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学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办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教学活动安排多样化——“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有课堂授课也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文教政策:“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设立“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教学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如中央官学规定,14岁到19岁开始入学;每年举行旬考、岁考和毕业考;每年有旬假和长假等放假形式;对教师实行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成绩分上中下三级九等,写有考评,当众宣读,考核结果与晋级、奖惩相结合。)

4、雅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尝试依法治教的国家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为国务院。

5、教育行政: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的管理。

6、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中心,

7、对于教学管理,朱熹主张严立课程,循序渐进, “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 “严立课程,宽着意思,久之当有味,不可求欲速之功。”

8、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9、代表:社会系统论——巴纳德;决策理论——西蒙;激励理论——马斯洛;领导行为研究——斯多格迪尔

10、动态原理:教育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的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的看代他们;要根据教育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节管理目标和措施,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的实现动态管理。

11、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规、政策、规划和指令为己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显表现为一种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12、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

13、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14、教育单行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各项有关教育某一方面的法律。教育基本法教育行政法

15、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教育决策、教育政策、教育评价

16、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课程功能的变革

17、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评价(教育决策、教育政策

18、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理论,扩充知识体系,完善学科建设,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先有某种设想和假说,然后通过研究对此予以确立和验证的教育科研属于基础研究

三、多项选择

1、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

(1)领导和指挥;(2)权力分配;(3)分工协作;(4)提高效率。

2、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1)国家的政治体制;(2)社会的经济状况;(3)教育和文化传统;(4)国际改革潮流。

3、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1)精简机构,讲求效率;(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3)分工协作;(4)信息联系渠道畅通;(5)因校制宜

4、我国教育政策确立的基本价值观念

(1)、以人为本;(2)、教育平等;(3)、效益优化; (4)、可选择性;(5)、多样性

5、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越权无效原则;(3)应急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

6、教育领导班子结构的内容

(1)、知识结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管理科学知识为主体的立体知识结构);

(2)、专业结构(既有熟悉教育业务的人,也有善于管理的人既有通晓政工人事工作的人,也有擅长后勤服务工作的人);

(3)、智能结构(既有思想家—善于运筹策划,也有组织家—善于协调关系,还有实干家—善于组织实施);

(4)、个性结构(领导者的不同个性能够协调互补,相得益彰);

(5)、年龄结构(老中青三结合)

7、教育决策的特性

(1)求标性(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

(2)求多性(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3)求优性(无论是方案选择还是方案中的指标、时间、人力、财力等因素,都应从优选择);

(4)求实性(决策要符合实际,便于实施和能取得实效)。

8、教育决策的要素

决策者;决策信息;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决策方案。

9、教育决策的原则

(1)、唯实原则;(2)、动态原则;(3)、集思原则;(4)、反馈原则;(5)、效益原则

10、教育决策的程序

(1)、确定目标;(2)、拟订方案;(3)、方案选优

(4)、组织实施

11、教育督导的职能是

(1)、监督; (2)、 评价;( )3、指导;( )4、反馈。

12、教育督导原则

(1)导向性原则;(2)依法督导原则;(3)科学性原则;(4)民主性:

13、教育评价功能:

(1)选拔功能;(2)管理功能;(3)教育功能

14教育评价原则

(1)、方向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15、教育评价方法有哪些?选择教育评价方法需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评价方法有哪些?

(1)、收集评价材料法(收集方式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人物推定、数理统计等):

(2)、结论评定法(相对评定、绝对评定、个体内差异评定);

选择教育评价方法需注意的问题

(1)、评价方法要具有高信度和高效度;

(2)、注意评价方法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评价方法应为评价人员所熟练掌握;

(4)、定性评价(评语)与定量评价(分数、等级)相结合

16、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教师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教师管理的内容:

1、教师队伍的预测和规划

2、教师的选拔和任用

3、教师的考核与培训

4、教师的福利待遇

17、教师管理的原则

1、选贤任能原则(根据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任用教师);

2、合理结构原则(使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知识结构等趋向合理化);

3、教育激励原则(正确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4、绩效原则(重视教师管理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以对学校实际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励教师的标准)。

18、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体育与卫生相结合;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三育并重;5、普及为主; 6、因地制宜。

19、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提出问题的能力;(2)表达能力;(3)评价与诊断问题的能力;(4)反思与研究的能力;(5)判断决策能力;

四、简答

1、管理的特点:

(1)、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

(2)、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事、信息、时间、空间等的管理;

(3)、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它离不开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

(4)、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1)教育领域中很多难以定论和把握问题,决定了教育管理不易于操作;

(2)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决定了教育管理评价标准难以量化;

