混响声响度---是相对于直达声而言的响度,因为不同的声源根据其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混响手段(包括混响时间、比例、特性),正确运用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和 清晰度,有助于声源的美化。12、活跃度---是音质呆板、干涩、木的反义。录音棚、演出厅的音响条件好,声场均匀,扩散度好,混响特别是中高频足够,并 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便感到声音活跃,它有助于音乐的丰满和语言的清晰。 34、直达声响度---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利用其造成空间感,一定的直达声加上近次反射声产生的响度,可使声音突出有力。混响声太 小,会造成声音干涩。 13、声音空---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 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4、声音实---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匀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音厚实、明亮、失真度小、响度高。 15、声音缩---声音密度较小,声音送不出来,缺中频,混响声少,响度低,失真大。如有些响条件差的剧场,混响偏短,扩散不好,演员大声说话,声音还是 出不来,总觉得声源较远缩在里面,清晰主度差,音色不丰满面。 16、声音弹---声音密度大,低音合适,中音足量,有一定的响度,失真小,动态大,频响宽,如多传声器距离处理的人工混响只要配合适量就感到焦点实,声 音送得出,而有弹性。 17、 声音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份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 差。 18、 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并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19、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

混响少,声能平均能量较小,缺少低频和中低频,整个频响在300~500Hz以下衰退过多,就会有薄的感 觉,有时也称单。 20、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频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混响合适,低频混响不 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 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种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也称浓。 21、齿音太多或齿音失真---齿音习惯上又称作S 音,是声音在发生过程中高次谐波瞬态失真的一种反映。汉语发音的频谱能量在中高频段比英语、匈牙利语要 高出将近10分贝,加上辅音的频谱较宽,肺部冲出的气流又容易使传声器膜 片产生不规则运动,因此,在录音过程中,如果将传声器放得距离声源过近,又没有加防风罩,就很容易造成齿音过多或失真的弊病,在听觉上有毛剌感或产生嘘嘘 的失真。 22、立体感---声音不仅有层次,有方位而且有空间感、距离感,对立体声来说,要反映出声源在空间的不同位置。声象方位清楚,宽度感好,录放声通路要频 响宽,失真小,混响合适,动态范围大。 23、融声---频响宽、失真小,信噪比好,动态范围大等条件下,歌队和乐队各个声部无论在音量、音调均匀上,混响器的选择,包括---特性、时间、比例 都比较适宜,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显示出乐队的整体感很好,而不是在听觉上 感到声音是离散的。24、声音平衡---一般讲平衡有两种意义,一是室内自然平衡,即歌、乐队各声音间的平衡及主伴间的平衡,由于它和特定的厅室环境,即 建筑特性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室内自然平衡就包含有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含义,另一个是拾音技术上的平衡,如果室内自然平衡是好的,而录音成品造成不平衡, 这就是工艺技术环节没有体现好。反之,室内自然平衡有欠缺,但拾音过程中处理得当,用技术手段弥补了自然平衡中的不足,使作品达到了平衡、和谐,这是我们 拾音工艺技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25、 声音有颤音---这主要是建筑声学中的音响缺陷。例如声源在两个平行面中发声,或者有弧圆顶,都容易造成颤动回声,听起来感到有连续的重迭声,甚至声音有 颤抖的现象,严重干扰声音的清晰度。 26、声音抖---声音在录制或重放过程中,经过机械传动产生频率偏移,造成连续规则的音量变化,听觉上感到声音发抖。如很低频率的周期晃动,在听觉上感 到声音摇晃不均匀,抖动和影响均匀度。 27、声音木---低音或中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 28、 声音尖---频响分布不均匀,缺低音,中高间尤其是高音分量过多,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感到剌耳。 29、声音柔---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分,声音厚实、松弛、不紧、响度合适,混响声稍大,失真小,瞬态响度好,中高频适量,在主要频段内,频响比较均匀, 并有一定的亮度,听起来不费力,音色丰满、柔和。 30、声音真实---失真小、保真度高、音色纯。声音与画面相吻合,有空间感、距离感,音响效果结合环境气氛,演员情绪、语气符合规定情景。 53、声音脆---频响不均匀,缺低频,中高频及高频偏多,失真较大,声音单薄,不厚实,在7000~8000Hz提升过多,就有脆的感觉。 31、群感---指歌、乐队或其中某些声音整齐而融合有厚度,层次好,气势大,整体感强,并有适宜的动态范围。例如传声器的布置合理,考虑到对表演者的复 盖面,并适当利用延迟器及混响,有助于增强声音的群感。 32、声音荡---对这个术语也有两个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弹性,混响尤其是低 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兹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价,如果将低音过份夸张,使声 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差,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 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真度的音质。 56、声音发毛---高频及中高频过多,且失真较大,并有瞬时过载现象,阻尼差,方波有寄生振荡,在听觉上感到有高频附加音,声时毛糙不干净。

音响评价术语大全

1、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长,动态范围大,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声音窄(狭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分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窄是声音宽的反义。

3、声音亮(嘹亮):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适度,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 慢的衰变过程,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亮度是提高清晰度、可懂度的先决条件。亮度好在听音会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听起来不费力,音 色明亮突出。

4、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及中高频的一种反应,尤其在5000-6000赫以上有明显衰退,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暗是亮的反义。

5、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赫声音出得来,混音 合伙四,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 种很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有些单位称作“浓”。

6、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级较小,缺少低频及中频,整个频响在300-500赫以下衰减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些单位称作“单”,是厚的反义词。

7、声音圆(圆润):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明亮、清晰、传真度高。

8、声音扁: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 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是十分重要的,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扁是圆的反义,有的单位称作“瘪”。

9、声音软:有2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的评价,如南方有些电声工作者称作“糯”或“软

熟”,它是指失真小、阻尼好、低频段频响展宽,声音松弛,低频中低频出得来,混响声适量,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10、声音硬: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在电声系统或录放音过程中

有少许过载现象或录制节目时调幅过高,都会产生硬的感觉。硬,在南方有些戏剧、音乐工作者又称作“梗”,是软的反义。

11、声音有水分(或称油水):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声足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分。

12、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听音室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

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13、声音透(透明度):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足量,低音不糊,有一定的力度,声音清楚明亮,层次感好,音色透。

14、声音糊:即含糊不清,音色糊成一片,指低音过多,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缺乏中高频,有互调失真,或者感觉声音好像蒙了一层纱幕,在听觉上感到明亮度、清晰度差,层次不清。

15、声音实: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音厚实、明亮、失真小,响度高。如电影新闻片里的解说,将传声器距离声源近一些,就会有主音突出,声音结实的感觉。

16、声音空: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7、声音荡:对这个术语也有2种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 弹性,混响尤其是低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有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价,如果将低 音过分夸张,使声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 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真度的音质。

18、声音木:低音或中低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木是声音荡的反义。

19、声音柔(或称松):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厚实,松弛,不紧,响度合适,混响声稍大,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中高频、高频适量,在主要频段内,频响比较均匀,并有一定的亮度,听起来不费力,音色丰满、柔和。

20、声音尖:频响分布不均匀,缺低音、中高音,尤其是高音分量过多,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感到刺耳。

21、声音粗:低频声能密度较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犷,力度较大,明朗度和混响感都较差。

22、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声音纤细无力,缺低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如有些声源本身发音细,缺少共鸣。是声音粗的反义。

23、声音弹:南方有时称作“煞”,声能密度较大,低音合适,中音足量,有一定的响度,失真小,动态大,频响宽,如多传声器近距离处理加人工混响只要配合适量就感到焦点实,声音送得出,而有耐性。

24、声音缩:声能密度较小,声音送不出来,缺中频,混响声少,响度低,失真大。如有些音响条件差的剧场,混响偏短,扩散不好,演员大声说话,声音还是出不来,总觉得声源较远缩在里面,清晰度差,音色不丰满。

25、声音清晰:频响宽而均匀,尤其是中高频出得来,音色明亮,混响合适,特别是利用50ms 以内的近次反射声能增加响度和提高清晰度,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混响长,声级小,噪声高,录音或听音场所的声学特性不佳,都会影响清晰度。

26、声音浑浊:低频及中低频混响太大或能量过多,直达声比例小,主旋律不够突出,缺中高频,明亮度差,谐波失真或互调失真大,瞬态响应不好,都会给人一种声音浑浊,清晰度差,层次不清的感觉。

序号27-30,31-33,34-35,36-38,39-41是几组基本类同,含义相似,但在程度上又有区别的评价术语。

27、声音发毛:高频及中高频过多,且失真较大,并有瞬时过载现象,阻尼差,方波有寄生震荡,在听觉上感到有高频附加音,声音毛糙不干净。

28、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在电声器件、声频设备中有过载失真,例如像电子管放大器中的交连电容漏电,晶体管放大器中的静态电流过低,扬声器音圈有些散落或碰圈,演员嗓子不好,都可能产生沙哑的感觉。

29、声音发炸:声能密度过大,高频及中高频过多,在录放声或扩声系统中过调幅失真严重,并有过载削顶的现象。

30声音发破:声能密度太大,有严重的谐波和互调失真。从传感器能够承受声源的最大声级至调音台,录还线性保留到放大器、扬声器的 功率余量,任何一级有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觉,严重的还会伴随着“扑扑”的杂声,

