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细胞学

指导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测定。 【该SOP 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 【检验的适应证】 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2. 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光学显微镜。

2. 试剂: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Ⅰ液:取瑞氏染粉1g 、姬姆萨染粉0.3g ,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 ,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分钟,共5天,再存放一周即可使用。

Ⅱ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二氢钾(无水)6.64g 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

加少量蒸溜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PH ,加水至1000ml. 【操作程序】

1. 骨髓取材:由临床医生取材、涂片。 2. 髓片编号、登记。 3. 染色程序:

[1] 髓片两端用蜡笔画线,置染色架上。

[2] 加Ⅰ液染液3-5滴于涂片上,静止1分钟(天热时间可缩短)。 [3] 然后加Ⅱ液磷酸盐缓冲液3-10滴,使两液混匀,约10-15分钟。 [4] 用水缓缓冲洗髓片,待干镜检。 4. 普通光镜低倍镜检查:

[1] 判断髓增生情况:在观察取材、涂片、染色等情况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以涂片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来判断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

共分五级,判断标准如下:

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1:1,见于白血病、红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10:1,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增生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20:1,见于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50:1,见于造血功能低下。

增生严重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300:1,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判断的原则:当检验的结果介于两级之间时,则将其增生程度向上提一级。

[2] 估计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情况:计数全部片膜内的巨核细胞。正常人于1.5cmX3cm 的范围可见巨核细胞7-35个。但须在油镜下观察得以证实。 [3] 观察涂片边缘、尾部、骨髓小粒周围,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但也须在油镜下观察得以证实。 5. 油镜检查:

[1]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500个细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数,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 [2] 各阶段血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略)

[3] 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质量和数量的变化,观察的要点: 1] 粒细胞系统:观察胞体的大小、胞核的形态以及胞浆是否有空泡和变性、中毒性颗粒、Auer 小体、吞噬物等。

2] 红细胞系统:观察幼红细胞有无巨幼样变,胞核有无固缩、碎裂、胞浆内有无嗜碱性点彩、H0well-Jolly 小体、Cabot 环等,并应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结构等有无异常。

3] 巨核系统:除作分类计数外,应注意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形态、及聚集性、颗粒变化等。

4]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

5] 是否出现其它异常细胞和血液寄生虫等。 6. 结果计算:

[1] 计算各系统各阶段细胞分别占有核细胞的百分率。 [2] 计算粒红比例,将各阶段粒细胞百分率的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的总和作比 较,计算粒红比值(G/E)。

7. 血象分析:分析骨髓象必须分析血象,因为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以增加诊断的正确性。

8. 细胞化学染色:用以协助鉴别诊断,常用的染色方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糖原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氯乙酸AS-D 萘酚酯酶染色、醋酸AS-D 萘酚酯酶染色和氟化钠抑制试验、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染色、铁染色。 9. 填写检验报告单

[1] 取材、涂片、染色等情况:采用“良好”、 “尚可”、 “不佳” 三级评价标准。

1] 取材良好的指标:骨髓液和涂片上均有骨髓小粒和脂肪滴。有造血的幼稚细胞的巨核细胞,有骨髓特有的细胞,粒细胞的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比值大于血片中的比值。

2] 涂片良好的指标:片膜厚薄适当、均匀,有头、体、尾三部分;尾部成弧形,上下缘整齐;面积约1.5cmX3cm ;镜下见各类有核细胞分布均匀,成熟红细胞互不重叠,也不分散,也不皱缩。

3] 染色良好的指标:片上无染料沉着,细胞染色均匀,深浅适当,色泽鲜明,颜色正确。成熟红细胞染浅红色,粒细胞核分叶清楚,核染色质及胞浆颗粒清楚。 [2] 填写检验报告单:根据检验的结果,按报告单的要求,每项详细填写和描述。 [3] 提出诊断意见:根据骨髓象、血象、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资料提出具体意见,供临床参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作出肯定诊断:若细胞学特征与临床表现均典型即可作出肯定诊断。