(3)教育管理活动常常涉及到伦理、道德及价值观的问题,决定了教育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

(4)教育管理对象——教学人员的高专业化程度,决定了教育管理中管理人员与教学专业人员之间常会出现矛盾冲突;

(5)教育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决定了教育管理观念保守,制定教育政策法规谨慎。

3、学校管理的特点

(1)、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

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中心,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培育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2)、以阶段为标志的有序性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呈周期性向前发展的有序过程

(3)、以目标为前提的控制性

控制始终是和管理活动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这种控制更强调通过相应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达到对管理对象的自控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自主管理。

4、古典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管理。其基本主张是:(1)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2)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3)统一指挥,即组织内部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的指挥;(4)工作标准化,将工作细分为若干部分,从而使员工依标准程序展开工作;(5)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6)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7)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8)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行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6、法约尔的管理十四原则:(1)分工;(2)职权与职责; (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个人报酬与支付公平;(8)权利的集中与分散具弹性 ;(9)建立

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10)秩序 ;(11)公正;(12)任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7、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 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人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8、西蒙是当代行政学的代表人物,决策理论的创立者。他全面阐述了决策的意义、类型和过程,并队组织决策的合理性问题作了深刻分析。主张以行政行为的研究替代行政学的传统研究方式,包括行政组织、人际关系、人员激励、行政程序等。由于在组织决策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西蒙荣获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9、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管理处于以多元理论为支撑的状态,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共同影响着教育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

注重对教育管理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研究,教育管理学的历史研究、哲学问题研究、管理模式研究、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学校效能研究等等都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管理学产生初期(19世纪末),信奉思辩哲学,注重用演绎的方法研究教育管理问题。20世纪初又看重归纳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把数理逻辑作为一种工具,使教育管理研究更具演绎性,更看重理论,更强调数量,概念更结构化和标准化。80年代末又提出借助历史材料来构建教育管理理论。至此,教育管理研究方法中多元观点盛行。

10、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

– 学校要重视促进有形资源的扩展,更要重视学校无形资产的增加;

– 学校要重视资源的优化,更要重视促进学校文化的引领;

– “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与绿色教育);

– 教育的发展需要外部的支持,更要靠自身的努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

11、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

– 学校要重视促进有形资源的扩展,更要重视学校无形资产的增加;

– 学校要重视资源的优化,更要重视促进学校文化的引领;

– “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与绿色教育);

– 教育的发展需要外部的支持,更要靠自身的努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

12、教育管理原理与教育管理原则有何区别?

教育管理原理是指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育管理原则是管理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原则与教育管理原理的关系

(1)联系:教育管理原则以教育管理原理为基础,它是教育管理原理的具体体现。

(2)区别:教育管理原理,即教育管理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管理原则是人的主观选择,两者既有可能统一,也有可能不一致。如果对教育管理规律认识发生偏差,就有可能提出错误的教育管理原则。

13、简述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原则

1、含义:

教育管理活动中要合理的组织和利用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

2、贯彻要求

(1)提高用人效益(科学安排干部,知人善任,用人之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目标职务权力责任四位一体的分配给合适的干部;要关心人,注意协调人际关系激励士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2)提高财物利用率(尽力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以最小的财力物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提高时间利用率(合理控制和利用时间,把主要时间花在最主要的情况上,有勇气并果断地拒绝不必要办的事、次要的事;要把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放在功效最高的时间去做。)

14、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

1985年以来,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已基本上建立起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和管理的体制。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包括省市县乡)。具体表现为:中央规定基本学制、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学校人员编制标准、教师资格、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等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编制本地区的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和审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市、县(区)或乡镇分别对基础教育的不同方面负责。基础教育各级学校主要由市、县(区)、乡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在城市(不包括直辖市),一般是市或区(根据其规模大小而定)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筹措经费,并对师资和中小学进行直接管理;在农村,则由县或乡镇对实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实施管理权限,包括学校的布局、经费筹措、学校基本建设等。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把基础教育的责任层层下放,甚至下放到农村,以致基础教育的经费的安排、师资的配备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失去了必要的控制,使一些地方的基础教育发展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和影响;基础教育下放到乡甚至村以后,由于缺乏对乡、村政府的有效约束,使教育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甚至被侵占挪用,以致出现不能按时支付教师工资的现象;有的地方还任意调用教师,增加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4、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1)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按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并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2)党组织保证监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保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校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3)教职工民主管理——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

