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的二次对话与感悟

作者:安徽省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 赵劲松

摘  要:和自己所教的学生一起聆听教师授课,真正像学生那样去想问题,猛然发现,很多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方式,都会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我们依然仅仅游走在学生思维的边缘。只有当我们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才可能读懂学生,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从而调整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学生角度  对话  感悟  教学方式

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全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中,一位老师用我的学生上了一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比较流畅,也比较“传统”。因上课的是自己的学生,所以听课时我努力尝试从他们的角度来聆听教师的授课,以期能够洞察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回班调整。没想到听课的视角变化之后,还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带着学生回到班级后,针对几个习以为常的问题,我和他们展开了二次对话。

【片段一】谁投得准?

出示:

姓  名

投中次数

李星明

16

张小华

13

吴力军

18

师:能判断谁投球最准吗?

生1:吴力军。

生2:不能判断。因为不知道他们投了多少次。

出示: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李星明

16

25

张小华

13

20

吴力军

18

30

多数学生脱口而出:张小华。

师:真聪明。我们要判断谁投得最准,要先算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

再对话:怎样判断谁投得准?

我的学生真的这么聪明?做为“学生”一员的我都还没计算出来,他们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当我再次抛出这个问题后,不出所料,全班约70%的学生算的是失球数!而且即使有了一节课的学习经历,他们依然没有认为自己的方法是错误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除生活经验的缺乏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数据的巧合导致了结果的巧合。张小华失球最少,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分率也是最大的。不知这是不是教材有意安排的,而从给学生造成的误解来看,数据是需要调整的。

其次,教师的有意引导也不失为其中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教师呈现问题的方式就是在有意“加强”学生错误的想法。先出示投中的球数,在经历了比投中的球数不成立后,“顺应”学生的要求出示投球总数,无疑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失球数上。看起来是一步步地挑起矛盾,实际上是为学生铺设了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

感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空间。

学生也许会出错,但这个错误不应该是教师“诱导”出来的,这样的生成不要也罢。对于分别出示投中次数和投球总次数这一经典传统的设计,个人认为不如一起出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空间。

回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是以“小步子”的方式呈现的。其优点显而易见──或是做出充分的铺垫,化解了问题的难度;或是暴露了学生的潜在问题;或是制造一些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进入新知的探索,等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些零碎的问题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妨碍学生的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或是不知道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能亦步亦趋,缺少思维的深度和远见;或是受教师的诱导走入思维的歧路;或是不能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教师引一步就走一步,不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考空间,做为教师,我们应该让他们直面问题,别让零碎的问题打乱了学生思考的节奏。

【片段二】通常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学生分别计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师:能一眼看出来哪个大吗?怎么办?

生:通分。

师: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一般把它们都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再对话:为什么通常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教材第98页直接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教师也是直接抛出这句话的。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巧合,通分后最小公分母恰好是100。然而对于这段话,学生真的没有什么疑问吗?有!

不少学生质疑:一定要化成分母是100的吗?有的分母化不成100怎么办?比如1/2和1/3,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就可以了。问得好呀!

赵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呢?比如有好几个班级在同时进行投球比赛。不少同学表示赞同。

我说:非常有道理。要便于比较就需要规定一个公分母。在选择公分母的时候,你认为人们会选择什么数呢?

姚宇航:我觉得应该会选择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

我追问:具体说是哪些数?

生(齐):10、100、1000……

我再追问: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样的数比较简单。

我加以点拨:简单,是因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实际上就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学生若有所悟!(等到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后会有更深的体会)

刚才的的问题释然了,我趁热打铁:人们会选择10、100、1000作为公分母,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百分数了……

生(急切地):有没有十分数、千分数?

我加以肯定:有!比如老师这件衣服打八折。

生(顿悟):就是!

我继续:也有千分数。猜一猜人们会不会写成(  )/1000?

