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教的了孩子经验,却给不了她教训,SO让孩子走点弯路又何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走弯路的人生,就像没有不跌倒就长大的孩子。这篇文章分享给妞儿们,把选择的权利留给孩子,走点弯路又何妨?

一个闺密,非常上进,不是在参加培训,就是在参加培训的路上。知识够多吧?能力够强吧?但每次跟她说话,三句不到,就绕到了跟她女儿的矛盾上:孩子不知道好好学习,爱追星,不求上进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嫌孩子不听她安排,仿佛孩子是她永远的痛。

孩子经常反驳她: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话?

她经常说的是:我是为你好啊!我希望你将来有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找个好老公,不要像我这么辛苦。

她的女儿我见过,也经常看到她记录的孩子的言行,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天当她又一次抱怨孩子不听话时,我很不客气问她:为什么要听你的话?你按照你的方式,取得了你上面所谓的成功了吗?如果没有,凭什么认为孩子按照你的方式就一定会成功?就算你是成功的,凭什么认为孩子这样做也会取得成功?

同为母亲,我能理解闺蜜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这种母亲比比皆是,把诸如“为你好”“怕你走弯路”一类的话常常挂在嘴边。可有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你教的了孩子经验,却教不了她教训。在教育孩子上,我主张,适度让孩子走一下所谓的“弯路”,家长做那个陪他长大的人就好。

让孩子走弯路,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而不是让他按照我们设计的轨迹,复制我们的人生。

有段时间,经常看一栏求职节目,那些求职的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要学的A专业,却偏偏求职不相关的B行业时,提到频率最高的是:当时选专业是我爸妈选的,我自己不喜欢。

听到这些,深感遗憾,因为爸妈的武断,让孩子白白耗费了四年的青春时光。也为这些孩子敢于放弃原来的选择和重新做选择而欣慰。是不是重新做选择,就肯定能实现所谓的成功?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一刻的内心肯定是喜悦的。

支持孩子走弯路,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定要摒弃以往那些世俗的关于成功的评价,比如:是学习尖子,上重点大学,有体面工作,高收入等等看上去很长面子的外在的标签。停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自己内心的意愿。孩子本身如果喜欢追逐这些,他自然会去努力,但如果他更喜欢过一种淡然的与世无争的小日子,你非得逼他去努力拼搏,往往事与愿违。你徒手拦不下一匹奔腾的马儿,你皮鞭子也抽不跑一匹就想趴窝的马。

同时,作为父母,在孩子碰了壁撞了墙后,给孩子多些关爱好过冷嘲热讽。确实见过这样的例子,孩子没按照我们当初的建议做,吃了苦头,然后,我们开始了教育与唠叨:看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我说什么来着?让我说对了吧?以后还敢不敢自己做主张了?

现在让我们理性分析一下这种情况,长期下来,会培养一个什么孩子?每当孩子要做事的时候,先去问:妈妈,这个事情咋办?每当孩子有新的想法的时候,一想起过往的经历:妈妈没告诉我这样做,万一做错了,又要挨骂,最少也是一通唠叨,我还是别惹事了吧。反正按照妈妈要求的做,错了是她要求的,又不是我要这样做。

这么一分析,是不是问题出来了?想想我们周围的同事,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性格的人:发生事情,不敢拍着胸脯说我负责是我错,而是推三推四,因为张三说这样做因为哪些哪些外在因素导致自己没做到。这种人我们一般说是没有责任心,不敢委以重任。我戏称这种人还不如恐怖分子负责任,恐怖分子发动了一次恐怖袭击,还会声称对此事负责。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任何组织都深恶痛绝的,为了不培养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的孩子,请放开你管控的手,让孩子自己走,哪怕是弯路,起码他有了选择的能力。

如何支持孩子走弯路?

