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用电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一、查阅资料

1.何谓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台致死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通过人体数十毫安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由于心室颤动的出现比呼吸中止早得多,因此,引起心室颤动是主要的。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mA,一般不能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但如果时间较长,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主要是由呼吸中止导致肌体缺氧引起的。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是最小致命电流。

2.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二、现状研究

常见的用电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

对此进行调查和总结,大致一共有以下几种:

1.从发生问题情况看,一般是出在接头点,受潮容易发生接触不良,冒火花;绝缘不好,容易出现漏电,甚至短路。因此,接头点没有接触牢靠,或是没有做好绝缘处理,或是没有避开自来水管或容易发生渗水的地方,尽可能在干燥处,都很容易发生用电事故。

2.有的线路绝缘老化,这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漏电,因此要把好装修关,线路隐蔽敷设一定要套绝缘管,管内不能做接头,装修要采用合格的线材。

3.没有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比如没有装设漏电开关,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如洗衣机、电冰箱)没有保持良好接地,家庭内线敷设中没有设置良好的接地点等等。这样就不能在发生漏电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在发生漏电保护作用后,也应该请专业电工及时查清问题。

4.在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时,没有同自家的线路容量相匹配,超负荷使用容易导致故障。

5.家用电器设备没有保持绝缘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沾水。

6.湿手、湿毛巾接触或搭在电线上。

7.儿童玩弄电器,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常见用电事故发生时最危险也是最应该避免的一种事故类型。

8.私拉乱接,导线拖地等,这种类型特别容易发生事故。

冬天到了,电暖器的使用,以及到雨季时,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气候闷热,安全用电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生活改善后,许多家庭普遍启用空调来除湿,相对而言,家庭用电负荷也增加了。由于水能导电,要是发生漏电等情况,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不容忽视。

三、应急措施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 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 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当 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从影 响电流对人体刺激的因素中,我们知道,触电时间越长, 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只有马上切断电源。 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 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 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 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

1) 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 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开 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 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时,不能采用 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 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 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 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 速切断电源,解脱电源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

4)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的刺 激,会立即放松,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 颅底骨折),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脱离电源需 有相应的措施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加重病情。

5)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再误伤他人, 将事故扩大。

2、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 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 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因为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 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处于"假死"状态的病人,因全 身各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情况十分危险,故不能 用一套完整的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只能用一些简单 有效的方法,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 的类型,这就达到了简单诊断的目的。

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 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1)观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当有呼吸时,我们 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随呼吸上下运动。用手放在鼻 孔处,呼吸时可感到气体的流动。相反,无上述现象, 则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2)摸一摸颈部的动脉和腹股沟处的股动脉,有 没有搏动,因为当有心跳时,一定有脉搏。颈动脉和股 动脉都是大动脉,位置表浅,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它们 的搏动,因此常常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另外,在 心前区也可听一听是否有心声,有心声则有心跳。

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瞳孔的作用有点象照 相机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一个由大脑控制自动调节的 光圈,当大脑细胞正常时,瞳孔的大小会随着外界光线 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度适中,便于 观看。当处于"假死"状态时,大脑细胞严重缺氧,处 于死亡的边缘,所以整个自动调节系统的中枢失去了作 用,瞳孔也就自行扩大,对光线的强弱再也起不到调节 作用,所以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人 体也就处于"假

死"状态。通过以上简单的检查,我们 即可判断病人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并依据"假死" 的分类标准,可知其属于"假死"的类型。这样,我们 在抢救时便可有的放矢,对症治疗。

3、处理方法:经过简单诊断后的病人,一般可按下 述情况分别处理:

1)病人神志清醒,乏力、头昏、心悸、出 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就地安静休息, 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小心送往医 疗部门,请医护人员检查治疗。

2)病人呼吸、心跳尚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 将病人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 严密地观察外,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 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在 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观察病人是否突然出现"假死" 现象,如有假死,应立即抢救。

