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论文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相比,起步较晚,又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目前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促使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同时应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并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措施规避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规避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经济活动入手,通过审计来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对经济职责、遵纪守法等的履行情况,其结果能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调整、任免领导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审计风险通常是指实施审计后因做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意见,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后表达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表达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和结论,造成被审计人和有关方面损失的可能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经济责任制还不健全。虽然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确立了政府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职责,但由于存在职责授予、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的模糊性,使得职责难以实行。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法规体系,但是法律法规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滞后性,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此外,部分审计活动过

程中对技术、操作上理解的偏差,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就必须依赖其职业判断,这就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不可避免地产生审计风险。

2、缺乏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在被审计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中,审计评价是其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评价。因为它所评价的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整体偏低。一是业务素质不能满足需要: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懂管理、宏观经济等其它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相当一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却不具备这种能力。二是政治素质不过关:尽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但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一旦经济责任审计审出问题,各种说情、利诱、威胁就会扑面而来。

4、审计手段具有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财政、财务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就现有的审计手段难以进行深入查证,必须由有关执法部门运用特殊手段进行调查才能查清。由于审计方法一般采取抽查的方法,审计人员仅凭专业判断和工作经验进行抽样审计,难免出现判断失误,得出不符合实际的审计结论。由于审计权限、

审计手段的限制,往往使审计人员无法取得有效证据,陷入尴尬境地,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5、时效性不强。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时效性,距离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委托部门需要审计结果的时点越远,其发挥作用越小。按文件规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期内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及时安排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但由于干部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现象相当普遍,客观上造成被审计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审计处理处罚难度加大,审计结论不能被有效利用,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措施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存在,造成了其执行的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性,同时大大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机会成本以及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影响从严治党、依法行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举措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及强烈的必要性。

1、治理审计环境,预防审计风险。首先,治理法律环境,使审计有法可依。法律环境是审计环境的基础,要净化审计环境必须治理法律环境,必须修改、补充、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理顺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克服审计中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问题。其次,理顺审计管理体制,强化审计独立性。为强化审计独立性,必须逐步理顺我国的审计管理体制,克服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法规上限制党政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干预和阻挠。

2、加强各部门协调,实行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光靠审计部门“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强化联合审计,才能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和力度。因此,在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的联系,共同分析研究审计重点,将审计监督和管理及纪律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情况,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3、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机关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适时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要使其树立起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廉洁从政、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强化思想作风建设,真正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清正廉洁的审计干部队伍,不仅要使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严重性以及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在审计工作中学会自觉规避审计风险。

4、客观评价,谨慎做好审计结论。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明被审计者应负的责任,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评价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要逐步完善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要有根有据,对问题要结合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我国的创造,也是国际政府审计发展的趋势。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其自身的特点来看,既对已经发生的经济行为责任进行监督,又通过积极主动的监督发现腐败线索和和问题,是事后监督与事前监督的统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完善和改进领导干部考核,管理、任免和监督机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协调、有序发展具有时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审计相比,起步较晚,又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作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和目前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促使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同时应高度重视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并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措施规避风险。

【关键词】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规避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经济活动入手,通过审计来正确评价领导干部在任职期内对经济职责、遵纪守法等的履行情况,其结果能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调整、任免领导干部提供参考依据。审计风险通常是指实施审计后因做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意见,从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后表达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表达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和结论,造成被审计人和有关方面损失的可能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经济责任制还不健全。虽然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确立了政府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职责,但由于存在职责授予、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的模糊性,使得职责难以实行。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法规体系,但是法律法规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滞后性,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此外,部分审计活动过

程中对技术、操作上理解的偏差,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就必须依赖其职业判断,这就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不可避免地产生审计风险。

2、缺乏审计评价体系和标准。在被审计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中,审计评价是其的重要内容。运用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评价。因为它所评价的是领导干部,所鉴定的内容是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直接目的是为监督和管理干部提供重要依据。

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整体偏低。一是业务素质不能满足需要: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懂管理、宏观经济等其它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相当一部分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却不具备这种能力。二是政治素质不过关:尽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个人,但单位之间、单位内部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一旦经济责任审计审出问题,各种说情、利诱、威胁就会扑面而来。

