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双水相萃取技术在植物SOD提取纯化中的应用

2008年第6期

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No.6,2008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植物SOD提取纯化中的应用

夏,王

摘要:利用PEG-磷酸盐双水相萃取法对多种植物SOD进行提取研究以求最佳提取条件。考察影响因素包括

PEG分子量、PEG含量、pH值、温度等。SOD提取物活性检测采用325nm微量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并对提取到的植物SOD进行了型别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相组成为12%PEG-4000-24%磷酸盐;pH 7.0;温度为45℃。三种植物中库拉索芦荟SOD的活性回收率最高,采用最佳萃取条件可达87.2%,故大规模提取植物SOD的原料优选为库拉索芦荟。可见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完全代替传统SOD提取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毒性小,成本低等优点。

关键词:双水相萃取;聚乙二醇;磷酸盐;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SOD的研究和应用已受到广泛重视[1]。目前,国内外食用药用SOD大多从动物血中提取,以植物为原料大规模提取SOD的技术尚未成熟。

经对已有文献研究发现,大蒜[2]、库拉索芦荟[3]、金琥仙人球中含有较丰富的SOD,因此我们以这三种植物为原料,探索从植物中提取SOD的方法。

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从仙人掌中提取SOD[4],但尚未有从金琥仙人球中提取SOD的实验报道。

SHG 262型多功能粉碎机(宁波市舜辉电器有限公司),TGL-16c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UPER T21型冷冻离心机(美国科峻Kendro仪器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1

实验方法

植物SOD粗提液的制备

植物原材料均经过蒸馏水荡洗,切成小块,放入多

功能粉碎机粉碎,所得匀浆液经双层纱布过滤两次,合并滤液并离心10min(4000r/min,室温),取上清液并在60℃水浴下热变性15min,冷冻离心10min(8000r/min,4℃),取上清液,用透析袋动态浓缩除杂,即得植物SOD粗提液。由于大蒜植物本身汁液较其他两种植物少,因此在粉碎时需要加入PBS缓冲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提高提取效果。

2.2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的建立

将PEG和磷酸盐(K2HPO4和KH2PO4按比例组成)分别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准确量取一定量PEG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磷酸盐溶液,混合至试管开始出现混浊为止,离心分离或静置2h分离成相即可得到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根据加入的PEG和磷酸盐溶液的量,算出PEG和磷酸盐及水在系统中的质量百分浓度。

1.1

实验材料

材料

江苏海门产大蒜,购于江苏省海门市农贸市场;

库拉索芦荟、金琥仙人球,购于江苏省南京市金陵花卉市场。

1.2试剂与仪器

PEG2000、PEG4000(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PEG6000、PEGl0000(南京助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Bradford G250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SDS-PAGE标准蛋白:Protein Molecuar Weight Mar-ket(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其余试剂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44中国食物与营养

2.3双水相萃取方法

按照上述成相条件,配制高浓度的PEG和磷酸盐的备用溶液,用移液枪向刻度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PEG溶液和磷酸盐溶液,再加入2ml植物SOD粗提液,然后加双蒸水至10g,充分混合,静置待上下分相。2.4酶活的测定

采用325nm邻苯三酚EDTA微量法。反应总体积为3mL,其中2.98mL为含1mmol/L EDTA的pH 8.2,50mmol/L Tris-HCl缓冲液;0.01ml为10mmol/L HCI溶液;0.01mL为50mmol/L邻苯三酚溶液。空白对照管以0.01mL的10mmol/L HCl溶液代替0.01mL的邻苯三酚溶液。SOD样品管以0.01mL的SOD溶液代替0.01mL的10mmol/L HCl溶液。2.5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Bradford G250试剂盒进行测定。2.6

SOD型别的鉴定

根据文献[6],Mn-SOD对氰化物和过氧化氢均不敏感,Cu,Zn-SOD对氰化物和过氧化氢均敏感,Fe-SOD对氰化物不敏感,用这两种抑制剂进行实验,将3类SOD分开。

