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与乘法数一数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与乘法数一数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 自我问答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呀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小熊猫到我们请室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有几只?(出示熊猫图)

二、数数活动

1、活动(一):数小猫

A 、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在数的基础上列式子计算。

B 、汇报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是:

① 1个1个地数,数出15个1。

1+1+„+1=15(只)

② 3个3个地数,数出5个3。

3+3+3+3+3=15(只)

③ 5个5个地数,数出3个5。

5+5+5=15(只)

④ „„„„„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D、结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计

算起来比较简单。

2、活动(二):数方格

A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B 、汇报,此时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良种有规律的数法。

① 横着数:每排有8个,共4排。

8+8+8+8=32(个)

② 竖着数:每列有4个,共8列。

4+4+„+4=32(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有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3、活动(三):数苹果

①出示苹果图。提出问题:

A 、5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3+3+3+3+3=15(个)

B 、10盘呢? 3+3+„+3=30(个)

C 、95盘呢? 3+3+„+3=?(个)

③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把算式写完整。然后让孩子谈谈想法:随着盘数的增加,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教师引导: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为下节课乘法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对于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发现这两种数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明白了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四、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看看身边有什么物体是有规律摆放的,你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数一数、算一算吗?

【板书设计】

数 一 数

1、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15(只) 5盘:3+3+3+3+3=15(个)

3+3+3+3+3=15(只) 10盘:3+3+„+3=30(个)

5+5+5=15(只) 95盘:3+3+„+3=?(个)

2、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8+8+8+8=32(个)

4+4+„+4=32(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由于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对于应用的学习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学习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通过认识数熊猫只数----数方格--数小狗----数苹果等。

同时还通过玩游戏中的各种形式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的实际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点乱,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2~3页“数一数”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

课前准备:

熊猫图片、圆片、方格图、苹果图

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

认真倾听

猜谜语:“熊猫”

问题探究

1. 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

2. 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

3.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

4. 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

1. 一个5,2个5,3个5 ,5+5+5=15

2. 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 3+3+3+3+3=15

3. 6+6+6+6=24

4. 4+4+4+4+4+4=24

体验感悟

1. 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

2.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 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1. 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

2. 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

3. 组内交流

⑴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⑵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实践应用

1. 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

2. 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

3. 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

4. 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

1. 3+3+3+3+3+=15

2. 3+3+3+3+3+3

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

3. 3+„„„„„„„„„„+3=?

麻烦

板书设计:

数一数

熊猫图 方格图

5+5+5=15(个) 10+10+10=30

3+3+3+3+3=15(个) 3+3+3+3+3+3+3+3+3+3=30

„„ „„

圆片图 苹果图

6+6+6+6=24(个) 3+3+3+3+3=15

4+4+4+4+4+4=24(个) „„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2

课题

数 一 数

设计者

教学设想

学会用群数的方法数数,并用多个相同加数表示数数的结果。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高观察能力。

体验生活与乘法的联系。

活动准备

圆片、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前调查。

有哪些同学知道乘法,怎么知道的?

二、数一数(一)

1、 自由数。出示

生数一数共有几个圆片。

汇报:你是怎么数的?

2、 指导群数:横着看每排5个,5,10,15。竖着看每列3个,3、6、9„„15。

三、数一数(二)

1、摆小棒,每排摆4根,摆5排。然后数一数,你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2、用加法算式表示数的过程。

3、反馈:横着看:4+4+4+4+4=20

竖着看:5+5+5+5=20

四、数一数(三)

3、 尝试独立完成“有多少方格”。

小组内说一说怎么数的。写出加法算式。

4、 同桌合作,你摆我写。

同桌两人轮流,一个人有规律地摆,另一个人看图写加法算式,

五、作业。

5、 出示3盘苹果图。指名写出加法算式。师再出示2盘,再写算式,如果再多6盘或10盘呢?想想还要再写几个3?回去想一想或请问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办法可以简单写,或简单说

6、 预习《动物聚会》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4~5页“儿童乐园”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2.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1. 能根据具体的 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2. 在数一数的过程中,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乘法列式的简便和生活中存在大量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课前准备:儿童乐园挂图

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创设

1. 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数熊猫、圆片、方格、苹果列出了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身边的物体,列出相同加数的算式。

2. 说明: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回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运算方法

1. 观察、数一数并且能列式

灯管:2+2+2+2=8

同学:7+7+7+7+7=35

2. 认真倾听

问题探究

1.(出示儿童乐园图)谈话:儿童乐园里可热闹了,谁能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

3. 谈话:我们首先了;看2+2+2+2=8这个算式,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4 × 2 = 8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或2×4=8

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

4. 说明: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2个乘法算式,但我们只写一个就可以了

5. 组织学生解决另外3个问题,列出算式,组内交流

6. 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评价

1. 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

2. 根据观察到内容列算式

3. 认真倾听,读乘法算式,了解各部分名称

4. 独立解决后3个问题

5.汇报思考过程以及所列出的乘法算式

体验感悟

1.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乘法解决相同加数的加法问题,那么上节课关于50个苹果的问题怎样列式呢?