录音磁带上剩磁感应磁平太高,光学录音声带严重过调幅也会产生破 的音质。破,有些单位称作“劈”。

31声音闷:缺高音和中高音。在3000-4000赫以上有严重衰减,高频混响不足,低频能量过多,特别在150赫左右。低频线性 失真大,瞬态响应不好。产生闷的原因,有声源本身发闷,电声系统高频跌落,拾音布位不当,磁头隙缝偏移,磁粉堵塞磁头,或磁带与磁头贴合不好。有时录音棚 音响条件差,或受空气湿度的影响,使高频吸收强,混响短,中高频扩散差,也会造成声音闷的感觉。

32、声音哄:低中频某段夸张,有共振,频响不均匀,混响太长,例如混响使用不当,就会有一种哄哄的“浴室效应”,用多频率音调在200-3000赫提升过多也会产生哄的感觉,影响清晰度。

33.声音瓮:鼻音重,犹如发音者感冒鼻塞(瓮鼻头),在100~250赫频段内有谐振,如自阿150赫提升过多就会感到鼻音显著上升,声音发瓮,严重影响清晰度。

34.声音散:声音不结实,焦点虚,主旋律不突出,混响过大,中频欠缺,频响不均匀。录音棚空,传声器距离太远,整个乐队融合度差,感到声音凌乱分散。

35.声音虚(或称飘):一般是传声器的指向性没有对准声源造成声音焦点不实,或距离声源太远,直达声不够,间接声过多,缺少中音,声能平均声级较小,响度低,清晰度差。在录放声系统中,由于速度不稳,磁带位置摆动而造成电平摇晃,在听觉上就有飘的感觉。

36.声音抖、晃:声音在录制或重放过程中,经过机械传动产生频率偏移,造成连续规则的音量变化,听觉上感到声音发抖。如很低频率的周期晃动,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摇晃不均匀,抖或晃均影响清晰度。

37.声音有颤音(颤动回声):这主要是建筑声学中的音响缺陷。例如音源在两个平行面中发声,或者有弧形圆顶,都容易造成颤动回声,听起来感到有连续的重叠声,甚至声音有颤抖的现象,严重干扰声音的清晰度。

38.声音跳:即不连贯,一般是音乐、对话或歌唱在音量上感到突变,例如音量不平衡,电网频率不稳,而使音调前后不统一,背景噪声 不衔接,声音尾音切断,演员情绪不连贯,磁带与磁头接触不良等,都会在听觉上感到跳跃,不自然。特别像电影拍摄是一个一个镜头组成的,因此,更要注意声音 的连贯统一。

39.声音脆:频响不均匀,缺低频,中高频及高频偏多,失真较大,声音单薄,不厚实,在7000~8000赫提升过多,就有脆的感觉。

40.齿音太多或齿音失真:齿音习惯上又称作S 音,是声音在发振过程中高次谐波瞬态失真的一种反映。汉语发音的频谱能量在中高频段 比英语、匈牙利语要高出将近10分贝,加上辅音的频谱较宽,肺部冲出的气流又容易使传声器膜片产生不规则运动,因此,在录音过程中,如果将传声器放得距离 声源过近,又没有加防风罩,就很容易造成齿音过多或失真的弊病,在听觉上有毛刺感或产生“嘘嘘”的失真。

41.铅皮声(或称金属声):中高频某段突出或有谐振峰,频响不均匀,失真大,欠阻尼,瞬态响应不好。例如质量不好的动圈传声器或高音扬声器,经常会感到音质硬,并伴有一种铅皮声,北方称为金属声。

下面是综合主观评价:

42.融合:频响宽,失真小,信噪比好,动态范围大等条件下,歌队或乐队各个声部无论在音量、音调均匀上,混响器的选择,包括:特性、时间、比例上都比较适宜,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显示出乐队的整体感很好,而不是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是离散的。

43.干净:声部之间、乐器之间、语言之间,噪声低,干扰少,无附加成分,整个声音失真小,传真度高,瞬态响应好,混响声适量,尤其是低频混响不过大,录音棚、听音室噪声水平低,音响条件较好,录放声系统的信噪比好。

44.群感:指歌、乐队或其中某些声部整齐和声音融合有厚度,层次好,气势大,整体感强,并有适宜的动态范围。例如传声器的布置合理,考虑到对表演者的覆盖面,并适当的利用延迟器及混响,有助于增强声音的群感。

45.立体感:声音不仅有层次,有方位,而且有空间感、距离感,对立体声来说,要反映出声源在空间的不用同位置,声象防卫清楚,宽度感好,录放声通路要频响宽,失真小,混音适合,动态范围较大。

46.环境感:这是拾音工艺中运用模拟性手法的一个常用名词。在电影和电视中更为强调,指声音要吻合画面中的环境、人物或乐器在画 面中的比例、远近,有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全景;有大厅、山谷、室内、野外等,声音要有环境感、深度感、距离感,这与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比例、混响时间 的长短,以及音量、音调、传声器的布置有关,要尽量达到听觉和视觉的一致性,使声音符合特定的环境气氛。

47.亲切感:这是一项要求较高的综合评价,他要求响度适合,清晰度高,自然度好,混响声适量,音域宽广,失真小,噪声水平低,使人感到是在音响条件好的音乐厅、剧场、录音棚,直接聆听乐队的演奏,当面同人说话那样,感到亲切自然。

48. 丰满度:声音厚实,圆润,声功率较大,有一定的响度,中高频不缺,亮度较好,特别是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送得出,通路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声足量。有时也称作“温暖度”。

49.平衡:一般讲平衡有二种含义:一是室内自然平衡,即歌、乐队各声部间的平衡及主伴间的平衡,由于它和特定的厅室环境,即建筑 性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室内自然平衡就包含有艺术和技术二个方面的含义。另一个是拾音技术上的平衡,如果室内自然平衡是好的,而录音成品造成不平衡,这就是 工艺技术环节没有体现好。反之,室内自然平衡有欠缺,但拾音过程中处理得当,用技术手段弥补了自然平衡中的不足,使作品达到了平衡、谐和,这是我们拾音工 艺技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50.杂音水平:这是高保真度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杂音水平低,能提高了声或语言的清晰度,扩大声音的动态范围,杂音包括:背景噪 声,录放音设备的本底噪音,唱片片基的爆裂声,乐器演奏和演员讲话时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录音,听音场所的环境噪声以及有无回声或颤动回声干扰等。

51.层次好:频响宽而均匀,尤其高频段频响展宽,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声适量,混响时间适宜,噪声水平低,动态范围大,作品的旋律线和织体,清晰平衡,声音又空间感,透明度好,立体感强。

52.声音失真:失真小,仿真度高,音色纯。声音与画面相吻合,有空间感,距离感,音响效果结合环境气氛,演员情绪、语气符合规定情景。

53.活跃度:是音质呆板、干涩、木的反义。录音棚、演出厅的音响条件好。声杨均匀,扩散度好,混响特别适中高频足够,并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便感到声音活跃,它有助于音乐的丰满和语言的清晰。

54、窜音:指一个声道串入到另一个声道干扰了其他的声音,这多数是采用多传声器多声道或者立体声录音时,由于传声器或演员布位不 当,录音棚声场隔离度差,声道之间的串音或薄片基磁带磁平录得较高造成复印效应而引起得。一般调音台得路间串音要大于-70分贝,录还音机声道之间的串音 要大于-50分贝,录音棚各声部之间的隔离度要大于14分贝。

55、直达声响度: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利用其造成空间感,一定的直达声加上近次发射声产生的响度,可使声音突出有力。混响声太小,会造成声音干涩。

56、混响声响度:是相对于直达声而言的响度,因为不同的声源根据其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混响手段(包括混响时间、比例、特性),正确运用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合清晰度,有助于声源的美化。

>>>HIFI耳机基础知识入门af2000转移

1:耳机是如何分类的?

1. 按换能原理(Transducer )分

主要是动圈(Dynamic )和静电(Electrostatic )耳机两大类,虽然除这二类之外尚有等磁式等数种,但或是已被淘汰或是用于专业用途市场占有量极少,在此不做讨论。

动圈耳机原理:目前绝大多数(大约99%以上)的耳机耳塞都属此类,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静电耳机: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 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静电耳机原理图:

2:按开放程度分

主要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密闭式)

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 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半开放式:没有严格的规定,声音可以只进不出亦可以只出不进,根据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封闭式: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出入,声音正确定位清晰,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3:按用途分

主要是家用(Home )、便携(Portable )、监听(Monitor )、混音(Mix )、人头唱片(Binaural Recording )

2:耳机一些相关参数和音质术语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1. 耳机相关参数

阻抗(Impedance ):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 )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 )的领域中则 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灵敏度(Sensitivity ):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 ,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2. 音质评价术语

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

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 。反义词有“灰暗(dull )”和“厚重(thick )”。

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 ,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

明亮:指突出4kHz-8kHz 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3:关于放大器方面的相关知识

1. 一般的放大器可分为晶体管(石机)和电子管(胆机)放大器两类

2. 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统称。

功率放大器

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

前置放大器

功放之前的预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强信号的电压幅度,提供输入信号选择,音调调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称为前级。

3. 甲类放大(class-A )

也称A 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对整个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乙类放大(class-B )

也称B 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放大音频信号的正半部分,而另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则放大信号的负半部分。

甲乙类放大(class AB)

也称为AB 类放大。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放大器的输出级在输出功率为低电平时便按甲类放大状态,而在输出功率为高电平时便转换为乙类放大。