支持孩子走弯路,并不是两手一摊:好吧,你看着吧,你的人生你做主,我不管了。孩子放养,有度,如同放风筝一样,风筝飞出去,要一松一紧随风势调整,如何调整手头的力度,则需要细细研究了。

不同的阶段,孩子有不同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承担不同的角色,调整关注的侧重点。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

13岁以前,婴儿期

孩子没有什么自理能力,需要的是安全感,那我们就要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教给他生存技能的同时,鼓励他去探索未知世界,我们做好安全方面的保障措施,但不能拉着他,限制他的自由。

23-7岁的时候,幼儿期

孩子开始进幼儿园,开始从家庭这个小的团队,进入到一个大的团队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一起玩耍,慢慢有了社会的观念,团队的认知,我们除了对他生活上的照顾外,需要鼓励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他尊重团队成员的感受,遵循组织的规则。

37-14岁,少年时代

孩子的集体观念越来越强,这个阶段渴望成功,希望被关注,我们要做的是协助孩子觉察力量与智慧,生活方面,放手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家小鲜肉就是在这个阶段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洗衣,洗碗,刷马桶等等家务活。同时鼓励他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演讲,集体舞等。

414-22岁,青春期

孩子开始有觉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问出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使原来是一个乖宝宝,也会开始尝试反叛,试错,不停试图越界试探自己有多能耐,起初的阶段因为我们无法一下子面对孩童时代的“小天使”变成“小野兽”的现状,互相之间也会有冲突与摩擦,我们经常会称之为叛逆期,有人称之为“火星撞地球”。调整好心态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孩子成长的现实,多沟通和觉察,搞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他到底在表达什么,他想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我家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起初曾问他:为什么你以前那么听妈妈的话,现在妈妈说什么你都不听呢?他说:以前认为你什么都会全部都对,现在看看,你也不是什么都会什么都对。其实当时听到这个我心里哇凉哇凉,有种深深的被遗弃感,但后来,通过学习,请教朋友,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能接受这种现状后,开始另外一种相处模式,遇到事情,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善意提醒,如果可以,会给出不同意见,但不会坚持让他按照我的路子实施,成功了,为他鼓掌欢呼,失败了,给他最真心的安慰和鼓励,做最好的倾听者和八卦观众。现在,他是一个有自己主张,有责任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努力去实现的人,对此,我很欣慰。

孩子不会做选择,不是孩子自己不长进,是你斩断了人家的翅膀,却嫌人家不会飞。我们妈妈届有个共识: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家长哪里做错了,所以,呼吁家长多内省一下自己,把管控孩子的精力,挪移到提升自己做家长的能力提升上,支持孩子走一下弯路,把时间“浪费”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让孩子学会选择,积累选择的经验,培养选择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走弯路的人生,就像没有不跌倒就长大的孩子。这篇文章分享给妞儿们,把选择的权利留给孩子,走点弯路又何妨?

一个闺密,非常上进,不是在参加培训,就是在参加培训的路上。知识够多吧?能力够强吧?但每次跟她说话,三句不到,就绕到了跟她女儿的矛盾上:孩子不知道好好学习,爱追星,不求上进等等诸如此类的抱怨,嫌孩子不听她安排,仿佛孩子是她永远的痛。

孩子经常反驳她: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话?

她经常说的是:我是为你好啊!我希望你将来有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找个好老公,不要像我这么辛苦。

她的女儿我见过,也经常看到她记录的孩子的言行,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天当她又一次抱怨孩子不听话时,我很不客气问她:为什么要听你的话?你按照你的方式,取得了你上面所谓的成功了吗?如果没有,凭什么认为孩子按照你的方式就一定会成功?就算你是成功的,凭什么认为孩子这样做也会取得成功?