2.6.1H2O2对SOD活力抑制取4只洁净试管,各加入1.5%H2O2 15μl、20μl、25μl、30μl及适量SOD酶液,于30℃水浴恒温30min,取出迅速冷却至25℃,测定酶活力。并以重蒸水中酶活力为基准,计算其相对活力。2.6.2

KCN对SOD活力抑制

取6只洁净试管,各加入

表1

PEG分子量  

PEG

10004000600010000

10mM KCN 100μl、200μl、300μl、400μl、500μl、600μl及适量SOD酶液,于30℃水浴恒温30min,取出迅速冷却至25℃,测定酶活力,并以重蒸水中酶活力为基准,计算其相对活力。2.7

植物SOD的分子量测定

按照常规操作,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7]。

3结果和讨论

3.1PEG分子量的确定

实验采用PEG-磷酸盐双水相萃取体系。不同分子量PEG构成的双水相体系的疏水性不同。因为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当PEG分子量增加,即分子链的长度增加,其所包含的羟基减少,所以增加了溶液的疏水性;另一方面,PEG分子链的增长,可以造成溶液自由体积的减小,结果会造成蛋白质溶解度下降。因此,PEG的分子量是本实验重要的参数之一[5]。K2HPO4-KH2PO4是生物相容性较高的缓冲体系,对于蛋白质类易失活物质的双水相萃取分离具有一定优势。

据参考文献[8],张尔贤等已经考察过不同磷酸盐浓度对双水相萃取效果的影响,故本实验采取固定磷酸盐含量(24%K2HPO4-KH2PO4磷酸盐缓冲液),变化PEG的分子量和含量;固定体系组成,变化pH、温度等方法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备选PEG的分子量为:1000、4000、6000、10000。

不同分子量PEG对SOD活性的影响

 相比

  大蒜

  1.12  0.95  0.93  0.89

  53.2  71.1  68.3  59.5

下相SOD活性回收率(Ab%)

相组成(w/w%)

  磷酸盐(pH6.5)

  24  24  24  24

  芦荟  65.4  74.1  70.9  61.3

  仙人球  51.8  70.3  69.2  55.7

  15  15  15  15

下相SOD活性回收率(Ab%)=下相SOD活性/两相总SOD活性

由表1知,对于不同萃取体系,三种植物中芦荟Ab%普遍较高;而对于不同的植物SOD,PEG-4000萃取得到Ab%普遍较高。

故本实验双水相萃取体系确定为:PEG-4000-磷酸

表2

PEG质量分数下相活力回收率(Ab%)下相蛋白回收率(Pr.b%)

提纯率(Px)

**

盐;确定萃取体中PEG-4000最佳含量时,采用芦荟SOD为萃取对象。

3.2采用24%磷酸盐(pH6.5)和不同百分比PEG-4000

的双水相萃取结果

24%磷酸盐(pH6.5)和不同百分比PEG-4000的双水相萃取结果

  8  62.8  58.9  1.06

  10  72.0  57.1  1.26

  12  78.3  55.1  1.42

  15  72.9  53.6  1.36

  18  63.1  49.2  1.28

  20  52.7  41.5  1.27

  25  30.4  31.7  0.95

  30  8.9  14.5  0.61

下相蛋白回收率(Pr.b%)=下相蛋白含量/两相总蛋白含量

提纯率(Px)=下相活性回收率(Ab%)/下相蛋白回收率(Pr.b%)

吴夏等:双水相萃取技术在植物SOD提取纯化中的应用

100

pH

80回收率(%)

60402000

10

15

20

25

30

35

回收率(%)