4:关于耳机线材

大多数耳机线都以铜为原料,一般的纯度(一般用几N 表示,比如4N 、6N……)越高导电性越好,信号失真越小,常见的有:

TPC (电解铜):纯度为99.5%

OFC (无氧铜):纯度为99.995%

LC-OFC (线形结晶无氧铜或结晶无氧铜):纯度在99.995%以上

OCC (单晶无氧铜):纯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为PC-OCC 和UP-OCC

5:关于前端器材

许多HIFI 发烧友习惯将唱机分离成转盘和解码器两部分以得到音质更好的音乐

前端:多指声频系统中的信号源,如LP 密纹慢转唱机或CD 唱机,有时也指调谐器(收音头)中处理从无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前级。

CD 转盘:将CD 机的机械传动部分独立出来的机器。

D/A转换器:数码音响产品(例如CD 、DVD) 中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装置。D/A转换器可以做成独立的机器,以配合CD 转盘使用,此时常常称为解码器(DAC )。

Hi —Fi 耳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还声器件,它今天不但是录音师、调音师必须的装备,而且也有许

多朋友把它用于“发烧”, 甚至还有人说“要以耳机为师”。有感于此,故尔与大家一起来探 讨一下耳机“发烧”的问题。

耳机的类型

按耳机的换能原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电动式耳机

它主要包括簧片耳机、动圈耳机两大产品系列。

由于簧片耳机是用薄铁片等作为发声材料,感应磁场变化而发音,阻抗高,音质低劣,随着高级

音响器材的发展,自本世纪60年代末就逐步在发达国家中退出了市场。在中国,则因其价格低

廉,制造技术要求低,使用延续到了80年代中期。

动圈耳机的工作原理与动圈扬声器相类似,采用稳恒磁场下,音频电流通过动圈推动振动膜发声

的工作方式。随着永磁材料、音频振动膜材料发展,以及耳机结构和制造技术的完善,目前动圈

耳机已成为了国际音响器材中的一项主流产品,并进入了对音响技术要求很高的Hi —End 领域。

监听级的专业耳机,如森海塞尔HD 580、拜亚DT831等,+/-3dB的频率响应可30k Hz ,通频带内响应曲线平滑几乎完全平直,具有很高的解析力和动态范围,瞬态、声场还原等特

性优良,这是音箱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压电式耳机

它是利用压电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振动,带动膜片发声的原理工作的。由于这种耳机只能在中

高频工作,声音尖刺,所以刚出现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静电式耳机

它依靠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工作。其电荷由高压极化电源提供,由极薄的振动膜上的边缘电

导层

捕捉电荷,使振动膜产生振动发声。这种发声方式的优点是:两电极之间的电场绝对相等,使施

加在振动膜上的驱动力与其位置无关,从而达到了放音呈线性关系的要求;由于振动膜的驱动力

是均匀的,其驱动的空气负载也是均匀的,所以振动膜就可以做得非常薄,又不至于损坏,把机

械效率做得很高。静电式耳机的频率响应很宽,高频延展性、失真率等指标均优于动圈耳机很

多,音质、音色极佳。静电式耳机是目前音响器材中真正的高技术产品,能够制造的厂家极少,

价格很高,森海塞尔HE 70、HE 90的标价都在万元以上。

按耳机的结构还可将耳机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三种。其中,封闭式的适用于噪声大的

环境,可得到较高的声压,但常有轰鸣感和一种耳机特有的“耳机效应”音场,使听音不够舒 适;开放式的有助于克服封闭式耳机的缺点,声压较小,没有与外界隔绝的感觉,还原的声场也

较正确自然(虽然仍无法形成正确自然的音场,但是毕竟要比闭腔式好多了),缺点是有一定的

低频损失;半封闭式的则折中了两者的特点。

按耳机阻抗,又有低阻抗、中阻抗、高阻抗之分。低阻抗耳机的阻抗在100ohm 以下,主要用于随

身听等,一般为普通耳机和低档产品,但也不乏森海塞尔HD 475E、拜亚DT331、三角铁 ATH910、SONY CD 1700这样一些高级产品;中阻抗耳机的阻抗在100—1000ohm 之间,主要是高

级耳机或监听耳机,森海塞尔、拜亚、AKG 、SONY 、PRO 、飞利浦等著名厂家都有很多产品,价格

均在千元以上,高的达万元者也有之;高阻抗耳机的阻抗在1000ohm 以上,产品极少,主要为静

电式耳机,由于需要配用专门的耳机放大器,价格太高(如森海塞尔HEV 70每套售价18000 元),使用的人并不多。

此外,有的厂家还开发了无线耳机、红外耳机以及环绕器、等量化器等附属装置,使耳机使用起

来更加方便,具有丰富的功能。

耳机的性能和听音的特点

目前,Hi —Fi 耳机的电声性能已经相当高,只要是500元以上的产品,大多数都能满足一般的听

音要求,不同质量产品的基本性能如下。

中档产品(500—1500元):

频率响应 至少20 —20000 Hz(-3dB )

失真

声强 >95 dB (1k Hz)

标称功率 0.1—0.5 W

过载功率 1—2 W

阻抗 100 ohm(监听型)

耳机线 多数为无氧铜(OFC )

高档产品(>1500元):

频率响应 一般16 —30000 Hz(-3dB )

失真

声强 >95 dB (1k Hz)

标称功率 0.1—0.5 W(通常0.2 W)

过载功率 1—2 W

阻抗 >100 ohm(少数

耳机线 无氧铜(OFC )

尽管性能相近的耳机很多,但不同产地、厂家的产品还是有许多差异。一般而言,欧洲产品的音

质、音色的平衡性好,刚柔相济,更适合聆听音乐;罕见于国内的美国及北美产品,音色比较率

直,有阳刚之气;日本及东亚地区产品,质量测试也都不错,声音平易,如实反映音效和音质,

但缺少些个性。即使是同一国家相同档次的产品,不同厂家的耳机听起来,差异也是明显的。如

拜亚DT 831与森海塞尔HD 580都是德国产品,档次也相同,而拜亚听来要威猛些,适合表现现代

音乐;森海塞尔则偏于柔美,最能反映古典音乐。

用耳机听音时,L/R声道听音没有交叉,声场是以头部为中心向前方180度展开,所以耳机听音犹

如坐在乐队指挥的位置。为了加强声场的纵深感,营造自然的听音环境,耳机听音一般都要配用

等量化器,或者在耳机放大器中加装等量化电路。

耳机对放大器的要求

许多CD 机、前级放大器、功放的耳机输出口都不是为耳机听音专门设计的,听音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为了发挥耳机听音所长,获得最好的听音效果,许多发烧友都用耳机放大器进行聆听。

虽然耳机放大器与一般的放大器在电路结构上并无很大差别,但因为耳机对声音还原的灵敏度很

高,所以对放大器的技术要求则常常要比一般放大器更高。尤其是在L/R声道平衡性、频率响应

平直性、动态特性、噪声系数、失真率方面都有很高要求。我认为优质耳机放大器应具有的一般

特性是:

频率响应 5—50000 Hz(-3dB )

频率响应波动

L/R声道平衡

信噪比 >90 dB

全频带失真

瞬态响应 方波信号观察无大的畸变(测试频率100 Hz、1k Hz、10k Hz)

电压增益 10—20 dB(使用 CD 信号源)、20—40dB (使用LP 信号源)

功率 2—3 W

因耳机阻抗匹配需要,许多耳机放大器的输出级都设计成了缓冲放大器。但经我实验,用6N11、

6N6、6N1等电子管的SRPP 电路,也能够得到很宽的耳机阻抗匹配范围,即使耳机阻抗只有32

ohm 也能正常放音,只是阻尼特性觉得低了一些。

如何选择耳机

首先是了解你要买的耳机的口碑,不妨在同档次产品中多考虑一些品牌。

2、在听音前,应当仔细观察耳机的制作工艺,查看说明书中对耳机特点的描述,了解耳机性

能。

3、用你最熟悉的碟片试听,其步骤如下:

—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的独奏曲(如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练习曲等)进行音阶准确

性的试听,如果你能读谱,最好进行对谱试听;

—用交响乐或管弦乐进行声场、乐器配合、综合音效、定位效果的试听;

—用歌曲(包括独唱、重唱、合唱)进行人声效果及表现力的试听;

—根据需要,用掌声、流水声、风掠过树林的声音等特殊音效试听,尤其要注意用民间音乐进行

试听,因为民间音乐要求的频率响应更宽,而且包括了丰富的不规则音阶的音效。

4、将你的试听结果与说明书的描述做个对比,以掌握其性能指标是否客观。

5、对各种试听过的耳机进行比较评价,优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耳机。

煲好你的耳机

有很多人认为,高级耳机在出厂前都经过老炼处理,可以拿来就用。其实不然,因为工厂的老炼

时间较短,还不能充分满足要求,所以需要象其它音响系统一样,在正常使用前,进行煲制,其

步骤如下:

1、用100 Hz、1k Hz左右的两种信号源(若无,可用白噪声等其它噪声源进行)接入放大器,中

等音量(声强约70—80dB ),开机12小时;

2、用管弦乐接入放大器,中等音量(声强约70—80dB ),开机12小时;

3、用管弦乐接入放大器,次强音量(声强约85—90dB ),再开机12小时。

煲好的耳机,应当刚柔适度,比煲机前对音乐有更好的音效表现力。

耳机在音响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耳机是一个很好的听音参照,除了聆听音乐等常规使用外,还能将它用于音响系统的动态测试、

