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归纳(公输,孟子)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

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夫子何命焉为?

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

神?(3分)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2分)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

分)

7.①同“悦”,高兴 ②解说 ③劝谏,劝阻 ④明白事理

8.荆 国/有 余 于 地/而 不 足 于 民

9.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10.(1)闻、起、行、至、见。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

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2)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

11.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

驳。

—————————————————————————————————————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虽杀臣,不能绝也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

(2分)

【答案】18.①“圉”通“御”,抵挡;②入侵。

19.B.

20.我知道你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不说。

21.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

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⑵子墨子九距之( )

⑶楚王问其故( ) ⑷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荆之地 / 水陆草木之花 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

C.吾知所以距子矣 / 所以动心忍性 D.子墨子解带为城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

7.翻译句子。(6分)

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⑵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B. 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九设九距尽”说

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C.“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一个“诎”字,说明公输

盘已是黔驴技穷;“吾不言”一句则表现他的阴险并带有威胁的意味。

D.选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

道理,只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答案】

5.(4分)⑴虽是这样⑵同“拒”,抵御⑶缘故,原因⑷入侵

6.(2分)B

7.(6分。每句3分)⑴我认为(大王派)兵将攻打宋国,与上面说的那个人的情况是同一

类(性质)的。⑵公输盘攻城的器械招数全施展尽了,而墨子的抵御之术还绰绰有余。

8.(3分)D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⑴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 ..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

⑶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

⑷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

8.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9.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2分)

【答案】

8. ⑴巧妙的方式 ⑵通“御”,抵挡 ⑶入侵 ⑷即使 ( 4分,每小题1分)

9. 我知道您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现在不说(2分,“所以”1分,全句通顺1分)

10. ⑴不想放弃攻打宋国 ⑵心虚,想恐吓墨子(2分,每点1分)

———————————————————————————————————————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亲戚畔之 畔: (2)攻亲戚之所畔 亲戚: ...

(3)委而去之 去: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10. 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8.(2分)(1)通“叛”,背叛 (2)内外亲属 (3)离开 (4)限制 说明:每小题0.5分。

9.(2分)(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说明: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10.(2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11.(2分)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说明:每问1分,符合题意即可。 ———————————————————————————————————————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答案】

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18.C

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

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委而去之 (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

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

答: ▲

【答案】

舍弃 限制 威慑 极点

D

/

要施行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3 分)

A、委而去之 (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 4 分)

9、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参考答案】

7 、3 分A 8 、4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 、3 分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3 分,“域”“固”各1分,句意1分)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

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做的事不顺

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 .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则( ) .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

答:

19.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1分)

A.困于心 苛政猛于虎也 ..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

20.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还过岳殿东 ..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22.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2分)

19.B

20.B

21.D

22.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

8.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1分)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9.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夫子何命焉为?

10.(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

神?(3分)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2分)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11.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2

分)

7.①同“悦”,高兴 ②解说 ③劝谏,劝阻 ④明白事理

8.荆 国/有 余 于 地/而 不 足 于 民

9.先生有什么见教呢?

10.(1)闻、起、行、至、见。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

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2)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

11.采取迂回战术。先不直接说事由,而是用类比手法,诱发对方亮明观点,然后反

驳。

—————————————————————————————————————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19.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

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

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虽杀臣,不能绝也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

(2分)

【答案】18.①“圉”通“御”,抵挡;②入侵。

19.B.

20.我知道你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不说。

21.明白告诉公输盘与楚王,宋国已做好充分准备,使公输盘与楚王不敢轻举

妄动,迫使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

————————————————————————————————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 ⑵子墨子九距之( )

⑶楚王问其故( ) ⑷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荆之地 / 水陆草木之花 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

C.吾知所以距子矣 / 所以动心忍性 D.子墨子解带为城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

为意

7.翻译句子。(6分)

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⑵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B. 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九设九距尽”说

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C.“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一个“诎”字,说明公输

盘已是黔驴技穷;“吾不言”一句则表现他的阴险并带有威胁的意味。

D.选文中墨子采用设喻、类比的方法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说明了有理走遍天下的

道理,只要善于说理,一切困难将迎刃而解。

【答案】

5.(4分)⑴虽是这样⑵同“拒”,抵御⑶缘故,原因⑷入侵

6.(2分)B

7.(6分。每句3分)⑴我认为(大王派)兵将攻打宋国,与上面说的那个人的情况是同一

类(性质)的。⑵公输盘攻城的器械招数全施展尽了,而墨子的抵御之术还绰绰有余。

8.(3分)D

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4分)

⑴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机变: ..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 .

