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导入--快乐进入课堂

课堂导入——快乐进入课堂

后坪中心校二家河中心完小 覃基胜

“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入策略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了。那么,怎么导入才能达到如此效果呢?根据笔者的探索和看法,要做到有效导入,需达到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应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有位教师在讲《说谦虚》一文中的导入就设计的很精到。他说:“有一位导演,成功地导演了一部新影片。当记者问到这部片子并请他谈谈想法时,导演说:‘如果把这部整体美的影片打碎,那么任何一块碎片都将闪光。’而举世闻名的球王贝利在回答人们哪个球踢得最好的问题时,却说:‘最好?下一个吧。’对于自己的成绩的这么两种态度,不是非常发人深思的吗?„„”二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而设计。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从讲故事、寓言、做游戏入手,中学生从联想类比、谈话启发、设置疑难入手等。如果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入胜地而流连

忘返。可见,具有针对性的导入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有位教师在初中物理“运动与静止”这一课题的教学中,就使用了启发性导入。一开始教师就问:“你们听说过用手去抓飞行的子弹的事吗?”对学生来说这种事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教室内立即鸦雀无声,同学们开始思考了。一会儿,课堂沸腾了,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子弹飞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吗?”“我就听说过”,老师肯定地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学生听到了十分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运动和静止’就要探讨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中去了。启发性的导入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受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三、导入要有新颖性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去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的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一般说来,导入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越能留下疑虑,越能吸引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位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男的先去卖蛋,一连三天也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过篮子到街上卖,不多时蛋就卖完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的诸多猜想,但都不得要领。老师便说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去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教师接着说:“文学家经过对生活现象的长期观察、体验,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运用于文学写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衬托手法。同学们看看《绿》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使用了衬托手法?”不过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四、导入要有趣味性

著名教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是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充满情趣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

流。有位教师讲《谈修改文章》时的导入就趣味盎然,他说: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老《辞海》上说:“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亦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嘛:她们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对着镜子,用奥琪增白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别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于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使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改上下苦功夫,行吗?(笑声)何其芳同志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看来这是一条至理名言(板书中心句)。这样导入是极具情趣的,但只有具情趣尚嫌不足,俗话说:趣味趣味,要既有情趣,又有意味才好。学生笑过之后,教师应进一步引之深思,才是趣味性导入上乘佳作。”

五、导入要有简洁性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如一位教师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开始上课了,教师带着亲切的微笑说:“几天,教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

说着,从课桌上拿起一幅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图,这只小青蛙是用水彩画成画片的形象,不但不丑陋,而且显得很可爱。学生们马上惊喜地说:“小青蛙。”

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

有的学生说:“小青蛙吃苍蝇、蚊子。”

教师这时趁机说:“小青蛙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好朋友。”

学生惊喜地说:“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师马上因势利导: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今天我们学的《小蝌蚪找妈妈》,讲的就是这只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故事。这个导入总共不到5分钟,却因简洁凝练、巧妙、新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地想学课文的强烈愿望。

课堂导入——快乐进入课堂

后坪中心校二家河中心完小 覃基胜

“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入策略讲求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就顺了。那么,怎么导入才能达到如此效果呢?根据笔者的探索和看法,要做到有效导入,需达到以下要求: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应针对的教学实际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使之建立在充分考虑了与所授教材内容的有机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赘疣。有位教师在讲《说谦虚》一文中的导入就设计的很精到。他说:“有一位导演,成功地导演了一部新影片。当记者问到这部片子并请他谈谈想法时,导演说:‘如果把这部整体美的影片打碎,那么任何一块碎片都将闪光。’而举世闻名的球王贝利在回答人们哪个球踢得最好的问题时,却说:‘最好?下一个吧。’对于自己的成绩的这么两种态度,不是非常发人深思的吗?„„”二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而设计。比如小学一、二年级,最好从讲故事、寓言、做游戏入手,中学生从联想类比、谈话启发、设置疑难入手等。如果课堂教学导入时,教师的态度、语言和蔼可亲,所讲内容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日常事理,学生听起来一定能如入胜地而流连

忘返。可见,具有针对性的导入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导入要有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上课开始就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必能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有位教师在初中物理“运动与静止”这一课题的教学中,就使用了启发性导入。一开始教师就问:“你们听说过用手去抓飞行的子弹的事吗?”对学生来说这种事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教室内立即鸦雀无声,同学们开始思考了。一会儿,课堂沸腾了,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子弹飞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吗?”“我就听说过”,老师肯定地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学生听到了十分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运动和静止’就要探讨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新授课的内容中去了。启发性的导入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受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三、导入要有新颖性

