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少先队员礼仪素养的新途径

  [摘 要]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倡不仅要在举止上守礼,更要在思想上有礼,要言行一致,才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本文从少先队员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深化“礼仪”品牌活动。运用文献法、实验观察等方法,根据队员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将教育目标进行分解,以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提升少先队员礼仪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少先队员;礼仪素养;新途径   礼仪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重要的无形资产,一个人良好的礼仪修养,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学习、后天养成的。针对各年级队员不同特点、不同年龄,分别提出了“礼仪强化养成训练点”,不断强化礼仪细节内容,养成学、悟、用、记、律的精神,长期坚持落实。在认知方面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在行为方面由简到繁,由易及难,将教育目标进行分解,创设诗化的环境,发挥队员主体作用,体验成长快乐。   一、年龄分层——让“礼仪”可行   根据不同年龄段队员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基础项目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制定目标。低年级的队员,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心。礼仪教育重点放在:待人礼仪,队的礼仪,家庭礼仪。中年级阶段是个转折点,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好时机,将重点放在交往礼仪,做客待客礼仪上。高年级的队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开始和社会接触,所以这个阶段的礼仪重点放在公共礼仪和个人礼仪。   就同一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比如:开展“轻轻走,让我们的楼道静悄悄”活动,就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低年级:在楼道里不追逐、跑闹,进出楼道有秩序,上下楼靠右行。高年级:要礼让低年级的同学和师长,见到客人要问好。根据队员的发展情况,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分阶段选择切合他们实际,抓住队员中普遍欠缺的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并从规范礼仪的角度加以强化。这样,通过循序渐进与强化相结合,帮助队员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知到熟练,从而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很好的途径,根据队员年龄特点,采用中队轮流制。低年级队员年龄小,由各中队选派队员参加升旗仪式的培训。中、高年级在升旗轮换制的活动中,小干部担任了辅导员的职责,从训练旗手、主持人到训练护旗队伍都做得井井有条,使每个队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自去体验、感受,激发出爱祖国的情感。   二、环境分层——让“礼仪”可触   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还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如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队角、红领巾广播等,这些教育资源都是礼仪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更是重要的礼仪教育阵地,优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教室文化环境,对规范人的行为及个性发展的良好塑造是不言自明的。   对于低年级中队文化环境的建设以活泼、富有儿童气息为主要风格,图画多于文字,着力营造少先队教育的文化氛围,彰显少先队文化魅力,对于少先队的知识以“队前十知道”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吸引队员的眼光,激起他们对早日加入少先队的渴望。   三、形式分层——让“礼仪”可享   在礼仪教育活动中,低年级以“读好书 习美德 立良行”为座右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红领巾图书角”中整齐地摆放着一本本新书,队员随时随地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早上,利用“红领巾早餐”的时间,各中队一起诵读《弟子规》明白立身处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孝亲尊师智慧思想中。中午,“读书读报”时间里,把读书的心得体会通过手抄报、小书签或读后感的形式进行交流。晚上,与父母一起“亲子共读”使书香氛围家校合一。队员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让积淀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底蕴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四、内容分层——让“礼仪”可践   以“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随季节设计一套礼仪“四季行”活动。即“春种”:建立礼仪箱,反映中队好人好事,批评与建议,发动队员收集礼仪故事,创编礼仪歌,绘制礼仪儿童画;“夏忙”:组织队员开展“人人争开礼仪花”活动,如热爱祖国的向阳花,勤奋学习的智慧花,助人为乐的文明花,关心集体的荣誉花,让队员与辅导员和家长共建礼仪花园;“秋收”组织队员开展“丰收乐”活动,举办礼仪教育成果展,说说或写写身边的礼仪故事;“冬藏”:组织队员开展“礼仪在我心中”活动、礼仪常规知识竞赛、礼仪常规表演赛、家长服务周等活动。我们利用队会、礼仪课进行“学校的礼仪”“家庭的礼仪”“进餐的礼仪”待客礼仪”“到别人家做客礼仪”“孝敬日要求”、“春、秋游活动礼仪”、“观看演出的礼仪”等系列专题礼仪教育,使队员形成清晰的概念,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五、评价分层——让“礼仪”可传   队员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尤其是对那些文明礼仪习惯比较差的队员,不但要用爱心去帮助、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在对队员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   此外,还应注重礼仪教育心理化,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对队员做适当援助,促进礼仪修养的形成,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简介:韩春玲,天津市河东区中心东道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

