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强化"军令状" 意识

狭路相逢勇者胜。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立下“军令状”往往最管用。不久前,我省21个市(州)根据《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与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我省将对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实施分类考核,由过去过于看重GDP等宏观经济指标转变为主要考核减贫数量和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而且按照10%的“末位考核”比例,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贫困县领导将被问责。(2月23日《四川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贫困地区老百姓生活,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还关系到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结合当前四川的扶贫开发工作看,四川贫困人口多达600万,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就有390万,现在到2020年只有5年多时间了,每年要减少贫困人口100多万才能过关。因此,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面临的挑战。

注重考核的“指挥棒”导向。2015年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就四川而言,实现每年减贫100万的目标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可见,四川省21个市(州)根据《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与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体现了横刀立马的勇气和誓不罢休的果决。接下来,21个市(州)必须扭住考核这根“指挥棒”不放、严格执行、一抓到底。要从责任人、措施、落实、监督等细处着手,让贫困地区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发挥自身的“基本功”作用。脱贫不只是要资金、要政策,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发展理念、找到了适宜的发展思路,资金、政策才能激活贫瘠的土地。因此,四川88个贫困县要用好本地的资源禀赋,并据此制定整体合理的发展规划,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比如,四川贫困地区资源丰富,水电、矿产、天然气、页岩气、特色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让这些地方成了“聚宝盆”,成了国家下一步开发的“黄金屋”。同时,要大力促进产业扶贫,通过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加大对扶贫地区的科技投入,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贫困地区,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构建改革的“大扶贫”格局。四川600万贫困人口,大多生存难自保、发展缺基础,是最难的“硬骨头”,靠常规手段难奏效,根本还得靠改革。一方面,要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不仅扶贫对象要明确到村到户到人,而且减贫人员也实现到户到人,通过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真正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到“穷根”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首先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其次要增加信贷投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活力。再次还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扶贫开发,利用扶贫日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成支持扶贫的行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干部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扎实干事、尽心履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来。“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困地区乡亲们也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努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市430多万人口中,有60%是农村人口;5个县市区中,尚有一个国贫县,两个省贫县;通过重新识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2万,有贫困村574个。因此,

我们娄底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好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

一、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

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精准把握好总书记的讲话精髓。我认为,要突出把功夫用在悉心解读、准确把握“三句话”上。第一句是“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这一句话指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即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也就是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奋斗目标。将扶贫开发提高到事关全面小康,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第二句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句阐明了扶贫开发对象与全面小康关键目标群体的一致性,即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涵盖了全体人民,其重点和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老百姓。这句话旗帜鲜明地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将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将改革发展与成果共享进行了高度统一,更是领袖高尚的政治品格、为民情怀和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标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还有7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们不能淡忘,娄底还有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了全市人口的12%。我们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不要看到我们的道路越修越宽、广场越修越大、楼房越修越高,就淡忘了对贫困群体的感情与记忆;不要看到我们城市的繁华、星级酒店及少数办公场所的奢华,就淡忘了贫困人口的艰难和疾苦;不要看到我们中国、我们湖南在富豪榜上的人数越来越多,两眼发光盯着那些老板们豪宅名车、一掷千金的生活方式,就迷失了方向,淡忘了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第三句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句强调了扶贫开发举措跟脱贫致富目标精准对接的关联性,即只有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才能有效实现精准脱贫。这句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路径方法。

狭路相逢勇者胜。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立下“军令状”往往最管用。不久前,我省21个市(州)根据《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与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我省将对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实施分类考核,由过去过于看重GDP等宏观经济指标转变为主要考核减贫数量和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而且按照10%的“末位考核”比例,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贫困县领导将被问责。(2月23日《四川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贫困地区老百姓生活,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还关系到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结合当前四川的扶贫开发工作看,四川贫困人口多达600万,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就有390万,现在到2020年只有5年多时间了,每年要减少贫困人口100多万才能过关。因此,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全面认识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抓住用好新常态蕴含的扶贫新机遇,又要高度重视扶贫面临的挑战。

