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浅谈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第二中学 张玉才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对于初次接触到摩擦力的同学们来讲,感觉无从下手、难以判断。而摩擦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重点, 因此解决摩擦力的问题尤为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两类摩擦力:一类是滑动摩擦力,另一类是静摩擦力。那么这二类摩擦力的方向究竟应该如何来确定呢?

一、依据摩擦力的概念来确定

要依据摩擦力的概念进行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一般选受力物体)和参照物(一般选择施力物体),再弄清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方向,然后由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断出研究对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中,对滑动摩擦力作如下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从概念上分析,首先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接触。其二,这两个物体之间必须相对滑动,即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参照物)要有位置的变化。其三,摩擦力的作用是施力物体作用在受力物体上阻碍受力

物体做相对运动(相对于施力物体)。因此,在分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时,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分析:一是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受力物体。二是确定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并将其作为参照物(假定不动)。三是判定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四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此受力物体相对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了。

例1、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两物体都沿水平面向右运动,A 的速度为,B 的速度为

力的方向如何? ,并且<,问A 、B 两物体间的摩擦

按照以上四步分析:①受力物体──木块A 。②施力物体──木板B (参照物)。③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木块A 水平向左运动。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与实际运动的木块A 运动方向相同)。故A 受到B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右。

同理:①受力物体──木块B 。②施力物体──木板A (参照物)。③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木块B 水平向右运动。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与实际运动的木块A 运动方向相反)。故B 受到A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

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什么是静摩擦力?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是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静摩擦力。不难看出,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仅在是否相对运动上有区别。静摩擦力的产生,虽然两个物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但是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我们在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可以将这个运动的趋势想象成相对滑动的方向,按照上面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四个步骤,同样可以准确地分析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举例说明:

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在其上方有一物件A ,物件A 与传送带之间始终无相对

滑动,当传送带突然加速向右运行

时,判断物件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根据上面的四个步骤分析如下:①受力物体──物件A 。②施力物体──传送带(参照物)。③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水平向左(传送带突然加速,物件A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物件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④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综上所述,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切不能根据生活经验主观臆断,而应该紧紧围绕摩擦力的概念进行分析,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 二、应用假设的方法来确定

此法通常用来判断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首先

假设接触面光滑,即物体间不受摩擦力,再确定研究对象与参照物(接

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出现相对运动的情况,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原来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有静摩擦力。最后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方向为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3、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靠墙保持静止不动,则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

分析:假设墙面光滑,

即物体A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作用,不可能保持静止,相对于墙竖直向下运动。故假设错误,即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于墙竖直向下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不是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同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例4、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力F 作用在B 物体上,在F 作用下,A 、B 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判断A 、B 两物体间的摩擦力。

分析:A 、B 一起向右运动,虽然A 、B 都是运动的,但是A 和B 却是相对静止的,如果有摩擦力,也是静摩擦力。假设A 、B 间光滑,物体A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A 不会随着B 一起运动,将相对于B 向

左运动,故此时A 有相对于B 向左的运动趋势,所以A 将受到B 对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三: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判断

例5、已知m 与竖直墙的接触面粗糙。F 垂直于墙面。求: ①m 静止时,m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②m 沿墙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分析:①m 受到与F 方向相反的弹力N ,这是墙施加的弹力与外力F 平衡,保证了m 处于静止平衡态。又由于物体受重力,故它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结合接触面粗糙这一条件,可知物体m 必受静摩擦力f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静摩擦力f 与物体所受重力G 是一对平衡力,故静摩擦力f 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受力情况如图:

②当m 沿墙向下运动时,m 与墙之间有相对运动。由于m 沿墙运动,故在垂直于墙的方向上必受弹力N ,以使此方向上物体受力平衡,加之接触面粗糙,故m 必受滑动摩擦力f 。在竖直方向上, 滑动摩擦力f 与物体所受重力G 是一对平衡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故滑动摩擦力f 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受力情况如图:

四、由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例6、赵刚同学每天都骑自行车去上学,问自行车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我们知道自行车必须要骑会向前运动,我们骑的时候产生的效果就是让后轮转动,而后轮产生的效果就是使整个自行车向前运动。所以后轮是使自行车向前运动的车轮叫主动轮,那么后轮产生的摩擦力应该是向前的。然而前轮在整个自行车前进的过程中只起到支起自行车使之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它是随着后轮的运动而运动的叫从动轮,它在运动过程中阻碍了整个自行车的运动。故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判断

根据力的相互性,若甲、乙两物体间有静摩擦力,并且能判断出甲对乙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则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甲对乙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例7、如图所示,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 作用于B 物体,使A 、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试分析A 、B 间相互作用

的摩擦力方向。

若判断出A 受到B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右,则根据力的相互性,所以B 受到A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

总之,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不能只根据自己主观,或生活印象来判断,而应该根据分析问题的方法,抓住关键,理性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种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各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浅谈如何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第二中学 张玉才

关于摩擦力的方向判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对于初次接触到摩擦力的同学们来讲,感觉无从下手、难以判断。而摩擦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重点, 因此解决摩擦力的问题尤为关键。在初中阶段,主要研究两类摩擦力:一类是滑动摩擦力,另一类是静摩擦力。那么这二类摩擦力的方向究竟应该如何来确定呢?

一、依据摩擦力的概念来确定

要依据摩擦力的概念进行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一般选受力物体)和参照物(一般选择施力物体),再弄清研究对象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方向,然后由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断出研究对象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材中,对滑动摩擦力作如下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从概念上分析,首先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接触。其二,这两个物体之间必须相对滑动,即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参照物)要有位置的变化。其三,摩擦力的作用是施力物体作用在受力物体上阻碍受力

物体做相对运动(相对于施力物体)。因此,在分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时,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分析:一是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受力物体。二是确定滑动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并将其作为参照物(假定不动)。三是判定受力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四是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此受力物体相对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就可以准确的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了。

例1、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两物体都沿水平面向右运动,A 的速度为,B 的速度为

力的方向如何? ,并且<,问A 、B 两物体间的摩擦

按照以上四步分析:①受力物体──木块A 。②施力物体──木板B (参照物)。③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木块A 水平向左运动。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与实际运动的木块A 运动方向相同)。故A 受到B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右。

同理:①受力物体──木块B 。②施力物体──木板A (参照物)。③受力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木块B 水平向右运动。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与实际运动的木块A 运动方向相反)。故B 受到A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

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定

什么是静摩擦力?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是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静摩擦力。不难看出,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仅在是否相对运动上有区别。静摩擦力的产生,虽然两个物体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但是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我们在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时,可以将这个运动的趋势想象成相对滑动的方向,按照上面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四个步骤,同样可以准确地分析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举例说明:

例2、如图所示,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在其上方有一物件A ,物件A 与传送带之间始终无相对

滑动,当传送带突然加速向右运行

时,判断物件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根据上面的四个步骤分析如下:①受力物体──物件A 。②施力物体──传送带(参照物)。③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水平向左(传送带突然加速,物件A 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物件A 有向左运动的趋势)。④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综上所述,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切不能根据生活经验主观臆断,而应该紧紧围绕摩擦力的概念进行分析,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 二、应用假设的方法来确定

此法通常用来判断相对静止的物体间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首先

假设接触面光滑,即物体间不受摩擦力,再确定研究对象与参照物(接

触的物体)之间是否出现相对运动的情况,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原来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有静摩擦力。最后确定研究对象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即相对运动趋势相反的方向为静摩擦力的方向。

例3、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靠墙保持静止不动,则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

分析:假设墙面光滑,

即物体A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重力作用,不可能保持静止,相对于墙竖直向下运动。故假设错误,即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且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于墙竖直向下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上。

不是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同样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例4、在水平面上有A 、B 两物体,力F 作用在B 物体上,在F 作用下,A 、B 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判断A 、B 两物体间的摩擦力。

分析:A 、B 一起向右运动,虽然A 、B 都是运动的,但是A 和B 却是相对静止的,如果有摩擦力,也是静摩擦力。假设A 、B 间光滑,物体A 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则A 不会随着B 一起运动,将相对于B 向

