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旌竖p
躞斓嘲豳■———_—‘j,,
比较类试题是高考知识与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
诣一一撕
口周成武鲁爱华
释问题能力”的考查。况。读表。回答1—3题。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14.223.731.8930.7
表格式,通过设置比较项目,呈现部分信息,然后要求考生按要求补全表格信息,以达到比较、区分的目的;--是问答式,提出比较类问题,着眼于“描述和阐
(二)在客观题中,一般选择表格或地理统计图作为信息载体,命题手法基本相同。
【例l】下面表格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
比较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河流、地形、气候、能源、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以及环境问题等学科主干知识上。比较类试题有“逢考必有”之势,所占分值比重又大,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
一、比较类试题所具有的特点分析‘
比较类试题在不同的题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一)在主观题中,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
团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13.230.7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69.624.917.717.3
家
石油
21.539.751.120.6
天然气
2.225.712.555.3
水电和核电
6.79.718.76.8
①②
●
③④
7.18.5
表1
1.表1中数据表明
(
)
表格数据就能做对题目。
(2)报据题图信息进行一一对应:题图中要比较的事物或区域可能是用字母或序号替代的,通过分析项目特征,调用所学知识,将这些字母或序号对应给具体的事物或区域,形成准确定位。加第2题要求考生将序号与具体国家对应起来。
(3)依据题图部分信息,需要考生再引入其它的特征知识辅助答题,进行估算或比较:如第3题,估算人均能源消费较为相近的一组,不仅需要依据图表中提供的“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信息,还需要考生知道四个国家大致的总人口数来辅助答题,才能准确得出结论。
A.(D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爹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
中居首位
2.①一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命题情况,比较类试题还具
)
有串题的特点,考查考生的准确定位和连贯思维。
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2.B
c.③④
3.C
D.①④
【参考答案】1.A
特点:
如上面试题可以在第2题的基础上,考查序号①、②、③、④所代表国家的其它地理特征。如果考生不
能将国家与序号对应准确,则会出现“一错连错”局面,造成考生大面积失分,从而影响考生成绩。
二、比较类试题信息呈现的方式探究(一)以区域微观图的方式呈现信息
从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较类问题具有如下
(1Y根据题图信息进行项目比较、区分差异:主
要考查考生能否深入到题目中去,运用基本的读图方法,获取和解读题图信息。如第1题考生直接根据
【例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
.103一曼
的鲜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4巧题。区位时,要关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国家经济水平等因素。
【参考答案】
4.B
5.A
6.D
(二)以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信息
【例3】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
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7—8题。
0
342km
枫’捌
建
嘲
4.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且季节分配均匀
()静
郦省远往期北,10*t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
7.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
B.北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
降水季节差异大
(
C.东
D.西
)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
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8.承担由邻省(直辖市)榆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
(
B.京广线、焦枝线D.陇海线、焦枝线
)
A.①③
然条件是
B.①④c.②③D.②④
(
)
C.京九线、枝柳线
5.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
【思路解析】
地理统计图的类型有很多,如柱状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曲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状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三角坐标图等。本组题通过点阵图呈现湖北省与相邻省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差异,主要考查读图分析与比较,空间定位以及铁路分布等知识。读图可知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是湖南省,该省位于湖北省的南面;输入湖北货运量最大的省区是河南省,主要依靠京广线、焦枝线。
①热量丰富④水源丰富
A.①②
②光照充足
c.②③
③地形乎坦
D.③④
(
)
B.①④
6.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沭含量高,鲜花质量较优【思路解析】.
