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枪弹痕迹检验技术

第十章 枪弹痕迹检验技术

第一节 枪支子弹的分类和构造

枪支的概念:

枪支是指能够利用火药燃烧后气体的压力发射弹头或弹丸,以达到杀伤、毁坏效能,口径在二十毫米以下的轻型射击武器。

一、枪支的分类和构造

(一)枪支的分类:

1、按发射性能分类:自动枪支;非自动枪支;转轮枪支。

(1)自动枪支:

指依靠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完成上弹、发射、退壳动作的枪支。

又可分为:全自动枪支;半自动枪支。

[1]全自动枪支:

指依靠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完成上弹、发射、退壳动作,且扣住扳机不放,可发射完所有子弹的枪支。

[2]半自动枪支:

指依靠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完成上弹、发射、退壳动作,且扳机扣动一次,发射一枚子弹的枪支。

(2)非自动枪支:

没有滑动的枪机、复进的弹簧等自动机件,不能利用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来自动完成上弹、发射和退壳动作,需人为地推、拉枪机,逐发装、退子弹的枪支。

(3)转轮枪支:

有弹轮,依靠机械作用连续击发,不能自行排壳,需人为地将鼓轮移出后排壳。

2、按枪支的用途分类:军用枪支;民用枪支。

(1)军用枪支:

[1]手枪:是涉枪案件中最常见的枪支。

枪支短小,重量轻(装弹重量小于1斤);

有效射程50米,最大射程100米;

口径5.5-11.43mm;

弹匣容量6-8发。

[2]步枪:

枪身长,威力大,射程远,有效射程400——500 米,杀伤距离可1500米。 装弹量大(半自动15发;全自动30发)。

[3]冲锋枪:

体积不大,重量较轻;

装弹多(30发),射速 快;

有效射程200——300米左右;杀伤距离可达1000米。

[4]机枪:有效射程1000——2000米左右。

补充:

有效射程:以规定的射击姿势和射击方式,对典型目标达到规定的射击精度和足够的终点效应的最大射程。

杀伤距离:根据试验得知,杀伤一个着春秋服装的人所需的动能为78焦耳,若某一距离上弹头的动能大于78焦耳,弹头就能杀伤目标。

(2)民用枪支:

[1]猎枪:多为发射散弹的滑膛枪。有 单、双管之分,口径较大。

猎枪口径用“号”数表示,“号”指1磅铅能制成多少个圆形弹丸。

我国常用猎枪口径有:8、10、12、16、20号。(号数大,口径小)

[2]运动枪支:指5.6毫米以下的步、手枪或气枪。

3、按枪管有否膛线分类:

膛线枪;滑膛枪。

4、按枪管长度分类:

长枪;短枪。

5、按枪管口径分类:

小口径枪支(3—6毫米);中口径枪支(7—9毫米);大口径枪支(9—15毫米)。

(二)枪支的基本构造

1、枪管:

位于枪支前部,由无缝钢管制成。

作用:使火药在其中燃烧;使弹头沿一定方向运动;赋予弹头一定的初速度和角速度。

(1)枪管内:枪膛——弹膛、坡膛、线膛。

[1]弹膛:容纳子弹,使其正确定位的场所。其后部有:进弹斜面、拉壳钩槽。

[2]坡膛:引导弹头进入线膛。

[3]线膛:内有膛线,使弹头在前进时旋转运动。国产枪支多见四条右旋膛线。(右手握枪,拇指朝枪口,与手指旋向一致即右旋)

阳膛线直径——枪支口径;阴膛线直径——弹头直径。

(2)枪管外:

[1]闭锁突筋:用以闭锁枪膛;

[2]绞链:使枪管后部上下活动,形成闭锁和开锁。

2、枪套:

容纳枪管和复进机;在枪支发射时从枪管尾部关闭弹膛,抵住弹壳,防止弹壳在膛压降至工作安全值之前伸出弹膛过长而炸裂。

(1)套筒内:

[1]枪机——用以送弹、击发和退壳。

A.击针:撞击底火;

B.拉壳钩:抓出膛内子弹;

C.弹底窝:抵住弹壳;

[2]闭锁突筋槽:容纳枪管上的闭锁突筋;

[3]导槽:用于与套筒座相连接;

[4]复进机槽:容纳和规正复进机。

(2)套筒外:

