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会计确认基础的综述和思考

有关会计确认基础的综述和思考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会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基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等基本会计核算要素。会计确认是会计基本程序的首要环节,没有会计确认,会计其他流程的工作就无法展开。

一、会计确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对会计确认做出权威性定义, 在其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而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发布的文告《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对会计确认进行了定义,认为“确认是指将符合要素定义和第83段规定的确定标准项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它涉及到以文字和金额表示一个项目并将该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总额”(第83段如下:如果符合下列标准,就应确认一个符合要素定义的项目:①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企业 ②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我国对会计确认的研究始于20世纪 80年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葛家澍教授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人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人会计报表和如何列人会计报表”。同时还指出,“会计确认实际上要进行两次,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报表的揭示问题”。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所谓会计确认,是指将某一个项目当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类似项目而正式地加以记录或将其纳入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要解决4个基本问题:确认什么—什么业务应该进入会计系统;何时确认—能够进入会计系统的业务纳入哪一期间;如何确认

—确认为什么要素;确认多少—以多少金额进入会计系统,实际上是会计计量问题。综上所述,会计确认是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对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辨认的过程。会计确认的真正目的在于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它是由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生作用的特性所决定的。

二、会计确认基础

会计确认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目前,无论从财务会计的理论还是实务来看,可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一般只有两个,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沦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而权责发生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具体表述,各国学者均有不同见解,在这里列示一些对权责发生制的代表性的界定:

(1)“权责发生制会计是按货物的销售(或交付)和劳务的提供来确认收入,而不考虑现金的收取时间;对费用也按与相关联的收入的确认时间予以确认,不考虑现金支付的时间(Davidson and others,1979,p.6)。”

(2)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第4号公告中认为, “交易的其他事项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在其直接相关的时间内确认与报告,而非在现金收、付发生时确认与记录”。“每期收益和财务状况的确定,取决于在变动发生时的经济资源和义务及变动的计量,而非货币收支的简单记录。”

(3)“每期收益和财务状况的确定,取决于在变动发生时的经济资源和义务及变动的计量,而非货币收支的简单记录(APB Statement,No.4)。”

(4)“收入和费用在其被认为已赚取或已发生时予以确认,相应地,对其是否已收到或付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则不予考虑 (CICA,1988,par.17)。”

(5)“按照权责发生制,要在交易和其它事项发生时(并不是在现金或其等价物

收到或支付时)确认其影响,并且要将其记入与其相关联期间的会计记录,并在该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 (1ASC,1989,par.22)。”

我国现行会计模式确认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于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 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在会计实务中,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某些变化,其原因在于它们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足(见表1)。

表1. 两种确认基础的比较

对于权责发生制,最大的缺陷是与配比、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相矛盾。权责发生制最终确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严重脱节。就相关性来讲,他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还应能够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要成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决策的依据。

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假设:某企业2012年全年业务都为应收应付,无现金收支项目,按照权责发生制,企业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要记录,因为权利义务已发生。则企业到年末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是却没有现金流量表。而现金流动信息对于报表预期使用者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财价值。无论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还是外部投资人、债权人作出决策都会重视现金流动状况,而不是单纯以传统的净利润指标来进行判断。因此,权责发生制下容易对第三方产生误导,不利于管理层、投资人和债权人做出正确决策。

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在于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并且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当期收入,所有现金支出都作为当期的费用,因此,会计主体的资产都是现金,没有非现金资产,也没有债权、债务。而我们现在逐渐进入信用社会,大量交易采取非现金方式,同时很多企业在从事营利活动时,都需要一定量的预先投入,而这些在收付实现制下都无法确认。显然,只有当主体的营业活动极其简单、经营活动不需要任何大额的事先投入,并且不存在非现金交易的前提下,这种纯粹的收付实现制方能付诸应用。

三、会计确认的再认识: 一个职业判断过程

会计的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依据现有会计法律和规范,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 结合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特点,做出会计政策的选择, 进行会计估计, 处理会计业务过程。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不再对某项交易或事项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过程,而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 从而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大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 会计职业判断也贯穿于会计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再加上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增加损益信息失真风险。因此,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确认基础下,会计师运用的职业判断增多,从而可能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会计确认是对会计要素应否记录与报告、何时记录与报告以及作为何种项目记录与报告的过程, 这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第一步,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是一个会计人员辨认过程,是事实判断与逻辑价

值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认识逻辑的角度可以细化为四个阶段(表2):

2.

