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数次冒死拯救瞿秋白

  从1931年9月开始,尽管瞿秋白已离开中共中央权力核心,但国民党政府仍把他作为“共党要犯”重点搜捕。而鲁迅为了保护瞿秋白不惜以身犯险。   瞿秋白夫妇被许广平收留   1932年11月的一天夜晚,瞿秋白和杨之华来到鲁迅家。当时鲁迅因母亲生病回北京去了,许广平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把她和鲁迅睡的双人床让出,请他们在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朝北的大房间里住下。过了几天鲁迅回来,非常满意许广平这样的安排。瞿秋白和鲁迅有谈不完的话题,常常漫谈到深夜。对文化界的复杂斗争形势,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打击,对帝国主义的暴行和“九一八”东北沦陷的哀愁,他们二人的见解十分一致。   瞿秋白是担任领导工作的,一刻也不能耽误,一旦环境许可,他就离开鲁迅家。   鲁迅为瞿秋白找落脚点   为了让瞿秋白有一个比较适合生活的安全环境,1933年3月,鲁迅亲自请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夫人跟他一道往东照里替瞿秋白看房子。那里有一幢房子是日本人租住的。经内山夫人帮忙交涉,这个日本人同意将亭子间分出来租给中国人。住在日本人的家里总比住在中国人堆里要安静得多,还可以避免被人盘查的麻烦。鲁迅满意地租下来后,便让瞿秋白搬来住。   于是,瞿秋白夫妇搬到同属北四川路底的东照里,与鲁迅寓所相隔不远。在日常生活方面,鲁迅和许广平给了瞿秋白很多关照。后来,鲁迅的家搬到大陆新村之后,他们来往更加频繁。有时,瞿秋白晚间找鲁迅倾谈;有时,鲁迅与许广平给瞿秋白送去附近面包店烤好的热烘烘的面包。   瞿秋白与冯雪峰避难鲁迅家   1933年6月初,瞿秋白夫妇从东照里搬出,跟冯雪峰同住。冯雪峰本来是在上海中央局宣传部负责一个通讯社工作,此时已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瞿秋白和冯雪峰同住,是当时中共中央上海局的意思。但不到两个月,省委机关被敌人发觉,牵连到他们的住处,他们必须在半小时之内撤离。情况十分危急。“到周先生家里去吧!”瞿秋白夫妇和冯雪峰都毫不犹豫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说出了这样话。当时是夜里,又刚好下大雨,瞿秋白夫妇各带了一点行李坐上黄包车分头出发了。   凌晨2点左右,鲁迅和家人正在酣睡,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鲁迅要去开门,许广平拦住了他以后自己去开,想先抵挡一阵。后来从门里听出声音是瞿秋白,这才开门。瞿秋白刚进来不久,敲后门的声音又迅速而急迫地响起来,鲁迅夫妇想:糟了!莫非是敌人跟踪而来?还是由许广平先下楼去探听动静,这回却是杨之华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也是同志的小姑娘一同进来,原来又是一场虚惊。瞿秋白又在鲁迅家里住了一段不太长的时间。   鲁迅筹资营救瞿秋白   1934年1月初,瞿秋白离开上海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临行前到鲁迅寓所话别,又在他家小住几日。瞿秋白走后,鲁迅常常挂念他的安危。   一天,鲁迅接到一封瞿秋白从福建长汀的来信。原来瞿秋白不幸被捕,起先他冒充医生,身份还未暴露,便写信来请求接济。鲁迅收到信以后,就和弟弟周建人一道设法从各方面筹资,打算买一个铺子,以此作担保去监狱跟当局交涉,想将瞿秋白保释出来。   后因叛徒指认,瞿秋白身份暴露,于1935年6月18日英勇就义。由于消息的闭塞,鲁迅一时未能知晓,所以还在设法筹资营救。后来确信瞿秋白已牺牲,鲁迅在很长一段时期悲痛不已。   (摘自《福建党史月刊》)

