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 上 物理大题目答案 东南大学出版社

初三 上 物理大题目答案 东南大学出版社

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 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引体向上动作时的功率。

(1)请你说明应测量哪些物理量(要用符号表示所测的物理量)(6分); 应测定的物理量:陈强的体重G (或质量) 陈强做动作时,身体上升的高度h ; 陈强做16个动作用的时间t .

(2)写出计算陈强同学做动作时功率的表达式(1分).

功率表达式P =16Gh /t ( 1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D 点作为支点,在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在占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 ,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Gh 1/Fh2×100% 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杠杆的自重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 移至G ,O 、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 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一箱。现在,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4 m高的物理实验室。

(1)该实验员需要做多少功?(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取g = 10 N/kg)

W= Mgh

(1分)

= 300 kg×10 N/kg×14 m(1分) = 4.2×104 J(1分)

(2)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 如图14那样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 。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 3 个。

(3)不考虑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求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 要求搬运时间最短,身体所提供的功率应最大,即P = 70 W。(1分)

根据

得(1分) = = 600 s=10 min(1分)

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木块滑行的距离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 序号 1 2 3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钢球质量m/g 100 200

300

木块滑行距离s/cm 10 20 3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 后,发现灯L 1较亮,灯L 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 1较亮,灯L 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答:如上图连接后,仍然会出现灯L 1较亮,灯L 2较暗的现象,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但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按照小林的解释,闭合开关S 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2、灯L 1,电流逐渐变小,应该是灯L 2较亮,灯L 1较暗。但实验现象仍然是灯L 1较亮,灯L 2较暗。这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如图甲所示,S 闭合后,A 1、A 2、V 三只电表的指针均如图乙

所示,已知V 表接入的是“-”、“15”,请回答: (1)电源电压,L 1、L 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L 1、L 2的电流为多大?(以上答案均需要说明理由) (1)U=U1=U2=6V;(2)I1=0.24A;I2=0.96A

小明所在的班级共有30位同学,常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班级重大事宜,小明想设计一个表决统计器,来快速地获知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人数。为此,小明准备了下列器材:电源(电压为2V 且恒定)、开关(足够多)、电流表(表盘如图25、阻值100 Ω的定值电阻(足够多)、导线若干 (1)画出表决器的电路原理图(可用“……”省去部分重复的电路);

(2)通过计算改画图中电流表的表盘刻度,使它能直接显示人数;

(3)写出表决器的使用方法。

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 1的阻值均恒定,电流表A 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V 1的量程为0~3伏,电压表V 2的量程为0~15伏,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右端(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 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 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路中的电阻R 1或滑动变阻器R 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滑动变阻器R 2断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 与电压表V 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电压表V 1示数(V ) 电流表A 示数(A )

1 1.6 0.16

2 1.8 0.18

3 2.0 0.20

4 2.2 0.22

5 2.4 0.24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 与电压表V 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 图线(实线部分),如图所示.则该实验中,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 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安.

如图所示电路是在环境温度为10℃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

箱内电阻R l =5kΩ,R 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22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当电压鉴别器的两接入点a 、b 间的电压U 1≤2V时,鉴别器将使开关S 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 1≥4V时,鉴别器将使S 断开,停止加热。

(1)从图23中读出环境温度为15℃时的热敏电阻R 2为 25 kΩ; (2)通过计算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当U 1=2V 开始加热时, U 2=U -U 1=12V -2V =10V

由图中可查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15℃,此即恒温箱的最低温度; (2分) 当U 1=4V 时,

U 2=U -U 1=12V -4V =8V

由图中可查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50℃,此即恒温箱的最高温度; (2分) 所以此恒温箱的温度将保持在15℃~50℃的范围。

(3)若想使此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在第(2)问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在鉴别器功能和热敏电阻不变的条件下,可采取怎样的措施?可增加R 1的电阻值或增大电源的电压。

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做功跟电压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甲、乙两瓶中所装煤油的质量要相同(选填“相同”或“

不相同”).采用串联电路,是为了保证流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V 1的示数也较大.由此推测:在通电时间相同、通过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电压越高,电流做功越多.

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9-3、表19-4、表19-5所示。

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灯泡两端电压相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7(或5和8或6和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⑶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9-3、表19-4、表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表19-3、表19-4或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灯泡电流的乘积相等灯泡亮度相同

②分析比较表19-3、表19-4或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灯泡电流的乘积越大灯泡越亮

J i e

初三 上 物理大题目答案 东南大学出版社

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 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 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如图所示)。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引体向上动作时的功率。

(1)请你说明应测量哪些物理量(要用符号表示所测的物理量)(6分); 应测定的物理量:陈强的体重G (或质量) 陈强做动作时,身体上升的高度h ; 陈强做16个动作用的时间t .

