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交警大队事迹材料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事迹材料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在2003年城市市容环境建设中,按照市政府关于城市市容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实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保证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实施“畅通工程”活动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为c类城市良好管理等级,位居全国同等级24个城市之首。

一、领导重视,纳入日程

城市交通安全秩序管理是城市市容环境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党总支高度重视,强化小城市交通,大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赶超地级市的意识。以城市交通管理实施“畅通工程”为载体,成立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突出重点,解决热点;强化措施,求真务实。在警力、装备配备上向城市中队倾斜,改革勤务制度,努力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目标,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服务。

大队领导及政工科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按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

二、强管理,为市民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为给市民创造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市公安交警大队立足本职,注重解决影响交通安全秩序的热点难点问题,不间断地进行交通安全秩序集中整顿和专项整治,城市交通秩序明显好转,2003年底经丹东市交警支队目标考核,取得了全地区交警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是严格整治机动车违章停放,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对机动车违章停放常抓不懈,采取民警包段,晚上巡逻车进行巡逻,对违章停放车辆现场拍照、罚款、吊扣驾驶证、记分等手段,全年处罚违章停放车辆2860余台次,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主要街道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经上级交警部门考核,每公里乱停放车辆达到0-1辆的优秀标准。同时在城市街道规划了临时停车场,施划了临时停车泊位,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车辆停放基本上达到了规范一致,受到好评。

二是加强机动车在市区鸣高音喇叭的管理。市交警大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在主要街道和学校周边增设了6块禁止鸣高音喇叭的标志,在有警时间或夜间巡逻对发现鸣高音喇叭严格进行处罚,没收其非法装置。

三是严厉打击“黑车”。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上路行驶坚持持之以恒,严厉打击,一经发现坚决扣留,并取高限处罚。全年共扣留审查、处罚此类车辆500余台次,收缴假牌照120付。

四是强化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管理。针对市区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章行为突出的问题,采取了教育为先,处罚为辅的办法,在东港路和黄海大街的各路口的隔离栅栏上设置了70余块行人、非机动车指示标志,规范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行为。同时对屡教不改者进行经济处罚。全年共处罚行人10000余人次,扣留非机动车2500余辆。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率达95%以上,遵守信号率达90%以上。

五是大力整治摊贩违章占道经营。市交警大队与市城管办联合行动,对桥东市场东门口、中医院北门口两旁、法院门前、果菜批发市场北门、土房桥等小市场占道经营现象进行重点整治,每晚从18时开始至21时,取得明显效果,群众反映良好。

六是强化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管理。一度时间,市内大东小学、实验小学、站前小学每到放学时,接学生的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乱,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交通安全隐患大。大队领导及相关科室、中队人员实地调查之后,主动与教育局、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协商,研究解决办法。在学校门口施划了学生通道,在大门两旁施划了临时停车线,为学校值周教师、学生、工勤人员制作了袖标,每到放学时,派专门警力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护送学生过马路等,效果良好。全年市区中小学生没有在上下学时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此举受到学校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

三、塑形象,为经济建设服务

交通民警的良好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把以交警良好形象、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作为吸引外商,为经济建设创造软环境的重心纳入日程,常抓不懈。

为使民警达到形象佳、执法文明、服务热情的标准,坚持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岗位大练兵,在提高民警的两个素质上下功夫。对民警中存在的态度冷淡、出言不逊等苗头性问题适时进行教育和纠正。在全体民警中实行纠正违章先敬礼,使用文明用语,禁止使用的50种忌语,并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终民警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为使交通管理工作切实达到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队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来港投资的外商车辆和持有平安卡的车辆一般违章以教育为主,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严重违章按简易程序处理;对外埠车辆因道路不熟造成违章,民警在教育的基础上负责引路或护送,并印制了警民联系卡,群众需要帮助时,一呼即到。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事迹材料

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在2003年城市市容环境建设中,按照市政府关于城市市容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实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保证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实施“畅通工程”活动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为c类城市良好管理等级,位居全国同等级24个城市之首。

一、领导重视,纳入日程

城市交通安全秩序管理是城市市容环境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环节,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党总支高度重视,强化小城市交通,大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赶超地级市的意识。以城市交通管理实施“畅通工程”为载体,成立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突出重点,解决热点;强化措施,求真务实。在警力、装备配备上向城市中队倾斜,改革勤务制度,努力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目标,为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服务。

大队领导及政工科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按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

二、强管理,为市民出行创造便利条件

为给市民创造有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市公安交警大队立足本职,注重解决影响交通安全秩序的热点难点问题,不间断地进行交通安全秩序集中整顿和专项整治,城市交通秩序明显好转,2003年底经丹东市交警支队目标考核,取得了全地区交警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是严格整治机动车违章停放,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对机动车违章停放常抓不懈,采取民警包段,晚上巡逻车进行巡逻,对违章停放车辆现场拍照、罚款、吊扣驾驶证、记分等手段,全年处罚违章停放车辆2860余台次,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主要街道机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经上级交警部门考核,每公里乱停放车辆达到0-1辆的优秀标准。同时在城市街道规划了临时停车场,施划了临时停车泊位,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车辆停放基本上达到了规范一致,受到好评。

二是加强机动车在市区鸣高音喇叭的管理。市交警大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在主要街道和学校周边增设了6块禁止鸣高音喇叭的标志,在有警时间或夜间巡逻对发现鸣高音喇叭严格进行处罚,没收其非法装置。