2] 支持临床诊断:若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改变可以解释临床表现,即可提出支持性意见。

3] 排除某些疾病:若临床上怀疑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但骨髓象呈典型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表现,即可排除继发性的诊断。 4] 骨髓确有某些改变,但对临床诊断提出不支持或否定性意见,可简述其特点,并尽可能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供临床参考。 10. 审核、核对报告单,签字、登记。

11. 标本的保存:检验的标本和结果要妥善保存或存入档案,以备复查和总结。

【参考值范围及报告单】

XX 省XX 医院 姓 名: 性 别: 分 号:

年 龄:

科 别: 床 号: 临床诊断:

取材部位: 骨髓片号:

住 院 号:

分析: 骨髓像

1. 取材,涂片,染色 。

2. 骨髓增生活跃, 粒:红= 。

3. 粒系增生活跃, 占有核细胞 %左右。各阶段比值及形态 。

4. 红系增生活跃, 占有核细胞 %左右,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 , 成熟红细胞形态 。

5. 全片( cm × cm )见到巨核细胞 个, 分类见左表 , 血小板 。

6. 寄生虫。

报告人: 审查人: 报告日期:

【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

1. 确认细胞不能单凭一、二个持点下结论。应综合细胞的大小、核质比例、核的形状、染色质结构、核仁、胞质着色和颗粒等条件全面分析判断。

2. 不同染色法,细胞着色的深浅、酸碱度、染色质清楚程度等,不尽相同,因此判断细胞时,应结合同一涂片内其它正常细胞染色情况分析。

3. 各系统的原始细胞虽各有特征,但极相似,除应作组化染色协助区别外,也可根据伴随出现的幼稚细胞或成熟细胞,推测原始细胞的归属。 4. 介于两个阶段之间的细胞,应统一按成熟方向的下一阶段计算。 5. 在特殊情况下介于两个系统之间的细胞的归属

[1] 介于浆细胞与幼稚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右归为红细胞; [2] 介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归为红细胞(外周血中则归为淋巴细胞); [3] 若确诊为浆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则应将这些细胞随确诊而划分归属。

6. 实在难以确定的细胞,可列于“分类不明细胞”,可通过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病理、电镜或集体读片等方法弄清类别,或作形态描述记录、照像记录、动态观察,以待进一步明确。

急性白血病时,对破碎细胞应以观察和记数,以了解出现的比例的破碎的程度,为辩认和分析原始细胞类型作参考。 【质重控制】

1. 细胞识别符合率可接受性能指标:≥90%。

2. 骨髓液中纤维蛋白含量高,凝固较快,所以涂片要快,但不可用草酸盐抗凝,否则会使血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致密,胞浆空泡形成、出现草酸盐结晶。 3. 涂片要新鲜,应立即进行染色,如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一周。否则细胞蛋白质变性染色偏碱。

4. 每批染液配制后使作前应用正常血片试染,以了解染液的性能。

5. 染色时间长短与气温有关外,也与细胞增生情况、各批染液的性能有关,帮要求将染色中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待颗粒清楚、核浆分明、着色满意后才终止染色。

6. 染色过深涂片可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滴加于涂片上,马上冲洗。如过浅可重染,先加缓冲液,混合后复染到 需要的深度。

7. 镜检时应考虑到一般体积大的细胞分布于涂片的上下边缘及尾部,计数时应从体尾交界处开始迂回向尾部移动。

8. 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涂片不宜过厚,以透过涂膜看到字迹为度,计数时应浏览全片。

操作人员 部门主管 质量负责人

姓名 日期

指导骨髓细胞学检测的测定。 【该SOP 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 【检验的适应证】 1. 诊断造血系统疾病; 2. 协助诊断某些疾病; 3提高某些疾病的诊断率。 【仪器与试剂】

