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1.4-2 晶闸管的结构、符号、结构模型及等值电路

晶闸管是三端四层半导体开关器件, 共有3个PN 结,J 1、J 2和J 3,如图1.4-2(a )所示。其电路符号为图1.4-2(b ),A (anode )为阳极,K (cathode )为阴极,G (gate )为门极或控制极。若把晶闸管看成由两个三极管T 1(P 1N 1P 2) 和T 2(N 1P 2N 2) 构成,如图1.4-2(c )所示,则其等值电路可表示成图1.4-2(d )中虚线框内的两个三极管T 1和T 2。对三极管T 1来说,P 1N 1为发射结J 1,N 1P 2为集电结J 2;对于三极管T 2,P 2N 2为发射结J 3,N 1P 2仍为集电结J 2;因此J 2(N 1P 2) 为公共的集电结。当A 、K 两端加正电压时,J 1J 3结为正偏置。中间结J 2为反偏置。当A 、K 两端加反电压时,J 1J 3结为反偏置,中间结J 2为正偏置。晶闸管未导通时,加正压时的外加电压由反偏值的J 2结承担,而加反压时的外加电压则由J 1J 3结承担。

如果晶闸管接入图1.4-2(d )所示外电路,外电源U S 正端经负载电阻R 引至晶闸管阳极A ,电源U S 的负端接晶闸管阴极K ,一个正值触发控制电压U G 经电阻R G 后接至晶闸管的门极G ,如果T 1(P 1N 1P 2) 的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为α1,T 2(N 1P 2N 2) 的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为α2,那么对T 1而言,此外,J 2T 1的发射极电流I A 的一部分α1I A 将穿过集电结J 2,受反偏电压作用,要流过共基极漏电流i CBO ,因此图1.4-2(d )中的I C 可表示为

1

1

I C =α1I A +i C B O 。 (1.4-1)

1

1

同理对T 2而言,T 2的发射极电流I C 的一部分α2I C 将穿过集电结J 2,此外,J 2受反偏置电压作用,要流过共基极漏电流i CBO ,因此图1.4-2(d )中的I C 可表示为

2

2

I C =α2I C +i C B O 。 (1.4-2)

2

2

由图1.4-2(d )中可以看出

I A =I C 1+I C 2=α1I A +α2I C +i CBO 1+i CBO 2=α1I A +α2I C +I o (1.4-3)

式中,I o =i CBO +i CBO 为J 2结的反向饱和电流之和,或称为漏电流。

!

2

再从整个晶闸管外部电路来看,应有

I A +I G =I C 。 (1.4-4) 由式(1.4-3)和式(1.4-4),可得到阳极电流为 I A =

I o +α2I G 1-(α1+α2)

。 (1.4-5)

晶闸管外加正向电压U AK ;但门极断开,I G =0时,中间结J 2承受反偏电压,阻断阳极电流,这时I A =I C 很小,由式(1.4-5)得

I A =I C =I o /[1-(α1+α2) ]≈0。 (1.4-6)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晶闸管的阳极电流I A 的数值与(α1+α2)的值密切相关。晶闸管内部的两个晶体管的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1和α2随各管中发射极电流I A (I E 1)和I C (I E 2)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4-3所示。

图1.4-3 电流放大系数α1、α2与发射极电流的关系曲线

图 SCR 开通过程示意图

图 SCR 自然关断过程示意图

在I A 、I C 很小时晶闸管中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1、α2也很小,α1、α2都随电流I A 、

I C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门极电流I G =0,在正常情况下,由于I o 很小,I A =I C 仅为很小

的漏电流,α1+α2不大,这时的晶闸管处于阻断状态。一旦引入了门极电流I G ,将使I A 增大,I C 增大,如图所示,这将使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1、α2变大,α1、α2变大后,I A 、

