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必须要具备的仪表风度

  一、仪表和风度
  1、仪表的含义
  仪表是指人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内在美的体现。具体来说,仪表是一个人的容貌、表情、神态、姿式,举止以及服饰、发型等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美好的仪表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能向世人展示主人的形象和风度,而且还可以增强个人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力。
  2、风度的含义
  风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气度,是通过人的言谈举止、仪表体态、装束打扮等给他人留下的综合印象。因而它不是单指一招一势,也不是一颦一笑,而是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外在表现的综合反映。
  3、仪表、风度在演讲中的作用和关系
  良好的仪表和风度,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牢牢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者不仅应该是真理的宣传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该美的体现者。在演讲现场,演讲者事实上是听众的审美对象,听众不仅通过演讲者生动活泼、含义深刻的演讲获得美感享受,而且也是通过对演讲者的仪表、风度的欣赏,受到美的熏陶。
  演讲者在开口演讲之前,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仪表风度。演讲者的仪表风度,是给听众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人们对其作出判断的依据。比如你见到一个人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就会认为此人做事细心,有条有理。进而会想,这个人一定有责任心,你就会在心里产生中意的感觉。相反的,倘若一个人给你的最初印象是衣冠不整,邋邋遢遢,吊儿郎当,满口脏话,你一定会作出这个人缺乏道德、缺乏责任心的结论。因此,每个演讲者从一上场起,就应该重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有一位青年演讲者谈体会时说::“演讲就和谈对象一样,第一眼是非常重要的。”孙中山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应该是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还没开口就使会场有肃穆起敬之心。”演讲“最忌轻佻作态”,要“处处出于自然,有时词旨严重,唤起听众注意,切不可故作惊人模样”。可见孙中山先生在演讲时对仪表风度是非常重视的。
  风度和礼仪的关系十分密切,风度必然从仪表中表现出来,但仪表绝不同等于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仪表侧重于演讲者的外表形象,风度侧重于演讲者的精神风貌;但是二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仪表并不完全排除精神方面的因素,风度也要通过人的容貌、姿态体现出来。优美动人的举止常常是符合礼仪要求的,比如:演讲者英姿焕发、举止潇洒、热情谦和,便显得彬彬有礼;如果敞胸露怀,一步三晃,放荡不羁,不仅没有风度,也是不懂礼仪的表现,往往令人反感。
  二、怎样培养优美的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自然流露,风度的美丑关键是灵魂的美丑,所以要具有优美的风度,首先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俄国文学批评家、美学家别林斯基说:“讲究风度,这种必要性不是来自社会身份或等级地位的虚假观念,而是来自崇高的人类称号;不是来自礼仪体面的虚假观念,而是来自人类尊严的永恒观念。”在这里,美学家别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讲究身份、体面才来追求风度美,而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得具备这种必备的品行。在我们提倡精神文明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每个人更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风度。

  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举止、谈吐、仪表、体态、服饰、打扮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与他人不同的印象。这就是一个人的独特风度。演讲者的风度美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其风度美的获得,一般有以下途径:
  第一、要坚持在实践中刻苦磨练。演讲者的风度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经历和修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熏陶,经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奋斗追求,自己磨练而成的。周恩来191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初学演讲时,由于苏北口音较重,加上没有经验,所以初次登台心情紧张,演讲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演讲能力,他针对初次登台暴露的弱点,坚持从内容到声音,从仪表到姿态进行训练。以后不论是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他的演讲,都立论精辟,生动感人,他的气质和形体都给人以美感,具有政治家、活动家、外交家的大雅风度。
  第二,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人们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美的风度时,主要看内在的气质,讲究“内秀外美”。演讲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充实内在气质,使外在美趋向于内在美。
  第三,虚心接受他人的教育和指导,借鉴成功者的经验。现在国外有许多的仪表礼仪咨询公司,他们的广告词是:“优雅的举止,优美的谈吐,堂堂的仪表,翩翩的风度是职务晋升的条件。”由此可见,培养优美的风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人的社交场合必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要注意纠正那些不良的言行举止,改正不讲卫生、不讲礼貌、不修边幅的坏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美好,外表端庄,举止文雅,风度翩翩的人。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风度、仪表是人与人交际活动中的第一印象。倘若你朝气蓬勃,就会使人感受到你身上散发清新的时代气息;假如你落落大方,就会显现你是诚信而开朗;要是你喜欢故弄玄虚,别人就会觉得你轻浮而不可信,纵然你口吐莲花,舌绽春蕾,人们也不会对你产生钦佩之感。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只有塑造美的形象,用仪表这种无声语言才能占有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显现自己的风度和气质。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这一点说得很具体,很精深,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质”是指内在素质,“文”是指外在表现。这意思是说,只注重内在素质而忽视外在表现,就会显得粗俗、野蛮;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素质,就会导致浮华、迂阔。只有文质兼备,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精神充实与外貌风采完美统一,才称得上是君子风度。风度是不能装的,装也是装不出来的,这是需要很深的“内功”,而“内功”是需要长期的“修炼”的;风度也不是虚幻的、不可琢磨的,它总是从具体的言谈、举止、仪表中表现出来。演讲者的风度,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作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只要坚持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美的风度。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