1. 仪器:光学显微镜。

2. 试剂: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Ⅰ液:取瑞氏染粉1g 、姬姆萨染粉0.3g ,置洁净研钵中,加少量甲醇(分析纯)研磨片刻,吸出上层染液,再加少量甲醇继续研磨,如此连续几次,共用甲醇500ml ,收集于棕色玻璃瓶中,每天早、晚各振摇3分钟,共5天,再存放一周即可使用。

Ⅱ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二氢钾(无水)6.64g 磷酸氢二钠(无水)2.56g

加少量蒸溜水溶解,用磷酸盐调整PH ,加水至1000ml. 【操作程序】

1. 骨髓取材:由临床医生取材、涂片。 2. 髓片编号、登记。 3. 染色程序:

[1] 髓片两端用蜡笔画线,置染色架上。

[2] 加Ⅰ液染液3-5滴于涂片上,静止1分钟(天热时间可缩短)。 [3] 然后加Ⅱ液磷酸盐缓冲液3-10滴,使两液混匀,约10-15分钟。 [4] 用水缓缓冲洗髓片,待干镜检。 4. 普通光镜低倍镜检查:

[1] 判断髓增生情况:在观察取材、涂片、染色等情况是否满意的基础上,以涂片中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来判断骨髓有核细胞的增生程度。

共分五级,判断标准如下:

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1:1,见于白血病、红白血病。 增生明显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10:1,见于白血病、增生性贫血。

增生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20:1,见于正常骨髓、某些贫血。 增生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50:1,见于造血功能低下。

增生严重减低: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约为300:1,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判断的原则:当检验的结果介于两级之间时,则将其增生程度向上提一级。

[2] 估计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情况:计数全部片膜内的巨核细胞。正常人于1.5cmX3cm 的范围可见巨核细胞7-35个。但须在油镜下观察得以证实。 [3] 观察涂片边缘、尾部、骨髓小粒周围,有无体积较大或成堆分布的异常细胞,但也须在油镜下观察得以证实。 5. 油镜检查:

[1] 选择满意的片膜段,观察200-500个细胞,按细胞的种类、发育阶段分别计数,并计算它们各自的百分率。 [2] 各阶段血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略)

[3] 观察各系统的增生程度和各阶段细胞质量和数量的变化,观察的要点: 1] 粒细胞系统:观察胞体的大小、胞核的形态以及胞浆是否有空泡和变性、中毒性颗粒、Auer 小体、吞噬物等。

2] 红细胞系统:观察幼红细胞有无巨幼样变,胞核有无固缩、碎裂、胞浆内有无嗜碱性点彩、H0well-Jolly 小体、Cabot 环等,并应同时观察成熟红细胞大小、形态、染色、结构等有无异常。

3] 巨核系统:除作分类计数外,应注意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大小、形态、及聚集性、颗粒变化等。

4]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内皮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变化。

5] 是否出现其它异常细胞和血液寄生虫等。 6. 结果计算:

[1] 计算各系统各阶段细胞分别占有核细胞的百分率。 [2] 计算粒红比例,将各阶段粒细胞百分率的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的总和作比 较,计算粒红比值(G/E)。

7. 血象分析:分析骨髓象必须分析血象,因为两者可以互相对照,以增加诊断的正确性。

8. 细胞化学染色:用以协助鉴别诊断,常用的染色方法: 过氧化物酶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糖原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氯乙酸AS-D 萘酚酯酶染色、醋酸AS-D 萘酚酯酶染色和氟化钠抑制试验、酸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染色、铁染色。 9. 填写检验报告单

[1] 取材、涂片、染色等情况:采用“良好”、 “尚可”、 “不佳” 三级评价标准。

1] 取材良好的指标:骨髓液和涂片上均有骨髓小粒和脂肪滴。有造血的幼稚细胞的巨核细胞,有骨髓特有的细胞,粒细胞的杆状核与分叶核的比值大于血片中的比值。

2] 涂片良好的指标:片膜厚薄适当、均匀,有头、体、尾三部分;尾部成弧形,上下缘整齐;面积约1.5cmX3cm ;镜下见各类有核细胞分布均匀,成熟红细胞互不重叠,也不分散,也不皱缩。