同为母亲,我能理解闺蜜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这种母亲比比皆是,把诸如“为你好”“怕你走弯路”一类的话常常挂在嘴边。可有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你教的了孩子经验,却教不了她教训。在教育孩子上,我主张,适度让孩子走一下所谓的“弯路”,家长做那个陪他长大的人就好。

让孩子走弯路,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而不是让他按照我们设计的轨迹,复制我们的人生。

有段时间,经常看一栏求职节目,那些求职的孩子,被问到为什么要学的A专业,却偏偏求职不相关的B行业时,提到频率最高的是:当时选专业是我爸妈选的,我自己不喜欢。

听到这些,深感遗憾,因为爸妈的武断,让孩子白白耗费了四年的青春时光。也为这些孩子敢于放弃原来的选择和重新做选择而欣慰。是不是重新做选择,就肯定能实现所谓的成功?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那一刻的内心肯定是喜悦的。

支持孩子走弯路,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定要摒弃以往那些世俗的关于成功的评价,比如:是学习尖子,上重点大学,有体面工作,高收入等等看上去很长面子的外在的标签。停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自己内心的意愿。孩子本身如果喜欢追逐这些,他自然会去努力,但如果他更喜欢过一种淡然的与世无争的小日子,你非得逼他去努力拼搏,往往事与愿违。你徒手拦不下一匹奔腾的马儿,你皮鞭子也抽不跑一匹就想趴窝的马。

同时,作为父母,在孩子碰了壁撞了墙后,给孩子多些关爱好过冷嘲热讽。确实见过这样的例子,孩子没按照我们当初的建议做,吃了苦头,然后,我们开始了教育与唠叨:看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我说什么来着?让我说对了吧?以后还敢不敢自己做主张了?

现在让我们理性分析一下这种情况,长期下来,会培养一个什么孩子?每当孩子要做事的时候,先去问:妈妈,这个事情咋办?每当孩子有新的想法的时候,一想起过往的经历:妈妈没告诉我这样做,万一做错了,又要挨骂,最少也是一通唠叨,我还是别惹事了吧。反正按照妈妈要求的做,错了是她要求的,又不是我要这样做。

这么一分析,是不是问题出来了?想想我们周围的同事,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性格的人:发生事情,不敢拍着胸脯说我负责是我错,而是推三推四,因为张三说这样做因为哪些哪些外在因素导致自己没做到。这种人我们一般说是没有责任心,不敢委以重任。我戏称这种人还不如恐怖分子负责任,恐怖分子发动了一次恐怖袭击,还会声称对此事负责。

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任何组织都深恶痛绝的,为了不培养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的孩子,请放开你管控的手,让孩子自己走,哪怕是弯路,起码他有了选择的能力。

如何支持孩子走弯路?

支持孩子走弯路,并不是两手一摊:好吧,你看着吧,你的人生你做主,我不管了。孩子放养,有度,如同放风筝一样,风筝飞出去,要一松一紧随风势调整,如何调整手头的力度,则需要细细研究了。

不同的阶段,孩子有不同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承担不同的角色,调整关注的侧重点。大概分这么几个阶段:

13岁以前,婴儿期

孩子没有什么自理能力,需要的是安全感,那我们就要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教给他生存技能的同时,鼓励他去探索未知世界,我们做好安全方面的保障措施,但不能拉着他,限制他的自由。

23-7岁的时候,幼儿期

孩子开始进幼儿园,开始从家庭这个小的团队,进入到一个大的团队中,来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一起玩耍,慢慢有了社会的观念,团队的认知,我们除了对他生活上的照顾外,需要鼓励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引导他尊重团队成员的感受,遵循组织的规则。

37-14岁,少年时代

孩子的集体观念越来越强,这个阶段渴望成功,希望被关注,我们要做的是协助孩子觉察力量与智慧,生活方面,放手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家小鲜肉就是在这个阶段学会了做饭,学会了洗衣,洗碗,刷马桶等等家务活。同时鼓励他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演讲,集体舞等。