  一、仪表和风度
  1、仪表的含义
  仪表是指人的外在美,同时也是内在美的体现。具体来说,仪表是一个人的容貌、表情、神态、姿式,举止以及服饰、发型等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美好的仪表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能向世人展示主人的形象和风度,而且还可以增强个人的自尊心,提高自信力。
  2、风度的含义
  风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风格和气度,是通过人的言谈举止、仪表体态、装束打扮等给他人留下的综合印象。因而它不是单指一招一势,也不是一颦一笑,而是人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德情趣,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外在表现的综合反映。
  3、仪表、风度在演讲中的作用和关系
  良好的仪表和风度,能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牢牢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演讲者不仅应该是真理的宣传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该美的体现者。在演讲现场,演讲者事实上是听众的审美对象,听众不仅通过演讲者生动活泼、含义深刻的演讲获得美感享受,而且也是通过对演讲者的仪表、风度的欣赏,受到美的熏陶。
  演讲者在开口演讲之前,首先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仪表风度。演讲者的仪表风度,是给听众留下最佳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成为人们对其作出判断的依据。比如你见到一个人衣着整洁,彬彬有礼,就会认为此人做事细心,有条有理。进而会想,这个人一定有责任心,你就会在心里产生中意的感觉。相反的,倘若一个人给你的最初印象是衣冠不整,邋邋遢遢,吊儿郎当,满口脏话,你一定会作出这个人缺乏道德、缺乏责任心的结论。因此,每个演讲者从一上场起,就应该重视自己的一举一动。
  有一位青年演讲者谈体会时说::“演讲就和谈对象一样,第一眼是非常重要的。”孙中山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应该是衣着整洁,举止大方,还没开口就使会场有肃穆起敬之心。”演讲“最忌轻佻作态”,要“处处出于自然,有时词旨严重,唤起听众注意,切不可故作惊人模样”。可见孙中山先生在演讲时对仪表风度是非常重视的。
  风度和礼仪的关系十分密切,风度必然从仪表中表现出来,但仪表绝不同等于风度,它们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仪表侧重于演讲者的外表形象,风度侧重于演讲者的精神风貌;但是二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仪表并不完全排除精神方面的因素,风度也要通过人的容貌、姿态体现出来。优美动人的举止常常是符合礼仪要求的,比如:演讲者英姿焕发、举止潇洒、热情谦和,便显得彬彬有礼;如果敞胸露怀,一步三晃,放荡不羁,不仅没有风度,也是不懂礼仪的表现,往往令人反感。
  二、怎样培养优美的风度
  风度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个人内在美的自然流露,风度的美丑关键是灵魂的美丑,所以要具有优美的风度,首先要塑造美好的心灵。
  俄国文学批评家、美学家别林斯基说:“讲究风度,这种必要性不是来自社会身份或等级地位的虚假观念,而是来自崇高的人类称号;不是来自礼仪体面的虚假观念,而是来自人类尊严的永恒观念。”在这里,美学家别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讲究身份、体面才来追求风度美,而是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得具备这种必备的品行。在我们提倡精神文明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每个人更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风度。