生:一定不会,应该有千分号。

我卖了个关子:如果有,猜猜它长什么样?愿意写的到黑板上来写。

学生们非常踊跃地写下了自己的作品:

显然,他们很好地运用了迁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中都写了3个 “O”。随后,我和学生们对这些符号进行了点评。对于十分相似的最后两个,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前一个呢?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数字写在符号左边,因此符号的左边应该简单一些,以免和数字“0”混淆。

感悟:对于规定的尝试解读比记住规定更重要。

这一段十分数和千分数的引导、点拨我是受黄爱华老师的启发。正是因为对“公分母”的合理猜测,使得这一对话的出现那样的自然合理、水到渠成。学生和我都十分兴奋。学生兴奋是因为他们可以创造;我兴奋,是因为正在创造的学生们太出色了!

很多数学知识是人们的规定。可能最初只是某位数学家的尝试使用,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以后,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在成人眼中也许就是个再自然不过的规定,然而,孩子天生有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规定在他们眼中是那样神秘。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知识教学的时候,不可轻易一句带过。否则,孩子们会在我们的谆谆教诲之下,慢慢失去儿童应有的那份好奇和想象。我们应该保护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未知的向往,对发现的期待与惊喜。

规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规定,其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让学生尝试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理所当然的事物作出合理的审视与解释,体验规定的合理性。这个思考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创造中的学生是全身心投入的,是幸福的!

【片段三】分数和百分数是什么关系?

课堂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的分数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吗?

一堆煤重97/100吨,运走了它的75/100。

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练习后教师抛出问题:分数与百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请几位学生发言之后,课件出示: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可以带单位。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再对话:分数和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谈到两者的关系时,老师们采用的往往都是让学生说说相同点,说说不同点。而学生所理解的“关系”,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唯独没有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关系。这两种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学生们的疑问是: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吗?

我采用了模糊而学生又能领悟的处理方式,出了一道选择题: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是:陌生人,没有关系;一家人,不分彼此……没等我说完,学生们便纷纷抢答:是亲戚。有联系,也有区别……在明确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后,有学生感慨说:难怪要创造“%”,是为了和分数区别开来。

感悟:要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

同样是“关系”,教师的理解无非是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关系便清楚了。而学生对于它的理解却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语义。名称上的接近,又提到了二者的关系,若不能给予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他们总是不能释怀的。对于这种不太好言说的问题,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会收到用语不多但能直达学生内心的效果。

回想平日的教学,我们常常是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所理解的是不是我们想说的?我们所说的是不是学生想听的?我们是在对话还是在自说自话?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说学生听得懂的话,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才可能是学生所能接受和喜欢的,我们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

【片段四】这个公式很励志!

课堂临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这样一个公式: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然后朗诵了一段略带煽情加励志的话,结束全课。

再对话:公式的解读可以更有味!

很多老师在这节课上都会用这个公式来激励学生,却没有思考学生面对这个公式会有怎样的思考。什么是灵感?灵感是长期思考后的顿悟!人在碌碌无为中是不可能有灵感闪现的。所以那1%的灵感实际上也受益于99%的汗水,此为一。其二,这个公式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学生误解。试问“99%”以谁为单位“1”?“1%”以谁为单位“1”?若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我想更切合数学本身,更有意义。

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我在黑板上重新写出这个公式后,引导学生:“不管是谁告诉你什么,你都要去思考,即使是爱迪生也不例外。对于这个公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肖旺首先举起了手:“99%的汗水是以汗水为单位1的,1%的灵感是以灵感为单位1的,怎么能相加呢?”他理解成了“汗水的99%+灵感的1%”。然而,毕竟他已经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了。

严根给出了回答:“可以相加。汗水占天才(我纠正为‘成为天才的因素’)的99%,灵感占1%,相加是100%,也就是1。”

两种意见的碰撞让学生们真正从单位“1”的角度上重新认识了这个公式。

我接着抛出下一句话:知道吗?这个公式后面,爱迪生还说了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你怎样看这句话呢?

在他们各抒己见之后,我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曾有体会──只有付出大量的汗水,经过大量的思考,才有可能迸发出灵感。所以,这个公式可以修改: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成功不仅是人生的成功,也是每一件事情的成功!

掌声!掌声中有学生对老师的感谢,也有对灵感的顿悟!

