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女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教育及管理

  一、对女大学生应及早   进行恋爱观方面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由于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时间越来越趋于低年级化,所以最好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就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以便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开始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1.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   首先,肯定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女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上的青年正处在青春期后期,性发育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与异性交朋友。   其次,正确看待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恋爱现象。一般都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最超脱功利因素的、最纯洁的感情,现实是这样吗?据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三、四年级本科生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女生中出于爱情而恋爱的比例为52%,而男生这一相应的比例仅为24%,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   第三,恋爱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吗?也许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因人而异,随缘随份。爱情不同于其他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的爱情是值得珍惜,应该好好把握的,但不是在求学期间一定可以遇到的。有些同学在校期间谈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找不到爱的感觉,这是因为爱情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轻易地去谈恋爱,反而会损伤自己爱的能力。      2.深刻领会爱情的内涵   首先,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爱情,必须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对象。当自己爱上一个人时,也必须明确自己爱上了对方的哪些东西。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对对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的价值观有什么特点,他值不值得信赖,两个人在生活上能不能合作,遇到困难时能不能同甘共苦,发生矛盾时能不能互相谅解等,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有无共同理想的基础上。   第二,爱情不是被爱,而是互爱。即使遭遇了爱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爱的能力。弗洛姆在谈论爱情时,特意区分了童稚之爱和成熟的爱。他指出,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被爱,所以我爱。”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1]但是一些女大学生恰恰把爱的问题看成是“被爱”的问题,于是千方百计使自己变得可爱,想通过改善自己的外表形象,增加自己的女性气质,来吸引异性的目光,使别人来追求自己、爱自己。真正的爱情,应首先培养自己爱的能力。   第三,爱情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恋爱双方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缔造幸福。”[2]有些女同学被别人追求时,只愿意享受被人捧着的感觉,从不会真心地去关心对方,例如有些同学在回答“为什么谈恋爱”时,说“有人在逛街时给自己提包”、“下雨时给自己打伞”等;也有的同学随意更换对象,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都不是真正的爱情应有的态度。   第四,爱情的发展必然会渴望能够和对方终身相伴。现在在大学生中流行“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朝拥有”,这一方面反映了由于大学生未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许多校园恋爱是无结果的;但在另一个方面由于这种观点的流行,也容易造成一些同学只为追求一时的感情寄托而游戏人生、滥施情感。更有些同学知道大学恋爱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抱着获取经验的态度来谈恋爱,但是为了获取经验而去谈的恋爱,要么不是真正的爱情,要么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3.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首先,爱情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部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应该是学习,而不是谈情说爱。随着近来大学不断地扩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现实就业中对女性的歧视,这些都对女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以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有些同学谈了恋爱后,不思茶饭更不思学习,这就是本末倒置了。理智的爱情应该能够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健康的爱情应该能够促进双方学业的进步。   其次,爱情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有些女同学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谈恋爱后,迅速从集体生活中脱离出来,陷入狭小的“两人世界”,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而一旦失恋,便一蹶不振,甚至轻生。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追求爱情,人生中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珍惜的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第三,爱情和事业的关系。爱情不是永远浪漫的,终究要回归现实。爱情和婚姻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到底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得好”重要?事业有助于增强一个人的自尊、自信,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没有事业的爱情是苍白的、空洞的;而有事业作奠基的爱情是坚实的、牢固的。相爱的双方,不能只管眼前的欢乐,更应放眼未来,早作计划,互相支持,给爱情打造一个可能的“归宿”,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毕业而面临“劳燕分飞”的无奈结局。      4.培养良好的恋爱道德意识   恋爱虽然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然要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约束。   首先,恋爱双方一定要彼此真诚。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故意隐瞒,或者欺骗对方。这样换来的爱情是先天不足的,是自私的,也是不道德的。作为女大学生,一方面要真诚对人,以真心换真心;另一方面在与不熟悉、不了解的人相处时,一定要谨慎,不能被表面迷惑、受骗上当。   第二,严肃对待爱情,不能朝秦暮楚、玩弄别人的感情。当自己确实接受不了对方的感情时,一定要及早向对方清楚地讲明,不能含糊其辞,使对方心存幻想。有些女同学,为了扩大选择,“脚踩几条船”,在感情问题上游移不定,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应当尽快作出选择。而一旦和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就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轻易见异思迁。   第三,不充当“第三者”。有些女大学生喜欢成熟的男性,不仅爱上不该爱的人,而且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后果,结果成为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害人又害己。   第四,讲究恋爱行为的健康与文明。热恋中的情人,行为亲昵无可非议,但关键是注意场合。作为女大学生,应该注意在公共场合要自尊自爱、自我克制,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此外对婚前性行为,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怎样正确对待婚前性行为。在讨论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正是通过争论,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分析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因为作为女性,通常是一些不良后果的直接承担者,所以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都应该注意保护好自身不受伤害。   第五,正确处理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每个谈恋爱的人都应该有一定的心理成熟度,因为任何恋爱都包含着失恋的可能性。随着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比例的升高,经历失恋痛苦的学生也必然越来越多。失恋后不管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别人,都是极端愚蠢的做法。失恋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成熟性的难得的机会,要从失恋中走出来,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对自己对他人的强烈的责任心来支持,更需要有远大的目标来引导。      二、学校应加强管理,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气氛      1.丰富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把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道德、法制等蕴涵其中,起到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的热情,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既不会在课余时间觉得寂寞、无聊和苦闷,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出生机勃勃、稳步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无疑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学校各级部门,特别是各系领导、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管理制度,定期考勤,对学生中出现的无故夜不归宿、留宿异性、旷课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违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外部约束学生,避免发生不恰当的恋爱行为。      3.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和辅导   当学生在恋爱问题上遇到困惑和挫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这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员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问题,摆正爱情的位置,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积极的、健康的爱情有助于丰富女大学生的情感,可以促进女大学生对自我各方面的提高和完善,反之,消极的、不健康的爱情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学会协调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不仅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也是女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学明,吴松,远东.爱是一门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20.   [2](苏)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M].李元立,关怀,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