15、教育领导艺术的基本表现

(1)、用权艺术

有权要用但不可集权于一身,独断专行;不可越权。妨碍下属的积极性;不可玩弄权术,争权夺利;不可以权谋私,以势压人。

(2)、用人艺术

用人不可任人唯亲、任人为顺、任人为钱,应坚持任人唯贤、德看主流、才重一技、用人之长。

(3)、用财艺术

善于聚财,并能把财用到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处。

(4)、用计艺术

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拿主意,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能及时合理运用别人的正确意见。

(5)、用时艺术

讲究开会艺术,少开会、开短会;固定群众接待日;充分利用剩余时间看报、看电视新闻及从事其他业余活动;善于将所要处理的事进行分类:A类—最重要的事;B类—次重要的事;C类—可缓办的事。

(6)、交往艺术

注意交往的角色状态(与独断型、理智型、冲动型角色状态的人交往时要区别对待);要注意交往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1.5个身高和心理距离—宜近不宜远);要真诚的对别人感兴趣,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7)、演讲艺术

内容上:使听众知识上有收获,情感上有共鸣,思想上有启迪。方法上: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哲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相结合;普通话与地方话相结合;现代语与古语相结合;中国话与外国话相结合等等,这样会大大增强感染力。

15、为什么说积极稳妥地推行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管理创新的中心任务?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心脏工程”;

(2)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3)课程功能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育评价制度及其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16、教师的专业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使命感、历史责任感;(2)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认清历史发展的轨迹,留下历史足迹;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3)拼搏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4)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5)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6)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17、教师激励的策略有哪些?

(1)、物质策略:通过提高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以及建立物质奖励机制等手段来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策略。

(2)、目标策略: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让教师看到未美好的前景,并将者一前景与教师当前的工作学习与未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教师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3)、民主激励:基层中小学校长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教师有机回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定,经常与教师沟通情况,交流思想,从而激发教师在工作和思想上与学校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

(4)、情感激励:学校领导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探病、交朋友、与教师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感联系,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和遇到的种种困难,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教师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5)、榜样激励:通过领导者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或通过发现、总结和宣传校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为广大教师提供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参照和范例,从而激发教师为效法榜样而奋发向上。

(6)、信息激励: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先进学校、请外校教师来学校传授经验,以及向教师推荐报刊杂志有关教改的信息资料,使教师在不断的信息交流中体会社会变化之迅速和教育改革之紧迫,从而促进教师产生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力争上游的积极心态。

18、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有哪些?

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建立和健全学生管理的组织系统,加强学生组织队伍的建设;

(3)、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19、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一)任务

1、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组织机构;

2、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

3、组织选拔和合理分配德育力量;

4、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关系,形成德育合力。

(二)内容

1、明确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思想管理

2、确立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目标管理

3、制定德育工作管理计划——计划管理

4、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组织机构——组织管理

5、加强良好德育环境建设——环境管理

6、树立德育质量意识,确立德育质量标准——质量管理

20、总务后勤工作管理的内容

(1)、学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专用基金管理、学校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等)

(2)、学校教学设备管理

A、教室及教室内的各种设施;B、教师用的各种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C、音乐体育等课所需的教学设施和设备;D、自然课教学所需的仪器设施或生理化教学所需实验室;E、图书阅览室和按在校学生配备的图书;F、科技小组活动室、课外活动室或多功能教室;G、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学教室。H、年级组或教研组办公室。

(3)学校生活管理

A、办好食堂;

B、水电供应;

C、宿舍管理(分配、治安、卫生、维修等)。

(4)、校园环境管理

A、校园绿化管理;

B、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C、校园文化设施管理。

21、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本校的教育改革,做好校长的参谋,为学校决策出谋划策;

(2)、利用举办教育理论讲座等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普及教育科研知识;

(3)、编制本单位教育科研计划,组织学校课题申报工作;

(4)、检查课题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5)、组织专家鉴定课题成果,并对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6)、定期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信息”、“教育科研论文集”等,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校内外教育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

(7)、加强科研资料室建设,做好课题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订阅科研杂志,收集有关科研资料,为课题研究服务;

(8)、监督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22、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

一、教育科研计划管理(制定教育科研计划、确定教育科研的课题指南、组织教育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核准和批发教育科研经费、对科研实施情况进行协调、检查等)

二、教育科研经费管理((认真做好预、决算和各项开支的分析工作,保证教育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提高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和教育效益。)

三、教育科研的情报与档案管理

四、教育科研成果管理(鉴定、奖励、推广运用)

五、论述

1、两种教育管理体制类型的利弊分析

中央集权制——

优点:有利于统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也有利于中央调节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强对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扶持和帮助,也可促进教育标准的统一,便于各地根据统一标准评估和检查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不足:容易形成不顾地方特点和条件强求一致的局面,不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事业;由于主要责任集中在中央,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央集中管理,地方缺少自主权,会使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趋于保守、僵化,降低了教育管理效率。

地方分权制——

优点: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使教育适应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避免出现事事请示中央的现象;有利于地方及时处理和决断有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管效率,并促使中央集中精力更有效的履行其宏观管理职能。

不足:教育行政权利分散,不易统一政令,统一标准,运筹规划及统筹兼顾;各地条件不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同,容易造成教育的不平蘅发展;各地自主行政,中央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组织地方之间的教育协作。

2、什么是办学理念?校长为什么要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如何定位?