  在社交场合,一个人的举止、谈吐、仪表、体态、服饰、打扮会给别人留下一个与他人不同的印象。这就是一个人的独特风度。演讲者的风度美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其风度美的获得,一般有以下途径:
  第一、要坚持在实践中刻苦磨练。演讲者的风度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经历和修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熏陶,经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奋斗追求,自己磨练而成的。周恩来1913年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初学演讲时,由于苏北口音较重,加上没有经验,所以初次登台心情紧张,演讲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演讲能力,他针对初次登台暴露的弱点,坚持从内容到声音,从仪表到姿态进行训练。以后不论是在多么复杂的情况下,他的演讲,都立论精辟,生动感人,他的气质和形体都给人以美感,具有政治家、活动家、外交家的大雅风度。
  第二,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人们在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美的风度时,主要看内在的气质,讲究“内秀外美”。演讲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充实内在气质,使外在美趋向于内在美。
  第三,虚心接受他人的教育和指导,借鉴成功者的经验。现在国外有许多的仪表礼仪咨询公司,他们的广告词是:“优雅的举止,优美的谈吐,堂堂的仪表,翩翩的风度是职务晋升的条件。”由此可见,培养优美的风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个人的社交场合必备的良好素质,因此我们要注意纠正那些不良的言行举止,改正不讲卫生、不讲礼貌、不修边幅的坏习惯,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美好,外表端庄,举止文雅,风度翩翩的人。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风度、仪表是人与人交际活动中的第一印象。倘若你朝气蓬勃,就会使人感受到你身上散发清新的时代气息;假如你落落大方,就会显现你是诚信而开朗;要是你喜欢故弄玄虚,别人就会觉得你轻浮而不可信,纵然你口吐莲花,舌绽春蕾,人们也不会对你产生钦佩之感。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只有塑造美的形象,用仪表这种无声语言才能占有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显现自己的风度和气质。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对这一点说得很具体,很精深,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里的“质”是指内在素质,“文”是指外在表现。这意思是说,只注重内在素质而忽视外在表现,就会显得粗俗、野蛮;只注重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在素质,就会导致浮华、迂阔。只有文质兼备,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精神充实与外貌风采完美统一,才称得上是君子风度。风度是不能装的,装也是装不出来的,这是需要很深的“内功”,而“内功”是需要长期的“修炼”的;风度也不是虚幻的、不可琢磨的,它总是从具体的言谈、举止、仪表中表现出来。演讲者的风度,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作为一名优秀的演讲者,只要坚持在“内在”和“外在”两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培养出优美的风度。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

市总工会关于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情况调研报告


相关内容

  • 位优秀的演讲者应当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 一. 演讲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演讲者一般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担,当然有时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这就要求演讲者平时加强心理训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既热情果断,又镇定自若,而且还能侃侃而谈.一般地说,成功的演讲者应具有如下的心理素质: 1.充分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演讲者重要的心理支柱,对于演讲者的结果 ...

  • 演讲与口才题目与答案
  • 演讲与口才题目与答案---- 口语表达的特点有: 简明性 ,大众性, 灵活性 ,节奏性. 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主要包括 胆怯 . 腼腆 . 自卑 . 演讲中使用概念的要求: 明确 . 准确 . 提问的方法一般有: 直问法 , 曲问法 , 浅问法 ,深问法和单问法等. 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是绝对的三段论 ...

  • 演讲艺术:登台演讲要重仪表
  • 做好演讲或即兴发言,主要靠好的语言功底,要辅以美的演讲态势.态势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诸方面,它包括立与坐.眼神.手势身体动作.步伐移动等.讲,是有声语言,给人以听觉形象:演,是无声语言,给人以视觉形象.俗话说:"花好还要绿叶扶".如果说有声语言是红花,无声语言则是绿叶.光&q ...

  • 竞聘演讲中需要注意仪表
  • 做好竞聘演讲,一篇好的演讲稿固然重要,但辅以美的演讲态势也很重要.态势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诸方面,它包括立与坐.眼神.手势身体动作.步伐移动等.讲,是有声语言,给人以听觉形象:演,是无声语言,给人以视觉形象.俗话说:"花好还要绿叶扶".如果说有声语言是红花,无声语言则是绿叶. ...

  • 登台演讲重仪表
  • 做好演讲或即兴发言,主要靠好的语言功底,还要辅以美的演讲态势.态势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诸方面,它包括立与坐.眼神.手势身体动作.步伐移动等.讲,是有声语言,给人以听觉形象:演,是无声语言,给人以视觉形象.俗话说:"花好还要绿叶扶".如果说有声语言是红花,无声语言则是绿叶.光& ...

  • 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注意事项
  • 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面试试讲注意事项 试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环节,也是很多考生面临的难点之一.不过考生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是能够顺利通过的.在试讲之前,考生要对教材非常熟悉,比如考生申请认定的是高中数学,那么必须要对高中的数学教材非常熟悉,无论抽到哪一个章节,都能做到准备充足. 考生也要 ...

  • 护理人员月绩效奖金考核汇总表
  • 2013年 月传染科护理人员优质护理绩效奖金考核汇总表(护士长每月五日前上交护理部) 七.急诊护理质量指标: 45.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 46.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及药物完好率(%) 47.院前急救/急诊院内/外运送患者意外发生率(%) 48.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不合格率(%) 急救物品.药 ...

  • 公务员考试面试测评要素
  • 公务员考试面试测评要素 [摘要]在国家公务员面试过程中,录用主管机关在确定测评要素以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为基本原则,首先根据拟任职位的工作性质.职责任务.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和对人员的要求确定要素项目:其次,选择面试测评要素,应当适应和发挥面试功能,避免与资格审查.笔试考核等环节的测评内容重复:最后,根 ...

  • 怎样当好班主任
  • 核心提示:第一章 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人们评论某个人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就是"素质"这个词,每一项工作都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素质.从狭义上来讲素质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先天条件.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在先天条件下,经过学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锻炼所达到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我们所讲的班主任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