表2可简单表示为:经济现象→确认经济真相→反映经济真相→满足需要→输出有用的会计信息。具体到会计实务中,会计师在会计确认过程中的职业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定义性判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因此, 当资产的价值严重减损, 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就应对资产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虚增资产;当某收入预期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 收不回款项)时, 就不应该确认为收入,以免虚增利润。

2.可计量性判断。当某些项目符合会计要素定义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该项目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即衡量其价值的金额、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否确定。例如,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在其他条件均已满足时, 如果其金额无法确定,也不能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3. 相关性判断。相关性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有关。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会计信息的可用性, 就必须使提供的信息与各方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筹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等相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表现在每项具体的会计信息和信息总体上, 财务会计报告是汇总会计信息的载体, 因此,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表内确认时, 也应考虑其是否与信息使用者相关。

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问题,而不是仅仅局

限于会计确认标准、基础和计量的革新,因为不管这些技术方面如何改革,最后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终归是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自身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断;企业应建立继续教育体制,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防止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断,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量避免风险和损失,使企业的经营步入良性循环,保证企业顺利、稳定、持续发展。

四、参考文献

[1]马曙光、吴联生,会计确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财会通讯2008.2(268)

[2]张丽影,会计要素理论对会计确认影响分析,中国商界 (2010)12-087-02

[3]李昌德,论会计职业的判断力,学术纵横,2009.07

[4]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会计确认研究,财会通讯

[5]刘建,论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科学与管理2010

[6]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有关会计确认基础的综述和思考

会计作为一个以提供财会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基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等基本会计核算要素。会计确认是会计基本程序的首要环节,没有会计确认,会计其他流程的工作就无法展开。

一、会计确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首次对会计确认做出权威性定义, 在其1984年发表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确认和计量》中认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 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等之类正式地记入或列入某一个财务报表的过程, 它包括同时用文字和数字描述某一项目, 其金额包括在报表总计之中。对于一笔资产或负债, 确认不仅要记录该项目的取得或发生, 还要记录其后发生的变动, 包括从财务报表中予以消除的变动”。而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发布的文告《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对会计确认进行了定义,认为“确认是指将符合要素定义和第83段规定的确定标准项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它涉及到以文字和金额表示一个项目并将该金额计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总额”(第83段如下:如果符合下列标准,就应确认一个符合要素定义的项目:①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将会流入或流出企业 ②对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我国对会计确认的研究始于20世纪 80年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葛家澍教授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人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人会计报表和如何列人会计报表”。同时还指出,“会计确认实际上要进行两次,第一次解决会计的记录问题,第二次解决报表的揭示问题”。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所谓会计确认,是指将某一个项目当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或其他类似项目而正式地加以记录或将其纳入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会计确认要解决4个基本问题:确认什么—什么业务应该进入会计系统;何时确认—能够进入会计系统的业务纳入哪一期间;如何确认

—确认为什么要素;确认多少—以多少金额进入会计系统,实际上是会计计量问题。综上所述,会计确认是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对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辨认的过程。会计确认的真正目的在于为实现会计目标服务,它是由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生作用的特性所决定的。

二、会计确认基础

会计确认决定了会计核算主体何时将本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记录为何种要素,从而达到向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提供符合要求的信息这一根本目标。目前,无论从财务会计的理论还是实务来看,可选择的会计确认基础一般只有两个,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收实付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凡是本期收入的收益款项和付出的费用款项,不沦是否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期末不需要对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而权责发生制是以收益和费用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收益和费用,凡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反之,不属于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具体表述,各国学者均有不同见解,在这里列示一些对权责发生制的代表性的界定:

(1)“权责发生制会计是按货物的销售(或交付)和劳务的提供来确认收入,而不考虑现金的收取时间;对费用也按与相关联的收入的确认时间予以确认,不考虑现金支付的时间(Davidson and others,1979,p.6)。”

(2)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第4号公告中认为, “交易的其他事项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在其直接相关的时间内确认与报告,而非在现金收、付发生时确认与记录”。“每期收益和财务状况的确定,取决于在变动发生时的经济资源和义务及变动的计量,而非货币收支的简单记录。”

(3)“每期收益和财务状况的确定,取决于在变动发生时的经济资源和义务及变动的计量,而非货币收支的简单记录(APB Statement,No.4)。”

(4)“收入和费用在其被认为已赚取或已发生时予以确认,相应地,对其是否已收到或付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则不予考虑 (CICA,1988,par.17)。”

(5)“按照权责发生制,要在交易和其它事项发生时(并不是在现金或其等价物

收到或支付时)确认其影响,并且要将其记入与其相关联期间的会计记录,并在该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予以报告 (1ASC,1989,par.22)。”

我国现行会计模式确认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于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 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在会计实务中,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某些变化,其原因在于它们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不足(见表1)。

表1. 两种确认基础的比较

对于权责发生制,最大的缺陷是与配比、稳健性原则、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相矛盾。权责发生制最终确定的是净利润而不是现金流量,与现金流量严重脱节。就相关性来讲,他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还应能够用来评价企业业绩的优势。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要成为企业外部和内部决策的依据。

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假设:某企业2012年全年业务都为应收应付,无现金收支项目,按照权责发生制,企业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要记录,因为权利义务已发生。则企业到年末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是却没有现金流量表。而现金流动信息对于报表预期使用者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财价值。无论企业为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还是外部投资人、债权人作出决策都会重视现金流动状况,而不是单纯以传统的净利润指标来进行判断。因此,权责发生制下容易对第三方产生误导,不利于管理层、投资人和债权人做出正确决策。