赞科夫认为:“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去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的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一般说来,导入所用的材料与课文的类比点越少、越精,越能留下疑虑,越能吸引人。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在教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欧洲有位叫摩根的商人,长得高大魁梧,他的夫人却小巧玲珑。他们夫妇俩运了一大批鸡蛋到非洲去卖。到了非洲男的先去卖蛋,一连三天也卖不出去。于是他的夫人接过篮子到街上卖,不多时蛋就卖完了。同学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引起学生的诸多猜想,但都不得要领。老师便说出谜底:摩根人大手大,鸡蛋在他手中便显得小,他的夫人人小手小,同样一个鸡蛋在她手中就显得大了,所以人们争着去买。这就体现了衬托的道理,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教师接着说:“文学家经过对生活现象的长期观察、体验,有意识地把生活现象进行加工提炼,运用于文学写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衬托手法。同学们看看《绿》这篇文章在哪些地方使用了衬托手法?”不过应切忌单为新颖猎奇而走向荒诞不经的极端。

四、导入要有趣味性

著名教学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是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充满情趣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师生间往往在会心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

流。有位教师讲《谈修改文章》时的导入就趣味盎然,他说:大家常常写文章,可什么叫“文章”呢?老《辞海》上说:“画绘之事,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人的脸皮有青有赤亦有白,可见,每个人的脸皮就是一篇天生的“文章”。(笑声)古今中外,许多女同胞都是非常讲究“修改文章”的!(大笑)你看嘛:她们每天早晨起来梳妆,对着镜子,用奥琪增白霜反复“揣摩”(涂抹),再用高级胭脂、唇膏精心“润色”,还要用特别的眉笔仔细地修改“眉题”。甚至于连标点符号也毫不含糊——非要用手术刀将“单括号”(单眼皮)改为“双括号”(双眼皮)不可!(笑声、掌声)你们看,这是何等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章。要想使文章出类拔萃,成为“真由美”(真优美),不在修改上下苦功夫,行吗?(笑声)何其芳同志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看来这是一条至理名言(板书中心句)。这样导入是极具情趣的,但只有具情趣尚嫌不足,俗话说:趣味趣味,要既有情趣,又有意味才好。学生笑过之后,教师应进一步引之深思,才是趣味性导入上乘佳作。”

五、导入要有简洁性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课堂教学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

如一位教师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开始上课了,教师带着亲切的微笑说:“几天,教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

说着,从课桌上拿起一幅小蝌蚪和小青蛙的图,这只小青蛙是用水彩画成画片的形象,不但不丑陋,而且显得很可爱。学生们马上惊喜地说:“小青蛙。”

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

有的学生说:“小青蛙吃苍蝇、蚊子。”

教师这时趁机说:“小青蛙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好朋友。”

学生惊喜地说:“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师马上因势利导: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呢?今天我们学的《小蝌蚪找妈妈》,讲的就是这只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故事。这个导入总共不到5分钟,却因简洁凝练、巧妙、新奇,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急切地想学课文的强烈愿望。


相关内容

  • 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
  • 创新教育 2012 NO.06 S ci en ce an d Tech n o l o g y In n o v at 科技创新导报 语文课堂导语的设计 李继光 (河北省乐亭县大相各庄初级中学 乐亭 063600)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新课导入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 能够从外部影响 ...

  • 导-李惠萍
  • 导 "活 "乐"学" 我们知道,一般的大桥都有一段"引桥",通过"引桥"才能进入"主桥".语文课教学也是如此,入课就相当于领着学生"过引桥".而引路的正确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 ...

  • 快乐教学法
  • 教学格言:努力以自己的教学美,开启学生学习的乐与思 摘要: 本文先论述"快乐教学法"是当代教学界正在深入探讨的新课题,接着论述实施快乐教学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再论述实施快乐教学法的途径:优化导语设计,引发学生好奇心: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不可忽视的情感溶入,达到优化 ...

  • 课堂的导入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 课堂的导入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这句话用在课堂上再恰当不过了.一堂课有好的导入,往往能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也能很快找到讲 ...

  •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游戏教学" 和政县陈家集学校 张晓霞 内容摘要:爱玩.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因此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引入游戏,为学生创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竞赛中快乐学习.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课堂 "游戏教学" ...

  • 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方法
  • 数学课的有效导入方法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巧妙高效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能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导入:有效导入 作者简介:陈旭光,任教于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中学. 数学新课的有效导入是使学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 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 ...

  • 精彩纷呈的导入艺术
  •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有效的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常规教学中的四大环节之一便是激情导课.可见,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这一环节不可或缺. 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导入,能明确目的,集中注意力.一堂课的开始就好比一场演出 ...

  • 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 摘 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知道,语文学习的主人就是学生.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不再是原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被迫接受的局面,而是将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文章主要阐述的就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 ...

  • 浅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
  • 浅谈如何创设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 [摘要]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及对课改精神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发展现状,构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发挥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效应,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