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搬运

脊柱损伤搬运术

脊柱损伤搬运术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操作之一。是一个合格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脊柱损伤的搬运

操作目的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适应症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行脊柱固定:①脊柱疼痛或触痛;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③脊柱结构变形。

物品准备

脊柱固定担架、短脊板、固定带、颈托、头部固定器,必要时可就地取材木板、门板等。

操作步骤

(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

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1

[1]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 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 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 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 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 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 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 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 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 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2.再次检查伤员

13.搬运伤员 医生指挥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要求医生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整体配合: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动作交替流畅,配合默契,过程紧凑。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伤员坐位)

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

(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2

(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

(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

(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

(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

(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

(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

(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3)固定伤者: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斜行固定,并固定伤者与上车担架。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

(4)急救员平稳升高上车担架,搬运伤者,足侧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注意事项

1.脊柱损伤搬运始终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各项抢救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环境安全>生命体征平稳(CPR)>开放性创伤及严重骨折(创口止血、骨折固定)>搬运。

3.转运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

脊柱损伤搬运术

脊柱损伤搬运术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操作之一。是一个合格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脊柱损伤的搬运

操作目的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适应症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行脊柱固定:①脊柱疼痛或触痛;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③脊柱结构变形。

物品准备

脊柱固定担架、短脊板、固定带、颈托、头部固定器,必要时可就地取材木板、门板等。

操作步骤

(一)脊柱损伤固定操作

1.现场评估: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急救员正面走向伤者表明身份;告知伤者不要做任何动作,初步判断伤情,简要说明急救目的;先稳定自己再固定伤者,避免加重脊柱损伤。

2.体位:仰卧位,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脊柱不能屈曲或扭转。

3.操作方法:用脊柱板、担架等。三人至患者同侧跪下插手,同时抬高、换单腿、起立、搬运、换单腿、下跪、换双腿同时施以平托法将患者放于硬质担架上,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搬运方法,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4条带子把伤员固定在木板或硬质担架上(一般用带子固定胸与肱骨水平、前臂与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将伤员绑在硬质担架上),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如果伴有颈椎损伤,病员的搬运应注意先用颈托固定颈部,如无颈托用“头锁或肩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其余人协调一致用力将伤病员平直地抬到担架上或木板上,然后头部的左右两侧用软枕或衣服等物固定。 1

[1]

4.监测与转运:检查固定带、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选择合适转运工具,保证病人安全。

(二)颈椎损伤固定操作(伤员仰卧位)

1.现场评估、判断:现场环境安全,询问伤员:“我是120急救医生,请问您现在哪里不舒服…”。伤员是高处坠落,神志清、诉颈部疼痛、下肢感觉障碍,怀疑颈椎损伤。

2.调整颈部位置 医生按脊椎损伤处理,助手准备颈托及脊椎板(告知伤员配合)。上头锁,调整头颈部:医生与助手配合;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示。

3.检查头颈部 助手头胸锁固定头颈部,医生检查头枕部(颈椎形状、压痛)、上头锁。

4.上颈托 助手检查测量伤员颈部的长度,调整所需尺寸,正确上颈托。

5.全身检查判断伤情(医生或医助)头—颈—胸—腹—背部—外生殖器—下肢—上肢(未发现其他伤情)

6.上脊椎板 助手头胸锁、二助准备脊椎板及约束带完毕),医生头肩锁(肩锁在侧翻的同侧)。

7.整体侧翻 医生指挥,二位助手左右手交叉抱伤员的肩、髂和膝部,将伤者轴位整体侧翻于侧卧位,保持脊柱在同一轴线。助手检查背部及脊柱。

8.放置脊椎板 助手拉脊椎板注意摆放在背部合适的位置。将伤者轴位放置回仰卧位 。

9.脊椎板平移(推)伤员 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部,医生用双肩锁,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在仰卧位平移,推至脊椎板合适位置。

10.头部固定 一助头胸锁,二助准备头部固定器,医生上头部固定器。

11.脊椎板约束带固定 助手对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以约束带固定。

12.再次检查伤员

13.搬运伤员 医生指挥平稳抬起伤者,足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要求医生指挥及报告:口令简洁,整体配合: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动作交替流畅,配合默契,过程紧凑。

(三)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伤员坐位)

1.初步判断伤情,术者行胸背锁稳定患者,一助至患者后方,进行头、外耳道、颈后部查体,一助行后头锁,术者固定患者双肩,保持患者上身稳定,一助将患者头部复位至正常体位。

2.术者进行颈部查体,判断患者有无呼吸道损伤,然后放置颈托。

3.放置颈托

(1)测量伤者颈部长度:拇指与掌面垂直,其余四指并拢并与患者额面垂直,测量下颌角至斜方肌前缘的距离;

(2)调整颈托,塑型;

2

(3)放置颈托时,颈托中间弧度卡于患者右肩处并略向前下倾斜,先放置颈后,再放置颈前,保证位置居中,扣上搭扣,松紧度适中。

4.颈托放置后,术者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顺序由上到下,由躯干到四肢。

5.使用解救套(短脊板)

(1)术者行胸背锁固定患者;

(2)一助与二助放置解救套在患者背部,平滑面的一面紧贴伤者身体;

(3)把解救套的中央放在伤者的脊椎位置后,一助换头锁;