顶部上相相界面下相底部

45

表4

  5.5  +  +  ++  -  +

不同pH条件双水相萃取现象

  6.0  +  +  ++  -  +

  6.5  +  +  ++  -  +

  7.0  +  +  ++  -  +

  7.5  8.0  8.5  +  +  +  +  +  +  ++  ++  ++  -  -  -  +  晶体  晶体

注+:混浊或沉淀(不溶物)++:致密沉淀-:澄清

1008060402005

5.5

6.57pH值

7.5

8.5

PEG-4000质量分数(%)b%)图1

PEG-4000含量对植物SOD的双水相萃取结果的影响

由图1表2可知,不同含量PEG-4000-24%磷酸盐双水相中,当PEG含量为12%时,Ab%达最大值。当PEG含量从12%增至30%时,Ab%随含量增加而下降,当PEG含量超过20%时,Ab%下降更为迅速。同时,Pr.b%也具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小于Ab%。通过计算,提纯数在PEG-4000含量为10%~15%之间出现较高数值,并在12%达到最大。

综合表2三项因素考虑,双水相萃取系统最佳组成为:12%PEG-4000-24%磷酸盐。3.3

表3

pHAb%Pr.b%Px

b%)图2

不同pH条件下双水相萃取结果

表3、图2表明了固定双水相组成(12%PEG-4000-24%磷酸盐),只改变pH,然后测定Ab%、Pr.b%,计算Px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pH=5.5~8.5,Ab%峰值出现在pH7.0处。对比之下,Pr.b%的起伏较小,当pH6.5时,Pr.b%达最大值。而12%PEG-4000-24%磷酸盐(pH7.0)的双水相配比,使得提纯率(Px)提高了近1倍。因此确定pH7.0为最佳pH条件。3.4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固定PEG-4000的百分含量为12%,磷酸盐为24%,pH7.0,考查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烘箱控制萃取温度。

pH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pH对12%PEG-4000-24%磷酸盐双水相萃取的影响

  5.5  0.1  0.3  0.33

  6.0  10.6  12.0  0.88

  6.5  69.3  49.1  1.41

  7.0  7.5  85.1  56.9  31.4  21.9  2.71  2.60

  8.0  45.9  18.6  2.47

  8.5  65.1  33.2  1.96

表5

温度(℃)Ab%Pr.b%Px

  20  56.9  23.3  2.44

温度对12%PEG-4000-24%磷酸盐(pH 7.0)双水相萃取的影响

  25  63.1  23.1  2.73

  30  78.4  28.5  2.75

  35  83.9  29.0  2.89

  40  86.6  29.2  2.97

  45  87.2  22.9  3.81

  50  85.1  22.8  3.73

  55  69.4  20.4  3.40

  60  49.7  15.1  3.29

  65  31.3  11.7  2.67

  70  15.5  7.9  1.96

由表5图3可知:芦荟SOD最适温度为40~50℃,在55℃以上活性急剧下降。通过计算比较Px,发现温度为45℃时可达最大提纯率。

3.5植物SOD性质的鉴定结果(表6)

表6

植物芦荟大蒜仙人球

3.6讨论

植物SOD经过冷冻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浓度较小,且PEG与磷酸盐对SOD活力均有影响,应尽量除去,采用流动透析30h可达到以上双重目的。

实验发现,pH对植物SOD在双水相中的分配有明显影响:当选用pH7.0的双水相进行萃取时,SOD活性回收率达峰值,而蛋白回收率下降,导致此pH条件下提纯率最大,说明此时SOD在下相的溶解能力强于杂蛋白。

本实验得到的植物SOD虽然纯化倍数不高,但是蛋

不同植物SOD性质鉴定结果

  型别  Fe-SOD  Cu,Zn-SOD  Cu,Zn-SOD

  蛋白质分子量(KDa)

  21.7  26.6  36.2

46

1009080706050403020100

中国食物与营养

参考文献

[1]戚连发,王建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生物活性物质

专题报道(一).中国保健,2005,4:52-53.

[2]孙永君.大蒜中SOD的提取研究.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

10:23-25.