音效测试,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可广泛用于CD 片版本比较,各类唱机音源、前级、功放的音效测试,寻找音箱放音中的缺陷

等。例如:用森海塞尔HD 580耳机重放〈炎黄第一鼓〉第一曲,随着鼓点的强烈震撼,有许多来

自鼓腔的共鸣声,鼓皮极低频率的振动(估计频率在30 Hz以下,音箱很难听到,但耳机可以通

过头骨传导的震动使你感觉到有一种呼…呼的响动),鼓点在鼓面不同位置的敲击,在100dB 声

强时均是清晰可闻的,而一些号称高档的音箱则无法表现,成为一片没有定位感的哄哄作响的混

沌声。

2、耳机响应频率宽广,发声材料振动惯量小动态大,控制力非常好,电磁性能更接近纯阻抗元

件,声音还原几乎不受环境影响,对音阶变化和响度有良好的解析力和表现力,尤其是对民间音

乐中不规则音阶的解析有出色表现,音效适应面宽(由于音箱频率响应曲线欠平滑,听音与环境

关联大,影响音阶的解析力,所以其音效适应性较耳机低)。因此,用耳机对音响器材的效果进

行对比评定会更加准确。

3、如果你没有完善的测量仪器,用耳机加简单仪表也可以在有限次数内(那得看你的经验了)

将你的系统调整到很满意的程度。

可边测量,边听音效,帮助你熟悉音响系统在不同指标状态下的音效。

利用耳机测试音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方能保证测试效果。

1、为了适应音响系统各级的阻抗变化,需要为耳机制作一只优良的、无音染的缓冲放大器,使

耳机工作在最佳状态。

2、由于耳机是独立听音,L/R声道间没有声音交叉,所以要有等量化器模拟音箱放音特征来实现

其听音声场。

3、一定要选择背腔开放式的耳机,否则一般耳机特有的“耳机效应”音场,就是你一个不可逾

越的障碍,足以影响比较正确、自然的音场还原。

4、测试应当从音源开始,以掌握系统各级有什么音效变化,把它们调整到满意的程度。对功放

和音箱的测试,应当先接电阻负载,将信号接出用耳机测试,然后换接音箱,将两者的音效进行

比较,以确定功放和音箱各自的效果。

5、耳机测试的结果往往是器材具备的潜力,对音响系统的测试并没有包括环境的影响在内,如

何适应于你的听音条件,还需要有一番开发的过程。但它已代表了系统在不计入环境影响时的还

音效果,所以这时就能以其为基础,进行音箱摆位或听音环境的调整了。

将耳机用于音响系统测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巧,“应用之妙,各有千秋”。在选择音响器材

时,若带上一只好耳机(包括它的缓冲放大器)进行测试对比,则更能使你把握器材的质量及效

果。朋友们不妨也试一试,或许会给你带来更多帮助的。

二、什么是煲机?如何煲?

1、什么是“煲机”:

煲机是一种快速使器材老化稳定的措施。有些元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容全新的时候电气参数不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对于耳机来 说,煲机实际就是在煲振膜折环,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导致失真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顺性逐渐变好,失; 真也会逐渐降到正常的水平。

煲机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对于耳放,只要不关机就是煲机了,对于耳机,还必须馈以一定功率的信号使其振膜不停振动。

以HP100为例,其最需要煲的元器件是内部的电子管,大概要累计工作100小时以后才能

逐渐稳定。其它元器件的煲机时间都小于电子管。

耳 机的煲机时间要根据输入信号的类型和功率决定。最好的方法是用专门的煲机信号(频谱很宽的噪声信号),以标称功率的2/3不停放40~50小时,这相当于 正常听音2-3个月的水平。如果找不到专门的煲机信号,用频谱丰富的重金属或摇滚音乐代替也可,音量以耳朵刚好不能承受为好。如果采用音乐煲机,连续煲机 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不超过12小时,累计时间也要多一些,大概要60~70小时。

对于带有电子管的设备,煲机的时候要注意连续时间不能过长,每隔30个小时要停5、6个小时。

经过煲机后器材的性能逐渐稳定,各项指标也基本上达到了最佳,此时用发烧术语就叫做“煲透了”。

声音音质评价专业术语

1、声音亮---在音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高频上限谐音衰变过程较慢。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 2、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和中高频的一种反映,尤其是在5000~6000Hz以上有明显衰减,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 3、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或试听定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4、声音有水分---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适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并有水 分。 5、声音粗---低频声音密度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犷,力度较大,明朗度和混响声感到很差。 6、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 ,声音纤细无力,缺氏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如有些声源本身发音细,缺少共鸣。 7、声音发炸---声能密度大,高频及中高频过多,在录放声或扩声系统中过调幅失真严重,并有过载削顶的现象。 8、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在电声器件、声频设备中有过载失真,例如象电子管放大器中的交连电容漏电,晶 体管放大器中的静态电流过低,扬声器音圈有些散落或碰圈,演员嗓子不 好,都可能产生沙哑的感觉。 9、声音发破---声能密度太大,有严重的谐波和互调失真。从传声器能够 承受声源的最大声级至调音台,录音机的线性保留到放大器、扬声器的功率余量,任何一级有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党觉,严重的还会伴随着卟卟地杂声, 录音磁带上剩磁感应太高,光学录音带严重过调幅也会产生破的音质。 10、杂音水平---这是高保真度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杂音水平低,能提高乐声或语言的清晰度,扩大声音的动态范围。杂音包括背景,录放音设备的本底噪 声,唱片片基的爆裂声,乐器演奏和演员讲话时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录音、听 音场所的环境噪声以及有无回声或颤动回声干扰等。 11、 混响声响度---是相对于直达声而言的响度,因为不同的声源根据其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混响手段(包括混响时间、比例、特性),正确运用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和 清晰度,有助于声源的美化。12、活跃度---是音质呆板、干涩、木的反义。录音棚、演出厅的音响条件好,声场均匀,扩散度好,混响特别是中高频足够,并 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便感到声音活跃,它有助于音乐的丰满和语言的清晰。 34、直达声响度---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利用其造成空间感,一定的直达声加上近次反射声产生的响度,可使声音突出有力。混响声太 小,会造成声音干涩。 13、声音空---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 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4、声音实---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匀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音厚实、明亮、失真度小、响度高。 15、声音缩---声音密度较小,声音送不出来,缺中频,混响声少,响度低,失真大。如有些响条件差的剧场,混响偏短,扩散不好,演员大声说话,声音还是 出不来,总觉得声源较远缩在里面,清晰主度差,音色不丰满面。 16、声音弹---声音密度大,低音合适,中音足量,有一定的响度,失真小,动态大,频响宽,如多传声器距离处理的人工混响只要配合适量就感到焦点实,声 音送得出,而有弹性。 17、 声音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份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 差。 18、 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好、动态范围大,并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19、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

混响少,声能平均能量较小,缺少低频和中低频,整个频响在300~500Hz以下衰退过多,就会有薄的感 觉,有时也称单。 20、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频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混响合适,低频混响不 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 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种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也称浓。 21、齿音太多或齿音失真---齿音习惯上又称作S 音,是声音在发生过程中高次谐波瞬态失真的一种反映。汉语发音的频谱能量在中高频段比英语、匈牙利语要 高出将近10分贝,加上辅音的频谱较宽,肺部冲出的气流又容易使传声器膜 片产生不规则运动,因此,在录音过程中,如果将传声器放得距离声源过近,又没有加防风罩,就很容易造成齿音过多或失真的弊病,在听觉上有毛剌感或产生嘘嘘 的失真。 22、立体感---声音不仅有层次,有方位而且有空间感、距离感,对立体声来说,要反映出声源在空间的不同位置。声象方位清楚,宽度感好,录放声通路要频 响宽,失真小,混响合适,动态范围大。 23、融声---频响宽、失真小,信噪比好,动态范围大等条件下,歌队和乐队各个声部无论在音量、音调均匀上,混响器的选择,包括---特性、时间、比例 都比较适宜,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显示出乐队的整体感很好,而不是在听觉上 感到声音是离散的。24、声音平衡---一般讲平衡有两种意义,一是室内自然平衡,即歌、乐队各声音间的平衡及主伴间的平衡,由于它和特定的厅室环境,即 建筑特性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室内自然平衡就包含有艺术和技术两个方面的含义,另一个是拾音技术上的平衡,如果室内自然平衡是好的,而录音成品造成不平衡, 这就是工艺技术环节没有体现好。反之,室内自然平衡有欠缺,但拾音过程中处理得当,用技术手段弥补了自然平衡中的不足,使作品达到了平衡、和谐,这是我们 拾音工艺技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25、 声音有颤音---这主要是建筑声学中的音响缺陷。例如声源在两个平行面中发声,或者有弧圆顶,都容易造成颤动回声,听起来感到有连续的重迭声,甚至声音有 颤抖的现象,严重干扰声音的清晰度。 26、声音抖---声音在录制或重放过程中,经过机械传动产生频率偏移,造成连续规则的音量变化,听觉上感到声音发抖。如很低频率的周期晃动,在听觉上感 到声音摇晃不均匀,抖动和影响均匀度。 27、声音木---低音或中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 28、 声音尖---频响分布不均匀,缺低音,中高间尤其是高音分量过多,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感到剌耳。 29、声音柔---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分,声音厚实、松弛、不紧、响度合适,混响声稍大,失真小,瞬态响度好,中高频适量,在主要频段内,频响比较均匀, 并有一定的亮度,听起来不费力,音色丰满、柔和。 30、声音真实---失真小、保真度高、音色纯。声音与画面相吻合,有空间感、距离感,音响效果结合环境气氛,演员情绪、语气符合规定情景。 53、声音脆---频响不均匀,缺低频,中高频及高频偏多,失真较大,声音单薄,不厚实,在7000~8000Hz提升过多,就有脆的感觉。 31、群感---指歌、乐队或其中某些声音整齐而融合有厚度,层次好,气势大,整体感强,并有适宜的动态范围。例如传声器的布置合理,考虑到对表演者的复 盖面,并适当利用延迟器及混响,有助于增强声音的群感。 32、声音荡---对这个术语也有两个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弹性,混响尤其是低 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兹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价,如果将低音过份夸张,使声 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差,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 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真度的音质。 56、声音发毛---高频及中高频过多,且失真较大,并有瞬时过载现象,阻尼差,方波有寄生振荡,在听觉上感到有高频附加音,声时毛糙不干净。