左运动,故此时A 有相对于B 向左的运动趋势,所以A 将受到B 对它的向右的静摩擦力。

三: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判断

例5、已知m 与竖直墙的接触面粗糙。F 垂直于墙面。求: ①m 静止时,m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②m 沿墙匀速向下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分析:①m 受到与F 方向相反的弹力N ,这是墙施加的弹力与外力F 平衡,保证了m 处于静止平衡态。又由于物体受重力,故它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结合接触面粗糙这一条件,可知物体m 必受静摩擦力f 。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静摩擦力f 与物体所受重力G 是一对平衡力,故静摩擦力f 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受力情况如图:

②当m 沿墙向下运动时,m 与墙之间有相对运动。由于m 沿墙运动,故在垂直于墙的方向上必受弹力N ,以使此方向上物体受力平衡,加之接触面粗糙,故m 必受滑动摩擦力f 。在竖直方向上, 滑动摩擦力f 与物体所受重力G 是一对平衡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故滑动摩擦力f 方向是竖直向上。其受力情况如图:

四、由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例6、赵刚同学每天都骑自行车去上学,问自行车前进时,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分析:我们知道自行车必须要骑会向前运动,我们骑的时候产生的效果就是让后轮转动,而后轮产生的效果就是使整个自行车向前运动。所以后轮是使自行车向前运动的车轮叫主动轮,那么后轮产生的摩擦力应该是向前的。然而前轮在整个自行车前进的过程中只起到支起自行车使之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它是随着后轮的运动而运动的叫从动轮,它在运动过程中阻碍了整个自行车的运动。故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

五、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判断

根据力的相互性,若甲、乙两物体间有静摩擦力,并且能判断出甲对乙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则乙对甲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甲对乙的静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例7、如图所示,物体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 作用于B 物体,使A 、B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试分析A 、B 间相互作用

的摩擦力方向。

若判断出A 受到B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右,则根据力的相互性,所以B 受到A 对它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

总之,判断摩擦力的方向,不能只根据自己主观,或生活印象来判断,而应该根据分析问题的方法,抓住关键,理性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种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时,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各种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相关内容

  • 摩擦力方向如何判断
  • 在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的力中,最为复杂的就是摩擦力.对于刚接触高中物理的高一学生来说,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常感到困难.特别对于摩擦力的方向,有些同学感觉无从下手.难以判断.那么摩擦力的方向究竟应该如何来确定呢? 一.摩擦力的方向 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 ...

  • 相互作用力专题
  • 一.力 1.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 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4. 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 ...

  • 高一 摩擦力(教案)
  • [教学目标] 摩擦力 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存在. 2.使学生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特征,并会判断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使学生了解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使学生能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已学的知识来加以分析. 2.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

  • "四步法"判断摩擦力方向
  • "四步法"判断摩擦力方向 福建省晋江市侨声中学 杨光福 362271 在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的力中,最为复杂的就是摩擦力.本文从教材中摩擦力方向的说明出发,通过正面剖析说明,提出"四步法"判断摩擦力方向的方法,再通过典型实例解析,深入理解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 ...

  • 相互作用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 相互作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目标认知 学习目标 用. 审稿:李井军 责编:郭金娟 1.理解力的物质性.力的矢量性.力的相互性.知道力的分类.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 2.知道重力不是万有引力,理解重心所用的等效方法及重心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有关. 3.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会求弹簧弹力大小. 4.知道 ...

  • 摩擦力说课材料
  • <摩擦力>说课稿 任县中学 胡建国 一 教材分析 本节<摩擦力>编排在弹力之后,受力分析之前,由于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是基础也是难点,而摩擦力的分析又是其中的难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习本章的受力分析的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同时为后续的力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学情分析 学生 ...

  •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三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1
  •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案三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 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 ...

  • [高考]2017年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 下面是高考物理36个"易错点". "易忘点" 1 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 ...

  •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 七.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Scosθ 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