.什么是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确立办学理念:

(1)树立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树立办学理念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

(3)树立办学理念是校长的职业成长需要。

.办学理念如何定位:

办学理念是学校校长自身的主导思想,是一定价值观念在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目标上的体现,是一定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有机结合在办学目标上的反映,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具体化,是校长在一定主题教育思想支配下,融进自己(也包括学校其他领导和教职工)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自己的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

3、教学管理的任务有哪些?结合本校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业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教学管理的任务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确保教学的正确方向;

(3)、建立和维护教学为主的工作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4)、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

(5)、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学科学化;

(6)、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业务管理

(一)制定教学业务管理计划

(1)、学校教学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2)、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要求;

(3)、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其他与教学业务有关问题的咨询与指导;

(4)、收集整理有关教学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带有指导性的结论或建议;

(5)、开展横向联合,有效地与其他学校记进行交流沟通;

(6)、教师的业务进修与培养工作;

(7)、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学习课程标准及其有关理论与文件,协助检查、考评、总结学校教学工作,研究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

(8)、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1)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全面发展管理观、面向全体学生管理观、全程管理观、全员管理观

(2)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的检查制度、教学质量管理的分析制度、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制度

(3)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

遵循教育评价原则,灵活运用教育评价方法,使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定能够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4、权变性原则教育管理活动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和采取不同的措施、方法,实行动态调节,使教育管理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5、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6、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7、教学管理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方法学校对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8、德育管理就是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总体要求,提出学校德育管理目标,建立德育管理机构,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管理制度,并通过德育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对德育工作的质量评估来确保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任务的完成。

9、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10、教育领导就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自己应付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11、教育决策是指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12、教育领导艺术是指建立在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非规范化的令人信服的领导技能。

13、校本培训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其核心是培训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即培训完全服务于本校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全根据本校及本校教师的特点来编制设定,培训者基本上由本校的教师来担任。

二、单项选择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美)佩恩《学校行政》1875年,(美)达顿、斯奈登《美国的教育行政》1908年]

2、《学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管理文献之一,全文仅1200余字,但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如主张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办学——“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教学活动安排多样化——“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即有课堂授课也有自习和课外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教学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文教政策:“崇儒兴学、兼用佛道”;

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设立“国子监”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官长史领导);

教学管理制度:已相当完善,从入学到毕业几乎都有制度化的规定。(如中央官学规定,14岁到19岁开始入学;每年举行旬考、岁考和毕业考;每年有旬假和长假等放假形式;对教师实行每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考核成绩分上中下三级九等,写有考评,当众宣读,考核结果与晋级、奖惩相结合。)

4、雅典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尝试依法治教的国家

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为国务院。

5、教育行政: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的管理。

6、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中心,

7、对于教学管理,朱熹主张严立课程,循序渐进, “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 “严立课程,宽着意思,久之当有味,不可求欲速之功。”

8、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之父)

9、代表:社会系统论——巴纳德;决策理论——西蒙;激励理论——马斯洛;领导行为研究——斯多格迪尔

10、动态原理:教育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的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的看代他们;要根据教育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及时调节管理目标和措施,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的实现动态管理。

11、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规、政策、规划和指令为己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显表现为一种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12、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制度。

13、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

14、教育单行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各项有关教育某一方面的法律。教育基本法教育行政法

15、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教育决策、教育政策、教育评价

16、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课程功能的变革

17、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评价(教育决策、教育政策

18、研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理论,扩充知识体系,完善学科建设,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先有某种设想和假说,然后通过研究对此予以确立和验证的教育科研属于基础研究

三、多项选择

1、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

(1)领导和指挥;(2)权力分配;(3)分工协作;(4)提高效率。

2、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因素

(1)国家的政治体制;(2)社会的经济状况;(3)教育和文化传统;(4)国际改革潮流。

3、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1)精简机构,讲求效率;(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3)分工协作;(4)信息联系渠道畅通;(5)因校制宜

4、我国教育政策确立的基本价值观念

(1)、以人为本;(2)、教育平等;(3)、效益优化; (4)、可选择性;(5)、多样性

5、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越权无效原则;(3)应急性原则;(4)合理性原则。

6、教育领导班子结构的内容

(1)、知识结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管理科学知识为主体的立体知识结构);