3)如经检查后,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 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心跳停止的, 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如呼吸停止, 则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呼吸、心跳 全部停止时,则需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人 工呼吸法,同时向医院告急求救。在抢救过程中,任何 时刻抢救工作不能中止,即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 须继续进行抢救,一定要边救边送,直到心跳、呼吸恢 复。

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工 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 出肺部,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 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目前认为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操作 方法如下:

5)将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着,放 松裤带,以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然后将病人 的头偏向一边,张开其嘴,用手指清除口内中的假牙、 血块和呕吐物,使呼吸道畅通。

6)抢救者在病人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 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 其额 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颈后,将颈部上抬,使其头部 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至的呼吸道梗阻。

7)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病人的 嘴或鼻孔大口吹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 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8)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 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 胸部复原的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9)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 一次。

4、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的压力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 大一点,频率稍快一些,经10-20次后可逐步减小压 力,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对幼儿吹气时,不能捏 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为了防止压力过高,急救 者仅用颊部力量即可。

2)吹气时间宜短,约占一次呼吸周期的三分之 一,但也不能过短,否则影响通气效。

3)如遇到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方 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病人嘴唇紧闭,急救者 对准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时间也应稍长,以 利气体进入肺内。 5、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指有节律地以 手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 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此法简单易学,效果好, 不需设备,易于普及推广。操作方法:

1)使病人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 果。

2)抢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 处,即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

当胸一手掌, 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 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 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间接 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搏出。

4)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 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5)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 即每秒一次。

5、注意点:

1)挤压时位置要正确,一定要在胸骨下二分之 一处的压区内,接触胸骨应只限于手掌根部,帮手掌不 能平放,手指向上与肋保持一定的距离。

2)用力一定要垂直,并要有节奏,有冲击性。

3)对小儿只能用一个手掌根部即可。

4)挤压的时间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同。

5)为提高效果,应增加挤压频率,最好能达每分 钟100次。

6)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全停止,而急救者只有 一人时,也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挤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五次,然后再吹两口 气,再挤压,反复交替进行,不能停止。

总之,触电事故的发生总是不好的,要预防为主 地着手消除发生事故的原因,预防事故的发生,充分发 动群众,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触电现场急救的知 识,那么,非但能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了触电事故, 也能进行正确及时的抢救,这样一定能够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安全用电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一、查阅资料

1.何谓致命电流?

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台致死原因是比较复杂的。通过人体数十毫安以上的工频交流电流,既可能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也可能导致呼吸中止。但是,由于心室颤动的出现比呼吸中止早得多,因此,引起心室颤动是主要的。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只有20~25mA,一般不能直接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但如果时间较长,仍可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这时,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主要是由呼吸中止导致肌体缺氧引起的。但当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是最小致命电流。

2.安全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二、现状研究

常见的用电事故是怎么发生的呢?

对此进行调查和总结,大致一共有以下几种:

1.从发生问题情况看,一般是出在接头点,受潮容易发生接触不良,冒火花;绝缘不好,容易出现漏电,甚至短路。因此,接头点没有接触牢靠,或是没有做好绝缘处理,或是没有避开自来水管或容易发生渗水的地方,尽可能在干燥处,都很容易发生用电事故。

2.有的线路绝缘老化,这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引发漏电,因此要把好装修关,线路隐蔽敷设一定要套绝缘管,管内不能做接头,装修要采用合格的线材。

3.没有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比如没有装设漏电开关,用电设备金属外壳(如洗衣机、电冰箱)没有保持良好接地,家庭内线敷设中没有设置良好的接地点等等。这样就不能在发生漏电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在发生漏电保护作用后,也应该请专业电工及时查清问题。

4.在使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时,没有同自家的线路容量相匹配,超负荷使用容易导致故障。

5.家用电器设备没有保持绝缘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沾水。

6.湿手、湿毛巾接触或搭在电线上。

7.儿童玩弄电器,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常见用电事故发生时最危险也是最应该避免的一种事故类型。

