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重点知识问答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问答

一、中国古代史

1、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答:(1)坏处: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好处:①加快了统一步伐,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大大密切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2、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答:(1)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

(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统一的政权,它开创了一个统一的新局面。

(3)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秦朝的统一,为秦长城的修建和灵渠的开凿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障,为我国留下了富贵的文化遗产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答:(1)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南方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

(4)南方和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南方。

二、中国近代史

1、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

答:(1)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缩影;

(2)落后就要挨打。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落后,近代中国倍受欺凌,被列强肆意掠夺和践踏;

(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不忘国耻,努力学习,使祖国强大起来,不让悲剧重演。

2、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答:(1)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使是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答:(1)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

(2)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

4、长征胜利的原因和长征精神

答:(1)长征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红军的英勇奋战;③沿途群众的支持。

(2)长征精神:①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不懈;②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精神;③乐观主义精神;④团结一致、服从指挥。

5、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右翼抹杀历史真相这一现象?日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答:(1)南京大屠杀的启示: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珍爱生命,反对战争。

(2)日本右翼抹杀真相的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的罪恶,反而企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

(3)我们怎样看待日本右翼抹杀历史真相的行为:①他们这种歪曲、否定历史的行为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②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③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4)日本的正确做法: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与邻国友好相处。

6、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答:(1)对中国的影响:(略,参考前面笔记抗战胜利的影响)

(2)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盟军的压力,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抗战胜利的原因

答:(1)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团结抗战;

(2)中共领导敌后军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中国军民的顽强作战;

(4)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也得到了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

8、抗战胜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1)团结就是力量;

(2)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打败面临的共同敌人;

(3)期盼国共两党再次携手,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9、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统一台湾的历史条件)

答:(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 人民的共同利益;

(4)从法律角度看,《反国家分裂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5)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10、针对某些国家散布的“中国军费增加”、“中国威胁论”等言论,如何驳斥(如何看待、

有何看法)?

答:(1)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我国还未完成统一大业,台独势力猖獗,加强国防力量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不是为了称霸世界;

(2)中国军费开支虽然增加,但还远远不及一些国家,如只占美国的七十分之一,也远远不及日本;

(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爱国主义不核心的爱好和平的传统。

11、今后我国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答:(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从科学家邓稼先、袁隆平等人身上,我们有哪些感悟(认识、启示)?

答:(1)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

(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3)知识是最大的财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为什么说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答:中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时,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1)正面影响: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2)负面影响: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也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1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答:(1)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神学为内容,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发展为目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新航路的感控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共同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促使欧洲主要国家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15、萨拉热窝事件中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吗?谈谈你的理解。以赛族青年的行为为例,说说你是怎样看待突发事件给人类和平带来威胁的?

答:(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战爆发是不可避免的。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抓住这一偶然事件,寻找借口发动了战争。即使没有这一事件,帝国主义国家也会其它借口点燃一战的战火。

(2)赛族青年的刺杀行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采取的爱国行动,但暗杀是一种恐怖主义行动,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无益于民族正义事业;它引起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这种行为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

16、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一战后战胜国妥协、分脏的产物。

(2)它不公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也引发了战胜国之间的新矛盾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启迪

答:(1)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形成战后美苏争霸的新格局;③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④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得人心;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启迪: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④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18、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④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⑤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19、从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你认为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答:(1)共同点: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值得借鉴的地方: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④坚持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20、东欧剧变给我国的启示

答:(1)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21、霸权主义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答:(1)霸权主义的危害: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近年来霸权主义的表现:西方国家打着“人权”幌子,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如美国多次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由于美国长期实行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22、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何?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我国应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答:(1)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作为“多强”之一的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越来越大,和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联盟,在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我国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①搞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④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初中历史重点知识问答

一、中国古代史

1、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答:(1)坏处: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2)好处:①加快了统一步伐,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②促进了民族融合,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大大密切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各国为了战争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

2、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答:(1)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

(2)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完成了统一的政权,它开创了一个统一的新局面。

(3)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等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4)秦朝的统一,为秦长城的修建和灵渠的开凿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障,为我国留下了富贵的文化遗产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宋朝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答:(1)北方多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不仅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南方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

(4)南方和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了南方。

二、中国近代史

1、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认识

答:(1)圆明园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缩影;

(2)落后就要挨打。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落后,近代中国倍受欺凌,被列强肆意掠夺和践踏;

(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不忘国耻,努力学习,使祖国强大起来,不让悲剧重演。

2、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答:(1)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使是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在一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答:(1)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

(2)中国仍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中国的综合国力仍然很弱。

所以,即便是战胜国,中国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略的命运。

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

4、长征胜利的原因和长征精神

答:(1)长征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红军的英勇奋战;③沿途群众的支持。

(2)长征精神:①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不懈;②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精神;③乐观主义精神;④团结一致、服从指挥。

5、南京大屠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历史真相的目的是什么?作为中国人应如何看待日本右翼抹杀历史真相这一现象?日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答:(1)南京大屠杀的启示: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珍爱生命,反对战争。

(2)日本右翼抹杀真相的目的:这种行为表明他们不但没有诚意反省战争的罪恶,反而企图复活日本军国主义。

(3)我们怎样看待日本右翼抹杀历史真相的行为:①他们这种歪曲、否定历史的行为严重伤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不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②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③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决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4)日本的正确做法:正视历史,承认战争罪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与邻国友好相处。

6、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答:(1)对中国的影响:(略,参考前面笔记抗战胜利的影响)

(2)对世界的影响: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盟军的压力,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7、抗战胜利的原因

答:(1)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团结抗战;

(2)中共领导敌后军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中国军民的顽强作战;

(4)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也得到了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的大力援助。

8、抗战胜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1)团结就是力量;

(2)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打败面临的共同敌人;

(3)期盼国共两党再次携手,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9、对我国统一台湾的看法(统一台湾的历史条件)

答:(1)从历史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从民族角度看,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3)从现实角度看,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 人民的共同利益;

(4)从法律角度看,《反国家分裂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5)从可行性来看,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10、针对某些国家散布的“中国军费增加”、“中国威胁论”等言论,如何驳斥(如何看待、

有何看法)?

