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的形成

黑洞的形成

宇宙中的天体也与地球上的生物一样,会经历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究竟黑洞是什么?广义相对论预言,黑洞就是大质量恒星死亡以后的“残骸”。具体来说,黑洞是质量大于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形成的一种天体。

力学知识告诉我们,万有引力无处不在,它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任何一个恒星各个部分之间当然也是存在万有引力的。但是,恒星之所以能够维持一个较大的球形而没有被万有引力吸引得“塌缩”下去,是由于存在其他的力与引力抗衡,这个力就是恒星内部热核反应加热气体产生的膨胀力。大家知道,热核反应的基本过程是将较轻的氢原子合并成较重的氦原子,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等到核燃料逐渐耗尽的时候,恒星也就开始衰老,濒临死亡了。这时,气体就会逐渐冷却下来,与引力相抗衡的气体压力因而就会大大减小。于是,恒星的外周部分在强大的万有引力作用下迅速向中心塌缩,恒星的体积迅速缩小。在塌缩过程中,恒星内部会形成反弹激波,恒星外层的气体会在反弹

激波的作用下爆炸,将一部分气体抛到宇宙空间中这就是后面将要提到的超新星爆发或伽马射线暴现象。

下一步的命运取决于原先恒星的质量。如果原先的恒星质量较小,小于10倍太阳质量,当恒星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一种叫做“电子简并压力”(见注释)的力能够与引力抗衡,星体于是停止塌缩。这时形成的星体叫“白矮星”。这种星体表面仍然存在少量可燃烧物质,但是温度非常高,所以颜色很“白”。再加上这种形体体积很小,即“很矮”,所以叫做白矮星。 如果爆发前恒星的质量比较大,大于10倍太阳质量但小于20倍太阳质量,引力就会更强一些,这时电子简并压力也无法与引力抗衡,恒星会进一步塌缩。这时另一种力——“中子简并压力”(见注释)出现并发挥作用,能够与引力达到平衡。星体于是停止塌缩。这时形成的星体叫做“中子星”。中子星中大部分物质都是由中子构成的,中子和中子之间空隙很小,故中子星密度非常大:它的半径只有10公里,但是质量却达到太阳质量的2倍!

如果爆发恒星的质量高于20倍太阳质量,引力会非常强,即使是中子简并压力也无法与之平衡,于是恒星只能进一步地塌缩下去,变成一个黑洞!美国宇航局(NASA)于2010年11月15日宣布发现的最年轻的黑洞,其前身星正是一个大约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

科学家通过详细的研究表明,对于质量大于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演化的最终结局虽然都是黑洞,但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超新星爆发,二是伽马射线暴。恒星到底表现为哪种方式,取决于恒星的初始物理状态,比如旋转的快慢。旋转慢的大质量恒星死亡后会发生超新星爆发;而旋转快的则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喷流”,也就是伽马射线暴。超新星爆发与伽马射线暴两种爆发的总能量相差无几,区别在于前者较为“温和”,即这些能量是在较长的时间里爆发,而且向不同方向喷出,而后者非常剧烈,在极短时间里——从不到1秒到几百秒——就发出巨大的能量, 而且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到目前为止,伽马射线暴是人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是上世纪60年代才偶然发现的比较新的天文现象,关于它的起因仍是一个谜,因此这是目前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这次观测到的年轻黑洞,是形成于31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注释】:要真正了解甚么是简并压力(Degenerate pressure),先要明白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的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简单来说,有一些基本粒子(例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是有排它性的,它们不能占据空间中的同一个位置。就好像一群顽皮小孩,你要他们靠在一起,他们总会推推撞撞,要把旁边的小孩赶得远远的。你要他们靠得越近,要用的力量也越大。这种粒子间的相互排斥力,便称为简并压力。在白矮星中,抗拒星体进一步塌缩的坏小孩便是电子,所以称这种排斥力为电子简并压力。而在中子星中,由于引力实在太强大,电子简并压力也对付不了,结果电子被迫压进质子内,结合而成中子,此时抵抗引力的排斥力,便是中子简并压力。假若中子星体的质量超过20个太阳质量,那么中子简并压力也对抗不了引力,到这时,自然界已再没有自然力量可和引力抗衡,物质只能无限塌缩,成为黑洞。

