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海洋监测应用探讨_曹洪涛

海洋开发与管理51

无人机遥感海洋监测应用探讨

曹洪涛,张拯宁,李明,李器宇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01)

摘要: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不断拓展,与遥感卫星、有人机系统形成优势互补。在海洋监测方面,无人机系统成为" 数字海洋" 建设的必备信息获取平台,具有任务出动灵活快速、成本费用低等优点,可多种载荷更换和协同搭配,遥感数据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在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测绘、海洋环境参数反演、海事监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将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管理规范、数据链带宽、任务载荷、智能性方面也将随着海洋需求不断提高。关键词:无人机;遥感系统;数字海洋;海洋监测

随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重要舞台,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海洋开发进入立体开发阶段,在深入开发利用传统海洋资源的同时,不断向深远海探索开发战略新资源和能源,大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数字海洋建设”,建设近海海洋信息基础平台、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海洋”原型系统,逐步完成“数字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以维护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开发多源多尺度时空海洋数据获取、同化、处理、集成应用和挖掘技术,实现海洋立体观测、获取海洋全方位信息,是建设“数字海洋”的基础,而卫星遥感、船载设备、浮标和潜标为海洋监测、海洋信息获取提供了有效手段。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平台已经开始由军事领域迅速地转向民用领域。在海洋监测方面,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遥感监测平台,飞行

收稿日期:2015-01-08

操作相对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成为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与卫星遥感、有人机遥感、海面调查互补,形成对海洋的多方位监测。

1无人机遥感系统

无人机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

任务设备、执行多种任务,并能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无人机系统是由飞行器、任务载荷、数据链、控制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无人机是搭载载荷、执行任务的平台,按照结构形态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根据其性能和执行任务的范围可分为超近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中远程无人机等。无人机可以根据任务需求搭载不同的载荷,常用的载荷有可见光相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相机、高光谱成像仪、SAR 等遥感遥测设备。数据链是实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通信连接的关键环节,可以将任务载荷的信息实时回传给地面,同时将无人机下行遥测信息发送至地面站,将上行的遥控信息发送至飞机和

52海洋信息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无人机

任务载荷

数据链

地面指挥控制站

监测中心

图1无人机系统构成

任务载荷。控制站是系统的指挥中心,通过软硬件等设备配合无人机系统进行任务规划,控制无人机起降,实时监测系统工作状态发出系统各种控制指令,并完成飞行的过程相关数据的存储。

利用无人机系统进行海洋监测,具有多种优势。与海面监测(船载设备调查、海面浮标等)相比,首先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反应的优势,操作简单,到达目标点速度快;其次,无人机监测覆盖范围广,由传统监测手段的定点监测扩展为面状监测,更有利于获取综合、全面的信息。与遥感卫星相比,无人机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重访时间灵活,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即可执行任务;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无人机平台高度灵活可变,远低于卫星高度,飞行速度也相对较慢,分辨率一般在分米、厘米级;具有更低的费用成本,无人机不仅造价低廉,并能重复使用,

根据需求可以更换搭载不同的载荷,具有一机多用、多事同行的优势。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准备安排时间短,可迅速出动,占用空间相对小,方便乘载在船体上,并且可在危险任务中避免机员伤亡。

2

2.1

无人机海洋监测应用

灾害监测

近年来,浒苔、赤潮、海冰、风暴潮等海洋

自然灾害频发,不断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对这些灾害缺乏全面、及时的信息掌握,造成预报不及时、监测不准确和处置不合理等结果。利用无人机搭载遥感传感器摄取灾害区影像,搭载摄像设备拍摄现场实时视频,获取灾情信息比其他常规

海洋开发与管理53

手段更加快速、客观和全面,能够达到灾前预报、灾中监控、灾后评估“三效合一”的监测效果。

灾前预报:利用无人机在灾害频发时段加强对海域的巡检,视察防暴大堤是否受损,调查浒苔、赤潮、海冰的分布,预测走向,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地区发布灾害预警;并且可通过长时间的观测,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以便在后期做到提前预知,采取应对措施。

