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应该怎样写

诗歌应该怎样写

李丹平

诗应该怎样写?这是一个显而易见但又千古未解的难题。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是靠科班学习而学会写诗歌的,地球上大概也没有一个国家开设了专门培养诗人的学校。我是不是专门学习过怎样写诗?没有。我上大学时,学的是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所学的课程大都与诗歌无关。后来又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文秘专业大专、大本毕业证,虽然文秘专业是文科,但20多门课程中,有关诗歌的内容极少极少。那么,是不是诗歌的创作就没有规律可言、没有共性可言、没有技巧可言了呢?显然不是。不管每个诗歌作者有怎样的思维个性、作品风格和写作技巧,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存在着,总有一种内在的规定性。为了找到诗歌创作的规律,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定义是什么。

1、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用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这是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我在《小小诗观》一文中,也曾给诗下过定义,叫做“诗,就是对情感世界的报道。”这组《小小诗观》先在台湾的《亚洲华文作家杂志》上发表,后又收入了我的第二部诗集《涓流集》中了,虽然不很完全,但把诗的实质说了出来。简单、好记,我比较喜欢。当然,同学们参加考试答题时,最好还是按教科书上说的办。

2、诗要立意。

确立诗歌的主题就叫立意。 虽然诗歌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是硬写出来的,诗歌往往是自己冒出来的,但作者也应该要把传递给读者的思想、感受或感觉确定下来,表达出来。我曾主张:“诗可以读懂,也可以读不太懂,甚至可以读不懂,但必须能让人感觉到。”拙作《伫望十三陵水库》就两句:“历史也在流淌/没有坝”,其立意就是历史的长河谁也无法挡住的。另一首《烛光》仅三句“多美呀/你这/黑夜的刀伤”,通过对“刀伤”的赞美,表达出我对黑暗的仇视和对光明的向往。如果没有立意,诗就会失去主题,你就无法与读者沟通,无法让人家去感受到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更无法打动别人,感染别人。当然,有些诗的立意不这么明确,写风景的诗就是这样,没法说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但它把作者的感觉、感受表达出来了,这就可以说是有了立意。如孔孚写的《青岛的风》,他写道:“街上的风/玻璃似的/人在游/象鱼”,很难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但读了以后觉得很美。风那么干净、明朗,人那么自如、悠然,给人一种愉悦感。还有一些诗,确有立意,但不明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或感受。如拙作《珠穆朗玛峰自白》“我 只不过/是石头上面的//一块/石头”,是写珠峰的谦逊?还是写珠峰的自嘲?还是写其他的什么?我想同学们也会各有各的见解。我把这类诗的立意叫“解析立意”,就象解析几何,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向性的。这类立意也是允许存在的。

最近几年,文坛上出现了一些“无主题创作”的人,我以为他们的作品只会新鲜一时,不久就会烂掉的,我们要坚持“诗要立意”的观点。

3、诗要让形象说话。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都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你只是直白地说出来是不行的,必须让具体的形象来说话,让人家从可以把握的形象中感受或领悟到什么。比如舒婷的《致橡树》,把爱人比作橡树,把自己比作木棉,让橡树和木棉建立起联系,进行交流,借用具体事物来讴歌爱情和说明诗人的爱情观点。再如拙作《思想树》,把抽象不可捉摸的“思想”看作是一棵树,把世俗环境看作关押“树”的囚室,避免了直接说思想受到束缚,受到压抑,使读者一下子把具象的“思想”建立了起来,并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感受到了“思想”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长状态。

让形象说话比抽象表达来的丰富、生动、自然。如果你遇到一件让你高兴的事,你光喊:“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别人只知道你高兴,但并不知道你高兴的程度,不知道你的心理状态,对别人的感染就不够。但若你让阳光、鲜花或别的什么来说话,来表达你的“高兴”,那就可能不一样了。因为阳光、鲜花看得见,摸得着,生动、真实,而“高兴”则看不见、摸不着,太抽象。