[3]许平.芦荟超氧化物岐化酶的稳定性研究.重庆示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3):57-59.

[4]余旭亚,赵声兰,李涛,等.仙人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分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回收率(%)

离纯化及鉴定.云南化工,2000,27(3):17-19.[5]Ganapathi Patil,K.S.M.S.Raghavarao.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 for purification of C-phycocyanin.2007,34:156-164

[6]邹国林,罗时文.一种小白菜叶细胞溶质铜锌超氧化物歧

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生物化学杂志,1989,5:182-184.

[7]J.萨姆布克鲁克,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北京: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2:1713-1722.

[8]张尔贤,陈健康.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纯化Cu.Zn-

SOD研究.汕头大学学报,1999,14(1):36-42.

温度℃

b%)图3

不同温度下的双水相萃取结果

白活性回收率较高,且不需低温环境操作,成本较传统的SOD分离纯化方法更为低廉,所以,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植物SOD提供更佳选择。◇

《中国食物与营养》征稿启事

1.请您尽可能精炼语言,来稿篇幅控制在4500字左右。稿件应包括:中文标题,作者姓名(两位以上以逗号隔开),单位名称(包含地址、邮政编码,多个之间以分号隔开),中文摘要(300字以内),中文关键词(以分号隔开),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如引用他人作品,务请在参考文献中予以录著并在文中标注;请遵照国家标准,并以中文出现的先后为序),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最终请注明全文字符数。以上各项要求作者务必准确提供,不要遗漏,以免延误刊登。

2.文稿中表格采用三线表。线条图须用计算机作图,应能在word文件中打开并能修改。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3.稿件请发电子邮件至编辑部,本刊投稿务必发送电子版。请在稿件后注明联系人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E-mail等。

4.对审查合格的稿件,编辑部向作者发出稿件录用通知(含收取版面费通知),请注意查收E-mail。如未收到录用通知或修改通知,作者可在投稿两周后向编辑部查询录用结果。

5.如果本篇文章是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6.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确保文稿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请作者在提供文稿时标明推荐专家学者1~2人(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标注在作者简介下面:

本文推荐人:姓名,单位,技术职称

7.本刊刊登的稿件同时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网站(www.sfncc.org.cn)上全文刊登。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食物与营养》编辑部电话:(010)82109761网址:www.sfncc.org.cn

传真:(010)82106285

邮编:100081

E-mail:foodandn@263.net

2008年第6期

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

No.6,2008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植物SOD提取纯化中的应用

夏,王

摘要:利用PEG-磷酸盐双水相萃取法对多种植物SOD进行提取研究以求最佳提取条件。考察影响因素包括

PEG分子量、PEG含量、pH值、温度等。SOD提取物活性检测采用325nm微量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并对提取到的植物SOD进行了型别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相组成为12%PEG-4000-24%磷酸盐;pH 7.0;温度为45℃。三种植物中库拉索芦荟SOD的活性回收率最高,采用最佳萃取条件可达87.2%,故大规模提取植物SOD的原料优选为库拉索芦荟。可见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完全代替传统SOD提取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毒性小,成本低等优点。

关键词:双水相萃取;聚乙二醇;磷酸盐;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酶。SOD的研究和应用已受到广泛重视[1]。目前,国内外食用药用SOD大多从动物血中提取,以植物为原料大规模提取SOD的技术尚未成熟。

经对已有文献研究发现,大蒜[2]、库拉索芦荟[3]、金琥仙人球中含有较丰富的SOD,因此我们以这三种植物为原料,探索从植物中提取SOD的方法。

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从仙人掌中提取SOD[4],但尚未有从金琥仙人球中提取SOD的实验报道。

SHG 262型多功能粉碎机(宁波市舜辉电器有限公司),TGL-16c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SUPER T21型冷冻离心机(美国科峻Kendro仪器公司),DHG-91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浦东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1