三是严厉打击“黑车”。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报废车上路行驶坚持持之以恒,严厉打击,一经发现坚决扣留,并取高限处罚。全年共扣留审查、处罚此类车辆500余台次,收缴假牌照120付。

四是强化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管理。针对市区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章行为突出的问题,采取了教育为先,处罚为辅的办法,在东港路和黄海大街的各路口的隔离栅栏上设置了70余块行人、非机动车指示标志,规范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行为。同时对屡教不改者进行经济处罚。全年共处罚行人10000余人次,扣留非机动车2500余辆。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率达95%以上,遵守信号率达90%以上。

五是大力整治摊贩违章占道经营。市交警大队与市城管办联合行动,对桥东市场东门口、中医院北门口两旁、法院门前、果菜批发市场北门、土房桥等小市场占道经营现象进行重点整治,每晚从18时开始至21时,取得明显效果,群众反映良好。

六是强化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管理。一度时间,市内大东小学、实验小学、站前小学每到放学时,接学生的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乱,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交通安全隐患大。大队领导及相关科室、中队人员实地调查之后,主动与教育局、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协商,研究解决办法。在学校门口施划了学生通道,在大门两旁施划了临时停车线,为学校值周教师、学生、工勤人员制作了袖标,每到放学时,派专门警力到学校门口维护交通秩序,护送学生过马路等,效果良好。全年市区中小学生没有在上下学时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此举受到学校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

三、塑形象,为经济建设服务

交通民警的良好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东港市公安交警大队把以交警良好形象、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作为吸引外商,为经济建设创造软环境的重心纳入日程,常抓不懈。

为使民警达到形象佳、执法文明、服务热情的标准,坚持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岗位大练兵,在提高民警的两个素质上下功夫。对民警中存在的态度冷淡、出言不逊等苗头性问题适时进行教育和纠正。在全体民警中实行纠正违章先敬礼,使用文明用语,禁止使用的50种忌语,并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终民警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为使交通管理工作切实达到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队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来港投资的外商车辆和持有平安卡的车辆一般违章以教育为主,不扣车、不扣证,不罚款;严重违章按简易程序处理;对外埠车辆因道路不熟造成违章,民警在教育的基础上负责引路或护送,并印制了警民联系卡,群众需要帮助时,一呼即到。


相关内容

  • 交警大队党支部集体先进事迹材料
  • 当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匆匆走过,你是否知道,正有人为你默默守护; 当你驾驶汽车在林城的大街小巷穿行的时候,你是否知道,正有人默默注视着你前进的方向; 他们吃苦耐劳、作风优良,他们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他们总是傲然的面对每一个酷暑严寒,每一次风吹雨打,以自己的执着坚守在红绿灯下,守卫着林城的平安大道。 ...

  • 公安局交警大队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 xxx公安局交警大队党支部现有党员20人,占民警总数的76.92%,近年来大队多次获得各级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嘉奖。仅就200x年,大队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州级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被市委评为学习型机关;荣立市政府集体三等功;被州支队评为目标管理优胜大队和秩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公安 ...

  • 辛集市交警大队创建文明单位先进事迹材料(石家庄)
  • 辛集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队 创建"文明单位"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辛集市交警大队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管工作,狠抓队伍管理,严整交通秩序,不断提高民警执法水平,深入开展大走访.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六无警队"活动,坚持政治建警 ...

  • 交警大队副队长报请个人三等功的事迹材料
  •   踏遍x县的山山岭岭,深入x县的千家万户,与“交通民警”这个他最钟爱的称谓生死相依、甘苦与共,在x县直接关系“农民、农村、农业”的道路上,为了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为了让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奔向小康之路,他动了脑筋,流了血,出了汗,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播下 ...

  • 交警大队事迹材料
  •   xx市公安交警大队在xxxx年城市市容环境建设中,按照市政府关于城市市容环境建设的具体要求,结合城市道路交通实际,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强化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保证城市交通秩序井然,取得了明显成绩。实施“畅通工程”活动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为c类城市良好管理等级,位居全国同级24个城市之首。   一 ...

  • 交警大队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交警大队女子岗地处市区中心最繁华的道路,是全市较大形象岗之一.从200*年起,由专业分配到交警大队的8名女民警,承担起了女子岗的交通管理任务. 女子港组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局交管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始终坚持"立警为功,执法为民"这条主线,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开展好便民.利 ...

  • 交警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 核心提示:××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长××,现在每日仍然要上岗执勤3个小时,他主抓的××市“畅通工程”被公安部、建设部评定为优秀管理二等水平城市,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几年来先后资助3名家庭困难的学生读完高中,助学资金达3万余元。为护送伤员到医院救治,年三十那天,年迈的母亲在高速公路上等待他4个小时 ...

  • 十佳政法干警事迹材料
  • xxx,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现任xx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大队长。   该同志一直以来在市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注重学习,增强党性,自强素质,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开拓进取,廉洁自律,始终本着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基本思路,忠实、依法履行职务,带领大队全体民警 ...

  • 交警先进事迹材料
  • 李明,男,1968年2月出生,现任张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甘州大队城市二中队中队长,三级警督.一九八八年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以来,他一直在城市执勤第一线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他凭借着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满腔热情,凭着对公安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的誓言,工作中严肃认真.脚踏实地,作风严谨,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