4、诗要含蓄。

含蓄是诗歌具有魅力的重要因素, 含蓄就是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作正面说明,而用委婉隐约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拙作《我很美丽》,诗中找不到一个批评盲目崇洋者的句子,可让人真切地感到了这种批评的存在。“从朝阳走向夕阳/我并不遮挡自己/路边的田园/田园中的鲜花/和我一样美丽//黑头发无须染黄/黄皮肤不用涂白/太阳并不嫌弃/任何一种颜色/更何况我很美丽//太阳每天都来/只为欣赏我吗”用我的美丽,我的自信,委婉地表达出了我对盲目崇洋者的不满和愤恨。如果直接去说你盲目崇洋不对,你没有自信心多么可悲等等,那么就不能称其为诗了。我还有一首类似的诗,叫做《某些人的炫耀》,“我 昨天/出过国//看 这儿/美国蚊子咬的”,被美国的蚊子咬了一口,就成了炫耀的资本,讽刺当中,把对这种人的不齿,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诗歌应该怎样写

李丹平

诗应该怎样写?这是一个显而易见但又千古未解的难题。因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诗人是靠科班学习而学会写诗歌的,地球上大概也没有一个国家开设了专门培养诗人的学校。我是不是专门学习过怎样写诗?没有。我上大学时,学的是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所学的课程大都与诗歌无关。后来又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文秘专业大专、大本毕业证,虽然文秘专业是文科,但20多门课程中,有关诗歌的内容极少极少。那么,是不是诗歌的创作就没有规律可言、没有共性可言、没有技巧可言了呢?显然不是。不管每个诗歌作者有怎样的思维个性、作品风格和写作技巧,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存在着,总有一种内在的规定性。为了找到诗歌创作的规律,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定义是什么。

1、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用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这是比较流行的一个说法。我在《小小诗观》一文中,也曾给诗下过定义,叫做“诗,就是对情感世界的报道。”这组《小小诗观》先在台湾的《亚洲华文作家杂志》上发表,后又收入了我的第二部诗集《涓流集》中了,虽然不很完全,但把诗的实质说了出来。简单、好记,我比较喜欢。当然,同学们参加考试答题时,最好还是按教科书上说的办。

2、诗要立意。

确立诗歌的主题就叫立意。 虽然诗歌不象其他文学作品那样,是硬写出来的,诗歌往往是自己冒出来的,但作者也应该要把传递给读者的思想、感受或感觉确定下来,表达出来。我曾主张:“诗可以读懂,也可以读不太懂,甚至可以读不懂,但必须能让人感觉到。”拙作《伫望十三陵水库》就两句:“历史也在流淌/没有坝”,其立意就是历史的长河谁也无法挡住的。另一首《烛光》仅三句“多美呀/你这/黑夜的刀伤”,通过对“刀伤”的赞美,表达出我对黑暗的仇视和对光明的向往。如果没有立意,诗就会失去主题,你就无法与读者沟通,无法让人家去感受到你想要表达的东西,更无法打动别人,感染别人。当然,有些诗的立意不这么明确,写风景的诗就是这样,没法说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但它把作者的感觉、感受表达出来了,这就可以说是有了立意。如孔孚写的《青岛的风》,他写道:“街上的风/玻璃似的/人在游/象鱼”,很难说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但读了以后觉得很美。风那么干净、明朗,人那么自如、悠然,给人一种愉悦感。还有一些诗,确有立意,但不明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或感受。如拙作《珠穆朗玛峰自白》“我 只不过/是石头上面的//一块/石头”,是写珠峰的谦逊?还是写珠峰的自嘲?还是写其他的什么?我想同学们也会各有各的见解。我把这类诗的立意叫“解析立意”,就象解析几何,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向性的。这类立意也是允许存在的。