区域对比类试题是区域地理考查的常见形式。本组题以区域图作为国家定位的基础信息,考查两
【参考答案】
7.A
8.B
(三)以组合图的方式呈现信息
【例4】图2、图3是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
图,图3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发展鲜花产业各自的优势。解题时,海域名称、经
纬度及国家轮廓都是国家定位的依据;分析气候及
图2
表2
图3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5月18.818.2
6月23.522.7
7月25.916.7
8月25.926.7
9月21.423.6
lo月14.818.5
11月5.511.2
12月一1.o7.3
I城市lAIB
1月-3j7.2
2月-1.39.5
3月4-9lL3
4月13.114.2
(下转第108页)
童…104
们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进行排序。在几个选项中,一般只要确定两到三个事物或现象的顺序就能得到正确选项,所以在排序时,应该首先把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内容进行排序,然后逐项进行排除,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6)综合型(组合型)选择题
这类题目给出了多层选项,第一层选项中既有错误的,又有正确的,由第一层选项中的若干个选项组合起来又组成第二层选项,也就是需要考生选择的选项。这类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考中已经取消的多项选择题,对考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在高考中这类选择题的失分率也较高。
例5读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1)一(2)题。
基础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④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
(2)由图可看出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通用标准还存在的差距是
)
①农业就业人数比重高达50%,远高于国际标
准②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③城
镇人口所占比重约为国际标准的一半④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通用标准的一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思路解析】
该题主要通过图表考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首先结合图表分析选项①、②、③、④哪一个符合
题意,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可判断①、②正确,然后从组合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A。分析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结合第(1)小题
的分析,可推断①、③正确或排除②、④错误选项,再
由组合选出正确答案C。
【参考答案】
(1)A(2)C
【备考策略J
解答综合型选择题的方法较多,其中排除法是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一种。综合题具有知识覆盖
(1)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则
(
)
面广。知识联系性较强,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搞清地理事物及原理的生成过程,难度很大,因此需要认真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①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②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B表示工业
(上接第104页)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2)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和饼状图,还有数据表格。A、B两城市气温的比较主要着眼于年均温和年较差;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分析,要结合各自的区域特征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条件的比较要突出优势,着眼于提示的两方厩,找出差别。
(3)甲区域是玉米和——(粮食作物)生
和蔬菜为主的
(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
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
农业专业化地带。
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图2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犬。图3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3)小麦;水果。(4)甲区域:市场需求更大;劳动力
(5)根据图7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
利条件。
【思路解析】
综合题中比较类问题考查较为多见,考查考生比较性思维和比较类问题的表达,要求考生充分解读题图信息。在综合题中,组合图是最常见的信息呈现方式,本题涉及的图像类型有区域图
丰富乙区域:工业高度发达;劳动力素质高。(5)①靠近能源、原材料基地;②工业协作条件好;③科技力量雄厚;④海运发达。
多108
比较类试题特点及命题呈现方式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周成武, 鲁爱华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NEW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2010,(5)0次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gk-zsd201005035.aspx授权使用:北京工商大学(btbu),授权号:0e5d12ef-f647-4f52-8eb3-9e950165f4de
下载时间:2011年2月25日
地
理旌竖p
躞斓嘲豳■———_—‘j,,
比较类试题是高考知识与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
诣一一撕
口周成武鲁爱华
释问题能力”的考查。况。读表。回答1—3题。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14.223.731.8930.7
表格式,通过设置比较项目,呈现部分信息,然后要求考生按要求补全表格信息,以达到比较、区分的目的;--是问答式,提出比较类问题,着眼于“描述和阐
(二)在客观题中,一般选择表格或地理统计图作为信息载体,命题手法基本相同。
【例l】下面表格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
比较的内容涉及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在河流、地形、气候、能源、人口、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以及环境问题等学科主干知识上。比较类试题有“逢考必有”之势,所占分值比重又大,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
一、比较类试题所具有的特点分析‘
比较类试题在不同的题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一)在主观题中,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一是
团
能源消费总量
(亿吨标准煤)
13.230.7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69.624.917.717.3
家
石油
21.539.751.120.6
天然气
2.225.712.555.3
水电和核电
6.79.718.76.8
①②
●
③④
7.18.5
表1
1.表1中数据表明
(
)
表格数据就能做对题目。
(2)报据题图信息进行一一对应:题图中要比较的事物或区域可能是用字母或序号替代的,通过分析项目特征,调用所学知识,将这些字母或序号对应给具体的事物或区域,形成准确定位。加第2题要求考生将序号与具体国家对应起来。
(3)依据题图部分信息,需要考生再引入其它的特征知识辅助答题,进行估算或比较:如第3题,估算人均能源消费较为相近的一组,不仅需要依据图表中提供的“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总量”信息,还需要考生知道四个国家大致的总人口数来辅助答题,才能准确得出结论。
A.(D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爹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
中居首位
2.①一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
根据历年高考试题命题情况,比较类试题还具
)
有串题的特点,考查考生的准确定位和连贯思维。
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A.①②’
B.②③
2.B
c.③④
3.C
D.①④
【参考答案】1.A
特点:
如上面试题可以在第2题的基础上,考查序号①、②、③、④所代表国家的其它地理特征。如果考生不
能将国家与序号对应准确,则会出现“一错连错”局面,造成考生大面积失分,从而影响考生成绩。
二、比较类试题信息呈现的方式探究(一)以区域微观图的方式呈现信息
从命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比较类问题具有如下
(1Y根据题图信息进行项目比较、区分差异:主
要考查考生能否深入到题目中去,运用基本的读图方法,获取和解读题图信息。如第1题考生直接根据
【例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
.103一曼
的鲜花生产国。读图1完成4巧题。区位时,要关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国家经济水平等因素。
【参考答案】
4.B
5.A
6.D
(二)以统计图的方式呈现信息
【例3】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
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图回答7—8题。
0
342km
枫’捌
建
嘲
4.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且季节分配均匀
()静
郦省远往期北,10*t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
7.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
B.北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
降水季节差异大
(
C.东
D.西
)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
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8.承担由邻省(直辖市)榆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
(
B.京广线、焦枝线D.陇海线、焦枝线
)
A.①③
然条件是
B.①④c.②③D.②④
(
)
C.京九线、枝柳线
5.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
【思路解析】
地理统计图的类型有很多,如柱状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曲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饼状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三角坐标图等。本组题通过点阵图呈现湖北省与相邻省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差异,主要考查读图分析与比较,空间定位以及铁路分布等知识。读图可知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是湖南省,该省位于湖北省的南面;输入湖北货运量最大的省区是河南省,主要依靠京广线、焦枝线。
①热量丰富④水源丰富
A.①②
②光照充足
c.②③
③地形乎坦
D.③④
(
)
B.①④
6.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沭含量高,鲜花质量较优【思路解析】.
