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去年9月以来,由于股指期货限制,原本加速发展的国内量化对冲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不少公司业务一度停摆。然而,经历半年多时间,一些优秀的量化对冲基金已经通过转型和创新逐步走出了阴霾。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沪上大型量化对冲私募淘利资产,对该公司董事长肖辉进行了专访。作为国内最早涉足量化对冲领域的本土基金管理人,肖辉谈到了他对量化对冲行业发展的看法,也分享了该公司近期的一些策略创新。在肖辉看来,国内量化对冲发展正步入平稳阶段,股指期货限制只是暂时情况,目前不少公司在做多策略转型,多策略产品优势众多。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股指期货被限制以后,对国内量化对冲行业带来不小冲击,您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肖辉:现在这个行业是由过去的快速发展阶段步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目前虽然存在很多约束,但这些约束应该是暂时的。如果回过头去看,我们现在的情况和美国1987年股灾时很像,美国当时的股灾发生在第一只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第5年,后来经过缜密的研究论证,最终股指期货得到了正名。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可能也只是一个暂时的情况。
从国家发展层面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金融市场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金融领域工具不足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制约,因此金融产品创新是必须要走的路。股市期货未来肯定会恢复正常,包括股指期权等新品种也都会上市,这些在海外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量化对冲行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很开阔。
证券时报记者:很多国内量化对冲基金这个阶段都在做转型,淘利有哪些创新和探索?
肖辉:股指期货受约束之后,市场上出现两种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流动性大幅度萎缩;第二个是期货贴水。有些公司转做其他市场,比如做更多的股票或更多的商品。但是我们也可以应用市场的这些新特征去创新,比如利用好目前贴水,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辩证地去看,从大的金融逻辑来讲如何给市场提供更高的效率,这就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期指贴水的特征,淘利开发了一些新策略。
其中,多策略产品也是一个方向,现在市场上很多人在做。淘利做的很早,在2012年就有了第一只多策略产品。
多策略产品有很多优势:从风险角度看,多策略产品比单策略产品风险小,因为资产会配置在不同的策略上,如果策略单一,遇到风险时回撤巨大;从资金使用效率看,多策略产品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因为不敢放更多的资金在单策略产品上,投资者会留大量资金做现金管理;从收益风险比例看,多策略产品的收益风险比例非常适合现在的市场,目前单品种阶段性波动剧烈,多策略能够熨平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对目前国内的商品期货热怎么看?如何看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
肖辉:商品期货关注度提高其实很正常,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现在商品品种多了,能够做的策略类型就多了,资金也就更愿意参与。如果只有很少量品种,趋势投资策略稳健性会比较差,假如是做一揽子组合,稳健度就会好很多。
很多人用成交量来看商品期货市场,认为其太投机,这里存在认知偏差。商品期货正常有两个功能:套期保值和价值发现,套利是衍生功能。现在国内真正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和机构不够多,会导致市场有时会发生失衡。
从国外市场来看,国外期货市场超过现货体量很正常,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监管层要做的应该是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把市场秩序维护好,让市场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怎么看?