注重考核的“指挥棒”导向。2015年是继续推进扶贫开发机制改革创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打好新时期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就四川而言,实现每年减贫100万的目标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可见,四川省21个市(州)根据《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与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体现了横刀立马的勇气和誓不罢休的果决。接下来,21个市(州)必须扭住考核这根“指挥棒”不放、严格执行、一抓到底。要从责任人、措施、落实、监督等细处着手,让贫困地区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发挥自身的“基本功”作用。脱贫不只是要资金、要政策,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发展理念、找到了适宜的发展思路,资金、政策才能激活贫瘠的土地。因此,四川88个贫困县要用好本地的资源禀赋,并据此制定整体合理的发展规划,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营。比如,四川贫困地区资源丰富,水电、矿产、天然气、页岩气、特色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让这些地方成了“聚宝盆”,成了国家下一步开发的“黄金屋”。同时,要大力促进产业扶贫,通过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相结合,加大对扶贫地区的科技投入,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贫困地区,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

构建改革的“大扶贫”格局。四川600万贫困人口,大多生存难自保、发展缺基础,是最难的“硬骨头”,靠常规手段难奏效,根本还得靠改革。一方面,要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不仅扶贫对象要明确到村到户到人,而且减贫人员也实现到户到人,通过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真正把扶贫之水真正浇到“穷根”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维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把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首先要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其次要增加信贷投入,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的活力。再次还要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扶贫开发,利用扶贫日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成支持扶贫的行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干部要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扎实干事、尽心履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来。“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贫困地区乡亲们也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努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打好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市430多万人口中,有60%是农村人口;5个县市区中,尚有一个国贫县,两个省贫县;通过重新识别,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52万,有贫困村574个。因此,

我们娄底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打好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

一、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

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精准把握好总书记的讲话精髓。我认为,要突出把功夫用在悉心解读、准确把握“三句话”上。第一句是“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这一句话指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对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即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也就是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奋斗目标。将扶贫开发提高到事关全面小康,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第二句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句阐明了扶贫开发对象与全面小康关键目标群体的一致性,即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涵盖了全体人民,其重点和关键是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老百姓。这句话旗帜鲜明地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将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将改革发展与成果共享进行了高度统一,更是领袖高尚的政治品格、为民情怀和党的根本宗旨、奋斗目标有机结合的具体体现。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我国还有7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我们不能淡忘,娄底还有5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了全市人口的12%。我们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不要看到我们的道路越修越宽、广场越修越大、楼房越修越高,就淡忘了对贫困群体的感情与记忆;不要看到我们城市的繁华、星级酒店及少数办公场所的奢华,就淡忘了贫困人口的艰难和疾苦;不要看到我们中国、我们湖南在富豪榜上的人数越来越多,两眼发光盯着那些老板们豪宅名车、一掷千金的生活方式,就迷失了方向,淡忘了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第三句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句强调了扶贫开发举措跟脱贫致富目标精准对接的关联性,即只有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才能有效实现精准脱贫。这句话高屋建瓴地指出了路径方法。


相关内容

  • 新华社评论员:攻坚拔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新华社评论员:攻坚拔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华网 2015年11月24日 00:30: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  题:攻坚拔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华社评论员 不到六年时间,实现7000多万人口脱贫,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000多万,每月减贫100万.在"十三五&qu ...

  •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场重要历史任务
  • [提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完成的重要历史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 ...

  •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抓脱贫攻坚
  • 南方日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抓脱贫攻坚 南方日报评论员 2016年08月26日09:13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抓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各 ...

  • 部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 部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实施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脱贫攻 ...

  • 二.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同步全面小康
  •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同步全面小康 --再论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评论之二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一直是赣南老区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绕不开的现实问题. 然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每个赣南人来说,脱贫攻坚既是历史任务,又是时代使命."确保到2018年,现行标准 ...

  • 扶贫攻坚表态发言稿
  • 全力以赴 背水一战 努力实现**村脱贫目标 **村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晚上好! **村距**镇政府所在地**公里,地域面积****平方公里,境内地貌沟壑纵横,交通十分恶劣,境内仅有硬化路***米,泊油路**公里,碎石路**公里,剩下的都是泥石路,还有4个自然组不通公路.我村辖* ...

  • 第七课脱贫致富共奔小康
  • 第七课 脱贫致富 共奔小康 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未来5年要消除最后的7017万贫困人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主要内容 中央扶贫 ...

  • 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新举措与新问题(1)
  • 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新举措与新问题 2016-02-26 09:3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我有话说 2016-02-26 09:35:34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光明论·2016年"两会"前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多 ...

  • 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 <关于重点支持张承坝上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推进方案> 发布时间: 2017-03-16    责任编辑:      来源:   [字体: ] 关于重点支持张承坝上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推进方案 根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