灾中监控:在海洋灾害发生时,一方面,通过无人机调查灾害发生的范围、程度,制定合理的消灾方案,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在空中获取的实时遥感影像、视频,布置消灾方案,指挥消灾任务,观察消灾成效。

灾后评估:与GIS 技术相结合,对无人机获取的受灾海域遥感数据分析,提取受灾范围、受灾等级、损失程度等量化信息,指导灾后补救和后期防范。2.2

海洋测绘

港口、河流入海口、近海岸等水陆交界地带是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海域,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区域的地形地势变化也比较频繁。在人为因素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人们对水陆交界海域的开发利用度不断增强,例如填海造地、养殖区扩展、港口平台搭建等;在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海岸侵蚀造成海岸线变更,入海口冲击、淤积等原因造成入海口地形变更。加强对这些海域的测绘,对指导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无人机进行海洋测绘,比传统的测绘方法速度快,并能深入海水区域,获取的遥感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完成大比例尺制图。从无人机遥感影像中可以提取海岸、入海口、港口等海域的轮廓线及其变化,结合GIS 技术对面积、长度、变化量等量化分析并预测变化趋势。在填海造地时,利用无人机搭载LiDar 实时测量填造区域,指导工程的实施。利用SAR 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探测浅海区域的海底地形,绘制海底地形图。利用LiDar 数据建立海岸

线DEM ,为风暴潮的预警提供参考。在海岛礁测绘中,利用无人机同时搭载LiDar 和光谱传感器获取多源数据,提取海岛礁的轮廓线、面积、DEM 、覆被类型等信息,可建立三维海岛礁模型。

2.3海洋参数反演

海洋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关键部分,海表温度、盐度、海面湿度等环境参数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水循环、海洋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输入参数。遥感技术是快速大范围监测海洋环境参数的有效手段,可以对海洋长时间连续观测,为气候变化、水循环和海洋动力等研究提供依据数据。无人机可以监测局部重点海域的环境参数,是卫星遥感大范围监测的重要补充,为海洋区域气候、海洋异常变化、海洋生物环境、入海口海水盐度变化、沿海土地盐碱化等研究提供数据信息。无人机获取的海洋环境参数还可以为海上油气平台、浮标、人工建筑等耐腐蚀性、抗冻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无人机配备微波辐射计、热红外探测仪、高光谱成像仪等传感器探测海洋得到遥感数据,利用海洋参数的定量遥感反演算法模型反演海洋的各个参数。目前,反演模型大多是统计模型,利用遥感数据与反演的海洋参数之间建立起统计关系,通过统计回归的方法可以反演得到海洋温度、湿度、盐度等环境参数。2.4海事监管

无人机配备高清照相机、摄像机及自动跟踪设备,可以执行海上溢油应急监控、肇事船舶搜寻、遇险船舶和人员定位、海洋主权巡查等任务,能够快速到达事故现场,立体地查看事故区域、事故程度、救援进展等情况,即可回传影像和视频,在事故调查、取证等工作中为事故救援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监视事故发展,是“鹰眼”;而且由于无人机的海事监管救助的空中

特殊性,抗风等级大,遥控不受视觉条件限制,比舰载有人直升机更适于恶劣天气下的搜寻救助工作;一旦发生危险,不会危及参与搜救人员的生命,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是海洋恶

54海洋信息

劣天气下搜寻救助的可靠装备。目前,我国利用无人机进行海域巡检、监管已经开始进入业务阶段。

[2]张泰峰,杨晓华,柴志起,郑有区,张勇. 基于遥感数据反演技

术的东海海洋环境谱编制[J].装备环境工程,2013,01:29. [3]

周博天,刘湘南,吴伶,高洪雷. 基于水色遥感的香港海域黄色物质浓度反演模型[J].海洋环境科学,2013,01:115. [4]