肖辉: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目前国内有几种做法,包括有些APP做机器人理财,更多是推荐投资产品组合,对客户风险评估。在我理解这还不算人工智能,真正人工智能是需要有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到最后就像AlphaGo一样,设计的人都不知道机器人会往哪儿走,最终的结果是黑箱,机器人有了自我思维的能力。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发展可能没有那么快,更多只是工具的展现。未来我的理想是这样的,比如我做一个量化模型,我大概输入一些想法和需求之后,机器就能够自动实现出来。
目前我们用的系统,包括Wind、同花顺,很多做金融系统开发的,他们也在研究类似的机器人,但还没上升到那一个层面。国外目前也有一些机器人投顾,也没有达到人工智能的程度。
我很看好一些投资顾问公司在做类似的产品,原来是做资产管理业务的,如果有技术,再去开发金融领域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优势会更明显。
陈若谷/制表 周靖宇/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去年9月以来,由于股指期货限制,原本加速发展的国内量化对冲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不少公司业务一度停摆。然而,经历半年多时间,一些优秀的量化对冲基金已经通过转型和创新逐步走出了阴霾。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走进沪上大型量化对冲私募淘利资产,对该公司董事长肖辉进行了专访。作为国内最早涉足量化对冲领域的本土基金管理人,肖辉谈到了他对量化对冲行业发展的看法,也分享了该公司近期的一些策略创新。在肖辉看来,国内量化对冲发展正步入平稳阶段,股指期货限制只是暂时情况,目前不少公司在做多策略转型,多策略产品优势众多。
证券时报记者:去年股指期货被限制以后,对国内量化对冲行业带来不小冲击,您怎么看待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肖辉:现在这个行业是由过去的快速发展阶段步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目前虽然存在很多约束,但这些约束应该是暂时的。如果回过头去看,我们现在的情况和美国1987年股灾时很像,美国当时的股灾发生在第一只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第5年,后来经过缜密的研究论证,最终股指期货得到了正名。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这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可能也只是一个暂时的情况。
从国家发展层面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金融市场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如果金融领域工具不足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制约,因此金融产品创新是必须要走的路。股市期货未来肯定会恢复正常,包括股指期权等新品种也都会上市,这些在海外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量化对冲行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很开阔。
证券时报记者:很多国内量化对冲基金这个阶段都在做转型,淘利有哪些创新和探索?
肖辉:股指期货受约束之后,市场上出现两种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个是流动性大幅度萎缩;第二个是期货贴水。有些公司转做其他市场,比如做更多的股票或更多的商品。但是我们也可以应用市场的这些新特征去创新,比如利用好目前贴水,任何一个问题都要辩证地去看,从大的金融逻辑来讲如何给市场提供更高的效率,这就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期指贴水的特征,淘利开发了一些新策略。
其中,多策略产品也是一个方向,现在市场上很多人在做。淘利做的很早,在2012年就有了第一只多策略产品。
多策略产品有很多优势:从风险角度看,多策略产品比单策略产品风险小,因为资产会配置在不同的策略上,如果策略单一,遇到风险时回撤巨大;从资金使用效率看,多策略产品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因为不敢放更多的资金在单策略产品上,投资者会留大量资金做现金管理;从收益风险比例看,多策略产品的收益风险比例非常适合现在的市场,目前单品种阶段性波动剧烈,多策略能够熨平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对目前国内的商品期货热怎么看?如何看待国内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前景?
肖辉:商品期货关注度提高其实很正常,对于投资机构来说,现在商品品种多了,能够做的策略类型就多了,资金也就更愿意参与。如果只有很少量品种,趋势投资策略稳健性会比较差,假如是做一揽子组合,稳健度就会好很多。
很多人用成交量来看商品期货市场,认为其太投机,这里存在认知偏差。商品期货正常有两个功能:套期保值和价值发现,套利是衍生功能。现在国内真正参与套期保值的企业和机构不够多,会导致市场有时会发生失衡。
从国外市场来看,国外期货市场超过现货体量很正常,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监管层要做的应该是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把市场秩序维护好,让市场向成熟的方向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您对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怎么看?
肖辉: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目前国内有几种做法,包括有些APP做机器人理财,更多是推荐投资产品组合,对客户风险评估。在我理解这还不算人工智能,真正人工智能是需要有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到最后就像AlphaGo一样,设计的人都不知道机器人会往哪儿走,最终的结果是黑箱,机器人有了自我思维的能力。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发展可能没有那么快,更多只是工具的展现。未来我的理想是这样的,比如我做一个量化模型,我大概输入一些想法和需求之后,机器就能够自动实现出来。
目前我们用的系统,包括Wind、同花顺,很多做金融系统开发的,他们也在研究类似的机器人,但还没上升到那一个层面。国外目前也有一些机器人投顾,也没有达到人工智能的程度。
我很看好一些投资顾问公司在做类似的产品,原来是做资产管理业务的,如果有技术,再去开发金融领域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优势会更明显。
陈若谷/制表 周靖宇/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