  [摘 要] 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倡不仅要在举止上守礼,更要在思想上有礼,要言行一致,才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本文从少先队员实际发展需要出发,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深化“礼仪”品牌活动。运用文献法、实验观察等方法,根据队员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将教育目标进行分解,以道德和行为规范养成为重点,提升少先队员礼仪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 少先队员;礼仪素养;新途径   礼仪素养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重要的无形资产,一个人良好的礼仪修养,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学习、后天养成的。针对各年级队员不同特点、不同年龄,分别提出了“礼仪强化养成训练点”,不断强化礼仪细节内容,养成学、悟、用、记、律的精神,长期坚持落实。在认知方面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在行为方面由简到繁,由易及难,将教育目标进行分解,创设诗化的环境,发挥队员主体作用,体验成长快乐。   一、年龄分层——让“礼仪”可行   根据不同年龄段队员的心理、生理特点,从基础项目入手,分阶段分层次制定目标。低年级的队员,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心。礼仪教育重点放在:待人礼仪,队的礼仪,家庭礼仪。中年级阶段是个转折点,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好时机,将重点放在交往礼仪,做客待客礼仪上。高年级的队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开始和社会接触,所以这个阶段的礼仪重点放在公共礼仪和个人礼仪。   就同一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比如:开展“轻轻走,让我们的楼道静悄悄”活动,就针对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中、低年级:在楼道里不追逐、跑闹,进出楼道有秩序,上下楼靠右行。高年级:要礼让低年级的同学和师长,见到客人要问好。根据队员的发展情况,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分阶段选择切合他们实际,抓住队员中普遍欠缺的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并从规范礼仪的角度加以强化。这样,通过循序渐进与强化相结合,帮助队员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知到熟练,从而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加强少先队礼仪建设很好的途径,根据队员年龄特点,采用中队轮流制。低年级队员年龄小,由各中队选派队员参加升旗仪式的培训。中、高年级在升旗轮换制的活动中,小干部担任了辅导员的职责,从训练旗手、主持人到训练护旗队伍都做得井井有条,使每个队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亲自去体验、感受,激发出爱祖国的情感。   二、环境分层——让“礼仪”可触   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还需要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如黑板报、宣传橱窗、学习园地、队角、红领巾广播等,这些教育资源都是礼仪教育的主要阵地。作为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更是重要的礼仪教育阵地,优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教室文化环境,对规范人的行为及个性发展的良好塑造是不言自明的。   对于低年级中队文化环境的建设以活泼、富有儿童气息为主要风格,图画多于文字,着力营造少先队教育的文化氛围,彰显少先队文化魅力,对于少先队的知识以“队前十知道”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第一时间吸引队员的眼光,激起他们对早日加入少先队的渴望。   三、形式分层——让“礼仪”可享   在礼仪教育活动中,低年级以“读好书 习美德 立良行”为座右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红领巾图书角”中整齐地摆放着一本本新书,队员随时随地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早上,利用“红领巾早餐”的时间,各中队一起诵读《弟子规》明白立身处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孝亲尊师智慧思想中。中午,“读书读报”时间里,把读书的心得体会通过手抄报、小书签或读后感的形式进行交流。晚上,与父母一起“亲子共读”使书香氛围家校合一。队员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让积淀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底蕴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四、内容分层——让“礼仪”可践   以“争做合格小公民”为主题,随季节设计一套礼仪“四季行”活动。即“春种”:建立礼仪箱,反映中队好人好事,批评与建议,发动队员收集礼仪故事,创编礼仪歌,绘制礼仪儿童画;“夏忙”:组织队员开展“人人争开礼仪花”活动,如热爱祖国的向阳花,勤奋学习的智慧花,助人为乐的文明花,关心集体的荣誉花,让队员与辅导员和家长共建礼仪花园;“秋收”组织队员开展“丰收乐”活动,举办礼仪教育成果展,说说或写写身边的礼仪故事;“冬藏”:组织队员开展“礼仪在我心中”活动、礼仪常规知识竞赛、礼仪常规表演赛、家长服务周等活动。我们利用队会、礼仪课进行“学校的礼仪”“家庭的礼仪”“进餐的礼仪”待客礼仪”“到别人家做客礼仪”“孝敬日要求”、“春、秋游活动礼仪”、“观看演出的礼仪”等系列专题礼仪教育,使队员形成清晰的概念,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   五、评价分层——让“礼仪”可传   队员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尤其是对那些文明礼仪习惯比较差的队员,不但要用爱心去帮助、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在对队员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   此外,还应注重礼仪教育心理化,加强心理健康疏导,对队员做适当援助,促进礼仪修养的形成,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简介:韩春玲,天津市河东区中心东道小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


相关内容

  • 提升文明素养方案
  •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学校关于开展"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专项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张家界市教育局<关于在市城区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提升学生文明素养"专项教育活动的通知>,为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提升师生的文明素养,构建和谐的文明校园,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 ...

  • 浅论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 浅论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途径 作者:唐晓琴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5期 摘 要: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的统称.礼仪不仅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且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在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中,礼仪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已 ...

  • 2013年少先队工作计划范文
  • 一.指导思想: 在2013年学校工作计划中,继续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校行政和上级少工委的领导下,以"创新.服务.育人&quo ...

  • 2013学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 2012学年少先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校行政和上级少工委的领导下,以“创新、服务、育人”为宗旨,以活泼、健康、务实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有效提 ...

  • 少先队文明礼仪
  • 篇一:内容摘要少先队文明礼仪 文明 礼仪养成教育 内容摘要:文明礼 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 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生礼仪意识 淡薄,文明素养偏低的状况,我们进行了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研究 ...

  • 小学德育教育:文明用餐我先行,勤朴礼仪我学习
  • 小学德育教育:文明用餐我先行,勤朴礼仪我学习 小学德育教育:文明用餐我先行,勤朴礼仪我学习 行为习惯教育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我校近年来外来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今年更是达到了53.8%.外来孩子的行为习惯普遍偏差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的本地孩子也是从小有祖辈带大,行为礼仪习惯存在很多问题.如何从孩子 ...

  • 2014少先队中队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校行政和上级少工委的领导下,以“创新、服务、育人”为宗旨,以活泼、健康、务实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有效提高少先队员的综合素质。开拓创新 ...

  • 高中生文明礼仪教育及实施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 篇一:文明礼仪教育结题报告初稿 文明礼仪教育研究的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明礼仪"? 简单地说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在迈入21世纪的 ...

  • 2015春少队工作总结
  • 2015年春季少先队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南郑县少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学校领导直接部署督导和各中队辅导员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少先队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共青团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紧紧围绕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紧围绕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按计划.随时事,把握组织属性,以我校三年行动计划为方向,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