  一、对女大学生应及早   进行恋爱观方面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由于现在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时间越来越趋于低年级化,所以最好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就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或讲座,以便使学生在大学期间一开始就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1.在校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   首先,肯定大学生谈恋爱现象的出现,是正常的。女大学生在校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上的青年正处在青春期后期,性发育已完全成熟,性意识增强,渴望与异性交朋友。   其次,正确看待大学校园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恋爱现象。一般都认为大学校园里的爱情是最超脱功利因素的、最纯洁的感情,现实是这样吗?据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三、四年级本科生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女生中出于爱情而恋爱的比例为52%,而男生这一相应的比例仅为24%,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   第三,恋爱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吗?也许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因人而异,随缘随份。爱情不同于其他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遇不可求的。真正的爱情是值得珍惜,应该好好把握的,但不是在求学期间一定可以遇到的。有些同学在校期间谈了一个又一个,却始终找不到爱的感觉,这是因为爱情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不是可以随意挥霍的。轻易地去谈恋爱,反而会损伤自己爱的能力。      2.深刻领会爱情的内涵   首先,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爱情,必须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对象。当自己爱上一个人时,也必须明确自己爱上了对方的哪些东西。应该考虑自己是否对对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他的价值观有什么特点,他值不值得信赖,两个人在生活上能不能合作,遇到困难时能不能同甘共苦,发生矛盾时能不能互相谅解等,这些其实都是建立在有无共同理想的基础上。   第二,爱情不是被爱,而是互爱。即使遭遇了爱情,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爱的能力。弗洛姆在谈论爱情时,特意区分了童稚之爱和成熟的爱。他指出,童稚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被爱,所以我爱。”成熟之爱的原则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被爱。”[1]但是一些女大学生恰恰把爱的问题看成是“被爱”的问题,于是千方百计使自己变得可爱,想通过改善自己的外表形象,增加自己的女性气质,来吸引异性的目光,使别人来追求自己、爱自己。真正的爱情,应首先培养自己爱的能力。   第三,爱情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恋爱双方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教导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缔造幸福。”[2]有些女同学被别人追求时,只愿意享受被人捧着的感觉,从不会真心地去关心对方,例如有些同学在回答“为什么谈恋爱”时,说“有人在逛街时给自己提包”、“下雨时给自己打伞”等;也有的同学随意更换对象,不考虑对方的感受,这都不是真正的爱情应有的态度。   第四,爱情的发展必然会渴望能够和对方终身相伴。现在在大学生中流行“不求天长地久,但求一朝拥有”,这一方面反映了由于大学生未来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许多校园恋爱是无结果的;但在另一个方面由于这种观点的流行,也容易造成一些同学只为追求一时的感情寄托而游戏人生、滥施情感。更有些同学知道大学恋爱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抱着获取经验的态度来谈恋爱,但是为了获取经验而去谈的恋爱,要么不是真正的爱情,要么肯定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3.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首先,爱情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部分。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应该是学习,而不是谈情说爱。随着近来大学不断地扩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再加上现实就业中对女性的歧视,这些都对女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以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而有些同学谈了恋爱后,不思茶饭更不思学习,这就是本末倒置了。理智的爱情应该能够摆正爱情和学业的关系,健康的爱情应该能够促进双方学业的进步。   其次,爱情也不是人生的全部。有些女同学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谈恋爱后,迅速从集体生活中脱离出来,陷入狭小的“两人世界”,对其他事情都不感兴趣,而一旦失恋,便一蹶不振,甚至轻生。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追求爱情,人生中除了爱情,还有许多值得珍惜的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第三,爱情和事业的关系。爱情不是永远浪漫的,终究要回归现实。爱情和婚姻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于女大学生来说,到底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得好”重要?