感悟:文化素材的使用要挖掘数学价值。

数学课要有一点“文化”味,然而,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文化教育”后会有怎样的感受?是否会有教师所预期的感染、感动?还是仅仅复习了一遍早已在语文课上所积累下来的句子?数学课要有数学味!不管用的是什么素材,只要是用在数学课上的就应该挖掘其自身的数学价值!从数学的角度去解读,这是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的唯一途径。事实上,文化也并不是非要来点名言警句之类的东西,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关键在于教师的演绎。

在上述对话中,我和学生们共同思考了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结论和规定,以期获得一些合理的解释。结论的正确性尚待考证,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近二十分钟的思辨对话中,我和学生们充分享受了思考带来的快乐!能有一群和自己思维共振的学生,我想教师的幸福恰在于此吧!

作者:安徽省蚌埠市新城实验学校 赵劲松

摘  要:和自己所教的学生一起聆听教师授课,真正像学生那样去想问题,猛然发现,很多常见的问题和处理方式,都会让我们产生新的想法和灵感──我们依然仅仅游走在学生思维的边缘。只有当我们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才可能读懂学生,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从而调整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学生角度  对话  感悟  教学方式

在我校举办的一次全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中,一位老师用我的学生上了一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比较流畅,也比较“传统”。因上课的是自己的学生,所以听课时我努力尝试从他们的角度来聆听教师的授课,以期能够洞察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回班调整。没想到听课的视角变化之后,还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带着学生回到班级后,针对几个习以为常的问题,我和他们展开了二次对话。

【片段一】谁投得准?

出示:

姓  名

投中次数

李星明

16

张小华

13

吴力军

18

师:能判断谁投球最准吗?

生1:吴力军。

生2:不能判断。因为不知道他们投了多少次。

出示: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李星明

16

25

张小华

13

20

吴力军

18

30

多数学生脱口而出:张小华。

师:真聪明。我们要判断谁投得最准,要先算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

再对话:怎样判断谁投得准?

我的学生真的这么聪明?做为“学生”一员的我都还没计算出来,他们为什么判断得这么快?当我再次抛出这个问题后,不出所料,全班约70%的学生算的是失球数!而且即使有了一节课的学习经历,他们依然没有认为自己的方法是错误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除生活经验的缺乏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呢?

首先,数据的巧合导致了结果的巧合。张小华失球最少,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分率也是最大的。不知这是不是教材有意安排的,而从给学生造成的误解来看,数据是需要调整的。

其次,教师的有意引导也不失为其中的原因之一。换句话说,教师呈现问题的方式就是在有意“加强”学生错误的想法。先出示投中的球数,在经历了比投中的球数不成立后,“顺应”学生的要求出示投球总数,无疑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了失球数上。看起来是一步步地挑起矛盾,实际上是为学生铺设了一条狭窄的思维通道。

感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空间。

学生也许会出错,但这个错误不应该是教师“诱导”出来的,这样的生成不要也罢。对于分别出示投中次数和投球总次数这一经典传统的设计,个人认为不如一起出示,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空间。

回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很多时候我们对问题是以“小步子”的方式呈现的。其优点显而易见──或是做出充分的铺垫,化解了问题的难度;或是暴露了学生的潜在问题;或是制造一些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进入新知的探索,等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些零碎的问题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妨碍学生的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他们或是不知道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能亦步亦趋,缺少思维的深度和远见;或是受教师的诱导走入思维的歧路;或是不能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教师引一步就走一步,不利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考空间,做为教师,我们应该让他们直面问题,别让零碎的问题打乱了学生思考的节奏。

【片段二】通常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学生分别计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师:能一眼看出来哪个大吗?怎么办?

生:通分。

师:为了便于比较,我们一般把它们都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再对话:为什么通常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教材第98页直接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教师也是直接抛出这句话的。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巧合,通分后最小公分母恰好是100。然而对于这段话,学生真的没有什么疑问吗?有!

不少学生质疑:一定要化成分母是100的吗?有的分母化不成100怎么办?比如1/2和1/3,化成分母是6的分数就可以了。问得好呀!