I C 进一步变大,又使α1、α2变得更大。在这种正反馈作用下使α1+α2接近于1,晶闸管

立即从断态转为通态。内部的两个等效三极管进入饱和导电状态,晶闸管的等效电阻变得很小,其通态压降仅为1~2V,这时的电流I A ≈I C ;则由外电路电源U S 和负载电阻R 限定,即I A ≈I C ≈U S /R 。一旦晶闸管从断态转为通态后,因I A 、I C 已经很大,即使撤除门极电流I G ,由于α1+α2≈1,由式(1.4-5)可知I A =I C 仍然会很大,晶闸管仍继续处于通态。为保证撤销门极电流I G 后,SCR 继续导通,此时应保证I A >I H 。

当撤掉门极电流I G 后,工作电流I A 与α1+α2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使I A

晶闸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1.4-2 晶闸管的结构、符号、结构模型及等值电路

晶闸管是三端四层半导体开关器件, 共有3个PN 结,J 1、J 2和J 3,如图1.4-2(a )所示。其电路符号为图1.4-2(b ),A (anode )为阳极,K (cathode )为阴极,G (gate )为门极或控制极。若把晶闸管看成由两个三极管T 1(P 1N 1P 2) 和T 2(N 1P 2N 2) 构成,如图1.4-2(c )所示,则其等值电路可表示成图1.4-2(d )中虚线框内的两个三极管T 1和T 2。对三极管T 1来说,P 1N 1为发射结J 1,N 1P 2为集电结J 2;对于三极管T 2,P 2N 2为发射结J 3,N 1P 2仍为集电结J 2;因此J 2(N 1P 2) 为公共的集电结。当A 、K 两端加正电压时,J 1J 3结为正偏置。中间结J 2为反偏置。当A 、K 两端加反电压时,J 1J 3结为反偏置,中间结J 2为正偏置。晶闸管未导通时,加正压时的外加电压由反偏值的J 2结承担,而加反压时的外加电压则由J 1J 3结承担。

如果晶闸管接入图1.4-2(d )所示外电路,外电源U S 正端经负载电阻R 引至晶闸管阳极A ,电源U S 的负端接晶闸管阴极K ,一个正值触发控制电压U G 经电阻R G 后接至晶闸管的门极G ,如果T 1(P 1N 1P 2) 的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为α1,T 2(N 1P 2N 2) 的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为α2,那么对T 1而言,此外,J 2T 1的发射极电流I A 的一部分α1I A 将穿过集电结J 2,受反偏电压作用,要流过共基极漏电流i CBO ,因此图1.4-2(d )中的I C 可表示为

1

1

I C =α1I A +i C B O 。 (1.4-1)

1

1

同理对T 2而言,T 2的发射极电流I C 的一部分α2I C 将穿过集电结J 2,此外,J 2受反偏置电压作用,要流过共基极漏电流i CBO ,因此图1.4-2(d )中的I C 可表示为

2

2

I C =α2I C +i C B O 。 (1.4-2)

2

2

由图1.4-2(d )中可以看出

I A =I C 1+I C 2=α1I A +α2I C +i CBO 1+i CBO 2=α1I A +α2I C +I o (1.4-3)

式中,I o =i CBO +i CBO 为J 2结的反向饱和电流之和,或称为漏电流。

!

2

再从整个晶闸管外部电路来看,应有

I A +I G =I C 。 (1.4-4) 由式(1.4-3)和式(1.4-4),可得到阳极电流为 I A =

I o +α2I G 1-(α1+α2)

。 (1.4-5)

晶闸管外加正向电压U AK ;但门极断开,I G =0时,中间结J 2承受反偏电压,阻断阳极电流,这时I A =I C 很小,由式(1.4-5)得

I A =I C =I o /[1-(α1+α2) ]≈0。 (1.4-6)

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晶闸管的阳极电流I A 的数值与(α1+α2)的值密切相关。晶闸管内部的两个晶体管的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1和α2随各管中发射极电流I A (I E 1)和I C (I E 2)的变化而变化如图1.4-3所示。