(2)、专业结构(既有熟悉教育业务的人,也有善于管理的人既有通晓政工人事工作的人,也有擅长后勤服务工作的人);

(3)、智能结构(既有思想家—善于运筹策划,也有组织家—善于协调关系,还有实干家—善于组织实施);

(4)、个性结构(领导者的不同个性能够协调互补,相得益彰);

(5)、年龄结构(老中青三结合)

7、教育决策的特性

(1)求标性(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

(2)求多性(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3)求优性(无论是方案选择还是方案中的指标、时间、人力、财力等因素,都应从优选择);

(4)求实性(决策要符合实际,便于实施和能取得实效)。

8、教育决策的要素

决策者;决策信息;决策对象;决策目标;决策方案。

9、教育决策的原则

(1)、唯实原则;(2)、动态原则;(3)、集思原则;(4)、反馈原则;(5)、效益原则

10、教育决策的程序

(1)、确定目标;(2)、拟订方案;(3)、方案选优

(4)、组织实施

11、教育督导的职能是

(1)、监督; (2)、 评价;( )3、指导;( )4、反馈。

12、教育督导原则

(1)导向性原则;(2)依法督导原则;(3)科学性原则;(4)民主性:

13、教育评价功能:

(1)选拔功能;(2)管理功能;(3)教育功能

14教育评价原则

(1)、方向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15、教育评价方法有哪些?选择教育评价方法需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评价方法有哪些?

(1)、收集评价材料法(收集方式有:观察、访谈、问卷、测验、人物推定、数理统计等):

(2)、结论评定法(相对评定、绝对评定、个体内差异评定);

选择教育评价方法需注意的问题

(1)、评价方法要具有高信度和高效度;

(2)、注意评价方法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3)、评价方法应为评价人员所熟练掌握;

(4)、定性评价(评语)与定量评价(分数、等级)相结合

16、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教师管理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教师管理的内容:

1、教师队伍的预测和规划

2、教师的选拔和任用

3、教师的考核与培训

4、教师的福利待遇

17、教师管理的原则

1、选贤任能原则(根据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和任用教师);

2、合理结构原则(使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知识结构等趋向合理化);

3、教育激励原则(正确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4、绩效原则(重视教师管理的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并以对学校实际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评价和奖励教师的标准)。

18、学校体育卫生管理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体育与卫生相结合;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三育并重;5、普及为主; 6、因地制宜。

19、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提出问题的能力;(2)表达能力;(3)评价与诊断问题的能力;(4)反思与研究的能力;(5)判断决策能力;

四、简答

1、管理的特点:

(1)、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

(2)、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事、信息、时间、空间等的管理;

(3)、管理是一个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的过程,它离不开决策、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

(4)、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1)教育领域中很多难以定论和把握问题,决定了教育管理不易于操作;

(2)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决定了教育管理评价标准难以量化;

(3)教育管理活动常常涉及到伦理、道德及价值观的问题,决定了教育管理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

(4)教育管理对象——教学人员的高专业化程度,决定了教育管理中管理人员与教学专业人员之间常会出现矛盾冲突;

(5)教育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决定了教育管理观念保守,制定教育政策法规谨慎。

3、学校管理的特点

(1)、以育人为中心的目的性(管理对象:人、财、物、时间、信息。)

在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中心,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培育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活动中,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2)、以阶段为标志的有序性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呈周期性向前发展的有序过程

(3)、以目标为前提的控制性

控制始终是和管理活动目标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这种控制更强调通过相应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达到对管理对象的自控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自主管理。

4、古典管理理论:提倡制度化的管理。其基本主张是:(1)效率原则是衡量任何组织的基础;(2)分工和专业化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3)统一指挥,即组织内部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权力等级系统,每个成员都要严格服从上级的指挥;(4)工作标准化,将工作细分为若干部分,从而使员工依标准程序展开工作;(5)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认为这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证;(6)看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7)重视正式组织的作用;(8)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行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规律的最好体现。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6、法约尔的管理十四原则:(1)分工;(2)职权与职责; (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7)个人报酬与支付公平;(8)权利的集中与分散具弹性 ;(9)建立

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 ;(10)秩序 ;(11)公正;(12)任用期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7、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1) 明确的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人员的考评和教育;(4)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5)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人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8、西蒙是当代行政学的代表人物,决策理论的创立者。他全面阐述了决策的意义、类型和过程,并队组织决策的合理性问题作了深刻分析。主张以行政行为的研究替代行政学的传统研究方式,包括行政组织、人际关系、人员激励、行政程序等。由于在组织决策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西蒙荣获了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9、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理论基础的发展趋势:

当代教育管理处于以多元理论为支撑的状态,古典管理理论、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共同影响着教育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的发展趋势:

注重对教育管理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研究,教育管理学的历史研究、哲学问题研究、管理模式研究、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学校效能研究等等都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在教育管理学产生初期(19世纪末),信奉思辩哲学,注重用演绎的方法研究教育管理问题。20世纪初又看重归纳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后,把数理逻辑作为一种工具,使教育管理研究更具演绎性,更看重理论,更强调数量,概念更结构化和标准化。80年代末又提出借助历史材料来构建教育管理理论。至此,教育管理研究方法中多元观点盛行。

10、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

– 学校要重视促进有形资源的扩展,更要重视学校无形资产的增加;

– 学校要重视资源的优化,更要重视促进学校文化的引领;

– “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与绿色教育);

– 教育的发展需要外部的支持,更要靠自身的努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

11、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

– 学校要重视促进有形资源的扩展,更要重视学校无形资产的增加;

– 学校要重视资源的优化,更要重视促进学校文化的引领;

– “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与绿色教育);

– 教育的发展需要外部的支持,更要靠自身的努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魅力)。

12、教育管理原理与教育管理原则有何区别?

教育管理原理是指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育管理原则是管理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原则与教育管理原理的关系

(1)联系:教育管理原则以教育管理原理为基础,它是教育管理原理的具体体现。

(2)区别:教育管理原理,即教育管理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管理原则是人的主观选择,两者既有可能统一,也有可能不一致。如果对教育管理规律认识发生偏差,就有可能提出错误的教育管理原则。

13、简述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原则

1、含义:

教育管理活动中要合理的组织和利用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率和效益。

2、贯彻要求

(1)提高用人效益(科学安排干部,知人善任,用人之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把目标职务权力责任四位一体的分配给合适的干部;要关心人,注意协调人际关系激励士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2)提高财物利用率(尽力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利,以最小的财力物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提高时间利用率(合理控制和利用时间,把主要时间花在最主要的情况上,有勇气并果断地拒绝不必要办的事、次要的事;要把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放在功效最高的时间去做。)

14、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

1985年以来,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已基本上建立起中央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和管理的体制。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除了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政策、制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包括省市县乡)。具体表现为:中央规定基本学制、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学校人员编制标准、教师资格、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标准,等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有权确定本地区的学制、年度招生规模,编制本地区的教学计划,选定教材和审编教材,确定教师职务、限额和工资水平。市、县(区)或乡镇分别对基础教育的不同方面负责。基础教育各级学校主要由市、县(区)、乡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在城市(不包括直辖市),一般是市或区(根据其规模大小而定)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筹措经费,并对师资和中小学进行直接管理;在农村,则由县或乡镇对实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实施管理权限,包括学校的布局、经费筹措、学校基本建设等。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把基础教育的责任层层下放,甚至下放到农村,以致基础教育的经费的安排、师资的配备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失去了必要的控制,使一些地方的基础教育发展受到不应有的干扰和影响;基础教育下放到乡甚至村以后,由于缺乏对乡、村政府的有效约束,使教育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甚至被侵占挪用,以致出现不能按时支付教师工资的现象;有的地方还任意调用教师,增加了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素。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14、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的基本内涵:(1)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按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并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2)党组织保证监督——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保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校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3)教职工民主管理——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

15、教育领导艺术的基本表现

(1)、用权艺术

有权要用但不可集权于一身,独断专行;不可越权。妨碍下属的积极性;不可玩弄权术,争权夺利;不可以权谋私,以势压人。

(2)、用人艺术

用人不可任人唯亲、任人为顺、任人为钱,应坚持任人唯贤、德看主流、才重一技、用人之长。

(3)、用财艺术

善于聚财,并能把财用到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处。

(4)、用计艺术

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拿主意,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能及时合理运用别人的正确意见。

(5)、用时艺术

讲究开会艺术,少开会、开短会;固定群众接待日;充分利用剩余时间看报、看电视新闻及从事其他业余活动;善于将所要处理的事进行分类:A类—最重要的事;B类—次重要的事;C类—可缓办的事。

(6)、交往艺术

注意交往的角色状态(与独断型、理智型、冲动型角色状态的人交往时要区别对待);要注意交往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1.5个身高和心理距离—宜近不宜远);要真诚的对别人感兴趣,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

(7)、演讲艺术

内容上:使听众知识上有收获,情感上有共鸣,思想上有启迪。方法上: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哲学语言与文学语言相结合;普通话与地方话相结合;现代语与古语相结合;中国话与外国话相结合等等,这样会大大增强感染力。

15、为什么说积极稳妥地推行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管理创新的中心任务?