3] 染色良好的指标:片上无染料沉着,细胞染色均匀,深浅适当,色泽鲜明,颜色正确。成熟红细胞染浅红色,粒细胞核分叶清楚,核染色质及胞浆颗粒清楚。 [2] 填写检验报告单:根据检验的结果,按报告单的要求,每项详细填写和描述。 [3] 提出诊断意见:根据骨髓象、血象、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资料提出具体意见,供临床参考。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作出肯定诊断:若细胞学特征与临床表现均典型即可作出肯定诊断。

2] 支持临床诊断:若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改变可以解释临床表现,即可提出支持性意见。

3] 排除某些疾病:若临床上怀疑是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但骨髓象呈典型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的表现,即可排除继发性的诊断。 4] 骨髓确有某些改变,但对临床诊断提出不支持或否定性意见,可简述其特点,并尽可能提出进一步检查的建议,供临床参考。 10. 审核、核对报告单,签字、登记。

11. 标本的保存:检验的标本和结果要妥善保存或存入档案,以备复查和总结。

【参考值范围及报告单】

XX 省XX 医院 姓 名: 性 别: 分 号:

年 龄:

科 别: 床 号: 临床诊断:

取材部位: 骨髓片号:

住 院 号:

分析: 骨髓像

1. 取材,涂片,染色 。

2. 骨髓增生活跃, 粒:红= 。

3. 粒系增生活跃, 占有核细胞 %左右。各阶段比值及形态 。

4. 红系增生活跃, 占有核细胞 %左右,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 , 成熟红细胞形态 。

5. 全片( cm × cm )见到巨核细胞 个, 分类见左表 , 血小板 。

6. 寄生虫。

报告人: 审查人: 报告日期:

【骨髓象检查的注意事项】

1. 确认细胞不能单凭一、二个持点下结论。应综合细胞的大小、核质比例、核的形状、染色质结构、核仁、胞质着色和颗粒等条件全面分析判断。

2. 不同染色法,细胞着色的深浅、酸碱度、染色质清楚程度等,不尽相同,因此判断细胞时,应结合同一涂片内其它正常细胞染色情况分析。

3. 各系统的原始细胞虽各有特征,但极相似,除应作组化染色协助区别外,也可根据伴随出现的幼稚细胞或成熟细胞,推测原始细胞的归属。 4. 介于两个阶段之间的细胞,应统一按成熟方向的下一阶段计算。 5. 在特殊情况下介于两个系统之间的细胞的归属

[1] 介于浆细胞与幼稚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右归为红细胞; [2] 介于淋巴细胞与红细胞之间的细胞归为红细胞(外周血中则归为淋巴细胞); [3] 若确诊为浆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则应将这些细胞随确诊而划分归属。

6. 实在难以确定的细胞,可列于“分类不明细胞”,可通过细胞化学染色、骨髓病理、电镜或集体读片等方法弄清类别,或作形态描述记录、照像记录、动态观察,以待进一步明确。

急性白血病时,对破碎细胞应以观察和记数,以了解出现的比例的破碎的程度,为辩认和分析原始细胞类型作参考。 【质重控制】

1. 细胞识别符合率可接受性能指标:≥90%。

2. 骨髓液中纤维蛋白含量高,凝固较快,所以涂片要快,但不可用草酸盐抗凝,否则会使血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致密,胞浆空泡形成、出现草酸盐结晶。 3. 涂片要新鲜,应立即进行染色,如特殊情况,一般不超过一周。否则细胞蛋白质变性染色偏碱。

4. 每批染液配制后使作前应用正常血片试染,以了解染液的性能。

5. 染色时间长短与气温有关外,也与细胞增生情况、各批染液的性能有关,帮要求将染色中的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待颗粒清楚、核浆分明、着色满意后才终止染色。

