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从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三方面描述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最后还分别记录下了笔者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互联网 调查报告 心得体会

目 录

前言................................................................................................................................ 2 1.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2 2.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3

2.1整体现状........................................................................................................... 3 2.2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对称性........................................................................... 3 2.3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4 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5

3.1 手机网络、短信广告方面.............................................................................. 5 3.2 网络教育的快速的发展.................................................................................. 6 3.3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迅猛发展...................................................................... 6 3.4 互联网管理将更加规范.................................................................................. 6 4.心得体会..................................................................................................................... 7

4.1 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心得体会.................................................................. 7 4.2 对于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7 参考文献........................................................................................................................ 8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12月数据),短短16年,中国网民人数就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未来5年还要使普及率将达到45%,让更多人从互联网受益。同时,境内网站达323万个,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IPv4 地址拥有国,约2.3亿个。中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 3亿人。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1.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文献资料显示,我国互联网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有以下发展纪事。 1986年,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启动,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鲁斯厄大学。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创立,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2004年2月3日至18日,新浪、搜狐和网易先后公布2003年度的业绩报

告,分别实现了的全年度营业收入,首次引来了全年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2.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互联网对于我们已不再陌生,其现状虽众说纷纭,但都大同小异。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分别从整体现状、东西部发展和现阶段特征来描述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2.1整体现状

2009年1月13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 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时隔一年,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又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又有新的突破,网民数达3.84亿,增长率为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而手机上网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经过发展,中国互联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一面。 2.2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对称性

据文献统计,我国互联网的东西部发展具有不对称性,即整体呈现东部地区发展迅速、完善,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落后,最终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结果。

上表是2002-2009年度我国网站数排名前四位和后四位地区分布情况。根据这个表中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发展迅速、完善,西部内陆地区发展较为落后。 (2)互联网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联系。

(3)在我国互联网网站总量节节攀升的状况下, 东西部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网站数量占有率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减小, 反而加大了。 2.3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1)互联网发展不均衡、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尽管目前国内互联网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很不均衡、很多地方对网络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总体来看,国内的网络基础建设正经历重要的调整时期,网络环境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互联网产业也已经驶入了 “快车道”。 (2)互联网产业模糊,期待整合。

十年来,互联网所掀起的资本狂飙、财富冲动、创业热潮、新媒体神话乃至最具戏剧性的泡沫破灭等社会冲击波,引无数IT精英竞折腰。迄今为止,它仍然

是资本市场的黄金题材。互联网背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经济,更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生态。当然,这种新的经济生态迄今为止依旧处于混沌状态。.COM显然不是互联网的全部,产业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一是互联网与电信、计算机、家电产业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交融。互联网服务业与电信、家电、计算机、传媒、娱乐以及其他各个传统产业的边界变得异常模糊。在整合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混沌当中孕育的新的技术格局、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秩序。 (3)互联网服务内容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诞生初期,门户网站的模式几乎是所有网站的经营标准。在一个网站上,用户可以享受搜索、电子邮件、内容、社区等各种服务。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各类专业化网站不断涌现,一个网站提供所有互联网服务内容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4)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从市场经营的角度看,中国市场上最先赢利的一批公司就是专业化经营的网站。在那个门户网站集体亏损的时期,新东方教育在线等各类专业网站都已经开始赢利。面对专业化网站的挑战,门户网站新浪也先后收购了即时通信公司、旅游服务网站,并与雅虎合作推出了电子商务网站。然而,这种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样,在即时通信、旅游服务、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领域,专业化网站也对门户网站的全方位经营策略造成了严重威胁。

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我国互联网总体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从宏观来看,我国互联网将会越来越普及,经过查阅多篇文献,并加以思考、筛选与总结,得出我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大致如下。

3.1 手机网络、短信广告方面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广告无疑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在其运营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投入是用在广告上的,而且广告通常是非常昂