最近几年,文坛上出现了一些“无主题创作”的人,我以为他们的作品只会新鲜一时,不久就会烂掉的,我们要坚持“诗要立意”的观点。

3、诗要让形象说话。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都是抽象的。如何把这些抽象的东西表达出来,传递给别人,你只是直白地说出来是不行的,必须让具体的形象来说话,让人家从可以把握的形象中感受或领悟到什么。比如舒婷的《致橡树》,把爱人比作橡树,把自己比作木棉,让橡树和木棉建立起联系,进行交流,借用具体事物来讴歌爱情和说明诗人的爱情观点。再如拙作《思想树》,把抽象不可捉摸的“思想”看作是一棵树,把世俗环境看作关押“树”的囚室,避免了直接说思想受到束缚,受到压抑,使读者一下子把具象的“思想”建立了起来,并通过这些具体的形象感受到了“思想”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生长状态。

让形象说话比抽象表达来的丰富、生动、自然。如果你遇到一件让你高兴的事,你光喊:“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别人只知道你高兴,但并不知道你高兴的程度,不知道你的心理状态,对别人的感染就不够。但若你让阳光、鲜花或别的什么来说话,来表达你的“高兴”,那就可能不一样了。因为阳光、鲜花看得见,摸得着,生动、真实,而“高兴”则看不见、摸不着,太抽象。

4、诗要含蓄。

含蓄是诗歌具有魅力的重要因素, 含蓄就是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不作正面说明,而用委婉隐约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如拙作《我很美丽》,诗中找不到一个批评盲目崇洋者的句子,可让人真切地感到了这种批评的存在。“从朝阳走向夕阳/我并不遮挡自己/路边的田园/田园中的鲜花/和我一样美丽//黑头发无须染黄/黄皮肤不用涂白/太阳并不嫌弃/任何一种颜色/更何况我很美丽//太阳每天都来/只为欣赏我吗”用我的美丽,我的自信,委婉地表达出了我对盲目崇洋者的不满和愤恨。如果直接去说你盲目崇洋不对,你没有自信心多么可悲等等,那么就不能称其为诗了。我还有一首类似的诗,叫做《某些人的炫耀》,“我 昨天/出过国//看 这儿/美国蚊子咬的”,被美国的蚊子咬了一口,就成了炫耀的资本,讽刺当中,把对这种人的不齿,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相关内容

  •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想
  • 内容摘要:<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选录的一首诗歌.它以含蓄蕴藉的语言表达了忧伤唯美的情感.本文以朗读法切入本课,要点鲜明.逐层递进地解读并分析了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艺术特点,阐述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涉江采芙蓉> 教学设计 ...

  • 语言活动诗歌我家小池塘
  • 语言活动:诗歌我家小池塘 诗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或多媒体并提取已有经验,理解诗歌内容,重点理解"抱"."摇"的用法和涵义. 2.能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3.感知自然的美. 活动准备:挂图两幅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 师:1.小 ...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 摘要:小学古诗词教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古诗词职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的国名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的积极作用.因此就必须要重视小学生的古诗词的基础教育.小学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对古诗歌进行预习,让小学生学习好古诗歌中的生字生词,让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所包含的意境,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诗歌的 ...

  • 跌倒教学设计
  • <跌倒>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 年级: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跌倒>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小 诗歌,全文只有12行,分为2个小节,以诗歌特有的节奏营造出一个深邃的思 维空间,耐人寻味.这首诗以"跌倒&quo ...

  • 2016年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 中考诗歌鉴赏题答题格式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 ...

  • [我爱这土地]教案3
  • <我爱这土地>教案 [设计简说] 每一个有独创性的诗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意象,在这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与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与感情.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

  •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专题 一.意象与意境 1.知识准备--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 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

  • 我爱这土地乡愁教学案
  • 第 周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 一.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预习重点:诵读诗歌,感受意象,体悟情感,把握主旨 预习任务:1.查字典.词典,扫清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作者的资 ...

  •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教案
  •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 教学重点:1.学会鉴赏古诗,懂得分步骤赏析古诗词: 2.掌握古诗词鉴赏题规范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读懂一首古诗.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原始社会人们的集体口号中产生,经历了先秦两汉的发展.魏晋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