[1]准星、缺口:瞄准;

[2]枪管套:规正枪管,抵住复进机前端;

[3]抛壳口:用以抛出子弹。

3、复进机:

使套筒回到前方位置。

附带装置: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复进簧帽,导杆座。

4、击发机:

作用--形成待发和击发。

(1)击锤——打击击针;

(2)击发阻铁——使击锤呈保险或待发状态;

(3)扳机;

(4)扳机簧。

5、弹匣:

作用——容纳托送子弹。

附带装置:托弹板;托弹簧;弹匣盖。

6、机匣:

作用——连接套筒和枪管;容纳击发机和弹匣;便于握持。

附带装置:

(1)连接轴——通过绞链将套筒、套筒座、枪管连接起来。

(2)连接轴卡笋(卡簧);

(3)套筒阻铁——空仓挂机;

(4)导棱——连接套筒,规正套筒前后运动;

(5)弹匣卡笋;

(6)扳机护圈;

(7)握把。

7、其它装置。

二、子弹的分类和构造

(一)子弹的分类:

1、按子弹适用的枪支类型分:

(1)手枪弹:钝头,无尾,柱形弹壳,全长35毫米以内。

(2)步、机枪弹:尖头,有尾,瓶形弹壳,全长55---99毫米以内。

(3)冲锋枪弹:可通用上两种枪弹。

(4)猎枪弹:圆筒状,内装散弹丸,口径15---20毫米,全长50---60毫米。

2、按子弹作用性能分:

(1)普通弹:手枪、步枪、冲锋枪的基本弹种,用以杀伤有生力量。

(2)特种弹:满足特殊用途。穿甲弹,曳光弹,燃烧弹,爆炸弹等。

(3)辅助用枪弹:空包弹,高压弹,强装药弹,教练弹等。

(二)子弹的构造:见课件图示

三、枪支和子弹上的商标符号

枪支和子弹上的商标符号是指文字、标记、验证符号等。

第二节 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

一、枪弹痕迹的种类及作用

(一)枪弹痕迹的分类

1、枪痕:指遗留在射击弹头、弹壳上的枪支机件的痕迹。

2、弹痕:指弹头穿射物体后,留在被射物上的弹孔、弹道、弹道点及毁坏等痕迹。

3、射击附带痕迹:指伴随着弹头穿射目标物,从枪管喷出的烟垢、未燃尽的药粒、枪油、金属屑等微小渣屑。

(二)枪弹痕迹的作用

1、确定发射枪支种类及对枪支进行同一认定;

2、判断射击的距离、方向、角度、进出口和射击顺序;

3、检验枪支;

4、建立枪弹档案,查对枪支来源。

二、射击弹头上的痕迹

(一)膛线枪管的痕迹特征:

(二)平滑枪管的痕迹特征:

1、无膛线痕迹;

2、擦痕分布不均匀;

3、在弹头头部、底部边沿部位,常有撞擦的痕迹特征;

4、留在弹头的擦痕,多呈鱼鳞状或云形状;

5、弹头易发生变形;

6、自制弹头上有锯、锉痕迹。

(三)弹头、枪管作用不正常时出现的痕迹:

1、弹头直径过大:膛线痕迹深而长,披甲被刮去或破碎。

2、弹头直径过小:膛线痕迹少而浅,弹头因碰撞有擦痕,形状易发生变化。

3、弹头上的双重痕迹:由枪管内部某部位受热膨胀变形造成。

三、射击弹壳痕迹

枪支发射的三个阶段(装弹、击发、排壳),射击弹壳上都会形成相应的痕迹

痕迹分布在射击弹壳的壳底面、底槽、壳体、斜肩等位置

第三节 枪弹痕迹的发现和提取

一、射击弹头的发现和提取

(一)射击弹头的发现

根据弹孔分析弹道,在弹着点处寻找弹头;

根据弹孔和附着物,确定射入口、射出口以及飞行方向和角度,跟踪寻找。

(二)射击弹头的提取

先拍照并作相系记录;

挖掘时应避免破坏弹头上的痕迹;

用清洁的软性物包装,注明发现的有关情况;

注意提取弹头上的射击附着物。

二、射击弹壳的发现和提取

发现:射击点5米左右的范围结合射击距离和方向,射击人位置以及现场环境判断; 转轮手枪和非自动枪支射击,弹壳遗留在枪支中;