贵的。但是手机已经出现了很长的时间,手机广告却没有流行开来。主要是现在人们仍没有掌握手机短信广告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未来,随着人门对这个方面关注的加强,手机网络、短信广告会取得很大的发展。 3.2 网络教育的快速的发展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现代教育方式的网络教育在全球发展十分迅速。它把互联网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沟通的能力与人们对教育服务的巨大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并没有像国外那么流行,那么在未来若干年中,随着我国同国外接触的加深,网络教育会快速的在我国流行开来。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新市场,新市场的诞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投资者、企业管理者等都会促使互联网在这个方面的发展。 3.3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迅猛发展

互联网已经影响并改变着现代国人的生活方式,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极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已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超过1亿人。未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将向更加便捷、高效、优质、安全、人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就全面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这极大地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务公开水平。未来中国的电子政务将越来越公开、透明、及时、全面,政府的网络新闻发言将大量出现,且制度不断完善,以此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3.4 互联网管理将更加规范

由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太快, 加上客观上存在的政策法规制定的相对滞后性等因素, 中国互联网也存在着不容回避、不可小觑的问题:黑客攻击、儿童色情、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案件还时有发生,城乡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数字鸿沟”还不同程度存在。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

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随着中国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努力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相信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安全、文明。

4.心得体会

4.1 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我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正如本文所述,我知道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颇有体会。我真正感到中国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 ,竟能将互联网发展如今的水平,这不仅需要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还要有决心、效率以及创造力。互联网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同国际接轨的一大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科技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重要标志。

对于如今的现状,我的感觉可谓是忧喜参半。喜,是因为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是有档次的,这位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忧,则是因为信息的多元化可能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些负面影响,真伪难辨,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完善,给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作案的平台,再加之互联网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对称性,可能会由信息的两极分化转变为经济、思想、文化、观念等的两极分化。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确实感觉到了任重而道远,因为我国的互联网还有很多的问题要等待我们去解决,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学好相关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与积累。 4.2 对于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受益颇多,主要是在查阅文献和筛选信息方面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提升。

本次调查报告文献来源正宗,均来自CNKI数据库,其实这对我来说早已不

陌生,在数模竞赛时就对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本次对于信息的识别、筛选和思考对于我来说却是一大收获。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学会了如何从所下载的多篇文献中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分类,再通过自身思考,对其加以理解,得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或是与文献所述内容产生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完整、有条理的调差报告,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体验,相信这次体验所积累的经验会使我受用终生。

本次调查报告,让我在积累知识、增长见识的基础上,学会了一种研究方法,这对我以后遇到类似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自身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锻炼,可谓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崔柏.《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11 王永刚.《浅析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内江科技2010/10 李大铭.《论互联网的发展》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6

邓冠文.《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方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石屹.《我国东西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分析》 学海2010/05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别从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三方面描述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最后还分别记录下了笔者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互联网 调查报告 心得体会

目 录

前言................................................................................................................................ 2 1.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2 2.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3

2.1整体现状........................................................................................................... 3 2.2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对称性........................................................................... 3 2.3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4 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5

3.1 手机网络、短信广告方面.............................................................................. 5 3.2 网络教育的快速的发展.................................................................................. 6 3.3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迅猛发展...................................................................... 6 3.4 互联网管理将更加规范.................................................................................. 6 4.心得体会..................................................................................................................... 7

4.1 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心得体会.................................................................. 7 4.2 对于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7 参考文献........................................................................................................................ 8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确实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有关资料统计(2009年12月数据),短短16年,中国网民人数就达到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未来5年还要使普及率将达到45%,让更多人从互联网受益。同时,境内网站达323万个,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IPv4 地址拥有国,约2.3亿个。中国使用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3.46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 3亿人。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1.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文献资料显示,我国互联网起步相对较晚,主要有以下发展纪事。 1986年,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启动,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鲁斯厄大学。

1987年9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Internet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4年3月,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年5月,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创立,中国的普通百姓开始进入互联网络。