事业有助于增强一个人的自尊、自信,也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没有事业的爱情是苍白的、空洞的;而有事业作奠基的爱情是坚实的、牢固的。相爱的双方,不能只管眼前的欢乐,更应放眼未来,早作计划,互相支持,给爱情打造一个可能的“归宿”,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毕业而面临“劳燕分飞”的无奈结局。      4.培养良好的恋爱道德意识   恋爱虽然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然要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舆论的约束。   首先,恋爱双方一定要彼此真诚。不能因为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故意隐瞒,或者欺骗对方。这样换来的爱情是先天不足的,是自私的,也是不道德的。作为女大学生,一方面要真诚对人,以真心换真心;另一方面在与不熟悉、不了解的人相处时,一定要谨慎,不能被表面迷惑、受骗上当。   第二,严肃对待爱情,不能朝秦暮楚、玩弄别人的感情。当自己确实接受不了对方的感情时,一定要及早向对方清楚地讲明,不能含糊其辞,使对方心存幻想。有些女同学,为了扩大选择,“脚踩几条船”,在感情问题上游移不定,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应当尽快作出选择。而一旦和对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就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轻易见异思迁。   第三,不充当“第三者”。有些女大学生喜欢成熟的男性,不仅爱上不该爱的人,而且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为了追求所谓的爱情,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行为后果,结果成为插足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害人又害己。   第四,讲究恋爱行为的健康与文明。热恋中的情人,行为亲昵无可非议,但关键是注意场合。作为女大学生,应该注意在公共场合要自尊自爱、自我克制,不要因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此外对婚前性行为,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怎样正确对待婚前性行为。在讨论中,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意见,但正是通过争论,可以促使学生深入地思考、分析婚前性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因为作为女性,通常是一些不良后果的直接承担者,所以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都应该注意保护好自身不受伤害。   第五,正确处理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每个谈恋爱的人都应该有一定的心理成熟度,因为任何恋爱都包含着失恋的可能性。随着大学校园里谈恋爱比例的升高,经历失恋痛苦的学生也必然越来越多。失恋后不管是伤害自己还是伤害别人,都是极端愚蠢的做法。失恋同时也是培养一个人成熟性的难得的机会,要从失恋中走出来,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对自己对他人的强烈的责任心来支持,更需要有远大的目标来引导。      二、学校应加强管理,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气氛      1.丰富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把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道德、法制等蕴涵其中,起到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作用。通过调动学生的热情,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既不会在课余时间觉得寂寞、无聊和苦闷,又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充实了自己的生活。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出生机勃勃、稳步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无疑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2.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学校各级部门,特别是各系领导、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管理制度,定期考勤,对学生中出现的无故夜不归宿、留宿异性、旷课等不同程度的违纪违规行为,一定要严肃处理。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从外部约束学生,避免发生不恰当的恋爱行为。      3.加强心理咨询的宣传和辅导   当学生在恋爱问题上遇到困惑和挫折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这是非常重要的。咨询员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谈,在取得学生的信任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恋爱问题,摆正爱情的位置,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积极的、健康的爱情有助于丰富女大学生的情感,可以促进女大学生对自我各方面的提高和完善,反之,消极的、不健康的爱情对人对己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帮助女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学会协调处理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不仅是恋爱成功、婚姻幸福的必要保证,也是女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学明,吴松,远东.爱是一门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20.   [2](苏)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M].李元立,关怀,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


