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案[饮酒]其五26

《饮酒》其五 一、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袁行霈先生

说:“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

人生的两大支柱。” 1、真率自然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宋书??隐逸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

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

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 。 《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耕植不足

以自给。幼稚盈家,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

所驱。”“畴昔苦长饥, 投耒去学仕。”(《饮酒二十首》) 入官场后,他常叨念 “静

念园林好”、“园田日梦想, 安得久离析?”(《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

溪》) 393年任江州祭酒 ,陶渊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

潜传》) 405年他任彭泽县令81天。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

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官场黑暗,诗人实现不了“大济于苍生”人生

价值, 折腰事人又违反自己的“质性”,毅然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

一)。 李泽厚:陶渊明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

人格和不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2、安贫乐道 回归田园20

余年间,生活贫苦,他没再出仕。 “岂不实辛苦, 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 道

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 义熙末年,陶渊明被征召为“著作佐郎”而“不

就”。 424年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

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

被他“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 。 邓小军:“在晋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

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二、陶渊明文学地位的变化 陶渊明

去世后,颜延之写了《陶征士诔》,褒扬了陶渊明品格和气节,对他的文学成就,

没充分肯定。 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萧统称赞“其文章不群,

辞采精拔”。 钱钟书统计,唐人“每赋重九、归来、县令、隐居诸题,偶用陶公

故事”者,及称美其人其文者有三十多家。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苏东坡:“吾与诗人无

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

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辛弃疾词作提及陶诗、陶文的有60首。辛

弃疾:“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钱钟书 :“渊明文名,至宋

而极”。 三、诗歌解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

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

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

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

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1、如何理解王安石评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这四句反映了

陶渊明怎样的心态 ? 前四句平易如同口语,但结构严密,第一

句叙述,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自然流畅。 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到他家访问,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虽身居“人境”,但精神超脱的幽静忘世心态。 2、诗人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领悟到怎样的真意? 诗人归隐后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悠然自得神态。 3、诗人写“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目的? 提示读者回到形象,去体味诗的含义:物

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恬淡心情。 此诗三层意境,由“幽静忘世,到物

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 四、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1、热爱劳动、

赞美田园生活的讴歌。 梁启超:“他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从勤劳得来。”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

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劳动中同农民建立

了感情。 《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

麻长”。 春景:“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

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夏景:“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和郭主簿》其一)秋景:“秋菊有佳色,

《饮酒》其五 一、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袁行霈先生

说:“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

人生的两大支柱。” 1、真率自然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宋书??隐逸传》:“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

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陶渊明:“质性自然,非矫

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 。 《归去来兮辞》序说:“余家贫,耕植不足

以自给。幼稚盈家,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此行谁使然, 似为饥

所驱。”“畴昔苦长饥, 投耒去学仕。”(《饮酒二十首》) 入官场后,他常叨念 “静

念园林好”、“园田日梦想, 安得久离析?”(《乙已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

溪》) 393年任江州祭酒 ,陶渊明“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

潜传》) 405年他任彭泽县令81天。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

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官场黑暗,诗人实现不了“大济于苍生”人生

价值, 折腰事人又违反自己的“质性”,毅然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

一)。 李泽厚:陶渊明所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

人格和不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2、安贫乐道 回归田园20

余年间,生活贫苦,他没再出仕。 “岂不实辛苦, 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 道

胜无戚颜。”(《咏贫士七首》) 义熙末年,陶渊明被征召为“著作佐郎”而“不

就”。 424年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

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

被他“麾而去之”(萧统《陶渊明传》) 。 邓小军:“在晋的隐居只是不愿心为

形役,入宋后的隐居则是不奉刘宋正朔。” 二、陶渊明文学地位的变化 陶渊明

去世后,颜延之写了《陶征士诔》,褒扬了陶渊明品格和气节,对他的文学成就,

没充分肯定。 萧统亲自为陶渊明编集、作序、作传。萧统称赞“其文章不群,

辞采精拔”。 钱钟书统计,唐人“每赋重九、归来、县令、隐居诸题,偶用陶公

故事”者,及称美其人其文者有三十多家。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 苏东坡:“吾与诗人无

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

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辛弃疾词作提及陶诗、陶文的有60首。辛

弃疾:“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钱钟书 :“渊明文名,至宋

而极”。 三、诗歌解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

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

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

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

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1、如何理解王安石评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

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这四句反映了

陶渊明怎样的心态 ? 前四句平易如同口语,但结构严密,第一

句叙述,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自然流畅。 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到他家访问,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虽身居“人境”,但精神超脱的幽静忘世心态。 2、诗人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领悟到怎样的真意? 诗人归隐后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悠然自得神态。 3、诗人写“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的目的? 提示读者回到形象,去体味诗的含义:物

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恬淡心情。 此诗三层意境,由“幽静忘世,到物

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 四、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 1、热爱劳动、

赞美田园生活的讴歌。 梁启超:“他的快乐不是从安逸得来,完全从勤劳得来。”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

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劳动中同农民建立

了感情。 《归园田居》其二:“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

麻长”。 春景:“鸟弄欢新节,泠风送馀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

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夏景:“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和郭主簿》其一)秋景:“秋菊有佳色,


相关内容

  • 大学语文教材目录
  • 大学语文教材目录 目录一(按历史年代排列) 中国古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诗经•黍离 <老子>四章 左传•晏子论"和"与"同" 战国策•苏秦佩六国相印 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庄子•秋水(节选) 离骚(节选)----------------屈 ...

  • 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
  • 关于陶诗"自然""平淡"的美学评价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高建新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 ...

  • 大学语文试卷
  • 大学语文试卷 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念奴娇>.(过洞庭)一词的警策之笔是 ( ) A 表里倶澄澈 B . 肝肺皆冰雪 C. 万象为宾客 D . 孤光自照 2.曾被 ...

  • 诗五首之[饮酒][行路难]公开课教案8
  • 30.诗五首之 <饮酒><行路难>公开课教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中,有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有李白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

  • 人教八年级下饮酒教案设计(成照华)
  • 人教八年级下<饮酒>教案设计(成照华) 一. 教材分析 <饮酒>诗共二十首,据序文,知这些诗因为都是醉后所写,故总题曰<饮酒>.这组诗的写作年代当在诗人四十岁之后,即在其刚刚离开彭泽令的职位归园田隐居不久. 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契合 ...

  •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 文学常识(一)
  • 学研-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 文学常识(一) 1.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孔子 ). 2.有"亚圣"之称的( 孟子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 ( 黄河伯和北 ...

  • [转]陶渊明的精神:菊花.古剑和酒
  • [摘要]菊花代表了渊明的隐逸之气,古剑代表了渊明的猛志与气节,酒则是渊明用以调和痛苦的良药.而陶渊明爱菊,主要是爱其象征意义:"黄花晚节"--以后凋之菊花象征保持晚节之高士. 本文摘自程滨先生所著<与陶渊明生活在桃花源>第十一章<菊解制颓龄>,由作者授权腾 ...

  •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大纲
  •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大纲 <大学语文>应兼容文学性.思想性.研究性,旨在通过教育教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教材力求联系学生实际,通过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提升当代大学生欣赏和鉴别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本教材在兼顾文学史的同时注重经典作品 ...

  • 健康教育六年级下册教案
  • 健康教育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课:爱美与健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正确的爱美观. 2.让学生知道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处理好这个阶段的种种问题. 教学重.难点: 知道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各种心理特征,以及如何处理 好这个阶段的种种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