黑洞的形成

宇宙中的天体也与地球上的生物一样,会经历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究竟黑洞是什么?广义相对论预言,黑洞就是大质量恒星死亡以后的“残骸”。具体来说,黑洞是质量大于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形成的一种天体。

力学知识告诉我们,万有引力无处不在,它和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那么,任何一个恒星各个部分之间当然也是存在万有引力的。但是,恒星之所以能够维持一个较大的球形而没有被万有引力吸引得“塌缩”下去,是由于存在其他的力与引力抗衡,这个力就是恒星内部热核反应加热气体产生的膨胀力。大家知道,热核反应的基本过程是将较轻的氢原子合并成较重的氦原子,在这一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等到核燃料逐渐耗尽的时候,恒星也就开始衰老,濒临死亡了。这时,气体就会逐渐冷却下来,与引力相抗衡的气体压力因而就会大大减小。于是,恒星的外周部分在强大的万有引力作用下迅速向中心塌缩,恒星的体积迅速缩小。在塌缩过程中,恒星内部会形成反弹激波,恒星外层的气体会在反弹

激波的作用下爆炸,将一部分气体抛到宇宙空间中这就是后面将要提到的超新星爆发或伽马射线暴现象。

下一步的命运取决于原先恒星的质量。如果原先的恒星质量较小,小于10倍太阳质量,当恒星缩小到一定程度后,一种叫做“电子简并压力”(见注释)的力能够与引力抗衡,星体于是停止塌缩。这时形成的星体叫“白矮星”。这种星体表面仍然存在少量可燃烧物质,但是温度非常高,所以颜色很“白”。再加上这种形体体积很小,即“很矮”,所以叫做白矮星。 如果爆发前恒星的质量比较大,大于10倍太阳质量但小于20倍太阳质量,引力就会更强一些,这时电子简并压力也无法与引力抗衡,恒星会进一步塌缩。这时另一种力——“中子简并压力”(见注释)出现并发挥作用,能够与引力达到平衡。星体于是停止塌缩。这时形成的星体叫做“中子星”。中子星中大部分物质都是由中子构成的,中子和中子之间空隙很小,故中子星密度非常大:它的半径只有10公里,但是质量却达到太阳质量的2倍!

如果爆发恒星的质量高于20倍太阳质量,引力会非常强,即使是中子简并压力也无法与之平衡,于是恒星只能进一步地塌缩下去,变成一个黑洞!美国宇航局(NASA)于2010年11月15日宣布发现的最年轻的黑洞,其前身星正是一个大约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

科学家通过详细的研究表明,对于质量大于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演化的最终结局虽然都是黑洞,但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超新星爆发,二是伽马射线暴。恒星到底表现为哪种方式,取决于恒星的初始物理状态,比如旋转的快慢。旋转慢的大质量恒星死亡后会发生超新星爆发;而旋转快的则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喷流”,也就是伽马射线暴。超新星爆发与伽马射线暴两种爆发的总能量相差无几,区别在于前者较为“温和”,即这些能量是在较长的时间里爆发,而且向不同方向喷出,而后者非常剧烈,在极短时间里——从不到1秒到几百秒——就发出巨大的能量, 而且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到目前为止,伽马射线暴是人们所观察到的宇宙中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是上世纪60年代才偶然发现的比较新的天文现象,关于它的起因仍是一个谜,因此这是目前天体物理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这次观测到的年轻黑洞,是形成于31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

【注释】:要真正了解甚么是简并压力(Degenerate pressure),先要明白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的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s exclusion principle)。简单来说,有一些基本粒子(例如电子、中子、质子等)是有排它性的,它们不能占据空间中的同一个位置。就好像一群顽皮小孩,你要他们靠在一起,他们总会推推撞撞,要把旁边的小孩赶得远远的。你要他们靠得越近,要用的力量也越大。这种粒子间的相互排斥力,便称为简并压力。在白矮星中,抗拒星体进一步塌缩的坏小孩便是电子,所以称这种排斥力为电子简并压力。而在中子星中,由于引力实在太强大,电子简并压力也对付不了,结果电子被迫压进质子内,结合而成中子,此时抵抗引力的排斥力,便是中子简并压力。假若中子星体的质量超过20个太阳质量,那么中子简并压力也对抗不了引力,到这时,自然界已再没有自然力量可和引力抗衡,物质只能无限塌缩,成为黑洞。


相关内容

  • 史瓦西黑洞
  • 史瓦西黑洞 史瓦西黑洞就是所谓的"寻常黑洞".它是直接由较大的恒星演化而来的.恒星到晚期时核燃料消耗殆尽,辐射压(光压)急剧减弱,星体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缩.若质量(指原恒星的质量)大于8倍的太阳,其产物就是黑洞.在宇宙空间里,此类黑洞具多数,其最大质量一般不超过50倍的太阳. ...