(4)术者和二助把胸前的活动护胸甲围绕伤者的身躯,并向上轻微拉动贴在腋下;

(5)将肩带和胸腹部固定带扣好,确保活动护胸甲顶端置于患者腋下;腿部固定带(黑色)自内而外、自下而上绕经伤者的膝间,紧贴腹股沟位置,由大腿内侧穿出,拉向外扣好并收紧;

(6)术者将颈部衬垫放好并将右手于短脊板后方行胸背锁,在颈部与解救套之间放置衬垫紧贴,确保无空隙,一助将头部护甲整理并至于正确位置后,行后头锁;

(7)术者将下颌固定带放于下颌位置并向上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额部固定带放置额前后也将之向下拉贴紧头部活动护甲,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8)从下至上拉紧各固定带,并用三角巾宽带将膝踝部固定;

(9)检查所有固定带松紧度并整理。

6.搬运

(1)移动伤者:术者与二助在两边各自抓住腰两侧握把处,另一手放在伤者腿下,两人双手互扣抓牢,将患者分两次45°移动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上车担架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上车担架,一助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术者与二助抬高下肢先将伤者躯干平放于长脊板上,逐渐移动到位,适度放松肩、胸、腹、腹股沟固定带,解除膝踝三角巾,并平放在长脊板上。

(3)固定伤者: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固定在长脊板上,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斜行固定,并固定伤者与上车担架。术者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

(4)急救员平稳升高上车担架,搬运伤者,足侧先行,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注意事项

1.脊柱损伤搬运始终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2.各项抢救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环境安全>生命体征平稳(CPR)>开放性创伤及严重骨折(创口止血、骨折固定)>搬运。

3.转运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


相关内容

  • 脊柱损伤的搬运
  • 操作目的 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应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将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仰卧固定在一块坚硬长背板上并将他放置在中心直线位置,即头部.颈部.躯干.骨盆应以中心直线位置逐一固定,保持脊柱伸直位,严禁弯屈或扭转. 适应症 钝性创伤者出现下列情况应行脊柱固定:①脊柱疼痛或触痛:②出现神经性缺损主诉或体征:③脊 ...

  • 脊椎损伤病人的搬运
  • 脊椎损伤病人的搬运 遇有脊柱损伤患者时,救助人员必须保持冷静,切莫马上抱起伤者,而应按照以下处理步骤救助伤者. 1.若有伤口,应紧急包扎,不能轻易翻动伤者. 2.对呼吸困难和昏迷者,要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救助人员在抢救伤者时,若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均应按脊柱骨折处理.千万不要对伤 ...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测试题
  •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测试题 填空题 1.脊柱损伤搬运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脊人搬柱损伤病运时的翻转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胸腰椎损伤后的观察治疗护理体会
  • 胸腰椎损伤后的观察治疗护理体会 姓 名:贾丽娜 学 号: 专 业:护理学 教育层次:本科 入学时间: 指导老师:原鲜 论文提纲 一.胸腰椎损伤后的资料与方法 二.胸腰段损伤后的检查及诊断 三.胸腰椎损伤后的护理 1脊柱外伤的急救护理 2心理护理 3手术护理 4并发症的护理 5功能锻炼 四.结果与讨论 ...

  • 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理论试题
  • 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理论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一.填空: 1.一旦呼吸骤停,首要危害是机体缺氧.所有脏器中大脑尤其不能忍受氧的缺失,缺氧持续超过4分钟,便会有明显损害. 2.急救最基本的目的:挽救生命,危及生命瞬间是心跳.呼吸骤停. 3.呼吸骤停--常伴随心跳骤停出现. 4.此时患者正处在临床死亡阶 ...

  • 徒手救护搬运法
  • 徒手救护搬运法 操作要领 1. 扶行法:救护人站于病人一侧,使其身体略靠着救护人. 2. 抱持法:将病人抱起. 3. 背负法:将病人背起.如病人卧于地上,救护人可躺其一侧,一手紧握伤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于救护人背上,而后慢慢起来. 4. 椅托式:甲乙两人在病人两侧对立,甲以右膝.乙 ...

  • 骨折应急处理新编
  • 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骨折的固定与搬运 一.背景: 2. 一则关于"学生骨折告学校判决将影响全国体育教学" 的报道引发全国忧虑,而且引来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球界的 高度关注.(摘入图片) 1.广东省中学生运动骨折的调查分析 对广东省66所中学因运动致骨折的105名学生及任课 ...

  • 急救手册之创伤救护
  • 创伤救护 [概述] 一.概念:创伤是指各种因素造成机体的损伤.轻者造成体表的损伤.疼痛.出血:重者造成功能障碍.残废.甚至死亡. 二.分类:按照皮肤完整与否分为开放性(不完整)和闭合性损伤(完整). 复合伤:不同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的不同性质的损伤. 多发伤:同一致伤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多个部位的损 ...

  • 急救员培训考试
  • 2013年一线队组急救员医疗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 队组: 分数: 一. 填空题. 1.心跳停止 分钟,瞳孔散大. 2.抢救的黄金时间 . 3.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的四项指标是 . . . . 4.心肺复苏的三个步骤是A B C . 5.创伤急救的四项技术是 : : : . 6.出血按损伤血管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