2004年2月3日至18日,新浪、搜狐和网易先后公布2003年度的业绩报

告,分别实现了的全年度营业收入,首次引来了全年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2.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互联网对于我们已不再陌生,其现状虽众说纷纭,但都大同小异。通过查阅文献,本文分别从整体现状、东西部发展和现阶段特征来描述我国互联网的现状。 2.1整体现状

2009年1月13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 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时隔一年,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京又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又有新的突破,网民数达3.84亿,增长率为28.9%。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而手机上网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经过发展,中国互联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一面。 2.2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对称性

据文献统计,我国互联网的东西部发展具有不对称性,即整体呈现东部地区发展迅速、完善,而西部地区发展缓慢、落后,最终造成了两极分化的结果。

上表是2002-2009年度我国网站数排名前四位和后四位地区分布情况。根据这个表中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1)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发展迅速、完善,西部内陆地区发展较为落后。 (2)互联网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有一定联系。

(3)在我国互联网网站总量节节攀升的状况下, 东西部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网站数量占有率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减小, 反而加大了。 2.3 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阶段特征

(1)互联网发展不均衡、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尽管目前国内互联网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很不均衡、很多地方对网络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但总体来看,国内的网络基础建设正经历重要的调整时期,网络环境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互联网产业也已经驶入了 “快车道”。 (2)互联网产业模糊,期待整合。

十年来,互联网所掀起的资本狂飙、财富冲动、创业热潮、新媒体神话乃至最具戏剧性的泡沫破灭等社会冲击波,引无数IT精英竞折腰。迄今为止,它仍然

是资本市场的黄金题材。互联网背后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经济,更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全新的经济生态。当然,这种新的经济生态迄今为止依旧处于混沌状态。.COM显然不是互联网的全部,产业融合是未来的大趋势。一是互联网与电信、计算机、家电产业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交融。互联网服务业与电信、家电、计算机、传媒、娱乐以及其他各个传统产业的边界变得异常模糊。在整合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在混沌当中孕育的新的技术格局、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秩序。 (3)互联网服务内容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互联网诞生初期,门户网站的模式几乎是所有网站的经营标准。在一个网站上,用户可以享受搜索、电子邮件、内容、社区等各种服务。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应用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各类专业化网站不断涌现,一个网站提供所有互联网服务内容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4)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从市场经营的角度看,中国市场上最先赢利的一批公司就是专业化经营的网站。在那个门户网站集体亏损的时期,新东方教育在线等各类专业网站都已经开始赢利。面对专业化网站的挑战,门户网站新浪也先后收购了即时通信公司、旅游服务网站,并与雅虎合作推出了电子商务网站。然而,这种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样,在即时通信、旅游服务、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等领域,专业化网站也对门户网站的全方位经营策略造成了严重威胁。

3.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我国互联网总体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从宏观来看,我国互联网将会越来越普及,经过查阅多篇文献,并加以思考、筛选与总结,得出我国互联网发展趋势大致如下。

3.1 手机网络、短信广告方面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广告无疑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一个企业或者公司在其运营的过程当中会有很大一部分投入是用在广告上的,而且广告通常是非常昂

贵的。但是手机已经出现了很长的时间,手机广告却没有流行开来。主要是现在人们仍没有掌握手机短信广告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未来,随着人门对这个方面关注的加强,手机网络、短信广告会取得很大的发展。 3.2 网络教育的快速的发展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现代教育方式的网络教育在全球发展十分迅速。它把互联网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服务和交流沟通的能力与人们对教育服务的巨大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并没有像国外那么流行,那么在未来若干年中,随着我国同国外接触的加深,网络教育会快速的在我国流行开来。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新市场,新市场的诞生意味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投资者、企业管理者等都会促使互联网在这个方面的发展。 3.3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迅猛发展