林宁,赵培剑,丰爱平. 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研究[J].海2013,03:36. 洋开发与管理,

[5]林一平. 我国加强无人机对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J].交通与

运输,2013,01:31. [6]

喻文科,秦普丰,周俊宇,陈海. 水环境监测中的遥感应用探2013,04:183. 讨[J].绿色科技,

张彦彦,杨晖,陆伟,闫伟伟. 海域无人机遥感监测三[7]许祝华,

维立体监管系统的建设与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6:16. [8]黄文骞,吴迪,杨杨,梁志诚,张洋洋. 浅海多光谱遥感水深反

2013,02:43. 演技术[J].海洋技术,

[9]许可,高鹏冲,谢云开. 浅析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图像海岸带应

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7:4860.

[10]刘眉洁,戴永寿,张杰,任广波,孟俊敏,张晰. 高分辨率全极

(中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海冰二次分类方法研究[J].海洋学报文版),2013,04:80.

[11]雷添杰,李长春,何孝莹.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在灾害应急救

援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1,01:178.

[12]兰国新,李颖,李宝玉,刘丙新. 基于多源遥感的海上溢油应

急监测研究与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01:97. [13]孔毅,薛剑. 无人机海洋环境探测载荷配置优化[J].解放军理

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219.

[14]周伟,宋军,成旭. 无人机在海事监管救助中的应用与选型[J].

水运管理,2012,04:11.

3展望

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

多方面优势,应用价值较高。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力度和强度的增大,向着深海、远海进行扩展,需要获取海洋多方面的信息,对无人机的需1)规范化:随着无人机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应用的增多,需要对无人机的监管规范化、无人机配置标准化,以便对无人机的有效、合理利用;(2)高带宽化:提高无人机数据链的数据传输带宽,实现无人机高清图像、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保障控制站与无人机的远距离通信畅3)深远海化:无人机性能需要提升,延通;(

长航时、提高载重,以满足远海任务、大范围任务的要求,研制能够探测深海的无人机载荷,以满足深海监测的需要;(4)智能化:研制无人机智能系统,实现无人机自主起降、障碍躲避、智能追踪等能力,成为空中智能机器人。参考文献:

[1]

李刚. 我国卫星海洋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J].电子制作,2013,02:107.

陈云浩,李京,格日乐,史晓霞. 遥感技术在我国海冰[15]国巧真,

研究方面的进展[J].海洋预报,2006,04:95.

海洋开发与管理51

无人机遥感海洋监测应用探讨

曹洪涛,张拯宁,李明,李器宇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01)

摘要:无人机遥感系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不断拓展,与遥感卫星、有人机系统形成优势互补。在海洋监测方面,无人机系统成为" 数字海洋" 建设的必备信息获取平台,具有任务出动灵活快速、成本费用低等优点,可多种载荷更换和协同搭配,遥感数据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在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测绘、海洋环境参数反演、海事监管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将来,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管理规范、数据链带宽、任务载荷、智能性方面也将随着海洋需求不断提高。关键词:无人机;遥感系统;数字海洋;海洋监测

随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重要舞台,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海洋开发进入立体开发阶段,在深入开发利用传统海洋资源的同时,不断向深远海探索开发战略新资源和能源,大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数字海洋建设”,建设近海海洋信息基础平台、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海洋”原型系统,逐步完成“数字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以维护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开发多源多尺度时空海洋数据获取、同化、处理、集成应用和挖掘技术,实现海洋立体观测、获取海洋全方位信息,是建设“数字海洋”的基础,而卫星遥感、船载设备、浮标和潜标为海洋监测、海洋信息获取提供了有效手段。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平台已经开始由军事领域迅速地转向民用领域。在海洋监测方面,无人机作为一种新的遥感监测平台,飞行