2. 完成教材5页“试一试”集体订正

3. 引导学生汇报:3*4中的4和7*2中的7的意思

1. 列出乘法算式

2.独立思考列式

实践应用

1. 谈话,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既可以用加法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谁能提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

2. 拓展延伸: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事物,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有多少人乘坐火车?

2+2+2+2=8(人) 4+4+4+4+4+4=24(人)

2 × 4 = 8 (人) 6×4=24(人)

有多少人划船?

3×3=9(人)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与乘法数一数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 自我问答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题: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今天呀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小熊猫到我们请室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有几只?(出示熊猫图)

二、数数活动

1、活动(一):数小猫

A 、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在数的基础上列式子计算。

B 、汇报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是:

① 1个1个地数,数出15个1。

1+1+„+1=15(只)

② 3个3个地数,数出5个3。

3+3+3+3+3=15(只)

③ 5个5个地数,数出3个5。

5+5+5=15(只)

④ „„„„„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D、结语: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计

算起来比较简单。

2、活动(二):数方格

A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B 、汇报,此时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良种有规律的数法。

① 横着数:每排有8个,共4排。

8+8+8+8=32(个)

② 竖着数:每列有4个,共8列。

4+4+„+4=32(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所有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3、活动(三):数苹果

①出示苹果图。提出问题:

A 、5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3+3+3+3+3=15(个)

B 、10盘呢? 3+3+„+3=30(个)

C 、95盘呢? 3+3+„+3=?(个)

③ 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把算式写完整。然后让孩子谈谈想法:随着盘数的增加,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教师引导: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为下节课乘法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对于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发现这两种数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明白了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四、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看看身边有什么物体是有规律摆放的,你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数一数、算一算吗?

【板书设计】

数 一 数

1、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15(只) 5盘:3+3+3+3+3=15(个)

3+3+3+3+3=15(只) 10盘:3+3+„+3=30(个)

5+5+5=15(只) 95盘:3+3+„+3=?(个)

2、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8+8+8+8=32(个)

4+4+„+4=32(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 课. 件. 园) ,由于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对于应用的学习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学习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通过认识数熊猫只数----数方格--数小狗----数苹果等。

同时还通过玩游戏中的各种形式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

学的实际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点乱,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材2~3页“数一数”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在数一数过程中,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具体环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产生学习乘法的愿望。

课前准备:

熊猫图片、圆片、方格图、苹果图

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创设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就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爱他,是咱中国宝”

认真倾听

猜谜语:“熊猫”

问题探究

1. 谈话:今天有许多可爱的熊猫跟我们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

2. 组织小组汇报的方法和所列出的加法算式,注意给予评价。

3. 谈话:同学们表现真出色,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许多漂亮的图片

4. 一共有多少?列出加法算式

1. 一个5,2个5,3个5 ,5+5+5=15

2. 1个3,2个3,3个3,4个3,5个3 3+3+3+3+3=15

3. 6+6+6+6=24

4. 4+4+4+4+4+4=24

体验感悟

1. 刚才我们数了熊猫和圆片,下面我们来数一数方格。

2.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 从刚才这些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1. 独立数一数方格,然后列式

2. 汇报思考过程及数的方法和算式

3. 组内交流

⑴列出的都是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

⑵不同数法可以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实践应用

1. 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看这里有许多又红又大的苹果,一共多少个呢》?列出加法算式

2. 5盘苹果是5个3相加,那么6盘,10盘,15盘呢?你能列式吗?

3. 求50盘苹果有多少,你会算吗?能列式吗?

4. 总结谈话:这时候用乘法会比较简单

1. 3+3+3+3+3+=15

2. 3+3+3+3+3+3

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

3. 3+„„„„„„„„„„+3=?

麻烦

板书设计:

数一数

熊猫图 方格图

5+5+5=15(个) 10+10+10=30

3+3+3+3+3=15(个) 3+3+3+3+3+3+3+3+3+3=30

„„ „„

圆片图 苹果图

6+6+6+6=24(个) 3+3+3+3+3=15

4+4+4+4+4+4=24(个) „„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2

课题

数 一 数

设计者

教学设想

学会用群数的方法数数,并用多个相同加数表示数数的结果。

引导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提高观察能力。

体验生活与乘法的联系。

活动准备

圆片、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前调查。

有哪些同学知道乘法,怎么知道的?

