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而"作连词时的规律

文言虚词“而”的连词用法

“而”作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 ,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例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

2、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3、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例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4、表示转折关系。表转折时,后面的成分跟前面成分的意思相反, 或是加以修改补充。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5、表示假设关系。前面成分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后面成分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例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

6、表示修饰关系。表修饰时,表示事物的状态或动作。

例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

7、表示因果关系。表因果时,连接原因和结果。

例句: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

8、表示目的关系。表目的时,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行为目的。

例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文言虚词“而”的连词用法

“而”作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 ,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例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

2、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3、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例句: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

4、表示转折关系。表转折时,后面的成分跟前面成分的意思相反, 或是加以修改补充。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5、表示假设关系。前面成分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后面成分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

例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

6、表示修饰关系。表修饰时,表示事物的状态或动作。

例句: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

7、表示因果关系。表因果时,连接原因和结果。

例句: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 .

8、表示目的关系。表目的时,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行为目的。

例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相关内容

  • 2012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 2012 高考文言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试卷中的分值为20分.对常见的 实.虚词的理解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复习时在这一块投入的精力最多,但失分也不含糊.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找到文言文实.虚词的规律,把精力都投入到死记硬背,或大量的机械性的训练上,结果事倍功半! 大 ...

  •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
  •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 作者:蓦然回首 来自:敏思博客 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浅易的标准: 1. 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寓有哲理的小品文. 2. 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 3. 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

  •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 文虚词用法推断 教学目的:1.明确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2.掌握文言虚词使用的一般规律,掌握辨析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 3.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规律和辨析的方法,学会知识迁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之乎者也"已成为文言文 ...

  • 201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突破:文言文阅读之文言虚词
  • (2011-02-17 14:11:42) 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 古文加油站 第二节 文言虚词 解释下面文段中的12个"其"字. 狐谓狼曰:"羊肉其①鲜乎!君其②有意,叼其③一而啖之,得饱其④口福."狼曰:"其⑤如猛犬何?"狐谓于犬曰 ...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阅读答案
  • 篇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阅读答案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女孩含羞不语多么秀丽,她在城脚边等我相见 心仪的人儿怎不出现,我方寸大乱满心疑猜 女孩含羞不语浅笑嫣然,将朱红苇管交在我 ...

  • 3专题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主备教师:蔡 丽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核心是考纲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理解它关键就是要能够判断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不同语境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学生已经学过很多文言虚词,本节课的内容就 ...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案 [考纲点击] <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 .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 ...

  •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 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同学们参考.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 ...

  • [劝学]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一.掌握.积累文言词语 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 2.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 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