收稿日期:2015-01-08

操作相对简单,智能化程度高,可按预定航线自主飞行、摄像,实时提供遥感监测数据和低空视频,成为空间数据获取的重要手段,与卫星遥感、有人机遥感、海面调查互补,形成对海洋的多方位监测。

1无人机遥感系统

无人机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

任务设备、执行多种任务,并能重复使用的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无人机系统是由飞行器、任务载荷、数据链、控制站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无人机是搭载载荷、执行任务的平台,按照结构形态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和旋翼无人机,根据其性能和执行任务的范围可分为超近程无人机、近程无人机、中远程无人机等。无人机可以根据任务需求搭载不同的载荷,常用的载荷有可见光相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相机、高光谱成像仪、SAR 等遥感遥测设备。数据链是实现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通信连接的关键环节,可以将任务载荷的信息实时回传给地面,同时将无人机下行遥测信息发送至地面站,将上行的遥控信息发送至飞机和

52海洋信息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无人机

任务载荷

数据链

地面指挥控制站

监测中心

图1无人机系统构成

任务载荷。控制站是系统的指挥中心,通过软硬件等设备配合无人机系统进行任务规划,控制无人机起降,实时监测系统工作状态发出系统各种控制指令,并完成飞行的过程相关数据的存储。

利用无人机系统进行海洋监测,具有多种优势。与海面监测(船载设备调查、海面浮标等)相比,首先具有机动灵活、快速反应的优势,操作简单,到达目标点速度快;其次,无人机监测覆盖范围广,由传统监测手段的定点监测扩展为面状监测,更有利于获取综合、全面的信息。与遥感卫星相比,无人机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率,重访时间灵活,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即可执行任务;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无人机平台高度灵活可变,远低于卫星高度,飞行速度也相对较慢,分辨率一般在分米、厘米级;具有更低的费用成本,无人机不仅造价低廉,并能重复使用,

根据需求可以更换搭载不同的载荷,具有一机多用、多事同行的优势。与有人机相比,无人机准备安排时间短,可迅速出动,占用空间相对小,方便乘载在船体上,并且可在危险任务中避免机员伤亡。

2

2.1

无人机海洋监测应用

灾害监测

近年来,浒苔、赤潮、海冰、风暴潮等海洋

自然灾害频发,不断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对这些灾害缺乏全面、及时的信息掌握,造成预报不及时、监测不准确和处置不合理等结果。利用无人机搭载遥感传感器摄取灾害区影像,搭载摄像设备拍摄现场实时视频,获取灾情信息比其他常规

海洋开发与管理53

手段更加快速、客观和全面,能够达到灾前预报、灾中监控、灾后评估“三效合一”的监测效果。

灾前预报:利用无人机在灾害频发时段加强对海域的巡检,视察防暴大堤是否受损,调查浒苔、赤潮、海冰的分布,预测走向,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地区发布灾害预警;并且可通过长时间的观测,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以便在后期做到提前预知,采取应对措施。

灾中监控:在海洋灾害发生时,一方面,通过无人机调查灾害发生的范围、程度,制定合理的消灾方案,另一方面,利用无人机在空中获取的实时遥感影像、视频,布置消灾方案,指挥消灾任务,观察消灾成效。

灾后评估:与GIS 技术相结合,对无人机获取的受灾海域遥感数据分析,提取受灾范围、受灾等级、损失程度等量化信息,指导灾后补救和后期防范。2.2

海洋测绘

港口、河流入海口、近海岸等水陆交界地带是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的海域,在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区域的地形地势变化也比较频繁。在人为因素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人们对水陆交界海域的开发利用度不断增强,例如填海造地、养殖区扩展、港口平台搭建等;在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海岸侵蚀造成海岸线变更,入海口冲击、淤积等原因造成入海口地形变更。加强对这些海域的测绘,对指导人们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无人机进行海洋测绘,比传统的测绘方法速度快,并能深入海水区域,获取的遥感数据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完成大比例尺制图。从无人机遥感影像中可以提取海岸、入海口、港口等海域的轮廓线及其变化,结合GIS 技术对面积、长度、变化量等量化分析并预测变化趋势。在填海造地时,利用无人机搭载LiDar 实时测量填造区域,指导工程的实施。利用SAR 和高光谱遥感数据可以探测浅海区域的海底地形,绘制海底地形图。利用LiDar 数据建立海岸