实验方法

植物SOD粗提液的制备

植物原材料均经过蒸馏水荡洗,切成小块,放入多

功能粉碎机粉碎,所得匀浆液经双层纱布过滤两次,合并滤液并离心10min(4000r/min,室温),取上清液并在60℃水浴下热变性15min,冷冻离心10min(8000r/min,4℃),取上清液,用透析袋动态浓缩除杂,即得植物SOD粗提液。由于大蒜植物本身汁液较其他两种植物少,因此在粉碎时需要加入PBS缓冲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提高提取效果。

2.2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的建立

将PEG和磷酸盐(K2HPO4和KH2PO4按比例组成)分别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准确量取一定量PEG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磷酸盐溶液,混合至试管开始出现混浊为止,离心分离或静置2h分离成相即可得到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根据加入的PEG和磷酸盐溶液的量,算出PEG和磷酸盐及水在系统中的质量百分浓度。

1.1

实验材料

材料

江苏海门产大蒜,购于江苏省海门市农贸市场;

库拉索芦荟、金琥仙人球,购于江苏省南京市金陵花卉市场。

1.2试剂与仪器

PEG2000、PEG4000(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PEG6000、PEGl0000(南京助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Bradford G250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SDS-PAGE标准蛋白:Protein Molecuar Weight Mar-ket(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其余试剂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44中国食物与营养

2.3双水相萃取方法

按照上述成相条件,配制高浓度的PEG和磷酸盐的备用溶液,用移液枪向刻度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PEG溶液和磷酸盐溶液,再加入2ml植物SOD粗提液,然后加双蒸水至10g,充分混合,静置待上下分相。2.4酶活的测定

采用325nm邻苯三酚EDTA微量法。反应总体积为3mL,其中2.98mL为含1mmol/L EDTA的pH 8.2,50mmol/L Tris-HCl缓冲液;0.01ml为10mmol/L HCI溶液;0.01mL为50mmol/L邻苯三酚溶液。空白对照管以0.01mL的10mmol/L HCl溶液代替0.01mL的邻苯三酚溶液。SOD样品管以0.01mL的SOD溶液代替0.01mL的10mmol/L HCl溶液。2.5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Bradford G250试剂盒进行测定。2.6

SOD型别的鉴定

根据文献[6],Mn-SOD对氰化物和过氧化氢均不敏感,Cu,Zn-SOD对氰化物和过氧化氢均敏感,Fe-SOD对氰化物不敏感,用这两种抑制剂进行实验,将3类SOD分开。

2.6.1H2O2对SOD活力抑制取4只洁净试管,各加入1.5%H2O2 15μl、20μl、25μl、30μl及适量SOD酶液,于30℃水浴恒温30min,取出迅速冷却至25℃,测定酶活力。并以重蒸水中酶活力为基准,计算其相对活力。2.6.2

KCN对SOD活力抑制

取6只洁净试管,各加入

表1

PEG分子量  

PEG

10004000600010000

10mM KCN 100μl、200μl、300μl、400μl、500μl、600μl及适量SOD酶液,于30℃水浴恒温30min,取出迅速冷却至25℃,测定酶活力,并以重蒸水中酶活力为基准,计算其相对活力。2.7

植物SOD的分子量测定

按照常规操作,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7]。

3结果和讨论

3.1PEG分子量的确定

实验采用PEG-磷酸盐双水相萃取体系。不同分子量PEG构成的双水相体系的疏水性不同。因为在相同浓度的溶液中,当PEG分子量增加,即分子链的长度增加,其所包含的羟基减少,所以增加了溶液的疏水性;另一方面,PEG分子链的增长,可以造成溶液自由体积的减小,结果会造成蛋白质溶解度下降。因此,PEG的分子量是本实验重要的参数之一[5]。K2HPO4-KH2PO4是生物相容性较高的缓冲体系,对于蛋白质类易失活物质的双水相萃取分离具有一定优势。

