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镁.铝及其化合物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镁、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及性质

镁和铝分别位于第三周期IIA族和IIIA族。它们的原子均有三个电子层,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布分别为Mg:2,8,2、Al:2,8,3;由于Al的金属键的键能比Mg的大,所以铝的熔沸点比镁高,硬度比镁大。

Mg、Al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镁和铝在纯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不易和冷水反应,但能与沸水反应。铝不与水反应,故镁比铝的金属性更强。常温下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常用铝槽车来运输浓硫酸和浓硝酸。

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1.MgO是一种白色粉末,属碱性氧化物,它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Mg(OH)2,它具有很高的熔点,可作耐火材料。MgCl2是一种无色、有苦味易溶的固体,易潮解,可作干燥剂。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2.Al2O3是一种白色难溶的物质,Al(OH)3是一种白色胶状物质,它们都是不溶于水的两性化合物,它们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

Al(OH)3+3H+== Al3++3H2O;Al(OH)3+OH-== AlO2-+2H2O。

三、铝热反应及其意义

1.铝热反应:Al+MnOm==Al2O3+M(液态)+大量热(高温)

2.MnOm指Fe2O3、V2O5、MnO2、WO3、Cr2O3等比铝活动性差的金属的氧化物。

3.反应本质:铝从这些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4.反应特点: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而与熔渣分离开来(熔渣熔点高)。

5.实际应用:焊接大截面金属钢轨和冶炼某些高熔点的金属,如Fe、V、Mn、W、Cr等。

四、氢氧化铝的两性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跟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是因为Al(OH)3在水溶液中会有极少量溶解,溶解的Al(OH)3以两种方式电离:

酸式电离:Al(OH)3==H2O+ AlO2-+H+(可逆)

碱式电离:Al(OH)3== Al3++3OH-(可逆)

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不能用指示剂检验其酸性或碱性),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的H+或OH-才能破坏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向左移动,使Al(OH)3按酸式或碱式电离,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Al(OH)3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在中学知识范围内,Al(OH)3可看成是三元弱碱或乙酸弱酸(偏铝酸)。

五、实验室制Al(OH)3的方法

1.向铝盐(A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 == Al(OH)3↓+3NH4+

过量的氨水并不会与Al(OH)3反应生成AlO2-。(实际上偏铝酸铵会发生双水解)

2.向偏铝酸盐(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

AlO2-+CO2+2H2O==Al(OH)3↓+HCO3-

上式可以证明偏铝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3.将铝盐溶液偏铝酸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Al3++3AlO2-+ 6H2O ==4 Al(OH)3↓(双水解)

六、复盐

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能电离出简单盐类所具有的离子。例如,明矾(12水和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明矾溶于水后:Al3++3H2O == Al(OH)3+3H+(可逆,生成胶体)。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七、Al3+、AlO2-、Al(OH)3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1.Al(OH)3→Al3+:Al(OH)3+3H+== Al3++3H2O;

2.Al3+→Al(OH)3:Al3++3OH-== Al(OH)3↓;

3.Al(OH)3→AlO2-:Al(OH)3+OH-== AlO2-+2H2O;

4.AlO2-→Al(OH)3:AlO2-+H++H2O==Al(OH)3↓;

5.AlO2-→Al3+:AlO2-+4H+== Al3++2H2O;

6.Al3+→AlO2-:Al3++4OH-== AlO2-+2H2O。

八、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某些单质:Al、S、Zn、Si等。

3S+6NaOH==2Na2S+Na2SO3+3H2O; S+2H2SO4(浓)==3SO2↑+2H2O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两性氧化物:Al3O2、ZnO。

3.两性氢氧化物:Al(OH)3、Zn(OH)2。

4.弱酸的铵盐:CH3COONH4、(NH4)2CO3、(NH4)2S等。

(NH4)2S +2HCl==2NH4Cl +H2S↑; (NH4)2S +2NaOH==Na2S+2NH3↑+2H2O

5.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2PO4、NaHS等。

NaHS+HCl==NaCl+H2S↑; NaHS+NaOH==Na2S+H2O

镁、铝及其化合物

一、镁、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及性质

镁和铝分别位于第三周期IIA族和IIIA族。它们的原子均有三个电子层,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布分别为Mg:2,8,2、Al:2,8,3;由于Al的金属键的键能比Mg的大,所以铝的熔沸点比镁高,硬度比镁大。

Mg、Al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镁和铝在纯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镁不易和冷水反应,但能与沸水反应。铝不与水反应,故镁比铝的金属性更强。常温下铝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常用铝槽车来运输浓硫酸和浓硝酸。

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1.MgO是一种白色粉末,属碱性氧化物,它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Mg(OH)2,它具有很高的熔点,可作耐火材料。MgCl2是一种无色、有苦味易溶的固体,易潮解,可作干燥剂。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2.Al2O3是一种白色难溶的物质,Al(OH)3是一种白色胶状物质,它们都是不溶于水的两性化合物,它们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

Al(OH)3+3H+== Al3++3H2O;Al(OH)3+OH-== AlO2-+2H2O。

三、铝热反应及其意义

1.铝热反应:Al+MnOm==Al2O3+M(液态)+大量热(高温)

2.MnOm指Fe2O3、V2O5、MnO2、WO3、Cr2O3等比铝活动性差的金属的氧化物。

3.反应本质:铝从这些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4.反应特点: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而与熔渣分离开来(熔渣熔点高)。

5.实际应用:焊接大截面金属钢轨和冶炼某些高熔点的金属,如Fe、V、Mn、W、Cr等。

四、氢氧化铝的两性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跟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这是因为Al(OH)3在水溶液中会有极少量溶解,溶解的Al(OH)3以两种方式电离:

酸式电离:Al(OH)3==H2O+ AlO2-+H+(可逆)

碱式电离:Al(OH)3== Al3++3OH-(可逆)

其电离程度相当微弱(不能用指示剂检验其酸性或碱性),只有加入强酸或强碱时,大量的H+或OH-才能破坏氢氧化铝的电离平衡,使平衡向右或向左移动,使Al(OH)3按酸式或碱式电离,生成铝盐或偏铝酸盐。所以Al(OH)3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在中学知识范围内,Al(OH)3可看成是三元弱碱或乙酸弱酸(偏铝酸)。

五、实验室制Al(OH)3的方法

1.向铝盐(A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 == Al(OH)3↓+3NH4+

过量的氨水并不会与Al(OH)3反应生成AlO2-。(实际上偏铝酸铵会发生双水解)

2.向偏铝酸盐(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离子方程式为:

AlO2-+CO2+2H2O==Al(OH)3↓+HCO3-

上式可以证明偏铝酸的酸性弱于碳酸。

3.将铝盐溶液偏铝酸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Al3++3AlO2-+ 6H2O ==4 Al(OH)3↓(双水解)

六、复盐

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能电离出简单盐类所具有的离子。例如,明矾(12水和硫酸铝钾):

KAl(SO4)2·12H2O==K++Al3++2SO42-+12H2O

明矾是一种净水剂,明矾溶于水后:Al3++3H2O == Al(OH)3+3H+(可逆,生成胶体)。Al(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七、Al3+、AlO2-、Al(OH)3的相互转化(铝三角)

1.Al(OH)3→Al3+:Al(OH)3+3H+== Al3++3H2O;

2.Al3+→Al(OH)3:Al3++3OH-== Al(OH)3↓;

3.Al(OH)3→AlO2-:Al(OH)3+OH-== AlO2-+2H2O;

4.AlO2-→Al(OH)3:AlO2-+H++H2O==Al(OH)3↓;

5.AlO2-→Al3+:AlO2-+4H+== Al3++2H2O;

6.Al3+→AlO2-:Al3++4OH-== AlO2-+2H2O。

八、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某些单质:Al、S、Zn、Si等。

3S+6NaOH==2Na2S+Na2SO3+3H2O; S+2H2SO4(浓)==3SO2↑+2H2O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两性氧化物:Al3O2、ZnO。

3.两性氢氧化物:Al(OH)3、Zn(OH)2。

4.弱酸的铵盐:CH3COONH4、(NH4)2CO3、(NH4)2S等。

(NH4)2S +2HCl==2NH4Cl +H2S↑; (NH4)2S +2NaOH==Na2S+2NH3↑+2H2O

5.多元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2PO4、NaHS等。

NaHS+HCl==NaCl+H2S↑; NaHS+NaOH==Na2S+H2O


相关内容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版) 一.粉尘序号[***********][***********]32425 煤尘石墨粉尘炭黑粉尘石棉粉尘滑石粉尘水泥粉尘云母粉尘陶土粉尘铝尘电焊烟尘 铸造粉尘白炭黑粉尘白云石粉尘玻璃钢粉尘玻璃棉粉尘茶尘 大理石粉尘二氧化钛粉尘沸石粉尘 谷物粉尘(游离SiO2含量 ...

  • 大气排放标准广东地标DB44-27-2001
  • DB44 发布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 44/T 27-2001 目 次 前言--------------------------------------Ⅱ 引言--------------------------------------Ⅲ 1范围 --------------- ...

  • 废气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 废气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2010-09-15 14:33:21) 转载▼ 标签: 废气排污 杂谈 分类: 废气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一)废气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算征收,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6元. 其中,二氧化硫排污费,第一年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2 ...

  • 危险废物鉴定标准
  •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508.1—1996) (最新规范已经更新为(GB508.1—20xx年10月1日实施,代替GB508.1—1996) 前言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

  • 对硝基苯甲酰芳基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_姜小莹
  • 第25卷,第6期 2008年11月光 谱 实 验 室ChineseJournalofSpectroscopyLaboratoryVol.25,No.6November,2008 对硝基苯甲酰芳基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姜小莹 杨凤霞 朱炜炜 (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

  • 环境空气-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AAS法
  • FHZHJDQ0070 环境空气 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F-HZ-HJ-DQ-0070 环境空气-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火焰原子吸收法对 0.1µg/mL二氧化锰可产生1%吸收: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为 6×10-6µ g二氧化锰. -测定下限1×10-4mg ...

  •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镍及其化合物浓度测定方法
  • 德信诚培训网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镍及其化合物浓度测定方法 1. 目的 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镍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标准测试方法. 2. 原理 空气中镍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泸膜采集﹐酸解后﹐在232.0nm 波长下﹐用乙炔 – 空 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3. 仪器与试剂 实验室用水为去离子水﹐酸 ...

  • 有害物质清单
  • 文件类型 作业程序 文 件 名 称 有害物质清单 1. 目的 文件编号:C3003014 说明因国家或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新增或变更.涉及新项目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如客户或正源本身的要求而出现的对某些有害物质的禁用或限制要求.指导和体现公司原材料和制程中的环保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 ...

  • 有机锂化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2003年10月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oct..2003第20卷第5期Joumal0fJindon韶anT龉chersGmegeVd.20.Nb.5 有机锂化合物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梁强1,王倩1,王碌琳2 (1.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化学系,青岛,266071: 2.山西师范大学晋东南学院化学系,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