(1)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心脏工程”;

(2)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3)课程功能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育评价制度及其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

16、教师的专业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使命感、历史责任感;(2)以大气成大器,明大事成大师;认清历史发展的轨迹,留下历史足迹;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3)拼搏精神: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拒绝平庸;(4)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5)求实精神:不畏权威,不唯书本,不贪名利;(6)团队精神:学会为他人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

17、教师激励的策略有哪些?

(1)、物质策略:通过提高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以及建立物质奖励机制等手段来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策略。

(2)、目标策略: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学校发展目标,让教师看到未美好的前景,并将者一前景与教师当前的工作学习与未来的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激励教师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积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3)、民主激励:基层中小学校长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教师有机回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工作计划的制定,经常与教师沟通情况,交流思想,从而激发教师在工作和思想上与学校患难与共的积极态度。

(4)、情感激励:学校领导通过与教师谈心、家访、探病、交朋友、与教师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情感联系,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和遇到的种种困难,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教师心情舒畅、情绪高昂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5)、榜样激励:通过领导者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或通过发现、总结和宣传校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为广大教师提供积极工作、努力进取的参照和范例,从而激发教师为效法榜样而奋发向上。

(6)、信息激励: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先进学校、请外校教师来学校传授经验,以及向教师推荐报刊杂志有关教改的信息资料,使教师在不断的信息交流中体会社会变化之迅速和教育改革之紧迫,从而促进教师产生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力争上游的积极心态。

18、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有哪些?

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使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建立和健全学生管理的组织系统,加强学生组织队伍的建设;

(3)、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19、学校德育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一)任务

1、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组织机构;

2、加强学校德育制度建设;

3、组织选拔和合理分配德育力量;

4、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关系,形成德育合力。

(二)内容

1、明确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思想管理

2、确立德育工作目标管理体系——目标管理

3、制定德育工作管理计划——计划管理

4、建立健全学校德育组织机构——组织管理

5、加强良好德育环境建设——环境管理

6、树立德育质量意识,确立德育质量标准——质量管理

20、总务后勤工作管理的内容

(1)、学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专用基金管理、学校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编制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等)

(2)、学校教学设备管理

A、教室及教室内的各种设施;B、教师用的各种挂图、模型、实验器材等;C、音乐体育等课所需的教学设施和设备;D、自然课教学所需的仪器设施或生理化教学所需实验室;E、图书阅览室和按在校学生配备的图书;F、科技小组活动室、课外活动室或多功能教室;G、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学教室。H、年级组或教研组办公室。

(3)学校生活管理

A、办好食堂;

B、水电供应;

C、宿舍管理(分配、治安、卫生、维修等)。

(4)、校园环境管理

A、校园绿化管理;

B、校园环境卫生管理;

C、校园文化设施管理。

21、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的职能

(1)、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本校的教育改革,做好校长的参谋,为学校决策出谋划策;

(2)、利用举办教育理论讲座等方式,组织教职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普及教育科研知识;

(3)、编制本单位教育科研计划,组织学校课题申报工作;

(4)、检查课题执行情况,及时解决实施中的实际问题;

(5)、组织专家鉴定课题成果,并对科研成果进行奖励;

(6)、定期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信息”、“教育科研论文集”等,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校内外教育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

(7)、加强科研资料室建设,做好课题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订阅科研杂志,收集有关科研资料,为课题研究服务;

(8)、监督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22、教育科研管理的内容

一、教育科研计划管理(制定教育科研计划、确定教育科研的课题指南、组织教育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核准和批发教育科研经费、对科研实施情况进行协调、检查等)

二、教育科研经费管理((认真做好预、决算和各项开支的分析工作,保证教育科研经费专款专用,提高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和教育效益。)

三、教育科研的情报与档案管理

四、教育科研成果管理(鉴定、奖励、推广运用)

五、论述

1、两种教育管理体制类型的利弊分析

中央集权制——

优点:有利于统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也有利于中央调节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强对落后地区教育事业的扶持和帮助,也可促进教育标准的统一,便于各地根据统一标准评估和检查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不足:容易形成不顾地方特点和条件强求一致的局面,不利于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事业;由于主要责任集中在中央,不利于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中央集中管理,地方缺少自主权,会使地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趋于保守、僵化,降低了教育管理效率。

地方分权制——

优点: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教育,使教育适应于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避免出现事事请示中央的现象;有利于地方及时处理和决断有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管效率,并促使中央集中精力更有效的履行其宏观管理职能。

不足:教育行政权利分散,不易统一政令,统一标准,运筹规划及统筹兼顾;各地条件不同,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不同,容易造成教育的不平蘅发展;各地自主行政,中央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组织地方之间的教育协作。

2、什么是办学理念?校长为什么要确立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如何定位?