4、审计手段具有局限性。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财政、财务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就现有的审计手段难以进行深入查证,必须由有关执法部门运用特殊手段进行调查才能查清。由于审计方法一般采取抽查的方法,审计人员仅凭专业判断和工作经验进行抽样审计,难免出现判断失误,得出不符合实际的审计结论。由于审计权限、

审计手段的限制,往往使审计人员无法取得有效证据,陷入尴尬境地,从而形成审计风险。

5、时效性不强。经济责任审计具有时效性,距离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委托部门需要审计结果的时点越远,其发挥作用越小。按文件规定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期内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应当及时安排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但由于干部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现实中“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现象相当普遍,客观上造成被审计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的不重视,造成审计处理处罚难度加大,审计结论不能被有效利用,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措施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存在,造成了其执行的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性,同时大大提高了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机会成本以及严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影响从严治党、依法行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举措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及强烈的必要性。

1、治理审计环境,预防审计风险。首先,治理法律环境,使审计有法可依。法律环境是审计环境的基础,要净化审计环境必须治理法律环境,必须修改、补充、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理顺各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克服审计中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问题。其次,理顺审计管理体制,强化审计独立性。为强化审计独立性,必须逐步理顺我国的审计管理体制,克服现有体制存在的问题,在法规上限制党政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干预和阻挠。

2、加强各部门协调,实行经济责任联合审计制度。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光靠审计部门“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强化联合审计,才能加大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度和力度。因此,在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还要加强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的联系,共同分析研究审计重点,将审计监督和管理及纪律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审计情况,切实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

3、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审计机关应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适时加强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要使其树立起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廉洁从政、恪尽职守的职业道德,强化思想作风建设,真正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清正廉洁的审计干部队伍,不仅要使审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严重性以及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并促使其在审计工作中学会自觉规避审计风险。

4、客观评价,谨慎做好审计结论。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主要是查明被审计者应负的责任,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评价要遵循客观公正原则,要逐步完善评价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价要有根有据,对问题要结合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保证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四、结束语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是我国的创造,也是国际政府审计发展的趋势。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其自身的特点来看,既对已经发生的经济行为责任进行监督,又通过积极主动的监督发现腐败线索和和问题,是事后监督与事前监督的统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完善和改进领导干部考核,管理、任免和监督机制,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协调、有序发展具有时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关内容

  • 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 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题目: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学习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专 业:会计 姓 名:a 学 号:指导教师:b 2005年 12 月31日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承诺书 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A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是本人在指导教 ...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毕业论文选题
  •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毕业论文选题(2010-10-28) 一.会计学相关参考选题 1. 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 2. EVA在我国的应用价值研究 3. 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与信息披露要求相关问题研究 4.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 产权会计研究(结合公司案例) 6. 长期股权投资会 ...

  • 2012会计与审计论文指导题目
  • 2012届会计与审计专业毕业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会计方向 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 2.会计监督问题研究 3.论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与选择 4.优化会计行为的研究 5.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6.我国环境会计研究 7.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8.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探 ...

  • 审计风险刍议---论文初稿
  • 审计风险刍议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甚至有人称审计职业界进入了"诉讼爆炸"(Litigation Explosion)时代.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因诉讼倒闭或陷入困境,使审计人员清醒地认识到,在商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审计职业界面临的商业风 ...

  •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装订版
  •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 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2015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姓 名:________________张伟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 ...

  • 审计风险与审计的重要性
  • 毕业论文封面 安徽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函授(夜大)专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函 授 站: 论文成绩: 审计风险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 会计专 马鞍山 2011 年 11 月 20 日 0917001013 XXXX 提 纲 内容摘要„„„„„„„„„„„„„„„„„„ ...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 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以下为 200 多个经济系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颇具参 考价值. 6.西方财务会计体制浅见 7.我国会计模式的现实选择研究 8.财务的本质.职能研究 9.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0.对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评价 11.对建立会计报表体系的探讨 12. ...

  • 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论文
  • 密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本科) (江西) 毕 业 论 文 (20 11 年) 题 目 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分 校: 九江电大 瑞昌工作站 学位论文: 班 学 级: 号: 09 春 会计学 本科 [1**********]99 王东 张家珍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2011 年 ...

  • 2012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
  • 2012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供参考 一.会计部分 1.浙江上市公司会计准则的信息含量研究 2.浙江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反应研究 3.宁波上市公司会计准则运用实施研究 4.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 5.小议商誉 6.公允价值及其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分析 7.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的影响 8.所得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