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在于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下,会计只确认与现金收支有关的事项,并且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当期收入,所有现金支出都作为当期的费用,因此,会计主体的资产都是现金,没有非现金资产,也没有债权、债务。而我们现在逐渐进入信用社会,大量交易采取非现金方式,同时很多企业在从事营利活动时,都需要一定量的预先投入,而这些在收付实现制下都无法确认。显然,只有当主体的营业活动极其简单、经营活动不需要任何大额的事先投入,并且不存在非现金交易的前提下,这种纯粹的收付实现制方能付诸应用。

三、会计确认的再认识: 一个职业判断过程

会计的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依据现有会计法律和规范,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 结合企业自身经济活动的特点,做出会计政策的选择, 进行会计估计, 处理会计业务过程。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不再对某项交易或事项规定具体的会计处理过程,而是给出确认和计量的判断标准, 从而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大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 会计职业判断也贯穿于会计系统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再加上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要求收入与费用相配比,以便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分期确认、计算和分配收入及费用。但是由于在这一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方法太多,使得会计人员在存货计价、计提折旧等方面要采用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极大,增加损益信息失真风险。因此,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确认基础下,会计师运用的职业判断增多,从而可能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

会计确认是对会计要素应否记录与报告、何时记录与报告以及作为何种项目记录与报告的过程, 这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第一步,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的基本前提。会计确认是一个会计人员辨认过程,是事实判断与逻辑价

值判断的过程。这个过程从认识逻辑的角度可以细化为四个阶段(表2):

2.

表2可简单表示为:经济现象→确认经济真相→反映经济真相→满足需要→输出有用的会计信息。具体到会计实务中,会计师在会计确认过程中的职业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定义性判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因此, 当资产的价值严重减损, 不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就应对资产价值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虚增资产;当某收入预期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 收不回款项)时, 就不应该确认为收入,以免虚增利润。

2.可计量性判断。当某些项目符合会计要素定义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该项目是否能够可靠地计量,即衡量其价值的金额、计量单位、计量属性是否确定。例如,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在其他条件均已满足时, 如果其金额无法确定,也不能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

3. 相关性判断。相关性是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有关。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会计信息的可用性, 就必须使提供的信息与各方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筹资决策、经营决策、投资决策等相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表现在每项具体的会计信息和信息总体上, 财务会计报告是汇总会计信息的载体, 因此,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表内确认时, 也应考虑其是否与信息使用者相关。

在新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问题,而不是仅仅局

限于会计确认标准、基础和计量的革新,因为不管这些技术方面如何改革,最后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终归是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自身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增强职业判断;企业应建立继续教育体制,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规范,防止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蓄意做出错误的会计判断,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量避免风险和损失,使企业的经营步入良性循环,保证企业顺利、稳定、持续发展。

四、参考文献

[1]马曙光、吴联生,会计确认若干基本问题探讨。财会通讯2008.2(268)

[2]张丽影,会计要素理论对会计确认影响分析,中国商界 (2010)12-087-02

[3]李昌德,论会计职业的判断力,学术纵横,2009.07

[4]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会计确认研究,财会通讯

[5]刘建,论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科学与管理2010

[6]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相关内容

  • 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1搞
  • 中央广播电视大开放教育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专科毕业综合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作者: 学校: 专业:会计学 年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年 月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目 录 一.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1 (一 ...

  •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 [编者按]2010年4月2日,财政部发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 路线图>(财会[2010]10号),引起了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者的强烈反响.对此,中国会计学会于4月11日在北京工商大学举办资深会员论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中国对策",财政 ...

  • 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应用文献综述
  • 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应用 商学院 会计学 一.前言部分 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外部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致使盈利能力下降或经营发 ...

  •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一. 问题的提出 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更是只有短短几十年.目前,不论是在西方的研究中还是我国国内的研究中,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都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体系.首先,要想研究管理会计理论,不得不先提 ...

  • 云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云 南 财 经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类别: 夜大 级专业 学生姓名 胡颖 指导教师 范珂 论文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1 日 目 录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I 目录------------------------ ...

  • 2015届会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
  • 会计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方向 (一)财务会计 1. 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具体谈某一准则)的思考 2. 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 3. 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 4.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构建的探讨 5. 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工作的影响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7. 会计工作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8 ...

  •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研究报告
  • 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研究报告 一.专业课程知识综述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它是人们对会计实践活动加以系统化和条理 ...

  • 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指南-终版
  • 企业所得税申报体系综述 2014 年11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2014年第63号文件,公布了新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A类)表样,并要求在2014年度的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过程中使用该套新表.从直观上来看,新版报表从原来的16张报表增加到现在的41张报表,数量增加了很多,新增了采集纳税调整明细信息. ...

  • 其他综合收益研究综述
  • 其他综合收益研究综述 研究背景 2009年6月,我国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其中 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重要调整,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要求在利润表中"每股收益"项下增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