⑶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 .

⑷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 .

8.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9.公输盘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时的真实想法是什么?(2分)

【答案】

8. ⑴巧妙的方式 ⑵通“御”,抵挡 ⑶入侵 ⑷即使 ( 4分,每小题1分)

9. 我知道您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现在不说(2分,“所以”1分,全句通顺1分)

10. ⑴不想放弃攻打宋国 ⑵心虚,想恐吓墨子(2分,每点1分)

———————————————————————————————————————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亲戚畔之 畔: (2)攻亲戚之所畔 亲戚: ...

(3)委而去之 去: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

10. 为了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点,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案】8.(2分)(1)通“叛”,背叛 (2)内外亲属 (3)离开 (4)限制 说明:每小题0.5分。

9.(2分)(1)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说明:每小题1分,意近即可。

10.(2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说明:答对两种即可得满分。

11.(2分)相同之处:两句话都强调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启示只要围绕人心向背来谈。说明:每问1分,符合题意即可。 ———————————————————————————————————————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夫环而攻之 环: (2)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

(3)委而去之 委: (4)寡助之至 至: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 得道者多助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以天下之所顺 D.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19.请将文中画线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0.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你认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仁政思想?(2分)

【答案】

17.(1)包围(2)武器(3)放弃(4)极点

18.C

19.译文:用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的这一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说实施仁政的国君不打战则已,如果打战,就一定能取胜。

20.①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委而去之 ( ▲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 ..

B.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者多助 ..

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句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

1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3分)

答: ▲

【答案】

舍弃 限制 威慑 极点

D

/

要施行仁政,实现人和,使天下归顺

7、对下面文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 3 分)

A、委而去之 (到… … 地方去)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背叛)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器) D、以天下之所顺(用、靠)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 ( 4 分)

9、翻译下面句子。( 3 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参考答案】

7 、3 分A 8 、4 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 、3 分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3 分,“域”“固”各1分,句意1分)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_____________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_____________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饿其体肤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10.答案:(1)起,指被任用(2)犯错误(或:犯过失)

11.答案:(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做的事不顺

12.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 .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则( ) .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然(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2分)

答:

19.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1分)

A.困于心 苛政猛于虎也 ..

B.苦其心志 帝感其诚 ..

C.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肉食者谋之 ..

D.舜发于畎亩之中 何陋之有 ..

20.选出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上使外将兵 ..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在乎山水之间也 ..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还过岳殿东 ..

D.征于色,发于声 野芳发而幽香 ..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第一、二段主要论证了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都是在困境中造就的观点。

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从全文看,主要是从“生于忧患”的角度来论证的。

22.本文主要论述了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经受多方面的艰苦磨砺,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或成就的道理,请列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2分)

19.B

20.B

21.D

22.示例:“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相关内容

  •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网友来稿)
  • 黄卫武  教学目的:1. 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3. 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4. 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预习1.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 ...

  • 寡人之于国也档
  •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 ...

  • 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八课[孟子]
  • 第18课 <两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 [教学设想] 先秦散文,文理俱佳,本文所选<孟子>两章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阐述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负的观点,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强调了"人 ...

  • 人教版[学弈]教学设计
  • <学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一.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1.交流中国古代名言 师:课前我请大家搜集一些在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有所收获 ...

  • 乐民之乐,学生版
  • 榆林市第十中学课堂六步教学导学提纲 一. 教师主导---提出问题 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二两则文字. 一.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1)王语暴( ) (2)庶几( ) (3)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4)直好世俗之乐( ) (5)举首蹙頞( )( )羽 ...

  •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
  •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 编制:任意 [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学习难点] 1.正确 ...

  •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x
  •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孟子的说理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价值. 2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解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3教学方法 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4教具准备 多媒体 ...

  • 1.学奕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 1.文言文两则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借会考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玉环实验学校 许晓娟 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高考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即高考测试就是课内知识向课外的迁移和延伸,就是考查学生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纵观历年高考题,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