音响评价术语大全

1、声音宽:频带宽,失真小,线性长,动态范围大,且分布比较均匀,中、低频段能量较突出,混响声比例合适,在听音上感到音域宽广,丰满舒适。

2、声音窄(狭窄):高、低音两头欠缺,频带不宽,混响偏短,中频过分突出,如用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0赫提升过多,便感到声音窄,高音缺少层次,低音丰满度差。窄是声音宽的反义。

3、声音亮(嘹亮):在评价中有时又称作明朗度或明亮度。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音、中音适度,高音能量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 慢的衰变过程,同时,混响声比例合适,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亮度是提高清晰度、可懂度的先决条件。亮度好在听音会给人一种亲切、活跃感,听起来不费力,音 色明亮突出。

4、声音暗:这是缺少高频及中高频的一种反应,尤其在5000-6000赫以上有明显衰退,录音棚或听音室音响条件差,中、高频混响时间短,都会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暗哑无光彩。暗是亮的反义。

5、声音厚:声音厚实、有力,低音丰满,高音不缺,有一定的亮度,低频及中低频能量较强,特别是200-500赫声音出得来,混音 合伙四,低频混响不缺,失真小。录放音时音量表峰值调幅不一定很高,但响度却比较大。如果结合电影电视中画面的要求,将传声器适当处理得近一些,能给人一 种很近景的声音厚实的感觉。厚有些单位称作“浓”。

6、声音薄:音色单薄,缺乏力度,共鸣差,混响少,声能平均能级较小,缺少低频及中频,整个频响在300-500赫以下衰减过多,就会有薄的感觉。有些单位称作“单”,是厚的反义词。

7、声音圆(圆润):频带较宽,音质纯真,失真极小,有一定的力度和亮度,低音不浑,中音不硬,高音不毛,瞬态响应好,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混响特性、时间都比较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丰满、明亮、清晰、传真度高。

8、声音扁:圆、扁是音乐部门常用的一种评价术语,指频带狭窄,声音单薄,音质不纯,失真较大,或混响声不足,丰满度欠佳的意思。 如多传声器、多声道录音包括录音棚声场之间的相位是十分重要的,相位不对,音色扁而窄,低音缺少,失真大,丰满度差。扁是圆的反义,有的单位称作“瘪”。

9、声音软:有2种概念,一种是差的评价,指缺少中高音,主音不够突出,声音没有力度另一种是好的评价,如南方有些电声工作者称作“糯”或“软

熟”,它是指失真小、阻尼好、低频段频响展宽,声音松弛,低频中低频出得来,混响声适量,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10、声音硬:低音缺少,中高频偏多,且高频上谐音衰变过短过快,低频混响声短,有明显互调失真,瞬态响应不好,阻尼差,在电声系统或录放音过程中

有少许过载现象或录制节目时调幅过高,都会产生硬的感觉。硬,在南方有些戏剧、音乐工作者又称作“梗”,是软的反义。

11、声音有水分(或称油水):失真很小,频响宽而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声足量,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分。

12、声音干:主要是录音棚、听音室音响条件差,扩散不好,混响时间短,特别是缺少中高频混响声所造成,听起来感到干涩,费力。

为了改善音质,常在录音棚内加设一些不规则的弧形扩散板,增加反射声,或采用人工混响器。

13、声音透(透明度):失真很小,瞬态响应好,频响宽而均匀,中高频及高频出得来,混响声合适,尤其是中高频混响足量,低音不糊,有一定的力度,声音清楚明亮,层次感好,音色透。

14、声音糊:即含糊不清,音色糊成一片,指低音过多,低频混响时间过长,缺乏中高频,有互调失真,或者感觉声音好像蒙了一层纱幕,在听觉上感到明亮度、清晰度差,层次不清。

15、声音实:结实,中低频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强,混响声适量,声音厚实、明亮、失真小,响度高。如电影新闻片里的解说,将传声器距离声源近一些,就会有主音突出,声音结实的感觉。

16、声音空:混响太大,直达声比例过小,传声器方向没有对准声源,传声器距离声源太远,或在混响较大的场合用无方向性传声器接受声源,就会感到声音空、清晰度差、主音不突出,甚至会觉得声源的方位不清楚。

17、声音荡:对这个术语也有2种概念,一是好的评价,中高音不缺,低音丰富而好听,低频段频响展宽,并有足够的能量,声音松弛有 弹性,混响尤其是低频混响稍大,失真小,如有多频率音调补偿器在80-150赫提升4-6分贝听音乐就明显地感到低音丰满音色荡。二是差的评价,如果将低 音过分夸张,使声音失去平衡,或声源本身缺乏低频,而由扬声器(箱)的低频谐振峰造成共振,或者阻尼,瞬态响应不好,都会产生一种附加的“低音”,在听觉 上感到沉闷,缺少亮度与层次,这是一种失真,是非高保真度的音质。

18、声音木:低音或中低音较多,声扩散差,混响偏短,显得声音不活跃,呆板,中高频及高频欠缺,木是声音荡的反义。

19、声音柔(或称松):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厚实,松弛,不紧,响度合适,混响声稍大,失真小,瞬态响应好,中高频、高频适量,在主要频段内,频响比较均匀,并有一定的亮度,听起来不费力,音色丰满、柔和。

20、声音尖:频响分布不均匀,缺低音、中高音,尤其是高音分量过多,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感到刺耳。

21、声音粗:低频声能密度较大,中高频相对较少,音色粗犷,力度较大,明朗度和混响感都较差。

22、声音细:声能密度小,响度不够,声音纤细无力,缺低频、偏中高频及高频,混响声不足,如有些声源本身发音细,缺少共鸣。是声音粗的反义。

23、声音弹:南方有时称作“煞”,声能密度较大,低音合适,中音足量,有一定的响度,失真小,动态大,频响宽,如多传声器近距离处理加人工混响只要配合适量就感到焦点实,声音送得出,而有耐性。

24、声音缩:声能密度较小,声音送不出来,缺中频,混响声少,响度低,失真大。如有些音响条件差的剧场,混响偏短,扩散不好,演员大声说话,声音还是出不来,总觉得声源较远缩在里面,清晰度差,音色不丰满。

25、声音清晰:频响宽而均匀,尤其是中高频出得来,音色明亮,混响合适,特别是利用50ms 以内的近次反射声能增加响度和提高清晰度,失真小,瞬态响应好。

混响长,声级小,噪声高,录音或听音场所的声学特性不佳,都会影响清晰度。

26、声音浑浊:低频及中低频混响太大或能量过多,直达声比例小,主旋律不够突出,缺中高频,明亮度差,谐波失真或互调失真大,瞬态响应不好,都会给人一种声音浑浊,清晰度差,层次不清的感觉。

序号27-30,31-33,34-35,36-38,39-41是几组基本类同,含义相似,但在程度上又有区别的评价术语。

27、声音发毛:高频及中高频过多,且失真较大,并有瞬时过载现象,阻尼差,方波有寄生震荡,在听觉上感到有高频附加音,声音毛糙不干净。

28、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现象,在电声器件、声频设备中有过载失真,例如像电子管放大器中的交连电容漏电,晶体管放大器中的静态电流过低,扬声器音圈有些散落或碰圈,演员嗓子不好,都可能产生沙哑的感觉。

29、声音发炸:声能密度过大,高频及中高频过多,在录放声或扩声系统中过调幅失真严重,并有过载削顶的现象。

30声音发破:声能密度太大,有严重的谐波和互调失真。从传感器能够承受声源的最大声级至调音台,录还线性保留到放大器、扬声器的 功率余量,任何一级有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觉,严重的还会伴随着“扑扑”的杂声,

录音磁带上剩磁感应磁平太高,光学录音声带严重过调幅也会产生破 的音质。破,有些单位称作“劈”。

31声音闷:缺高音和中高音。在3000-4000赫以上有严重衰减,高频混响不足,低频能量过多,特别在150赫左右。低频线性 失真大,瞬态响应不好。产生闷的原因,有声源本身发闷,电声系统高频跌落,拾音布位不当,磁头隙缝偏移,磁粉堵塞磁头,或磁带与磁头贴合不好。有时录音棚 音响条件差,或受空气湿度的影响,使高频吸收强,混响短,中高频扩散差,也会造成声音闷的感觉。