6. 染色过深涂片可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滴加于涂片上,马上冲洗。如过浅可重染,先加缓冲液,混合后复染到 需要的深度。

7. 镜检时应考虑到一般体积大的细胞分布于涂片的上下边缘及尾部,计数时应从体尾交界处开始迂回向尾部移动。

8. 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涂片不宜过厚,以透过涂膜看到字迹为度,计数时应浏览全片。

操作人员 部门主管 质量负责人

姓名 日期


相关内容

  • 骨髓涂片常规检验与应用
  • 通过骨髓细胞学检验可了解骨髓造血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是血液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的主要检测手段.在骨髓细胞学检查过程中,骨髓的取材.涂片.染色的质量可直接影响细胞观察和分析.骨髓取材不良,再好的检验技术也难以得到正确的诊断:骨髓涂片欠佳,则影响骨髓细胞形态的观察:骨髓涂片染色失真,则会造 ...

  • 血液病骨髓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 血液病骨髓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骨髓细胞参考值 由于生理变异和不同的调查资料,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值变动范围较大,所以正常骨髓象实际含义是正常范围骨髓象,下降数据可做为骨髓涂片中各种血细胞正常值的参考 粒细胞系统占比例最大,约1/2强.一般原始粒细胞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第二位(有核红细胞), ...

  •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例)
  •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报告单样本 一.缺铁性贫血(IDA) 骨髓片: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系占35.5%,红系占54.5%,粒红比值为1.54:1. 3.红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增生为主,晚幼红增生尤其明显,细胞体积小,胞浆蓝染,胞浆量少,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中 ...

  •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 实验十一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 Morphologic examination of bone marrow smear 试剂器材 正常骨髓涂片.光学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镜头清洁液. 实验内容 一. 粒系细胞形态观察 (一)粒系细胞形态的总特征 1.胞体规则. 2.胞核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圆形→ ...

  • 自体干细胞移植
  • 自体干细胞移植 自体干细胞移植就是用病患本身的干细胞来做移植,对治疗中枢神经损伤和脑损伤疾病有较好效果,同时也可以应用在美容方面,具有取材方便.费用少.安全性高.术后不需服用抗排异药物等优点. 自体干细胞移植 "自体"顾名思义就是用病患本身的干细胞来做移植.当医师评估患者病况决定 ...

  • 骨髓检查项目
  • 骨髓检查包括的项目很多,主要包括: 1. 骨髓有核细胞总数 [单位]个/升(个/L). [正常值](10-180)×109/升. [临床意义](1)增多:示骨髓增生,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2)减少:示造血组织功能减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2. 骨髓增生程度与有核细胞数量的关系 (见 ...

  • 全血细胞减少185例骨髓象分析
  • 当代医学 2008年7月总第145期 Cont e m por ar y M e di ci ne , Jul y 2008, I ss ue N o. 145 全血细胞减少185例骨髓象分析 潘小成 周国华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红蛋白(H b) .白细胞(W B C ) 和血小板(PLT) 三 ...

  • 血液学复习
  • 第三章 造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1.造血器官: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组织器官: 2. 3.出生后造血器官:骨髓造血.淋巴造血: 髓外造血EH: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织不再生成红细胞,粒 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造血功能: 4.造血微环 ...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论 著 2012年1月 1319-1320. [2]董天华.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现代新概念[J].苏州医学院报, 2000, 20(12): 1078-1080. [3]陈志刚.关节病影像诊断学[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9.346-348. [4]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等.磁共振成像 ...

  • 造血干细胞血样讲座和血样采集策划
  • 重 庆 市 红 十 字 会 公 益 活 动 策 划 目 录 活动背景.目的.及意----------------------3 活动主题--------------------..4 组织单位„„„„„„„„„„„„„„„„„„4 活动时间.地点„„„„„„„„„„„„„„„„4 参加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