(2)写出计算陈强同学做动作时功率的表达式(1分).

功率表达式P =16Gh /t ( 1分)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D 点作为支点,在A 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 的钩码,在占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 ,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 ,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 、B 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 1、h 2,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Gh 1/Fh2×100% _。(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杠杆的自重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 移至G ,O 、B 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学校新近买了30套总质量为300 kg 的物理实验器材,每套一箱。现在,某实验员需要把这批实验器材搬运到14 m高的物理实验室。

(1)该实验员需要做多少功?(不考虑他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取g = 10 N/kg)

W= Mgh

(1分)

= 300 kg×10 N/kg×14 m(1分) = 4.2×104 J(1分)

(2)假设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 如图14那样取决于所搬运物体的质量m 。若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那么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 3 个。

(3)不考虑搬起箱子、放下箱子和下楼的时间,求他搬运这批实验器材的最短时间。 要求搬运时间最短,身体所提供的功率应最大,即P = 70 W。(1分)

根据

得(1分) = = 600 s=10 min(1分)

如图所示,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木块滑行的距离

的大小,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需要控制小球撞击时的速度不变,具体的控制方法是 让小球从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

(3)质量和速度谁对动能的影响较大呢?小文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两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钢球撞击时的速度为v=8cm/s) 序号 1 2 3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钢球质量m/g 100 200

300

木块滑行距离s/cm 10 20 30

分析这两组数据可以得出:

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 后,发现灯L 1较亮,灯L 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 1较亮,灯L 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答:如上图连接后,仍然会出现灯L 1较亮,灯L 2较暗的现象,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1、灯L 2,但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按照小林的解释,闭合开关S 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 2、灯L 1,电流逐渐变小,应该是灯L 2较亮,灯L 1较暗。但实验现象仍然是灯L 1较亮,灯L 2较暗。这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如图甲所示,S 闭合后,A 1、A 2、V 三只电表的指针均如图乙

所示,已知V 表接入的是“-”、“15”,请回答: (1)电源电压,L 1、L 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

(2)通过L 1、L 2的电流为多大?(以上答案均需要说明理由) (1)U=U1=U2=6V;(2)I1=0.24A;I2=0.96A

小明所在的班级共有30位同学,常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决定班级重大事宜,小明想设计一个表决统计器,来快速地获知投赞成票(或反对票)的人数。为此,小明准备了下列器材:电源(电压为2V 且恒定)、开关(足够多)、电流表(表盘如图25、阻值100 Ω的定值电阻(足够多)、导线若干 (1)画出表决器的电路原理图(可用“……”省去部分重复的电路);

(2)通过计算改画图中电流表的表盘刻度,使它能直接显示人数;

(3)写出表决器的使用方法。

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 1的阻值均恒定,电流表A 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V 1的量程为0~3伏,电压表V 2的量程为0~15伏,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右端(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 与电压表V 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 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路中的电阻R 1或滑动变阻器R 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滑动变阻器R 2断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 与电压表V 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电压表V 1示数(V ) 电流表A 示数(A )

1 1.6 0.16

2 1.8 0.18

3 2.0 0.20

4 2.2 0.22

5 2.4 0.24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 与电压表V 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 图线(实线部分),如图所示.则该实验中,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 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安.

如图所示电路是在环境温度为10℃左右的条件下工作的某自动恒温箱原理简图。

箱内电阻R l =5kΩ,R 2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22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当电压鉴别器的两接入点a 、b 间的电压U 1≤2V时,鉴别器将使开关S 接通,使恒温箱内的电热丝通电而发热,从而使箱内温度升高;当U 1≥4V时,鉴别器将使S 断开,停止加热。

(1)从图23中读出环境温度为15℃时的热敏电阻R 2为 25 kΩ; (2)通过计算判定该恒温箱内的温度将保持在怎样的范围? 当U 1=2V 开始加热时, U 2=U -U 1=12V -2V =10V

由图中可查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15℃,此即恒温箱的最低温度; (2分) 当U 1=4V 时,

U 2=U -U 1=12V -4V =8V

由图中可查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50℃,此即恒温箱的最高温度; (2分) 所以此恒温箱的温度将保持在15℃~50℃的范围。

(3)若想使此恒温箱内的温度变化范围在第(2)问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在鉴别器功能和热敏电阻不变的条件下,可采取怎样的措施?可增加R 1的电阻值或增大电源的电压。

为了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做功跟电压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甲、乙两瓶中所装煤油的质量要相同(选填“相同”或“

不相同”).采用串联电路,是为了保证流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V 1的示数也较大.由此推测:在通电时间相同、通过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电压越高,电流做功越多.