  • 引力与黑洞
  • [摘要] 星球物质层次包压论认为,黑洞不是恒星燃料耗尽冷却后自身的引力坍缩而成,而是热星云团中高速旋转的气体物质因离心力的作用向四周扩张膨胀旋转运动,云团被旋转挤压成亮度高的云环盘并在中间形成星云稀少.光线相对黑暗的空洞,称之为黑洞.黑洞的存在不具有普遍性,只是极个别热星云演变生成新星球过程的特殊形 ...

  • 物理学家提出新理论:黑洞形成于宇宙早期,同时还带来了重元素
  • 宇宙中最早的黑洞究竟是在大爆炸发生后 1 秒钟内形成的,还是在大爆炸后的百万年后早期恒星死亡时形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天体物理学界的问题.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物理学家们对宇宙早期黑洞的形成,以及它们在重元素(Heavy Elements,如金.铂和铀)出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 ...

  • 时间简史论文
  • 编号:1187 1 有趣的黑洞 陈嘉怡 法学院13中队1班 2220133865 摘要:主要讲述了什么是黑洞,以及和黑洞的来源以及一些和黑洞有关的有趣现象. 关键词: 有趣 黑洞 霍金 一. 黑洞的神秘面纱 2004年2月19日下午,一个由国际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向公众展示了黑洞吞噬一个恒星的照片, ...

  • [科普阅读]类星体中"共舞"的双黑洞
  • 作为宇宙中最简单最优美的天体,神秘的黑洞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与大众的关注.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陆由俊率领的研究团队首次使用连续谱的特征方法,发现在著名的类星体Markarian 231中隐藏着超大质量的双黑洞"共舞"现象.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 ...

  • NASA宣称在地球附近发现最年轻的黑洞
  • NASA宣称在地球附近发现最年轻的黑洞(图) 2010年11月16日 07:10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6日,据美国宇航局报道, 科学家通过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在距地球5000万光年处发现迄今最年轻的黑洞,这个黑洞仅诞生30年,它对于人们研究黑洞婴儿阶段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 ...

  • 对暗物质和黑洞本质的探讨与分析-论文
  • 第13卷第4期 2013年8月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V01.13No.4Aug.2013 对暗物质和黑洞本质的探讨与分析. 张玉良 (潍坊市碳化硅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 摘潍坊261041)要:通过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推理以及部分的假设推理 ...

  • 研究发现原生黑洞不是宇宙暗物质的形成原因
  • 去年,科学家探测到由两个黑洞合并而发出的引力波,每个黑洞的质量比太阳大30倍.由于一个关于暗物质的理论表明,暗物质可能是以原生黑洞的形式出现,质量在太阳的10到1000倍之间.所以许多人推测,这项新发现可能是支持这一理论的新证据. 然而,现在一项研究揭示,关于这种黑洞是暗物质的说法"根本不 ...

  • 黑洞物理_蔡荣根
  • DOI:10.13405/j.cnki.xdwz.2015.05.004 黑洞物理 蔡荣根1 曹利明2 胡亚鹏3 (1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00080: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230026: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210016) 一.黑洞 1. 什么是黑洞? 什么是黑洞? 通常的 ...

  • 吞噬宇宙的超级大黑洞
  • 吞噬宇宙的超级大黑洞 光明网 02-24 15:44 位于6500万光年之外处女星座中的螺旋星系NGC 4845,拥有明亮的星系核球,和扁平而布满星际尘埃的星系盘.在它发光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超级黑洞.据估计,NGC 4845星系中心的这个黑洞,质量是太阳的数十万倍. 这张是NASA的钱德拉X射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