32、声音哄:低中频某段夸张,有共振,频响不均匀,混响太长,例如混响使用不当,就会有一种哄哄的“浴室效应”,用多频率音调在200-3000赫提升过多也会产生哄的感觉,影响清晰度。

33.声音瓮:鼻音重,犹如发音者感冒鼻塞(瓮鼻头),在100~250赫频段内有谐振,如自阿150赫提升过多就会感到鼻音显著上升,声音发瓮,严重影响清晰度。

34.声音散:声音不结实,焦点虚,主旋律不突出,混响过大,中频欠缺,频响不均匀。录音棚空,传声器距离太远,整个乐队融合度差,感到声音凌乱分散。

35.声音虚(或称飘):一般是传声器的指向性没有对准声源造成声音焦点不实,或距离声源太远,直达声不够,间接声过多,缺少中音,声能平均声级较小,响度低,清晰度差。在录放声系统中,由于速度不稳,磁带位置摆动而造成电平摇晃,在听觉上就有飘的感觉。

36.声音抖、晃:声音在录制或重放过程中,经过机械传动产生频率偏移,造成连续规则的音量变化,听觉上感到声音发抖。如很低频率的周期晃动,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摇晃不均匀,抖或晃均影响清晰度。

37.声音有颤音(颤动回声):这主要是建筑声学中的音响缺陷。例如音源在两个平行面中发声,或者有弧形圆顶,都容易造成颤动回声,听起来感到有连续的重叠声,甚至声音有颤抖的现象,严重干扰声音的清晰度。

38.声音跳:即不连贯,一般是音乐、对话或歌唱在音量上感到突变,例如音量不平衡,电网频率不稳,而使音调前后不统一,背景噪声 不衔接,声音尾音切断,演员情绪不连贯,磁带与磁头接触不良等,都会在听觉上感到跳跃,不自然。特别像电影拍摄是一个一个镜头组成的,因此,更要注意声音 的连贯统一。

39.声音脆:频响不均匀,缺低频,中高频及高频偏多,失真较大,声音单薄,不厚实,在7000~8000赫提升过多,就有脆的感觉。

40.齿音太多或齿音失真:齿音习惯上又称作S 音,是声音在发振过程中高次谐波瞬态失真的一种反映。汉语发音的频谱能量在中高频段 比英语、匈牙利语要高出将近10分贝,加上辅音的频谱较宽,肺部冲出的气流又容易使传声器膜片产生不规则运动,因此,在录音过程中,如果将传声器放得距离 声源过近,又没有加防风罩,就很容易造成齿音过多或失真的弊病,在听觉上有毛刺感或产生“嘘嘘”的失真。

41.铅皮声(或称金属声):中高频某段突出或有谐振峰,频响不均匀,失真大,欠阻尼,瞬态响应不好。例如质量不好的动圈传声器或高音扬声器,经常会感到音质硬,并伴有一种铅皮声,北方称为金属声。

下面是综合主观评价:

42.融合:频响宽,失真小,信噪比好,动态范围大等条件下,歌队或乐队各个声部无论在音量、音调均匀上,混响器的选择,包括:特性、时间、比例上都比较适宜,整个音响交融在一起,显示出乐队的整体感很好,而不是在听觉上感到声音是离散的。

43.干净:声部之间、乐器之间、语言之间,噪声低,干扰少,无附加成分,整个声音失真小,传真度高,瞬态响应好,混响声适量,尤其是低频混响不过大,录音棚、听音室噪声水平低,音响条件较好,录放声系统的信噪比好。

44.群感:指歌、乐队或其中某些声部整齐和声音融合有厚度,层次好,气势大,整体感强,并有适宜的动态范围。例如传声器的布置合理,考虑到对表演者的覆盖面,并适当的利用延迟器及混响,有助于增强声音的群感。

45.立体感:声音不仅有层次,有方位,而且有空间感、距离感,对立体声来说,要反映出声源在空间的不用同位置,声象防卫清楚,宽度感好,录放声通路要频响宽,失真小,混音适合,动态范围较大。

46.环境感:这是拾音工艺中运用模拟性手法的一个常用名词。在电影和电视中更为强调,指声音要吻合画面中的环境、人物或乐器在画 面中的比例、远近,有特写、近景、中景、远景、全景;有大厅、山谷、室内、野外等,声音要有环境感、深度感、距离感,这与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比例、混响时间 的长短,以及音量、音调、传声器的布置有关,要尽量达到听觉和视觉的一致性,使声音符合特定的环境气氛。

47.亲切感:这是一项要求较高的综合评价,他要求响度适合,清晰度高,自然度好,混响声适量,音域宽广,失真小,噪声水平低,使人感到是在音响条件好的音乐厅、剧场、录音棚,直接聆听乐队的演奏,当面同人说话那样,感到亲切自然。

48. 丰满度:声音厚实,圆润,声功率较大,有一定的响度,中高频不缺,亮度较好,特别是低频及中低频能量充足,声音送得出,通路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声足量。有时也称作“温暖度”。

49.平衡:一般讲平衡有二种含义:一是室内自然平衡,即歌、乐队各声部间的平衡及主伴间的平衡,由于它和特定的厅室环境,即建筑 性密切不可分割,因此室内自然平衡就包含有艺术和技术二个方面的含义。另一个是拾音技术上的平衡,如果室内自然平衡是好的,而录音成品造成不平衡,这就是 工艺技术环节没有体现好。反之,室内自然平衡有欠缺,但拾音过程中处理得当,用技术手段弥补了自然平衡中的不足,使作品达到了平衡、谐和,这是我们拾音工 艺技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50.杂音水平:这是高保真度音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杂音水平低,能提高了声或语言的清晰度,扩大声音的动态范围,杂音包括:背景噪 声,录放音设备的本底噪音,唱片片基的爆裂声,乐器演奏和演员讲话时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录音,听音场所的环境噪声以及有无回声或颤动回声干扰等。

51.层次好:频响宽而均匀,尤其高频段频响展宽,失真小,瞬态响应好,混响声适量,混响时间适宜,噪声水平低,动态范围大,作品的旋律线和织体,清晰平衡,声音又空间感,透明度好,立体感强。

52.声音失真:失真小,仿真度高,音色纯。声音与画面相吻合,有空间感,距离感,音响效果结合环境气氛,演员情绪、语气符合规定情景。

53.活跃度:是音质呆板、干涩、木的反义。录音棚、演出厅的音响条件好。声杨均匀,扩散度好,混响特别适中高频足够,并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便感到声音活跃,它有助于音乐的丰满和语言的清晰。

54、窜音:指一个声道串入到另一个声道干扰了其他的声音,这多数是采用多传声器多声道或者立体声录音时,由于传声器或演员布位不 当,录音棚声场隔离度差,声道之间的串音或薄片基磁带磁平录得较高造成复印效应而引起得。一般调音台得路间串音要大于-70分贝,录还音机声道之间的串音 要大于-50分贝,录音棚各声部之间的隔离度要大于14分贝。

55、直达声响度: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利用其造成空间感,一定的直达声加上近次发射声产生的响度,可使声音突出有力。混响声太小,会造成声音干涩。

56、混响声响度:是相对于直达声而言的响度,因为不同的声源根据其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混响手段(包括混响时间、比例、特性),正确运用可提高声音的响度合清晰度,有助于声源的美化。

>>>HIFI耳机基础知识入门af2000转移

1:耳机是如何分类的?

1. 按换能原理(Transducer )分

主要是动圈(Dynamic )和静电(Electrostatic )耳机两大类,虽然除这二类之外尚有等磁式等数种,但或是已被淘汰或是用于专业用途市场占有量极少,在此不做讨论。

动圈耳机原理:目前绝大多数(大约99%以上)的耳机耳塞都属此类,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静电耳机: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精确到几微米级(目前STAX 新一代的静电耳机振膜已精确到1.35微米),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

静电耳机原理图:

2:按开放程度分

主要是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密闭式)

开放式的耳机一般听感自然,佩带舒适,常见于家用欣赏的HIFI 耳机,声音可以泄露、反之同样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耳机对耳朵的压迫较小

半开放式:没有严格的规定,声音可以只进不出亦可以只出不进,根据需要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封闭式:耳罩对耳朵压迫较大以防止声音出入,声音正确定位清晰,专业监听领域中多见此类,但这类耳机有一个缺点就是低音音染严重,W100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3:按用途分

主要是家用(Home )、便携(Portable )、监听(Monitor )、混音(Mix )、人头唱片(Binaural Recording )

2:耳机一些相关参数和音质术语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1. 耳机相关参数

阻抗(Impedance ):注意与电阻含义的区别,在直流电(DC )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但是在交流电(AC )的领域中则 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而我们日常所说的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灵敏度(Sensitivity ):指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所能发出的声压级(声压的单位是分贝,声压越大音量越大),所以一般灵敏度越高、阻抗越小,耳机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所对应的灵敏度数值就是频率响应,绘制成图象就是频率响应曲线,人类听觉所能达到的范围大约在20Hz-20000Hz ,目前成熟的耳机工艺都已达到了这种要求。

2. 音质评价术语

音域:乐器或人声所能达到最高音与最低音之间的范围

音色:又称音品,声音的基本属性之一,比如二胡、琵琶就是不同的音色

音染:音乐自然中性的对立面,即声音染上了节目本身没有的一些特性,例如对着一个罐子讲话得到的那种声音就是典型的音染。音染表明重放的信号中多出了(或者是减少了)某些成分,这显然是一种失真。