8.私拉乱接,导线拖地等,这种类型特别容易发生事故。

冬天到了,电暖器的使用,以及到雨季时,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气候闷热,安全用电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生活改善后,许多家庭普遍启用空调来除湿,相对而言,家庭用电负荷也增加了。由于水能导电,要是发生漏电等情况,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安全用电不容忽视。

三、应急措施

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 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 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当 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从影 响电流对人体刺激的因素中,我们知道,触电时间越长, 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只有马上切断电源。 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带电 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同样会 使抢救者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 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

1) 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 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拨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开 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 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时,不能采用 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 杆、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 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 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 速切断电源,解脱电源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

4)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的刺 激,会立即放松,病人可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 颅底骨折),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脱离电源需 有相应的措施配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加重病情。

5)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再误伤他人, 将事故扩大。

2、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 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 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因为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 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处于"假死"状态的病人,因全 身各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情况十分危险,故不能 用一套完整的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只能用一些简单 有效的方法,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 的类型,这就达到了简单诊断的目的。

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比较通 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1)观察一下有否呼吸存在,当有呼吸时,我们 可看到胸廊和腹部的肌肉随呼吸上下运动。用手放在鼻 孔处,呼吸时可感到气体的流动。相反,无上述现象, 则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2)摸一摸颈部的动脉和腹股沟处的股动脉,有 没有搏动,因为当有心跳时,一定有脉搏。颈动脉和股 动脉都是大动脉,位置表浅,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它们 的搏动,因此常常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另外,在 心前区也可听一听是否有心声,有心声则有心跳。

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瞳孔的作用有点象照 相机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一个由大脑控制自动调节的 光圈,当大脑细胞正常时,瞳孔的大小会随着外界光线 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度适中,便于 观看。当处于"假死"状态时,大脑细胞严重缺氧,处 于死亡的边缘,所以整个自动调节系统的中枢失去了作 用,瞳孔也就自行扩大,对光线的强弱再也起不到调节 作用,所以瞳孔扩大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人 体也就处于"假

死"状态。通过以上简单的检查,我们 即可判断病人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并依据"假死" 的分类标准,可知其属于"假死"的类型。这样,我们 在抢救时便可有的放矢,对症治疗。

3、处理方法:经过简单诊断后的病人,一般可按下 述情况分别处理:

1)病人神志清醒,乏力、头昏、心悸、出 冷汗,甚至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应就地安静休息, 减轻心脏负担,加快恢复;情况严重时,小心送往医 疗部门,请医护人员检查治疗。

2)病人呼吸、心跳尚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 将病人仰卧,周围的空气要流通,并注意保暖。除了要 严密地观察外,还要作好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的准备工 作,并立即通知医疗部门或用担架将病人送往医院。在 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观察病人是否突然出现"假死" 现象,如有假死,应立即抢救。

3)如经检查后,病人处于假死状态,则应立即 针对不同类型的“假死”进行对症处理。心跳停止的, 则用体外人工心脏挤压法来维持血液循环;如呼吸停止, 则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来维持气体交换。呼吸、心跳 全部停止时,则需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挤压法和口对口人 工呼吸法,同时向医院告急求救。在抢救过程中,任何 时刻抢救工作不能中止,即便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必 须继续进行抢救,一定要边救边送,直到心跳、呼吸恢 复。

4)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工 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 出肺部,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 持正常的通气功能。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目前认为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的操作 方法如下:

5)将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松开紧身衣着,放 松裤带,以免影响呼吸时胸廓的自然扩张。然后将病人 的头偏向一边,张开其嘴,用手指清除口内中的假牙、 血块和呕吐物,使呼吸道畅通。

6)抢救者在病人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 捏病人的鼻子(避免漏气),并将手掌外缘压住 其额 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颈后,将颈部上抬,使其头部 充分后仰,以解除舌下坠所至的呼吸道梗阻。

7)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贴病人的 嘴或鼻孔大口吹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 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8)吹气停止后,急救者头稍侧转,并立即放松 捏紧鼻孔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此时应注意 胸部复原的情况,倾听呼气声,观察有无呼吸道梗阻。