答:(1)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我国还未完成统一大业,台独势力猖獗,加强国防力量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安全,保障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不是为了称霸世界;

(2)中国军费开支虽然增加,但还远远不及一些国家,如只占美国的七十分之一,也远远不及日本;

(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爱国主义不核心的爱好和平的传统。

11、今后我国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答:(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从科学家邓稼先、袁隆平等人身上,我们有哪些感悟(认识、启示)?

答:(1)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精神;

(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3)知识是最大的财富,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为什么说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答:中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时,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1)正面影响: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自己与世界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2)负面影响: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也会给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1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答:(1)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以资本主义萌芽为经济基础,以反封建、反教会神学为内容,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以资本主义发展为目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流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殖民扩张开辟了道路。新航路的感控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3)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共同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促使欧洲主要国家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15、萨拉热窝事件中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吗?谈谈你的理解。以赛族青年的行为为例,说说你是怎样看待突发事件给人类和平带来威胁的?

答:(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战爆发是不可避免的。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战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抓住这一偶然事件,寻找借口发动了战争。即使没有这一事件,帝国主义国家也会其它借口点燃一战的战火。

(2)赛族青年的刺杀行动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采取的爱国行动,但暗杀是一种恐怖主义行动,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无益于民族正义事业;它引起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这种行为不是理性的爱国主义行动。

16、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一战后战胜国妥协、分脏的产物。

(2)它不公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也引发了战胜国之间的新矛盾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启迪

答:(1)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形成战后美苏争霸的新格局;③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④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得人心;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2)启迪: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④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18、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②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③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④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⑤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19、从二战后西欧各国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你认为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答:(1)共同点:①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值得借鉴的地方: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④坚持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20、东欧剧变给我国的启示

答:(1)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21、霸权主义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答:(1)霸权主义的危害: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近年来霸权主义的表现:西方国家打着“人权”幌子,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如美国多次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由于美国长期实行霸权主义,导致了恐怖主义的泛滥,最为典型的事件是“9·11事件”。

22、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如何?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我国应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

答:(1)当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中国作为“多强”之一的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越来越大,和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与地区联盟,在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下我国如何迎接机遇与挑战:①搞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④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相关内容

  • 初中历史如何提高中考教学成绩
  • 初中历史如何提高中考教学成绩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端考试,是师生非常关心的大事.能否使九年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除了从七年级开始打好基础外,中考前几个月的复习备考工作尤其重要.初中历史教学所涉及的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也很容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着无穷 ...

  • 九年级下历史教学计划
  • 篇一:2014年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赵守东 唐丽英 2014.2 一.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贯彻 2014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努 力提高个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做好九年级历史 教学工作,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争取做 ...

  • 2014年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 2014年九年级历史复习计划 大布中心学校 陈松娣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 历史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从中考的实际要求出发,制定了 ...

  • 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 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经验交流发言稿 乐蟠初中 文佑臣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探讨2014年中考复习的方法与策略.下面我先就2013.2014年中考试题,谈一下我个人对今年中考的粗浅见解.下面我就从近两年中考试卷分析及2015年中考复习设想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想法. 近两年中考试卷分 ...

  •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 摘 要:中考复习是一个繁忙而又复杂的过程,如何在有效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九年级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结合新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范围进行合理复习以求事半功倍,现就具体内容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关键词:中考复习:考试范围: 一. 从实际出发,了 ...

  • 2015中考历史总结与备考
  • 2014年中考历史得失 总体来看,今年中招试题的难度和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历史背景知识和史料分析能力考查,选择题延续了最近两年的材料命题趋势并最终达到成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整套试题所取的材料极为丰富和新颖,材料的来源多样,图文并茂.眼花缭乱的材料和叙述给考生增加了难度.试 ...

  • 对中考历史必考题型的应试技巧的几点探讨
  • [摘要]针对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中考必考题型的特点,本文将重点对应试技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帮助学生在中考应试过程中掌握大体技巧,取得理想成绩. [关键词]中考历史 必考题型 应试技巧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6 ...

  • 2016年初三历史中考成绩分析
  • 2016年初三历史中考成绩分析 这次的2016届中考成绩很不理想,重点率偏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做此次分析. 一.原因有以下几点: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 ...

  • 浅谈初三历史总复习
  • 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最后的两个月里,面对考试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初三历史应怎样组织学生复习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初三历史总复习的教学方法. 1按层次复习,逐步到位 复习应该多轮反复,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复习,拓宽知识,夯实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 ...

  • 新航线国际学校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
  •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 考试变化及备考建议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昨日出台,每年的中考说明不仅仅是作为考试的参考,更多的是对中考的定位,题型和考试内容的进一步的精简.今年中考,文化考试共5份试卷(含两份合卷).7门学科,满分为570分.昨日公布的考纲表明,所有学科均实行"网上阅卷&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