赵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呢?比如有好几个班级在同时进行投球比赛。不少同学表示赞同。

我说:非常有道理。要便于比较就需要规定一个公分母。在选择公分母的时候,你认为人们会选择什么数呢?

姚宇航:我觉得应该会选择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

我追问:具体说是哪些数?

生(齐):10、100、1000……

我再追问: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样的数比较简单。

我加以点拨:简单,是因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实际上就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学生若有所悟!(等到学习了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后会有更深的体会)

刚才的的问题释然了,我趁热打铁:人们会选择10、100、1000作为公分母,现在我们已经看到百分数了……

生(急切地):有没有十分数、千分数?

我加以肯定:有!比如老师这件衣服打八折。

生(顿悟):就是!

我继续:也有千分数。猜一猜人们会不会写成(  )/1000?

生:一定不会,应该有千分号。

我卖了个关子:如果有,猜猜它长什么样?愿意写的到黑板上来写。

学生们非常踊跃地写下了自己的作品:

显然,他们很好地运用了迁移,在自己创造的符号中都写了3个 “O”。随后,我和学生们对这些符号进行了点评。对于十分相似的最后两个,为什么最终没有选择前一个呢?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合理解释:数字写在符号左边,因此符号的左边应该简单一些,以免和数字“0”混淆。

感悟:对于规定的尝试解读比记住规定更重要。

这一段十分数和千分数的引导、点拨我是受黄爱华老师的启发。正是因为对“公分母”的合理猜测,使得这一对话的出现那样的自然合理、水到渠成。学生和我都十分兴奋。学生兴奋是因为他们可以创造;我兴奋,是因为正在创造的学生们太出色了!

很多数学知识是人们的规定。可能最初只是某位数学家的尝试使用,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以后,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在成人眼中也许就是个再自然不过的规定,然而,孩子天生有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规定在他们眼中是那样神秘。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知识教学的时候,不可轻易一句带过。否则,孩子们会在我们的谆谆教诲之下,慢慢失去儿童应有的那份好奇和想象。我们应该保护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未知的向往,对发现的期待与惊喜。

规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规定,其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让学生尝试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理所当然的事物作出合理的审视与解释,体验规定的合理性。这个思考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创造中的学生是全身心投入的,是幸福的!

【片段三】分数和百分数是什么关系?

课堂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下面的分数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吗?

一堆煤重97/100吨,运走了它的75/100。

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

练习后教师抛出问题:分数与百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请几位学生发言之后,课件出示: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数量,可以带单位。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再对话:分数和百分数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谈到两者的关系时,老师们采用的往往都是让学生说说相同点,说说不同点。而学生所理解的“关系”,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唯独没有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关系。这两种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学生们的疑问是: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吗?

我采用了模糊而学生又能领悟的处理方式,出了一道选择题:分数与百分数的关系是:陌生人,没有关系;一家人,不分彼此……没等我说完,学生们便纷纷抢答:是亲戚。有联系,也有区别……在明确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后,有学生感慨说:难怪要创造“%”,是为了和分数区别开来。

感悟:要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

同样是“关系”,教师的理解无非是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关系便清楚了。而学生对于它的理解却是来自于生活中的语义。名称上的接近,又提到了二者的关系,若不能给予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他们总是不能释怀的。对于这种不太好言说的问题,用比喻的方式来表达,会收到用语不多但能直达学生内心的效果。

回想平日的教学,我们常常是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学生,与学生交流。那么,学生所理解的是不是我们想说的?我们所说的是不是学生想听的?我们是在对话还是在自说自话?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只有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说学生听得懂的话,我们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才可能是学生所能接受和喜欢的,我们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

【片段四】这个公式很励志!

课堂临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了这样一个公式: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然后朗诵了一段略带煽情加励志的话,结束全课。

再对话:公式的解读可以更有味!