互联网已经影响并改变着现代国人的生活方式,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极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大型企业已超过50%,通过互联网寻找供应商的中小企业超过30%,通过互联网从事营销推广的中小企业达24%,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已超过1亿人。未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将向更加便捷、高效、优质、安全、人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就全面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这极大地促进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实践证明电子政务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务公开水平。未来中国的电子政务将越来越公开、透明、及时、全面,政府的网络新闻发言将大量出现,且制度不断完善,以此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3.4 互联网管理将更加规范

由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太快, 加上客观上存在的政策法规制定的相对滞后性等因素, 中国互联网也存在着不容回避、不可小觑的问题:黑客攻击、儿童色情、网络诈骗、网络侵权等不同类型的网络案件还时有发生,城乡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数字鸿沟”还不同程度存在。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

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随着中国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努力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相信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会越来越规范、安全、文明。

4.心得体会

4.1 对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我对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正如本文所述,我知道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我颇有体会。我真正感到中国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 ,竟能将互联网发展如今的水平,这不仅需要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还要有决心、效率以及创造力。互联网的发展水平,是我国同国际接轨的一大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科技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重要标志。

对于如今的现状,我的感觉可谓是忧喜参半。喜,是因为如今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和发展水平是有档次的,这位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忧,则是因为信息的多元化可能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一些负面影响,真伪难辨,同时由于管理的不完善,给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作案的平台,再加之互联网在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对称性,可能会由信息的两极分化转变为经济、思想、文化、观念等的两极分化。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确实感觉到了任重而道远,因为我国的互联网还有很多的问题要等待我们去解决,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能做的就是学好相关知识,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与积累。 4.2 对于本次调查报告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受益颇多,主要是在查阅文献和筛选信息方面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提升。

本次调查报告文献来源正宗,均来自CNKI数据库,其实这对我来说早已不

陌生,在数模竞赛时就对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不过本次对于信息的识别、筛选和思考对于我来说却是一大收获。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学会了如何从所下载的多篇文献中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分类,再通过自身思考,对其加以理解,得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或是与文献所述内容产生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一篇完整、有条理的调差报告,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体验,相信这次体验所积累的经验会使我受用终生。

本次调查报告,让我在积累知识、增长见识的基础上,学会了一种研究方法,这对我以后遇到类似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自身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锻炼,可谓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崔柏.《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0/11 王永刚.《浅析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内江科技2010/10 李大铭.《论互联网的发展》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6

邓冠文.《中国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历史与发展方向》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石屹.《我国东西部互联网发展的比较分析》 学海2010/05


相关内容

  • 形势与政策-互联网的发展与管理
  • 关于我国互联网发展和管理 王晨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

  •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 摘要:随着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消费理念的转变与现代金融趋势的不断变革,互联网与金融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日趋深化,我国也开始逐步倡导通过互联网金融这种特殊的金融模式来实现普惠金融(即全民共享金融服务)的理念.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相关问题 作为"互联网+" ...

  •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现金需求的影响及变化趋势
  • 目 录 1 互联网金融.现金需求的概念 .................................................. 3 1.1 传统金融在线化典型模式 . ................................................ 3 1.2 基于互联 ...

  •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分析--以中信银行为例
  • 学生毕业论文 题 目: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分析 --以中信银行为例 指导教师: 职 称: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年 级: 专 业: 年 月 日 我国商业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发展与分析 --以中信银行为例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结构化调整.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银行业在新常态背景下进 ...

  •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风险防范研究
  • 毕业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班 别: 金融1201B 学生姓名: 王燕 指导教师: 曲建忠 二〇一四年四月一日至二〇一四年六月三十日共十三周 摘要 作为互联网和金融深度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同时,我国的互联网金 ...

  • 热点专题五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 热点专题五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命题视角一 科技人物 材料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 ...

  • 试论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
  • 摘要:以传统金融模式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是怎样为广大客户提供低成本.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的呢?这主要这是因为它本身固有的"3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务".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年代,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所以,当今金融市场秩 ...

  • 十三五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 十三五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近期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对互联网行业发展寄予了更高期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互联网+"行动计 ...

  • 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 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及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在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 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8.46%.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市场前景良好,增长速度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