图1.4-3 电流放大系数α1、α2与发射极电流的关系曲线

图 SCR 开通过程示意图

图 SCR 自然关断过程示意图

在I A 、I C 很小时晶闸管中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1、α2也很小,α1、α2都随电流I A 、

I C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门极电流I G =0,在正常情况下,由于I o 很小,I A =I C 仅为很小

的漏电流,α1+α2不大,这时的晶闸管处于阻断状态。一旦引入了门极电流I G ,将使I A 增大,I C 增大,如图所示,这将使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1、α2变大,α1、α2变大后,I A 、

I C 进一步变大,又使α1、α2变得更大。在这种正反馈作用下使α1+α2接近于1,晶闸管

立即从断态转为通态。内部的两个等效三极管进入饱和导电状态,晶闸管的等效电阻变得很小,其通态压降仅为1~2V,这时的电流I A ≈I C ;则由外电路电源U S 和负载电阻R 限定,即I A ≈I C ≈U S /R 。一旦晶闸管从断态转为通态后,因I A 、I C 已经很大,即使撤除门极电流I G ,由于α1+α2≈1,由式(1.4-5)可知I A =I C 仍然会很大,晶闸管仍继续处于通态。为保证撤销门极电流I G 后,SCR 继续导通,此时应保证I A >I H 。

当撤掉门极电流I G 后,工作电流I A 与α1+α2的关系如图所示,当使I A


相关内容

  • 电力电子技术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
  •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2.1 2.2 2.3 2.4 2.5 2.6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 典型全控型器件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功率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力电子模块 本章小结 引言 ■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基础 --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 电力电子电路的基础 ...

  •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 晶闸管 晶闸管又称为晶体闸流管,可控硅整流(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SCR),开辟了电力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崭新时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被性能更好的全控型器件取代.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最高,工作可靠,以被广泛应用于相控整流.逆变.交流调压.直 ...

  •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单相双半波整流电路的设计 系 . 部: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 邓文华 指导教师: 王翠 职称 助教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自本0701 完成时间: 2009年6月1日 目 录 1 设计任务.及方案选择............................. ...

  •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的设计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一.主要内容 (1)电源电压:交流220V/50Hz (2)输出电压范围:20V-50V (3)最大输出电流:10A (4)电源效率不低于70% 二.基本要求 ...

  • 电力电子器件大全及使用方法详解
  •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主要内容:各种二极管.半控型器件-晶闸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主要静态.动态参数,器件的选取原则,典型全控型器件:GTO .电力MOSFET .IGBT ,功率集成电路和智能功率模块,电力电子器件的串并联.电力电子器件的保护,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电路. 重点:晶闸管的结构. ...

  • 电机软启动器原理图
  • 电机软启动器原理图 6kV电机软启动器控制原理图 软启动器在冷剪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 前言 冷剪是棒材生产线上必不可少的设备,在连续剪切线上,由于对冷剪定位控制的实时性和精确性要求非常高,通常情况下采用变频器或直流调速装置进行控制;对于使用定尺机完成棒材组长度定位的生产线来说,由于要等到棒材组在辊道 ...

  • 晶闸管额定电流
  •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学习指导书 (配套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力电子技术>) 李丽 编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二○○五年六月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http://www.swust.net.cn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指导 前言部分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电力电子技术是 ...

  •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论文
  •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 引言: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未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 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无论是电力.机械.矿冶.交通.石油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还是通信.激光.机器人.环保.原子能.航天等高科技产业,都迫切需要提供高质量的电能,特别是要求节能.而电力电子则 ...

  • 双闭环直流可逆调速系统设计
  •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题 目: 逻辑无环流直流可逆调速系统建模与仿真 初始条件: 1.技术数据: 直流电动机:P N =55KW , U N =220V , I N =287A , n N =1500r/min , R a =0.1Ω 最大允许电流 I 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