二、数一数(一)

1、 自由数。出示

生数一数共有几个圆片。

汇报:你是怎么数的?

2、 指导群数:横着看每排5个,5,10,15。竖着看每列3个,3、6、9„„15。

三、数一数(二)

1、摆小棒,每排摆4根,摆5排。然后数一数,你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2、用加法算式表示数的过程。

3、反馈:横着看:4+4+4+4+4=20

竖着看:5+5+5+5=20

四、数一数(三)

3、 尝试独立完成“有多少方格”。

小组内说一说怎么数的。写出加法算式。

4、 同桌合作,你摆我写。

同桌两人轮流,一个人有规律地摆,另一个人看图写加法算式,

五、作业。

5、 出示3盘苹果图。指名写出加法算式。师再出示2盘,再写算式,如果再多6盘或10盘呢?想想还要再写几个3?回去想一想或请问你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办法可以简单写,或简单说

6、 预习《动物聚会》

数一数与乘法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4~5页“儿童乐园”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2. 在具体情景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能列出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1. 能根据具体的 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2. 在数一数的过程中,体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乘法列式的简便和生活中存在大量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课前准备:儿童乐园挂图

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创设

1. 谈话:上节课,我们通过数熊猫、圆片、方格、苹果列出了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现在我们就来数一数身边的物体,列出相同加数的算式。

2. 说明:像这样的加法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但我们用连加的方法来计算回感到很麻烦,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简便的运算方法

1. 观察、数一数并且能列式

灯管:2+2+2+2=8

同学:7+7+7+7+7=35

2. 认真倾听

问题探究

1.(出示儿童乐园图)谈话:儿童乐园里可热闹了,谁能说一说,你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提问:你能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哪些问题?怎样列式?小组说一说

3. 谈话:我们首先了;看2+2+2+2=8这个算式,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4 × 2 = 8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或2×4=8

介绍乘法算式的读法、个部分名称

4. 说明:一个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写成2个乘法算式,但我们只写一个就可以了

5. 组织学生解决另外3个问题,列出算式,组内交流

6. 组织学生汇报,并板书评价

1. 独立观察画面,在小组内说一说观察到的内容

2. 根据观察到内容列算式

3. 认真倾听,读乘法算式,了解各部分名称

4. 独立解决后3个问题

5.汇报思考过程以及所列出的乘法算式

体验感悟

1. 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乘法解决相同加数的加法问题,那么上节课关于50个苹果的问题怎样列式呢?

2. 完成教材5页“试一试”集体订正

3. 引导学生汇报:3*4中的4和7*2中的7的意思

1. 列出乘法算式

2.独立思考列式

实践应用

1. 谈话,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既可以用加法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谁能提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

2. 拓展延伸: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事物,看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有多少人乘坐火车?

2+2+2+2=8(人) 4+4+4+4+4+4=24(人)

2 × 4 = 8 (人) 6×4=24(人)

有多少人划船?

3×3=9(人)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相关内容

  • (北师大版.苏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对比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

  • 小学各版本数学电子课本
  • 一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 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后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总复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我们的校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钟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1-20各数的认识 人教版下册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末页 人教版一年 ...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2012苏教版小学数学目录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数10以内的数>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 有趣的拼塔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 ...

  •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认定试讲题目
  • 2016年上半年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认定试讲题目 1.九年级上册<21.1 二次根式>第一课时 2.九年级上册<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第一课时 3.九年级上册<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4.九年级上册<22.1 5.九年级上册<22.2 6. ...

  • 二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沙市青莲巷小学 汤红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共9个单元,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按四个领域来分就是: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要达成的总体目标是: 1. 2. 3. 4.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__详细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 快乐的家园 玩具 小猫钓鱼 文具 二.比较 动物乐园 高矮 较重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 有几辆车 摘果子 小猫吃鱼 猜数游戏 跳绳 可爱的企鹅 分苹果 操场上 乘车 整理与复习(一) 大家来锻炼 迎新年 四.分类 整理房间 整理书包 ...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 .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 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 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 ...

  • 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 一 数一数 二 比一比: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三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 ...

  • 苏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最新详细目录
  • 苏教版小学数学最新目录 二年级上册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1课时 连加连减 第2课时 加减混合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一) 第4课时 解决问题(二) 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第2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表内乘法(一) 1. 认识乘法 2.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