线DEM ,为风暴潮的预警提供参考。在海岛礁测绘中,利用无人机同时搭载LiDar 和光谱传感器获取多源数据,提取海岛礁的轮廓线、面积、DEM 、覆被类型等信息,可建立三维海岛礁模型。

2.3海洋参数反演

海洋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关键部分,海表温度、盐度、海面湿度等环境参数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水循环、海洋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输入参数。遥感技术是快速大范围监测海洋环境参数的有效手段,可以对海洋长时间连续观测,为气候变化、水循环和海洋动力等研究提供依据数据。无人机可以监测局部重点海域的环境参数,是卫星遥感大范围监测的重要补充,为海洋区域气候、海洋异常变化、海洋生物环境、入海口海水盐度变化、沿海土地盐碱化等研究提供数据信息。无人机获取的海洋环境参数还可以为海上油气平台、浮标、人工建筑等耐腐蚀性、抗冻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无人机配备微波辐射计、热红外探测仪、高光谱成像仪等传感器探测海洋得到遥感数据,利用海洋参数的定量遥感反演算法模型反演海洋的各个参数。目前,反演模型大多是统计模型,利用遥感数据与反演的海洋参数之间建立起统计关系,通过统计回归的方法可以反演得到海洋温度、湿度、盐度等环境参数。2.4海事监管

无人机配备高清照相机、摄像机及自动跟踪设备,可以执行海上溢油应急监控、肇事船舶搜寻、遇险船舶和人员定位、海洋主权巡查等任务,能够快速到达事故现场,立体地查看事故区域、事故程度、救援进展等情况,即可回传影像和视频,在事故调查、取证等工作中为事故救援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监视事故发展,是“鹰眼”;而且由于无人机的海事监管救助的空中

特殊性,抗风等级大,遥控不受视觉条件限制,比舰载有人直升机更适于恶劣天气下的搜寻救助工作;一旦发生危险,不会危及参与搜救人员的生命,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是海洋恶

54海洋信息

劣天气下搜寻救助的可靠装备。目前,我国利用无人机进行海域巡检、监管已经开始进入业务阶段。

[2]张泰峰,杨晓华,柴志起,郑有区,张勇. 基于遥感数据反演技

术的东海海洋环境谱编制[J].装备环境工程,2013,01:29. [3]

周博天,刘湘南,吴伶,高洪雷. 基于水色遥感的香港海域黄色物质浓度反演模型[J].海洋环境科学,2013,01:115. [4]

林宁,赵培剑,丰爱平. 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研究[J].海2013,03:36. 洋开发与管理,

[5]林一平. 我国加强无人机对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J].交通与

运输,2013,01:31. [6]

喻文科,秦普丰,周俊宇,陈海. 水环境监测中的遥感应用探2013,04:183. 讨[J].绿色科技,

张彦彦,杨晖,陆伟,闫伟伟. 海域无人机遥感监测三[7]许祝华,

维立体监管系统的建设与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06:16. [8]黄文骞,吴迪,杨杨,梁志诚,张洋洋. 浅海多光谱遥感水深反

2013,02:43. 演技术[J].海洋技术,

[9]许可,高鹏冲,谢云开. 浅析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图像海岸带应

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7:4860.

[10]刘眉洁,戴永寿,张杰,任广波,孟俊敏,张晰. 高分辨率全极

(中化合成孔径雷达数据海冰二次分类方法研究[J].海洋学报文版),2013,04:80.

[11]雷添杰,李长春,何孝莹. 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在灾害应急救

援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11,01:178.