据参考文献[8],张尔贤等已经考察过不同磷酸盐浓度对双水相萃取效果的影响,故本实验采取固定磷酸盐含量(24%K2HPO4-KH2PO4磷酸盐缓冲液),变化PEG的分子量和含量;固定体系组成,变化pH、温度等方法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

备选PEG的分子量为:1000、4000、6000、10000。

不同分子量PEG对SOD活性的影响

 相比

  大蒜

  1.12  0.95  0.93  0.89

  53.2  71.1  68.3  59.5

下相SOD活性回收率(Ab%)

相组成(w/w%)

  磷酸盐(pH6.5)

  24  24  24  24

  芦荟  65.4  74.1  70.9  61.3

  仙人球  51.8  70.3  69.2  55.7

  15  15  15  15

下相SOD活性回收率(Ab%)=下相SOD活性/两相总SOD活性

由表1知,对于不同萃取体系,三种植物中芦荟Ab%普遍较高;而对于不同的植物SOD,PEG-4000萃取得到Ab%普遍较高。

故本实验双水相萃取体系确定为:PEG-4000-磷酸

表2

PEG质量分数下相活力回收率(Ab%)下相蛋白回收率(Pr.b%)

提纯率(Px)

**

盐;确定萃取体中PEG-4000最佳含量时,采用芦荟SOD为萃取对象。

3.2采用24%磷酸盐(pH6.5)和不同百分比PEG-4000

的双水相萃取结果

24%磷酸盐(pH6.5)和不同百分比PEG-4000的双水相萃取结果

  8  62.8  58.9  1.06

  10  72.0  57.1  1.26

  12  78.3  55.1  1.42

  15  72.9  53.6  1.36

  18  63.1  49.2  1.28

  20  52.7  41.5  1.27

  25  30.4  31.7  0.95

  30  8.9  14.5  0.61

下相蛋白回收率(Pr.b%)=下相蛋白含量/两相总蛋白含量

提纯率(Px)=下相活性回收率(Ab%)/下相蛋白回收率(Pr.b%)

吴夏等:双水相萃取技术在植物SOD提取纯化中的应用

100

pH

80回收率(%)

60402000

10

15

20

25

30

35

回收率(%)

顶部上相相界面下相底部

45

表4

  5.5  +  +  ++  -  +

不同pH条件双水相萃取现象

  6.0  +  +  ++  -  +

  6.5  +  +  ++  -  +

  7.0  +  +  ++  -  +

  7.5  8.0  8.5  +  +  +  +  +  +  ++  ++  ++  -  -  -  +  晶体  晶体

注+:混浊或沉淀(不溶物)++:致密沉淀-:澄清

1008060402005

5.5

6.57pH值

7.5

8.5

PEG-4000质量分数(%)b%)图1

PEG-4000含量对植物SOD的双水相萃取结果的影响

由图1表2可知,不同含量PEG-4000-24%磷酸盐双水相中,当PEG含量为12%时,Ab%达最大值。当PEG含量从12%增至30%时,Ab%随含量增加而下降,当PEG含量超过20%时,Ab%下降更为迅速。同时,Pr.b%也具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小于Ab%。通过计算,提纯数在PEG-4000含量为10%~15%之间出现较高数值,并在12%达到最大。

综合表2三项因素考虑,双水相萃取系统最佳组成为:12%PEG-4000-24%磷酸盐。3.3

表3

pHAb%Pr.b%Px

b%)图2

不同pH条件下双水相萃取结果

表3、图2表明了固定双水相组成(12%PEG-4000-24%磷酸盐),只改变pH,然后测定Ab%、Pr.b%,计算Px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pH=5.5~8.5,Ab%峰值出现在pH7.0处。对比之下,Pr.b%的起伏较小,当pH6.5时,Pr.b%达最大值。而12%PEG-4000-24%磷酸盐(pH7.0)的双水相配比,使得提纯率(Px)提高了近1倍。因此确定pH7.0为最佳pH条件。3.4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固定PEG-4000的百分含量为12%,磷酸盐为24%,pH7.0,考查温度对萃取结果的影响。烘箱控制萃取温度。

pH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pH对12%PEG-4000-24%磷酸盐双水相萃取的影响