失真:设备的输出不能完全复现其输入,产生了波形的畸变或者信号成分的增减。 动态:允许记录最大信息与最小信息的比值

瞬态响应:器材对音乐中突发信号的跟随能力。瞬态响应好的器材应当是信号一来就立即响应,信号一停就嘎然而止,决不拖泥带水。(典型乐器:钢琴)

信噪比:又称为讯噪比,信号的有用成份与杂音的强弱对比,常常用分贝数表示。设备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产生的杂音越少。

空气感: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此时,高频

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 。反义词有“灰暗(dull )”和“厚重(thick )”。

低频延伸:指音响器材所能重放的最低频率。系用于测定在重放低音时音响系统或音箱所能下潜到什么程度的尺度。比方说,小型超低音音箱的低频延伸可以到40Hz ,而大型超低音音箱则下潜到16Hz 。

明亮:指突出4kHz-8kHz 的高频段,此时谐波相对强于基波。明亮本身并没什么问题,现场演奏的音乐会皆有明亮的声音,问题是明亮得掌握好分寸,过于明亮(甚至啸叫)便让人讨厌。

3:关于放大器方面的相关知识

1. 一般的放大器可分为晶体管(石机)和电子管(胆机)放大器两类

2. 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的统称。

功率放大器

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

前置放大器

功放之前的预放大和控制部分,用于增强信号的电压幅度,提供输入信号选择,音调调整和音量控制等功能。前置放大器也称为前级。

3. 甲类放大(class-A )

也称A 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对整个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乙类放大(class-B )

也称B 类放大。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放大音频信号的正半部分,而另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则放大信号的负半部分。

甲乙类放大(class AB)

也称为AB 类放大。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此时放大器的输出级在输出功率为低电平时便按甲类放大状态,而在输出功率为高电平时便转换为乙类放大。

4:关于耳机线材

大多数耳机线都以铜为原料,一般的纯度(一般用几N 表示,比如4N 、6N……)越高导电性越好,信号失真越小,常见的有:

TPC (电解铜):纯度为99.5%

OFC (无氧铜):纯度为99.995%

LC-OFC (线形结晶无氧铜或结晶无氧铜):纯度在99.995%以上

OCC (单晶无氧铜):纯度最高,在99.996%以上,又分为PC-OCC 和UP-OCC

5:关于前端器材

许多HIFI 发烧友习惯将唱机分离成转盘和解码器两部分以得到音质更好的音乐

前端:多指声频系统中的信号源,如LP 密纹慢转唱机或CD 唱机,有时也指调谐器(收音头)中处理从无线接收到的信号的前级。

CD 转盘:将CD 机的机械传动部分独立出来的机器。

D/A转换器:数码音响产品(例如CD 、DVD) 中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装置。D/A转换器可以做成独立的机器,以配合CD 转盘使用,此时常常称为解码器(DAC )。

Hi —Fi 耳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还声器件,它今天不但是录音师、调音师必须的装备,而且也有许

多朋友把它用于“发烧”, 甚至还有人说“要以耳机为师”。有感于此,故尔与大家一起来探 讨一下耳机“发烧”的问题。

耳机的类型

按耳机的换能原理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电动式耳机

它主要包括簧片耳机、动圈耳机两大产品系列。

由于簧片耳机是用薄铁片等作为发声材料,感应磁场变化而发音,阻抗高,音质低劣,随着高级

音响器材的发展,自本世纪60年代末就逐步在发达国家中退出了市场。在中国,则因其价格低

廉,制造技术要求低,使用延续到了80年代中期。

动圈耳机的工作原理与动圈扬声器相类似,采用稳恒磁场下,音频电流通过动圈推动振动膜发声

的工作方式。随着永磁材料、音频振动膜材料发展,以及耳机结构和制造技术的完善,目前动圈

耳机已成为了国际音响器材中的一项主流产品,并进入了对音响技术要求很高的Hi —End 领域。

监听级的专业耳机,如森海塞尔HD 580、拜亚DT831等,+/-3dB的频率响应可30k Hz ,通频带内响应曲线平滑几乎完全平直,具有很高的解析力和动态范围,瞬态、声场还原等特

性优良,这是音箱系统所不能比拟的。

压电式耳机

它是利用压电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振动,带动膜片发声的原理工作的。由于这种耳机只能在中

高频工作,声音尖刺,所以刚出现不久,就销声匿迹了。

静电式耳机

它依靠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工作。其电荷由高压极化电源提供,由极薄的振动膜上的边缘电

导层

捕捉电荷,使振动膜产生振动发声。这种发声方式的优点是:两电极之间的电场绝对相等,使施

加在振动膜上的驱动力与其位置无关,从而达到了放音呈线性关系的要求;由于振动膜的驱动力

是均匀的,其驱动的空气负载也是均匀的,所以振动膜就可以做得非常薄,又不至于损坏,把机

械效率做得很高。静电式耳机的频率响应很宽,高频延展性、失真率等指标均优于动圈耳机很

多,音质、音色极佳。静电式耳机是目前音响器材中真正的高技术产品,能够制造的厂家极少,

价格很高,森海塞尔HE 70、HE 90的标价都在万元以上。

按耳机的结构还可将耳机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开放式三种。其中,封闭式的适用于噪声大的

环境,可得到较高的声压,但常有轰鸣感和一种耳机特有的“耳机效应”音场,使听音不够舒 适;开放式的有助于克服封闭式耳机的缺点,声压较小,没有与外界隔绝的感觉,还原的声场也

较正确自然(虽然仍无法形成正确自然的音场,但是毕竟要比闭腔式好多了),缺点是有一定的

低频损失;半封闭式的则折中了两者的特点。

按耳机阻抗,又有低阻抗、中阻抗、高阻抗之分。低阻抗耳机的阻抗在100ohm 以下,主要用于随

身听等,一般为普通耳机和低档产品,但也不乏森海塞尔HD 475E、拜亚DT331、三角铁 ATH910、SONY CD 1700这样一些高级产品;中阻抗耳机的阻抗在100—1000ohm 之间,主要是高

级耳机或监听耳机,森海塞尔、拜亚、AKG 、SONY 、PRO 、飞利浦等著名厂家都有很多产品,价格

均在千元以上,高的达万元者也有之;高阻抗耳机的阻抗在1000ohm 以上,产品极少,主要为静

电式耳机,由于需要配用专门的耳机放大器,价格太高(如森海塞尔HEV 70每套售价18000 元),使用的人并不多。

此外,有的厂家还开发了无线耳机、红外耳机以及环绕器、等量化器等附属装置,使耳机使用起

来更加方便,具有丰富的功能。

耳机的性能和听音的特点

目前,Hi —Fi 耳机的电声性能已经相当高,只要是500元以上的产品,大多数都能满足一般的听

音要求,不同质量产品的基本性能如下。

中档产品(500—1500元):

频率响应 至少20 —20000 Hz(-3dB )

失真

声强 >95 dB (1k Hz)

标称功率 0.1—0.5 W

过载功率 1—2 W

阻抗 100 ohm(监听型)

耳机线 多数为无氧铜(OFC )

高档产品(>1500元):

频率响应 一般16 —30000 Hz(-3dB )

失真

声强 >95 dB (1k Hz)

标称功率 0.1—0.5 W(通常0.2 W)

过载功率 1—2 W

阻抗 >100 ohm(少数

耳机线 无氧铜(OFC )

尽管性能相近的耳机很多,但不同产地、厂家的产品还是有许多差异。一般而言,欧洲产品的音

质、音色的平衡性好,刚柔相济,更适合聆听音乐;罕见于国内的美国及北美产品,音色比较率

直,有阳刚之气;日本及东亚地区产品,质量测试也都不错,声音平易,如实反映音效和音质,

但缺少些个性。即使是同一国家相同档次的产品,不同厂家的耳机听起来,差异也是明显的。如

拜亚DT 831与森海塞尔HD 580都是德国产品,档次也相同,而拜亚听来要威猛些,适合表现现代

音乐;森海塞尔则偏于柔美,最能反映古典音乐。

用耳机听音时,L/R声道听音没有交叉,声场是以头部为中心向前方180度展开,所以耳机听音犹

如坐在乐队指挥的位置。为了加强声场的纵深感,营造自然的听音环境,耳机听音一般都要配用

等量化器,或者在耳机放大器中加装等量化电路。

耳机对放大器的要求

许多CD 机、前级放大器、功放的耳机输出口都不是为耳机听音专门设计的,听音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为了发挥耳机听音所长,获得最好的听音效果,许多发烧友都用耳机放大器进行聆听。

虽然耳机放大器与一般的放大器在电路结构上并无很大差别,但因为耳机对声音还原的灵敏度很

高,所以对放大器的技术要求则常常要比一般放大器更高。尤其是在L/R声道平衡性、频率响应

平直性、动态特性、噪声系数、失真率方面都有很高要求。我认为优质耳机放大器应具有的一般

特性是:

频率响应 5—50000 Hz(-3dB )

频率响应波动

L/R声道平衡

信噪比 >90 dB

全频带失真

瞬态响应 方波信号观察无大的畸变(测试频率100 Hz、1k Hz、10k Hz)

电压增益 10—20 dB(使用 CD 信号源)、20—40dB (使用LP 信号源)