[12]兰国新,李颖,李宝玉,刘丙新. 基于多源遥感的海上溢油应

急监测研究与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2,01:97. [13]孔毅,薛剑. 无人机海洋环境探测载荷配置优化[J].解放军理

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219.

[14]周伟,宋军,成旭. 无人机在海事监管救助中的应用与选型[J].

水运管理,2012,04:11.

3展望

无人机在海洋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

多方面优势,应用价值较高。随着人类对海洋开发力度和强度的增大,向着深海、远海进行扩展,需要获取海洋多方面的信息,对无人机的需1)规范化:随着无人机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应用的增多,需要对无人机的监管规范化、无人机配置标准化,以便对无人机的有效、合理利用;(2)高带宽化:提高无人机数据链的数据传输带宽,实现无人机高清图像、高清视频的实时回传,保障控制站与无人机的远距离通信畅3)深远海化:无人机性能需要提升,延通;(

长航时、提高载重,以满足远海任务、大范围任务的要求,研制能够探测深海的无人机载荷,以满足深海监测的需要;(4)智能化:研制无人机智能系统,实现无人机自主起降、障碍躲避、智能追踪等能力,成为空中智能机器人。参考文献:

[1]

李刚. 我国卫星海洋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J].电子制作,2013,02:107.

陈云浩,李京,格日乐,史晓霞. 遥感技术在我国海冰[15]国巧真,

研究方面的进展[J].海洋预报,2006,04:95.


相关内容

  • 环境应急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环境保护科学 第40卷 第3期 2014年6月 ·监测与分析· "空地一体化"环境应急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 刘 锐1,2,翟传森3,谢 涛1,4,丁青云3,胡秋红1 (1. 中科宇图(北京)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01: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 100 ...

  •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 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 罗续业 摘 要 九五 十五 1, 2 曹东 计划的支持下 3 1. 266003 2. 3001713. 300111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在国家海洋 在这两个示范系统的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区域性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

  •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全面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很多新型科技技术如雨后春笋不断蓬勃发展,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新的遥感技术正被运用到科技建设中,而方便快捷的无人机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小巧易操作,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科技发展的需求.本文就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生态环境中的应用等做了阐述. ...

  •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中国
  • 中国测绘报/2008年/7月/4日/第002版 ISPRS 大会专刊 摄影测量与遥感在中国 摄影测量与遥感开辟了人类认知地球的崭新视角,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角度和宏观尺度认识宇宙与世界的新方法.新手段.随着摄影测量步入全数字时代和遥感进入高分辨率.立体观测时代,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日益拓 ...

  • 2012_2013年测绘学科发展综合报告_宁津生
  • 第39卷第2期2014年02月 测绘科学 ScienceofSurveinandMain ygppg Vol.39No.2 Feb . 20122013年测绘学科发展综合报告- 宁津生,王正涛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摘 要:导航定位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三.遥感科学与技术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概念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不仅着眼于解决传统目标的几何定位,更为重要的是对利用外层空间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 ...

  •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编制大纲)
  •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 项目申报全流程指导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 1 - 为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国家海洋局.交通运输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 ...

  •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技术与研究方向
  • 三.开放研究基金指南的研究内容 1.重点资助项目. 基于多角度倾斜影像的三维城市建模关键技术 2. 影像信息的理论和技术 2.1 遥感辐射特性研究: 2.2 新型遥感传感器成像机理: 2.3 遥感影像的立体视觉与时序分析: 2.4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压缩.信息提取与分析: 2.5 卫星遥感影像实时.自 ...

  • 现代遥感技术特点应用
  • 现代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摘 要]遥感技术已深入到很多学科中,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 展.遥感成果获取的快捷以及所显示出的效益,则是传统方法不可 比拟的.现代遥感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 文探讨分析了遥感技术的新特点.新应用,结合这些新特点探讨了 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遥感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