414-22岁,青春期

孩子开始有觉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问出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即使原来是一个乖宝宝,也会开始尝试反叛,试错,不停试图越界试探自己有多能耐,起初的阶段因为我们无法一下子面对孩童时代的“小天使”变成“小野兽”的现状,互相之间也会有冲突与摩擦,我们经常会称之为叛逆期,有人称之为“火星撞地球”。调整好心态后,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孩子成长的现实,多沟通和觉察,搞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他到底在表达什么,他想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我家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起初曾问他:为什么你以前那么听妈妈的话,现在妈妈说什么你都不听呢?他说:以前认为你什么都会全部都对,现在看看,你也不是什么都会什么都对。其实当时听到这个我心里哇凉哇凉,有种深深的被遗弃感,但后来,通过学习,请教朋友,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能接受这种现状后,开始另外一种相处模式,遇到事情,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善意提醒,如果可以,会给出不同意见,但不会坚持让他按照我的路子实施,成功了,为他鼓掌欢呼,失败了,给他最真心的安慰和鼓励,做最好的倾听者和八卦观众。现在,他是一个有自己主张,有责任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努力去实现的人,对此,我很欣慰。

孩子不会做选择,不是孩子自己不长进,是你斩断了人家的翅膀,却嫌人家不会飞。我们妈妈届有个共识: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家长哪里做错了,所以,呼吁家长多内省一下自己,把管控孩子的精力,挪移到提升自己做家长的能力提升上,支持孩子走一下弯路,把时间“浪费”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让孩子学会选择,积累选择的经验,培养选择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相关内容

  • 讲你走过的弯路
  • 因为孩子喜欢模仿,加上遗传因素,所以各方面都非常像父母.父母成功的经验对孩子很有帮助,而父母失败的教训更能让孩子有所醒悟. 我们常对孩子说,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相比孩子而言,父母人生经验丰富.但毫无疑问,每个人都走过一些弯路,但那也是宝贵的经验.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性格与父母有惊人的相似之 ...

  • 路,让孩子自己走
  •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孩子,我是为你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现在恨我,长大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我是过来人,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家长认为自己是成年人,见多识广,阅历.经验丰富,于是,就理所当然.事无巨 ...

  • 晚安心语141024:人生的旅途没有完美,曲折亦是风景,想通就是完美
  • 1.每一个不想谈恋爱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不可能的人. 2.有时候不是不信任,只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在乎,更怕失去. 3.最好的时光都是被辜负的.当我痛苦地站在你面前,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4.给一个爱了多年的人,最后写着的三个字不是"我爱你",而是"不值 ...

  • 素质教育阅读答案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弯路也能通向罗马    李愚①明嘉庆年间,有位给事官叫李乐,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却对此事不予理睬.李乐又面奏,皇帝被惹火了,传旨以故意揭短罪把李乐的嘴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替他揭.②嘴巴被封,不能进食,这就等于间接地给李乐定了死 ...

  • [转载]青春的弯路非走不可
  • 这是2012-2013学年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中的作文材料: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等我从那条弯路走出来后,已是伤痕累累.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 ...

  • 寻找鱼王读后感3篇
  • 寻找鱼王读后感3篇 寻找鱼王>读后感(一) 寻找鱼王还原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民俗场景,比如以前过年借鱼的>故事.木鱼的故事,那曾经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而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却相当陌生. 一天一个鱼王教他的儿子捕鱼,鱼王很奇怪,他的捕鱼技术很好,为什么他的儿子却都不好,因此他非常懊恼.一个过路人说 ...

  • 辩论会羚羊木雕
  • 这场家庭矛盾到底谁是谁非"的问题展开:甲方抓住羚羊木雕贵重的理由力斥乙方不该随便送人,更不该不与父母商量就送人.乙方则抓住友谊是任何金钱所买不到的为由反斥甲方重财轻义的思想,伤害了孩子之间的友情,甚至列举一些名言警句作论据,降服对方.双方各执一词,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甚是激烈!争论的焦点, ...

  • 人生,有些弯路必须得走
  • 许锡良 越来越觉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的"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的伟大.仅这句话,就够中国教育再琢磨一百年.中国人的思维总是从至高.至大开始的,一上来,就是"人生天地之间"或者"天地国君师",几乎从不让孩子从自己身边的具体的平凡琐事入手,在观察 ...

  • 2015版灿烂在六月语文中考
  • 中考语文模考试卷(一)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 .(<雨晴>) 2. ,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 4. ,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