很多老师在这节课上都会用这个公式来激励学生,却没有思考学生面对这个公式会有怎样的思考。什么是灵感?灵感是长期思考后的顿悟!人在碌碌无为中是不可能有灵感闪现的。所以那1%的灵感实际上也受益于99%的汗水,此为一。其二,这个公式表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学生误解。试问“99%”以谁为单位“1”?“1%”以谁为单位“1”?若从这个角度展开教学,我想更切合数学本身,更有意义。

正是基于这个想法,我在黑板上重新写出这个公式后,引导学生:“不管是谁告诉你什么,你都要去思考,即使是爱迪生也不例外。对于这个公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肖旺首先举起了手:“99%的汗水是以汗水为单位1的,1%的灵感是以灵感为单位1的,怎么能相加呢?”他理解成了“汗水的99%+灵感的1%”。然而,毕竟他已经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了。

严根给出了回答:“可以相加。汗水占天才(我纠正为‘成为天才的因素’)的99%,灵感占1%,相加是100%,也就是1。”

两种意见的碰撞让学生们真正从单位“1”的角度上重新认识了这个公式。

我接着抛出下一句话:知道吗?这个公式后面,爱迪生还说了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你怎样看这句话呢?

在他们各抒己见之后,我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毫不谦虚地说自己曾有体会──只有付出大量的汗水,经过大量的思考,才有可能迸发出灵感。所以,这个公式可以修改: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成功不仅是人生的成功,也是每一件事情的成功!

掌声!掌声中有学生对老师的感谢,也有对灵感的顿悟!

感悟:文化素材的使用要挖掘数学价值。

数学课要有一点“文化”味,然而,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文化教育”后会有怎样的感受?是否会有教师所预期的感染、感动?还是仅仅复习了一遍早已在语文课上所积累下来的句子?数学课要有数学味!不管用的是什么素材,只要是用在数学课上的就应该挖掘其自身的数学价值!从数学的角度去解读,这是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的唯一途径。事实上,文化也并不是非要来点名言警句之类的东西,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关键在于教师的演绎。

在上述对话中,我和学生们共同思考了一些看似习以为常的结论和规定,以期获得一些合理的解释。结论的正确性尚待考证,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近二十分钟的思辨对话中,我和学生们充分享受了思考带来的快乐!能有一群和自己思维共振的学生,我想教师的幸福恰在于此吧!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备课张瑞
  •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备课 第三小学 杜素霞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教师为上好一堂语文课,常常浏览大量资料,参阅多堂名师范例及教案,经过精心整合.预设,形成了一份几乎无瑕疵的多页详案,但实际执教起来并不如设想 ...

  •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一.教学内容分析:<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 ...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 上海校长培训班发言材料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关于"一以贯之"办学思想下的 思考和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很荣幸再次参加这次校长研修班.本次学习,聆听了6 场报告,参观了5处学校,收获颇丰.我们被精致典雅的学校环境所吸引,匠心独运的课程设臵所惊叹,科学有效的管理 ...

  • 对话与阅读教学
  • 对话与阅读教学 "对话.平等对话.多重对话„„"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时尚用语,它们蕴涵新的教学理念,反映新的价值追求,提倡新的教学策略."对话"并不是高深理论.仅从字面上看,就可以揣摩它们是较为明确的教学行为--互为陈述.互为补充.互为启发.互为质疑.互为辩论„ ...

  • [认识几分之几]评课稿
  • 一. 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而覃老师这节课从接从1/2这个分数直接引入,显然他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 ...

  • 济南的冬天
  • 济南的冬天 刘金霞 平泉县榆树林子中心小学 一.概述 1. 六年级语文 2.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两课时 3. 感受济南的冬天的景色 4. 通过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 ...

  • 论初中化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 摘要:对于初中化学的教与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化学:理论与实际:教学 一.初中化学主要 ...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整合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案例分析整合 整合就是将系统中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重组效应,从而发挥出系统更大的功能.它的核心内涵是打破原有各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 课程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各门课程之 ...

  • 浅谈一节优质小学语文课的评价标准
  • 浅谈一节优质小学语文课的评价标准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特别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的基本评价标准"这一带根本性.导向性的问题,希望弄清楚新课堂与旧课堂到底有哪些区别,以探索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