相关内容

  • 对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反思
  • 对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反思 作者:童娟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3期 摘 要:针对大学校园里恋爱现象的普遍出现,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恋爱人群迅速增长的原因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影响:引导 一.大学生恋爱人群迅速增长的原因 ...

  • 思想状况5
  • 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 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菏泽学院 2010-2011 学年上学期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报告 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知识群体, 其思想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 突出地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

  •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 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概述:此次调查针对基信学院的部分学生,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9份问卷,回收率99%.其中男生47人,女生52人,男生占47.5%,女生占52.5%.此次调查主要涉及性别比例,调查内容主要分为恋爱对大学生来说的必要性分析,大学生的恋爱原因分析,恋爱的结果有无 ...

  • 中学生恋爱危害案例
  • 关于中学生谈恋爱问题的处理――写给张海静及孙冲同学的一封信 今天早自习后,班级中的一名学生给我递了一张纸条,是向我请教她现在的"恋爱困境"问题,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她的内心处于比较矛盾的状态,其实这事我早已发现了,但的确没有想到最佳的处理方法,所以就一拖再拖,终于拖到她来主动找我 ...

  • 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 前沿 2006年第4期 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祁永梅 * (大连市社会科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1) [提 要]指出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提出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建议, 这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 ...

  •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
  • 现阶段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探讨 重庆工商大学 社会工作 2003级2班 陈逸丽 指导老师 王成荣 中文摘要: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是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与性心理的发展,致使恋爱和性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恋爱与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大 ...

  • 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
  •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 2009-04-23 14:34[内容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 ...

  • 高中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早恋心理现象探究
  •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背景:当我们走在街上,可遇到一对对身穿校服的男女迎面而来.他们时而卿卿我我,时而打情骂俏.他们的行为亲昵得不符合他们的年龄.在我校,拍拖的现象也很普遍.由此可见,中学生早恋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好多学校好多老师家长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还有很多研究的人员 ...

  • 消费经济学
  •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试卷 2014 ~2015学年 第 2 学期 考试日期 2015年 月 日 消费经济学 科目 (论文) 本科 姓名 学号 我承诺,遵守<上海师范大学考场规则>,诚信考试. 签名:_____________ 一.论文题目: 当今大学生恋爱消费行为的研究分析 二.论文篇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