功率 2—3 W

因耳机阻抗匹配需要,许多耳机放大器的输出级都设计成了缓冲放大器。但经我实验,用6N11、

6N6、6N1等电子管的SRPP 电路,也能够得到很宽的耳机阻抗匹配范围,即使耳机阻抗只有32

ohm 也能正常放音,只是阻尼特性觉得低了一些。

如何选择耳机

首先是了解你要买的耳机的口碑,不妨在同档次产品中多考虑一些品牌。

2、在听音前,应当仔细观察耳机的制作工艺,查看说明书中对耳机特点的描述,了解耳机性

能。

3、用你最熟悉的碟片试听,其步骤如下:

—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的独奏曲(如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练习曲等)进行音阶准确

性的试听,如果你能读谱,最好进行对谱试听;

—用交响乐或管弦乐进行声场、乐器配合、综合音效、定位效果的试听;

—用歌曲(包括独唱、重唱、合唱)进行人声效果及表现力的试听;

—根据需要,用掌声、流水声、风掠过树林的声音等特殊音效试听,尤其要注意用民间音乐进行

试听,因为民间音乐要求的频率响应更宽,而且包括了丰富的不规则音阶的音效。

4、将你的试听结果与说明书的描述做个对比,以掌握其性能指标是否客观。

5、对各种试听过的耳机进行比较评价,优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耳机。

煲好你的耳机

有很多人认为,高级耳机在出厂前都经过老炼处理,可以拿来就用。其实不然,因为工厂的老炼

时间较短,还不能充分满足要求,所以需要象其它音响系统一样,在正常使用前,进行煲制,其

步骤如下:

1、用100 Hz、1k Hz左右的两种信号源(若无,可用白噪声等其它噪声源进行)接入放大器,中

等音量(声强约70—80dB ),开机12小时;

2、用管弦乐接入放大器,中等音量(声强约70—80dB ),开机12小时;

3、用管弦乐接入放大器,次强音量(声强约85—90dB ),再开机12小时。

煲好的耳机,应当刚柔适度,比煲机前对音乐有更好的音效表现力。

耳机在音响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耳机是一个很好的听音参照,除了聆听音乐等常规使用外,还能将它用于音响系统的动态测试、

音效测试,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可广泛用于CD 片版本比较,各类唱机音源、前级、功放的音效测试,寻找音箱放音中的缺陷

等。例如:用森海塞尔HD 580耳机重放〈炎黄第一鼓〉第一曲,随着鼓点的强烈震撼,有许多来

自鼓腔的共鸣声,鼓皮极低频率的振动(估计频率在30 Hz以下,音箱很难听到,但耳机可以通

过头骨传导的震动使你感觉到有一种呼…呼的响动),鼓点在鼓面不同位置的敲击,在100dB 声

强时均是清晰可闻的,而一些号称高档的音箱则无法表现,成为一片没有定位感的哄哄作响的混

沌声。

2、耳机响应频率宽广,发声材料振动惯量小动态大,控制力非常好,电磁性能更接近纯阻抗元

件,声音还原几乎不受环境影响,对音阶变化和响度有良好的解析力和表现力,尤其是对民间音

乐中不规则音阶的解析有出色表现,音效适应面宽(由于音箱频率响应曲线欠平滑,听音与环境

关联大,影响音阶的解析力,所以其音效适应性较耳机低)。因此,用耳机对音响器材的效果进

行对比评定会更加准确。

3、如果你没有完善的测量仪器,用耳机加简单仪表也可以在有限次数内(那得看你的经验了)

将你的系统调整到很满意的程度。

可边测量,边听音效,帮助你熟悉音响系统在不同指标状态下的音效。

利用耳机测试音效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方能保证测试效果。

1、为了适应音响系统各级的阻抗变化,需要为耳机制作一只优良的、无音染的缓冲放大器,使

耳机工作在最佳状态。

2、由于耳机是独立听音,L/R声道间没有声音交叉,所以要有等量化器模拟音箱放音特征来实现

其听音声场。

3、一定要选择背腔开放式的耳机,否则一般耳机特有的“耳机效应”音场,就是你一个不可逾

越的障碍,足以影响比较正确、自然的音场还原。

4、测试应当从音源开始,以掌握系统各级有什么音效变化,把它们调整到满意的程度。对功放

和音箱的测试,应当先接电阻负载,将信号接出用耳机测试,然后换接音箱,将两者的音效进行

比较,以确定功放和音箱各自的效果。

5、耳机测试的结果往往是器材具备的潜力,对音响系统的测试并没有包括环境的影响在内,如

何适应于你的听音条件,还需要有一番开发的过程。但它已代表了系统在不计入环境影响时的还

音效果,所以这时就能以其为基础,进行音箱摆位或听音环境的调整了。

将耳机用于音响系统测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巧,“应用之妙,各有千秋”。在选择音响器材

时,若带上一只好耳机(包括它的缓冲放大器)进行测试对比,则更能使你把握器材的质量及效

果。朋友们不妨也试一试,或许会给你带来更多帮助的。

二、什么是煲机?如何煲?

1、什么是“煲机”:

煲机是一种快速使器材老化稳定的措施。有些元器件例如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容全新的时候电气参数不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才能逐渐稳定。对于耳机来 说,煲机实际就是在煲振膜折环,新耳机振膜折环机械顺性差,导致失真比较大,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顺性逐渐变好,失; 真也会逐渐降到正常的水平。

煲机是人为的以非正常使用的方式加速器材进入成熟期的过程。一般是让器材连续工作一定的时间。对于耳放,只要不关机就是煲机了,对于耳机,还必须馈以一定功率的信号使其振膜不停振动。

以HP100为例,其最需要煲的元器件是内部的电子管,大概要累计工作100小时以后才能

逐渐稳定。其它元器件的煲机时间都小于电子管。

耳 机的煲机时间要根据输入信号的类型和功率决定。最好的方法是用专门的煲机信号(频谱很宽的噪声信号),以标称功率的2/3不停放40~50小时,这相当于 正常听音2-3个月的水平。如果找不到专门的煲机信号,用频谱丰富的重金属或摇滚音乐代替也可,音量以耳朵刚好不能承受为好。如果采用音乐煲机,连续煲机 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不超过12小时,累计时间也要多一些,大概要60~70小时。

对于带有电子管的设备,煲机的时候要注意连续时间不能过长,每隔30个小时要停5、6个小时。

经过煲机后器材的性能逐渐稳定,各项指标也基本上达到了最佳,此时用发烧术语就叫做“煲透了”。


相关内容

  • 电声学是研究声电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技术
  • 耳机之基本常识 耳机线技术 音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美妙的乐声使枯橾的或烦闷的心情带来了欢乐. 音乐使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要想掌握耳机(电声) 技术. 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有有入的了解. 1. 电声基础知识 2. 仪器使用 3. 维修技巧 以下将在这三个方面进入电声知识这个领域. 一, 电 ...

  • 音响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英汉对照
  • 音响行业专业名词解释及英汉对照 目录 1. 词海大全 2. 高科技音乐和录音英文词汇 3. 舞台剧场专业术语 4. 调音台操作术语英汉对照 5. 音响中英文名词解释一(音箱类) 6. 音响中英文名词及解释二(功放类) 7. 音响.家电常用英文标记英汉对照 8. 音响术语英文对照 9. 音箱面板上的英 ...

  • 我对多媒体的认识
  • 我对多媒体的认识 作为一个文科生来说,多媒体技术是一门陌生的课程,但是对于我们,它又是无时不刻存在在身边的一门课程,处于好奇和期待,我选修了这门公选课,经过几个星期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知识,下面就是我对于多媒体的理解和认识.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 ...

  • 论声乐演唱的音质美
  • [摘要]乐是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艺术.声乐以它独特的艺术美既跳跃着生活的脉搏,又凝聚着时代历史的画卷.声乐艺术的文化发展史表明,它所具有的永恒魅力的美,有它自身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美的构成因素与体系,具有一个完整的美的创造系统.而声乐演唱的审美欣赏,无疑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关键词]声乐 声音 ...

  • 调音台使用技巧
  • 调音台]专业调音台使用六大技巧.八大注意事项 作者:brand 来源:互联网 调音台注意事项-警惕-小常识篇:专业调音台使用六大技巧及八大注意事项的具体介绍.以下内容由买购网整理,提供给您参考. 专业调音台使用六大技巧.八大注意事项 调音台又称调音控制台,它将多路输入信号进行放大.混合.分配.音质修 ...

  • 网络广播系统方案
  • 二.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 第一部分:IP网络公共广播系统介绍 ........................................................................................................ 2 1.1 系统概述 ... ...

  • 决定扬声器音质的主要因素
  • 我们听音响设备,当然最注意它的音质好坏.有一位作者写到扬声器音箱:音质好坏最为重要,至于扬声器振膜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这句话逻辑上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实质上.这句话似乎应该反过来说,扬声器振膜材料是十分重要的,振膜材料对扬声器的音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振膜材料决定了扬声器的音质取向,或者说为了使 ...

  • 音乐厅声学设计的思考
  • 音乐厅声学设计的思考 专业来讲,音乐厅的声学设计毫无疑问是各类厅堂中对音质要求最高.难度最大也是最难把握的设计工程,从19世界后期至今一百多年以来,国外设计建设了数十个专业音乐厅,其中音质优秀和优良的仅占约20%,满意和基本满意的约占50%,而较差或褒贬不一的约占30%.而我国在近158年左右先后也 ...

  • 语言学纲要教学大纲
  •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标及教学要求 "语言学概论"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本课程注重介绍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讨论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的一些重要问题,同时适当涉及语言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一些内容.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与语言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