  5.5  0.1  0.3  0.33

  6.0  10.6  12.0  0.88

  6.5  69.3  49.1  1.41

  7.0  7.5  85.1  56.9  31.4  21.9  2.71  2.60

  8.0  45.9  18.6  2.47

  8.5  65.1  33.2  1.96

表5

温度(℃)Ab%Pr.b%Px

  20  56.9  23.3  2.44

温度对12%PEG-4000-24%磷酸盐(pH 7.0)双水相萃取的影响

  25  63.1  23.1  2.73

  30  78.4  28.5  2.75

  35  83.9  29.0  2.89

  40  86.6  29.2  2.97

  45  87.2  22.9  3.81

  50  85.1  22.8  3.73

  55  69.4  20.4  3.40

  60  49.7  15.1  3.29

  65  31.3  11.7  2.67

  70  15.5  7.9  1.96

由表5图3可知:芦荟SOD最适温度为40~50℃,在55℃以上活性急剧下降。通过计算比较Px,发现温度为45℃时可达最大提纯率。

3.5植物SOD性质的鉴定结果(表6)

表6

植物芦荟大蒜仙人球

3.6讨论

植物SOD经过冷冻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浓度较小,且PEG与磷酸盐对SOD活力均有影响,应尽量除去,采用流动透析30h可达到以上双重目的。

实验发现,pH对植物SOD在双水相中的分配有明显影响:当选用pH7.0的双水相进行萃取时,SOD活性回收率达峰值,而蛋白回收率下降,导致此pH条件下提纯率最大,说明此时SOD在下相的溶解能力强于杂蛋白。

本实验得到的植物SOD虽然纯化倍数不高,但是蛋

不同植物SOD性质鉴定结果

  型别  Fe-SOD  Cu,Zn-SOD  Cu,Zn-SOD

  蛋白质分子量(KDa)

  21.7  26.6  36.2

46

1009080706050403020100

中国食物与营养

参考文献

[1]戚连发,王建英.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生物活性物质

专题报道(一).中国保健,2005,4:52-53.

[2]孙永君.大蒜中SOD的提取研究.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

10:23-25.

[3]许平.芦荟超氧化物岐化酶的稳定性研究.重庆示范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3):57-59.

[4]余旭亚,赵声兰,李涛,等.仙人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分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回收率(%)

离纯化及鉴定.云南化工,2000,27(3):17-19.[5]Ganapathi Patil,K.S.M.S.Raghavarao.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 for purification of C-phycocyanin.2007,34:156-164

[6]邹国林,罗时文.一种小白菜叶细胞溶质铜锌超氧化物歧

化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生物化学杂志,1989,5:182-184.

[7]J.萨姆布克鲁克,等.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北京: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2:1713-1722.

[8]张尔贤,陈健康.PEG-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纯化Cu.Zn-

SOD研究.汕头大学学报,1999,14(1):36-42.

温度℃

b%)图3

不同温度下的双水相萃取结果

白活性回收率较高,且不需低温环境操作,成本较传统的SOD分离纯化方法更为低廉,所以,双水相萃取技术可以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植物SOD提供更佳选择。◇

《中国食物与营养》征稿启事

1.请您尽可能精炼语言,来稿篇幅控制在4500字左右。稿件应包括:中文标题,作者姓名(两位以上以逗号隔开),单位名称(包含地址、邮政编码,多个之间以分号隔开),中文摘要(300字以内),中文关键词(以分号隔开),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如引用他人作品,务请在参考文献中予以录著并在文中标注;请遵照国家标准,并以中文出现的先后为序),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最终请注明全文字符数。以上各项要求作者务必准确提供,不要遗漏,以免延误刊登。