某小组同学探究灯泡发光时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九只不同规格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使它们都正常发光,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电流。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把九只灯泡分成三组,每组的亮暗程度相同,且第一组最亮,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暗。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19-3、表19-4、表19-5所示。

⑴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灯泡两端电压相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

⑵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和7(或5和8或6和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

⑶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19-3、表19-4、表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①分析比较表19-3、表19-4或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灯泡电流的乘积相等灯泡亮度相同

②分析比较表19-3、表19-4或19-5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灯泡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灯泡电流的乘积越大灯泡越亮

J i e


相关内容

  • 初三学习计划书范文三篇
  • 初三学习计划书范文三篇 以下是我的初三学习计划书: 一.初三的将要学的知识要比以前的难很多,所以我要比以前上课更加认真听讲.如果课上没有认真听讲,做作业时就会花费比别人多几倍倍的精力,那样自然就会觉得没有兴趣去学习.但是如果上课认真听讲了,把老师教的全部都听明白了,那么课后的作业就全都能迎刃而解. ...

  • 初三怎么过
  • [小杨心得]时间方面安排: 1.初二暑假开始为中考作准备,可以选择上补习班和预习初三课程内容. 2.每天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表,好好利用暑假的时间. * 时间越多,准备越充分,中考越能有把握. [小杨心得]平时学习和生活方面: 平时学习和生活方面: 1.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回家后能争取给自己1- ...

  • 中考冲刺计划2014
  • 中考冲刺计划2013 第一篇:中考冲刺2013范文 距离中考还有三个月的时间,怎样复习收效才更好呢?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初三考生,中考专家组的老师们特地就语数外三科最后一个月如何进行复习作出了解答. 数学:课内外复习要结合 从3月9日同学们集中复习到中考刚好只有三个月时间.最后这三个月复习时间里,老师 ...

  • 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学科特点
  • 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学科特点: 初一: 对有些学生来说,初一能决定中学生活的基调: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影响是,后边所有的成绩和表现是在初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初一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后边初二初三学起来就会非常吃力,中考就会很困难. (初一的基础性) 初二: 数学:二次根式到高考都是热点 英语:几 ...

  • 初三四月调考分析
  • 语文:审题须仔细 失分点分析 从语文阅卷情况来看,失分最严重的是阅读题13题.15题,折射出部分考生审题.概括能力有欠缺.此外,作文得分情况也不理想. 1.第1至3题的得分情况不错,第4题考句子的连贯性,有少量学生失分,反映出学生对句子语言环境的品读不够细致.第5至7题是科技说明文,学生在第5题中丢 ...

  • 期末初三物理卷面分析
  • 初三上学期物理试卷分析 马埠中学 一.对试卷的分析 本次物理五大题型,26小题,满分100分,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测差,同时对观察.判断.分析.理解.归纳.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注重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物 ...

  • 初三新生应该提早制订中考总目标
  • 初三新生应该提早制订中考总目标 更新时间:2009-8-20 9:39 [大?中?小]????还有十来天就开学了,新初三生即将开始备战中考,有关心理专家提醒,除了知识.身体上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学生要制订合理目标并有计划地实施.????合理定位锁定目标????不少新初三生已经开始准备迎接 ...

  • 初三段考分析总结会发言稿
  • 各位老师.同学们:上午好! 在这个秋风唤起金黄,大雁踏上征途,硕果挂满枝头的美好季节里,我们满怀豪情地迎来了新学年2013届初三第一次月考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年级对各位初三老师特别是初三班主任所付出的艰辛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一直以来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的初三学子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今天会议的

  • 你怎么上初三的?初三计划帮你忙.
  • 到了初三,不只要学好当前的知识,还要复习-- 星期一:早晨英语1小时(课文) 中午数学题3道. 下午 物理1道题. 晚上 化学5题 星期二:同上(变动:晚上复习,下午化学) 星期三:同上(变动:晚上英语单词,下午物理) 星期四:同上(变动:早上语文,晚上复习,下午政治.历史) 星期五:同上(变动: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