  从1931年9月开始,尽管瞿秋白已离开中共中央权力核心,但国民党政府仍把他作为“共党要犯”重点搜捕。而鲁迅为了保护瞿秋白不惜以身犯险。   瞿秋白夫妇被许广平收留   1932年11月的一天夜晚,瞿秋白和杨之华来到鲁迅家。当时鲁迅因母亲生病回北京去了,许广平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把她和鲁迅睡的双人床让出,请他们在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朝北的大房间里住下。过了几天鲁迅回来,非常满意许广平这样的安排。瞿秋白和鲁迅有谈不完的话题,常常漫谈到深夜。对文化界的复杂斗争形势,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打击,对帝国主义的暴行和“九一八”东北沦陷的哀愁,他们二人的见解十分一致。   瞿秋白是担任领导工作的,一刻也不能耽误,一旦环境许可,他就离开鲁迅家。   鲁迅为瞿秋白找落脚点   为了让瞿秋白有一个比较适合生活的安全环境,1933年3月,鲁迅亲自请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夫人跟他一道往东照里替瞿秋白看房子。那里有一幢房子是日本人租住的。经内山夫人帮忙交涉,这个日本人同意将亭子间分出来租给中国人。住在日本人的家里总比住在中国人堆里要安静得多,还可以避免被人盘查的麻烦。鲁迅满意地租下来后,便让瞿秋白搬来住。   于是,瞿秋白夫妇搬到同属北四川路底的东照里,与鲁迅寓所相隔不远。在日常生活方面,鲁迅和许广平给了瞿秋白很多关照。后来,鲁迅的家搬到大陆新村之后,他们来往更加频繁。有时,瞿秋白晚间找鲁迅倾谈;有时,鲁迅与许广平给瞿秋白送去附近面包店烤好的热烘烘的面包。   瞿秋白与冯雪峰避难鲁迅家   1933年6月初,瞿秋白夫妇从东照里搬出,跟冯雪峰同住。冯雪峰本来是在上海中央局宣传部负责一个通讯社工作,此时已调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瞿秋白和冯雪峰同住,是当时中共中央上海局的意思。但不到两个月,省委机关被敌人发觉,牵连到他们的住处,他们必须在半小时之内撤离。情况十分危急。“到周先生家里去吧!”瞿秋白夫妇和冯雪峰都毫不犹豫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说出了这样话。当时是夜里,又刚好下大雨,瞿秋白夫妇各带了一点行李坐上黄包车分头出发了。   凌晨2点左右,鲁迅和家人正在酣睡,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鲁迅要去开门,许广平拦住了他以后自己去开,想先抵挡一阵。后来从门里听出声音是瞿秋白,这才开门。瞿秋白刚进来不久,敲后门的声音又迅速而急迫地响起来,鲁迅夫妇想:糟了!莫非是敌人跟踪而来?还是由许广平先下楼去探听动静,这回却是杨之华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也是同志的小姑娘一同进来,原来又是一场虚惊。瞿秋白又在鲁迅家里住了一段不太长的时间。   鲁迅筹资营救瞿秋白   1934年1月初,瞿秋白离开上海去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临行前到鲁迅寓所话别,又在他家小住几日。瞿秋白走后,鲁迅常常挂念他的安危。   一天,鲁迅接到一封瞿秋白从福建长汀的来信。原来瞿秋白不幸被捕,起先他冒充医生,身份还未暴露,便写信来请求接济。鲁迅收到信以后,就和弟弟周建人一道设法从各方面筹资,打算买一个铺子,以此作担保去监狱跟当局交涉,想将瞿秋白保释出来。   后因叛徒指认,瞿秋白身份暴露,于1935年6月18日英勇就义。由于消息的闭塞,鲁迅一时未能知晓,所以还在设法筹资营救。后来确信瞿秋白已牺牲,鲁迅在很长一段时期悲痛不已。   (摘自《福建党史月刊》)


相关内容

  • 觅渡,觅渡,渡河处?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巳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 ...

  • 笑谈大先生--好看好玩
  • 一. 好看 笑谈大先生 老先生的相貌先就长得和他们不一样,这张脸非常不卖帐,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 ...

  • 鲁迅临终要事编辑出版瞿秋白译文集
  • 人生知己难逢,鲁迅与瞿秋白为忘年之交.瞿秋白去世后,鲁迅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悲痛不已,甚至连执笔写字也振作不起来.鲁迅亲自编辑出版瞿秋白的译文集<海上述林>,这成为鲁迅生命最后时间里的一项重要事情.当这项工作完成后,鲁迅备感宽慰,十几天后他溘然长逝.本文摘自<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 ...

  • 我和我的朋友圈
  • 我和我的朋友圈 施永成 王壵 陈增敏 前言: 主持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人.什么样的环境必然造就什么样的人.昔日"孟母三迁"的故事为我们耳熟能祥."张衡"的故事也是极好的证明.青年大学生如何把握好自己的社交圈子,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生态环境,结交个人成长中 ...

  • 梁衡:觅渡,觅渡,觅何处?
  • 2008-09-28 09:33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去年我第三次访秋白故居时正值他牺牲六十周年,地方上和北京都在筹备关 ...

  • 博学多才的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成仿吾
  • 博学多才的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成仿吾 古代文化 1204 2223 一.生平 成仿吾于1897年8月24日出生在湖南新化县.在祖父和父亲博览群书的好学家风影响下,他自小就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他既聪明,又刻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成仿吾13岁随大哥到日本读书.在同学们还在学日语时,他已完全掌握了日 ...

  • 成仿吾千里状告张国焘
  • 1938年4月,张国焘叛变了革命,这决非偶然.早在此之前,他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恣意推行"左"."右"倾机会主义,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因而受到无数同志的抵制和揭露,已故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仿吾,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国焘推行错误路线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爱情关系的演变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爱情关系的演变 郭 丽 [提要]本文针对中国现当代小说中存在的几种爱情模式的分析,旨在揭示中国现当代文 学中仍然存在两性关系的不和谐与不平等现象,井从历史.政治.改革开放等方面分析当代文学中爱情模式的演变. [关键词]爱情模式: 附庸: 对立 [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 ...

  • 浅谈五四运动对中国政党发展的重要作用
  • 浅谈五四运动对中国政党发展的重要作用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中,有一场运动不得不知道所有共产党人铭记,那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这次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存在的其他政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