2.文稿中表格采用三线表。线条图须用计算机作图,应能在word文件中打开并能修改。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3.稿件请发电子邮件至编辑部,本刊投稿务必发送电子版。请在稿件后注明联系人姓名、单位、地址、邮编、电话、E-mail等。

4.对审查合格的稿件,编辑部向作者发出稿件录用通知(含收取版面费通知),请注意查收E-mail。如未收到录用通知或修改通知,作者可在投稿两周后向编辑部查询录用结果。

5.如果本篇文章是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6.为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确保文稿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请作者在提供文稿时标明推荐专家学者1~2人(需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标注在作者简介下面:

本文推荐人:姓名,单位,技术职称

7.本刊刊登的稿件同时在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网站(www.sfncc.org.cn)上全文刊登。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食物与营养》编辑部电话:(010)82109761网址:www.sfncc.org.cn

传真:(010)82106285

邮编:100081

E-mail:foodandn@263.net


相关内容

  • 植物多糖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 5cience 2010.36(3):0465-469 ISSN0257-4799:CN32-1115/S ofSericulture E.mail:CYKE@chinajournal.net.ca 植物多糖的研究与开发应用进展 周启升 刘训理 段祖安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

  • 生物制药论文
  • 大连民族学院 养生药膳--青皮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094 姓名:代蕊 学号:2009031401 摘要:几个世纪以来,天然产物尤其是药用植物成分是人类获得药物的重要来源.在发 展中国家,植物一直是药物的主要来源,世界上有80%的人口主要依赖于植物和植物提取成分来维护健康.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是 ...

  •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题
  • <生物制药工艺学>复习思考题 生物药物概论 生物药物有哪几类?DNA重组药物与基因药物有什么区别? 生物药物有哪些作用特点? DNA重组药物主要有哪几类?举例说明之. 术语:药物与药品,生物药物,DNA重组药物,基因药物,反义药物,核酸疫苗,RNAi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基础 生物活性物质的 ...

  • 生物碱提取_分离和纯化的研究进展
  •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5期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7VOL.18NO.5 降低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延长LDL氧化修饰的延 迟时间,总苷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及肝脏MDA升高水平.提示紫茎女贞总苷及3种配糖体具有抗脂质过 ...

  • 天然产物分离新技术
  • 化 工 进 展 2003年第22卷第 7期 CHEMICAL INDUSTR Y AND EN GIN EERIN G PRO GRESS ・665・ 专题报道 天然产物分离新技术 谭天伟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摘 要 对天然产物的提取方法和分离精制方 ...

  • 超声波提取野菊花总黄酮及含量测定
  • 毕 业 设 计(论文) 2011 届 题 目 超声波提取野菊花 总黄酮及含量测定 专 业 制药工程 学生姓名 李明艳 学 号 07092206 指导教师 论文字数 完成日期 20 年 月 日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教 务 处 印 超声波提取野菊花总黄酮及含量测定 07092206 李明艳 (湖州师 ...

  • 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研究
  • 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研究 王霄 (合肥工业大学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详细介绍了动植物多糖的常见提取纯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提取时应根据所选材料的性质选用不同的方法,有些方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与别的方法协同 ...

  •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新技术
  •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新技术 ■常温超高压技术 高压生物化学研究已经证明:压力达到一定值,蛋白质.多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大分子会发生变性,但生物碱.低聚糖.甾.萜.苷.挥发油.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则不发生任何变化. 在高压生物化学的研究中还证明了:高压灭菌的机理是,压力作用于微生物,使细胞壁变性.破裂, ...

  •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
  • 植物多酚提取方法 1.1溶剂萃取法 原理:溶剂萃取是根据被提取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选用适当的溶剂 将有效成分从提取原料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注意:除溶剂极性大小外,溶剂萃取法还易受到溶剂pH值.提取温度.提取次数.溶剂体积和样品颗粒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超声辅助提取 原理:利用超声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