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检测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30分)

1.(08晋江)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D.提倡“一水多用”水

2.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

4.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入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5.(08广东)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

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

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8.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空气

10.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2.(08汕头)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14.(08潍坊)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

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

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5.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

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二、填空题(35分)

16.(7分)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

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

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17.(9分)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可以用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用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于这是一种

具有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是 。

18.(12分)现有 ① 水 ② 铁 ③ 高锰酸钾 ④ 医用75%的酒精 ⑤ 湖水 ⑥

过氧化氢 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

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

19.(4分)小红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请你帮助她分

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

20.(3分) (08江西)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

三、活动与探究(35分)

21.(4分)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

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右图试管口的棉花滴

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

22.(9分)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井水(硬水),它们都

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23.(10分)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

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 → A(明矾)→ B(沉淀)→ C(过滤)→ D(漂白粉)→ 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填编号)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其原因是 。

24.(12分)(08江西)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氢气用盐酸和锌制得)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己(2)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_______ 。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丙装置增 加了3.6克,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氧的质 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 );

(5)装置中的丙能否省去? 为什么? 。

参考答案

_______ 丙;

二、填空题(35分)

16.(7分) 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 分子 分解为汞 原子 和氧 原子 ,其中汞 原子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原子 构成一个氧 分子 ;许多氧 分子 构成氧气。

17.(9分)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气泡 ,可以用 带火星木条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带火星木条复燃 ;可以用 燃着木条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可燃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验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水 → 氢气 + 氧气 。 通电

18.(12分)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④⑤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①②③⑥ ,属于化合物的有 ①③⑥ ,属于单质的有 ② 。

19.(4分)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0. 吸附杂质明矾(2)蒸馏

三、活动与探究(35分)

21.(4分)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不断运动 的性质。

22.(9分)实验步骤: 分别取样,尝味道,鉴别出食盐水和蔗糖水;余下两种水,再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现象: 一种水是甜的,一种水是咸的,另外两种无味。余下两种水加入等量肥皂水后,振荡,一种产生较多泡沫,另外一种产生较少泡沫。

结论: 甜的是蔗糖水,咸的是食盐水,能和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自来水,较少泡沫的是井水。

23.(10分)(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ABC 。(填编号)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D 。(填编号)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杂质 。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其原因是

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最后加入漂白粉,漂白粉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24. (1)己—甲—戊---丁----乙---丙,(2)吸收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水 (3)(7.2-6.4):6.4 (4)无影响 (5)不能; 它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自然界的水检测题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共30分)

1.(08晋江)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D.提倡“一水多用”水

2.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

4.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入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5.(08广东)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

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

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8.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H2O2) B.二氧化锰(MnO2)

C.二氧化碳(CO2) D.空气

10.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再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2.(08汕头)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1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14.(08潍坊)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

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

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15.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

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

A.小烧杯 B.玻璃棒

C.药匙 D.长颈漏斗

二、填空题(35分)

16.(7分)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

变化中,氧化汞 分解为汞 和氧 ,其中汞 直接构成金属

汞,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许多氧 构成氧气。

17.(9分)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可以用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用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于这是一种

具有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是 。

18.(12分)现有 ① 水 ② 铁 ③ 高锰酸钾 ④ 医用75%的酒精 ⑤ 湖水 ⑥

过氧化氢 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

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 。

19.(4分)小红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请你帮助她分

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

20.(3分) (08江西)某自来水厂用源水处理成自来水的流程如下:

(1)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 ;在乡村没有活性炭,常加入 来净水。

(2)实验室中,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 。

三、活动与探究(35分)

21.(4分)浓氨水可以使酚酞试液变成红

色,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往右图试管口的棉花滴

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

是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

22.(9分)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食盐水、蔗糖水、自来水、井水(硬水),它们都

是无色透明的,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实验将它们一一鉴别开。(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23.(10分)某山区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

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Ca(ClO)2)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 → A(明矾)→ B(沉淀)→ C(过滤)→ D(漂白粉)→ 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填编号)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其原因是 。

24.(12分)(08江西)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氢气用盐酸和锌制得)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己(2)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_______ 。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丙装置增 加了3.6克,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______________ 。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氧的质 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 );

(5)装置中的丙能否省去? 为什么? 。

参考答案

_______ 丙;

二、填空题(35分)

16.(7分) 氧化汞分子 ;氧化汞 分子 分解为汞 原子 和氧 原子 ,其中汞 原子 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 原子 构成一个氧 分子 ;许多氧 分子 构成氧气。

17.(9分)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气泡 ,可以用 带火星木条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带火星木条复燃 ;可以用 燃着木条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可燃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验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水 → 氢气 + 氧气 。 通电

18.(12分)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④⑤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①②③⑥ ,属于化合物的有 ①③⑥ ,属于单质的有 ② 。

19.(4分)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0. 吸附杂质明矾(2)蒸馏

三、活动与探究(35分)

21.(4分)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从试管口向试管底部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不断运动 的性质。

22.(9分)实验步骤: 分别取样,尝味道,鉴别出食盐水和蔗糖水;余下两种水,再分别取样,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

现象: 一种水是甜的,一种水是咸的,另外两种无味。余下两种水加入等量肥皂水后,振荡,一种产生较多泡沫,另外一种产生较少泡沫。

结论: 甜的是蔗糖水,咸的是食盐水,能和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自来水,较少泡沫的是井水。

23.(10分)(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ABC 。(填编号)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D 。(填编号)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杂质 。

(4)该户居民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其原因是

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最后加入漂白粉,漂白粉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

24. (1)己—甲—戊---丁----乙---丙,(2)吸收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水 (3)(7.2-6.4):6.4 (4)无影响 (5)不能; 它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相关内容

  •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 第三单元 能 量 .我们周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能量世界,我们天天都生活在这个能量世 界里,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和能量有关.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和磁. 3.电流可以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1.电和磁4.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在做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 实验时,只能接 ...

  • 生物七年级上册考点
  • 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病毒是生物,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 2.珊瑚虫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5.理解对照实验.变量的概念P16 6.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 ...

  • 九年级化学工作计划(共9篇)
  • 篇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 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并敢于一探究竟的阶段,所以教材上各种实验的开展,探究活动的安排,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正对他们的胃口.但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成功的感觉,那会 ...

  • 六年级上册科学
  • 1.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 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 ...

  •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9分,每题2分,第7题4分,第8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洨 (xiáo) 河 轩榭(xiâ) 矗 (chù) 立 河堤(tī) .... B. 匀称(ch âng) 肃穆(m ù) 和谐(xi ã) 蟠(fān ...

  • 中美初中化学教材关于"自然界的水"的比较研究
  •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中美初中化学教材关于"自然界的水"的比 较研究 姓 学 院 专 年名号系业级指导教师2016年4月29日 目 摘录要................................................................. ...

  • 四年级上册单元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3年11月)
  • 新课程学生学业水平评价题 小学科学(修订版)四年级上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四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 温度计 摄氏度(℃) 大气 2. 风吹来的方向 东 3. 小水滴 冰晶 4. 积云 卷云 5. 风向 风速 6. 变化 生物 7. 上升 下降 二.单项选择题 DDDCA ABDDC CBDDC ...

  • [变色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变色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分析: <变色花>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 ...

  • 2013年初中各学科说课课题_2
  • 初中生物学科说课课题 1.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 2.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