.什么是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主题思想的概括,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主题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方针,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对自己学校的办学模式、育人目标、育人途径、育人方式系列办学治校育人的根本问题的指导思想。

.为什么要确立办学理念:

(1)树立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2)树立办学理念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形成或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

(3)树立办学理念是校长的职业成长需要。

.办学理念如何定位:

办学理念是学校校长自身的主导思想,是一定价值观念在学校办学治校育人目标上的体现,是一定的教育思想与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有机结合在办学目标上的反映,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学校的具体化,是校长在一定主题教育思想支配下,融进自己(也包括学校其他领导和教职工)对教育方针的理解,结合本校实际而形成的自己的办学治校育人的指导思想。

3、教学管理的任务有哪些?结合本校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业务管理的具体内容。

教学管理的任务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确保教学的正确方向;

(3)、建立和维护教学为主的工作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4)、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

(5)、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促进教学科学化;

(6)、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业务管理

(一)制定教学业务管理计划

(1)、学校教学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2)、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目标和任务要求;

(3)、学校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其他与教学业务有关问题的咨询与指导;

(4)、收集整理有关教学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带有指导性的结论或建议;

(5)、开展横向联合,有效地与其他学校记进行交流沟通;

(6)、教师的业务进修与培养工作;

(7)、指导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学习课程标准及其有关理论与文件,协助检查、考评、总结学校教学工作,研究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

(8)、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1)树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观

全面发展管理观、面向全体学生管理观、全程管理观、全员管理观

(2)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的检查制度、教学质量管理的分析制度、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制度

(3)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

遵循教育评价原则,灵活运用教育评价方法,使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定能够发挥积极的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


相关内容

  • 为什么要不做或少做笔记?
  • 为什么要不做或少做笔记?战隼的学习探索 探索怎样更快的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Home历史文章在线留言关于 主页 > 学习方法 > 为什么要不做或少做笔记?为什么要不做或少做笔记? 今天给大家的忠告是不做或少做笔记,听了这句话之后,你第一个反应就是为什么?为什么不 ...

  • 浅析当代大学生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战场,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对学习非常有益.要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师生必须共同努力,教师应备好课,讲好课,写好板书,做好PPT:学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记课堂笔记的技巧,用笔记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记忆. 关键词:课堂笔记:教师:学生:笔记技巧 课堂教学是全日制班级教 ...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我的教育理想
  •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我的教育理想 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 ...

  • 预习笔记与纠错笔记
  • 预习笔记和纠错笔记是督促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和落实课堂效果的重要工具,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整理预习和纠错笔记的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使用技巧,解决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疑难和误区. ■嘉宾 牛安民(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长虹中学校长) 张天佑(河南省郑州市回民中学副校长) 刘金铭(河北省围场县天卉中学教科研主任) 马 ...

  • 孩子,你会写读书笔记吗?
  • 摘 要: 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对策,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读书笔记 问题对策 ...

  • 如何做好高中历史课堂笔记
  • 如何做好高中历史课堂笔记 陕西省恒口高级中学 李正媛 [摘要]历史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的知识体系.历史规律.心得启示.方法反思等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高中历史学习总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如何有效记录笔记成为许多学生的盲点和难点,本文简要探讨了 ...

  • 中学生素质评价和学生评语大全
  • 易志伟:该生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尽心尽职,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积极进取,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回答问题,课后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有时背的思想包袱太过沉重,造成的心理压力对自己.他人都是百弊无一利.望以后能放下思 ...

  • 宿舍共建小结
  • 为了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营造文明团结、健康向上、温暖优雅的宿舍环境,为了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优良学风建设进公寓、学生党建进公寓,我院积极响应校学生处号召,开展舍风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标兵宿舍”评比活动。为了加强学院舍风建设,树立典型,我院开展标兵宿舍评比活动。我们在宿舍成员的 ...

  • 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好语文课堂笔记
  •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86-01中学语文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做甚至不做课堂笔记,课上糊里糊涂,抓不住重点:课下盲目瞎搞,不知学什么.有的学生根本不做笔记,有的学生做了笔记,也只是教师上课时的板书再现.现在部分 ...

  • 初中历史课笔记
  • 初中历史课"笔记方法"探究 -- 作者:初中历史老师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不但取决于教师的学科教育观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准,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生历史课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师生忽略了课堂笔记这一重要环节.鉴于此,我在20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