区域对比类试题是区域地理考查的常见形式。本组题以区域图作为国家定位的基础信息,考查两
【参考答案】
7.A
8.B
(三)以组合图的方式呈现信息
【例4】图2、图3是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
图,图3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国发展鲜花产业各自的优势。解题时,海域名称、经
纬度及国家轮廓都是国家定位的依据;分析气候及
图2
表2
图3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
5月18.818.2
6月23.522.7
7月25.916.7
8月25.926.7
9月21.423.6
lo月14.818.5
11月5.511.2
12月一1.o7.3
I城市lAIB
1月-3j7.2
2月-1.39.5
3月4-9lL3
4月13.114.2
(下转第108页)
童…104
们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进行排序。在几个选项中,一般只要确定两到三个事物或现象的顺序就能得到正确选项,所以在排序时,应该首先把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内容进行排序,然后逐项进行排除,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6)综合型(组合型)选择题
这类题目给出了多层选项,第一层选项中既有错误的,又有正确的,由第一层选项中的若干个选项组合起来又组成第二层选项,也就是需要考生选择的选项。这类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考中已经取消的多项选择题,对考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在高考中这类选择题的失分率也较高。
例5读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回答(1)一(2)题。
基础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④c表示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D.②③
(
(2)由图可看出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国际通用标准还存在的差距是
)
①农业就业人数比重高达50%,远高于国际标
准②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一半③城
镇人口所占比重约为国际标准的一半④工业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约为国际通用标准的一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思路解析】
该题主要通过图表考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
化。首先结合图表分析选项①、②、③、④哪一个符合
题意,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可判断①、②正确,然后从组合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A。分析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结合第(1)小题
的分析,可推断①、③正确或排除②、④错误选项,再
由组合选出正确答案C。
【参考答案】
(1)A(2)C
【备考策略J
解答综合型选择题的方法较多,其中排除法是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一种。综合题具有知识覆盖
(1)ABC表示工业化的三个指标,其中A表示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则
(
)
面广。知识联系性较强,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搞清地理事物及原理的生成过程,难度很大,因此需要认真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①B表示农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②c表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③B表示工业
(上接第104页)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2)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和饼状图,还有数据表格。A、B两城市气温的比较主要着眼于年均温和年较差;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分析,要结合各自的区域特征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条件的比较要突出优势,着眼于提示的两方厩,找出差别。
(3)甲区域是玉米和——(粮食作物)生
和蔬菜为主的
(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
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
农业专业化地带。
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图2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犬。图3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3)小麦;水果。(4)甲区域:市场需求更大;劳动力
(5)根据图7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
利条件。
【思路解析】
综合题中比较类问题考查较为多见,考查考生比较性思维和比较类问题的表达,要求考生充分解读题图信息。在综合题中,组合图是最常见的信息呈现方式,本题涉及的图像类型有区域图
丰富乙区域:工业高度发达;劳动力素质高。(5)①靠近能源、原材料基地;②工业协作条件好;③科技力量雄厚;④海运发达。
多108
比较类试题特点及命题呈现方式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周成武, 鲁爱华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NEW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2010,(5)0次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gk-zsd201005035.aspx授权使用:北京工商大学(btbu),授权号:0e5d12ef-f647-4f52-8eb3-9e950165f4de
下载时间:2011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