9)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2次,即每5秒吹 一次。

4、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的压力需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 大一点,频率稍快一些,经10-20次后可逐步减小压 力,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对幼儿吹气时,不能捏 紧鼻孔,应让其自然漏气,为了防止压力过高,急救 者仅用颊部力量即可。

2)吹气时间宜短,约占一次呼吸周期的三分之 一,但也不能过短,否则影响通气效。

3)如遇到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吹气,方 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病人嘴唇紧闭,急救者 对准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时间也应稍长,以 利气体进入肺内。 5、体外心脏挤压法:体外心脏挤压是指有节律地以 手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从 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此法简单易学,效果好, 不需设备,易于普及推广。操作方法:

1)使病人仰卧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证挤压效 果。

2)抢救者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抢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按于病人胸下二分之一 处,即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缘,

当胸一手掌, 另一手压在该手的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依靠体重和 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压迫胸骨 下段,使胸骨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3-4公分,间接 压迫心脏,使心脏内血液搏出。

4)挤压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依靠胸廓的弹性使胸复位,此时,心脏舒张,大静脉 的血液回流到心脏。

5)按照上述步骤,连续操作每分钟需进行60次, 即每秒一次。

5、注意点:

1)挤压时位置要正确,一定要在胸骨下二分之 一处的压区内,接触胸骨应只限于手掌根部,帮手掌不 能平放,手指向上与肋保持一定的距离。

2)用力一定要垂直,并要有节奏,有冲击性。

3)对小儿只能用一个手掌根部即可。

4)挤压的时间与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同。

5)为提高效果,应增加挤压频率,最好能达每分 钟100次。

6)有时病人心跳、呼吸全停止,而急救者只有 一人时,也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挤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此时可先吹两次气,立即进行挤压五次,然后再吹两口 气,再挤压,反复交替进行,不能停止。

总之,触电事故的发生总是不好的,要预防为主 地着手消除发生事故的原因,预防事故的发生,充分发 动群众,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触电现场急救的知 识,那么,非但能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了触电事故, 也能进行正确及时的抢救,这样一定能够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相关内容

  • 室内装饰工程中应注意的八大安全问题
  • 室内装饰工程中应注意的八大安全问题 室内装饰工程中应注意的八大安全问题 室内装饰是一项综合技术性强.多专业又各具特点的综合工程, 涉 及到原建筑结构.装饰材料.水.电.暖气.煤气.电信和各种配套 设施, 因此装饰工程的安全包括多种因素并贯穿 工程始终. 电器.电路安全 室内装饰工程电器电路及工程改造 ...

  •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
  • 校园用电安全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针对电子专业和电接触的高频率,在学习基本电路之前让学生学习安全用电,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安全用电常识是电工类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学会安全用电是每个学生的基本任务. 2.学情分析 刚入校职校的 ...

  • 用电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 用电防火安全教育教案 三年级一班 教学内容:用电防火安全 教育的主要目的: 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燃气安全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独立完 ...

  • AE电网公司农村用电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农/4)207-2014 国家电网公司农村用电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用电安全工作,根据<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供电营业规则>.<用电安全导则>.<用电检查管理办法> ...

  • 寒假用电.防火.防烟花爆竹安全教育
  • 寒假用电.防火.防烟花爆竹安全教育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班会课,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燃气安全等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本领:珍惜生命,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各种防火.防烟花爆竹.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 ...

  • 小心电老虎教学设计
  •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案 <小心电老虎>(第一课时) 使用范围: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 作 者:柳 鹃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8月 [教材分析] "电"是我们现代生活 ...

  • 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刻不容缓
  • 加强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农网改造的全面结束和低压电网的延伸,电力在给农民群众带来生活和经济实惠的同时,用电安全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人身触电伤亡.电气火灾事故频发,有些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因此,在农村,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普及安全用电常识,刻不容缓. 一.农村安全用电存在的问题 1. ...

  • 小学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 上学和放学 2013.9.6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 ...

  • 安全用电及消防方案
  • 目 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2 第二节.用电量及导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