注意案犯带走弹壳。

提取:提取方法同弹头的。

三、发射枪支的发现和提取

发现:

在自杀现场或伪装自杀现场,可以直接发现发射枪支案犯一般把枪支带走,有可能抛埋,甚至拆卸成零件隐匿。

提取:首先检查是否有子弹上膛,不能破坏枪支上的痕迹,做好详细记录。

第四节 枪弹痕迹分析

一、射击枪支种类的分析

(一)根据射击弹孔直径大小、形状、分布特点、穿透力大小等分析。

(二)根据子弹结构特点和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分析。

二、射击距离的分析

(一)贴近射击( 1~5厘米)

在弹着点周围能见到各种射击附带痕迹,烧焦痕迹。由于受火药气体冲击波的作用,在织物、皮肤上可能出现“+”形或“T”形撕裂或缺损特征,接触射击还会留下枪口印痕。射入口大于射出口。

(二)近距离射击(5~50厘米以内)

射入口周围有明显的射击附带痕迹,射程近,面积小,射程远,面积大。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三)远距离射击(超过50厘米)

无射击附带痕迹,可根据弹孔、弹着点类分析测算射击距离。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三、射击方向和角度的分析

分析案件性质。明确射击位置、来往去向,判断痕迹特征、缩小侦查范围。 方向:准确判断射入口和射出口;根据出入口分析射击方向。

角度:弹孔的形状;射击附带痕迹的分布情况;弹道特点。

四、分析射击时间

1、根据气味分析;

2、利用枪支机件的积炭变化进行分析;

3、利用亚硝酸盐进行分析;

4、通过实验发析。

五、分析射击顺序

1、根据裂纹的中断现象分析;

2、根据弹孔、擦带及射击附带痕迹有无重叠分析;

3、根据弹创在人体的部位分析;

4、根据弹壳散落情况分析。

实 验 十 一

第十章 枪弹痕迹检验技术

第一节 枪支子弹的分类和构造

枪支的概念:

枪支是指能够利用火药燃烧后气体的压力发射弹头或弹丸,以达到杀伤、毁坏效能,口径在二十毫米以下的轻型射击武器。

一、枪支的分类和构造

(一)枪支的分类:

1、按发射性能分类:自动枪支;非自动枪支;转轮枪支。

(1)自动枪支:

指依靠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完成上弹、发射、退壳动作的枪支。

又可分为:全自动枪支;半自动枪支。

[1]全自动枪支:

指依靠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完成上弹、发射、退壳动作,且扣住扳机不放,可发射完所有子弹的枪支。

[2]半自动枪支:

指依靠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自动完成上弹、发射、退壳动作,且扳机扣动一次,发射一枚子弹的枪支。

(2)非自动枪支:

没有滑动的枪机、复进的弹簧等自动机件,不能利用火药气体压力的作用来自动完成上弹、发射和退壳动作,需人为地推、拉枪机,逐发装、退子弹的枪支。

(3)转轮枪支:

有弹轮,依靠机械作用连续击发,不能自行排壳,需人为地将鼓轮移出后排壳。

2、按枪支的用途分类:军用枪支;民用枪支。

(1)军用枪支:

[1]手枪:是涉枪案件中最常见的枪支。

枪支短小,重量轻(装弹重量小于1斤);

有效射程50米,最大射程100米;

口径5.5-11.43mm;

弹匣容量6-8发。

[2]步枪:

枪身长,威力大,射程远,有效射程400——500 米,杀伤距离可1500米。 装弹量大(半自动15发;全自动30发)。

[3]冲锋枪:

体积不大,重量较轻;

装弹多(30发),射速 快;

有效射程200——300米左右;杀伤距离可达1000米。

[4]机枪:有效射程1000——2000米左右。

补充:

有效射程:以规定的射击姿势和射击方式,对典型目标达到规定的射击精度和足够的终点效应的最大射程。

杀伤距离:根据试验得知,杀伤一个着春秋服装的人所需的动能为78焦耳,若某一距离上弹头的动能大于78焦耳,弹头就能杀伤目标。

(2)民用枪支:

[1]猎枪:多为发射散弹的滑膛枪。有 单、双管之分,口径较大。

猎枪口径用“号”数表示,“号”指1磅铅能制成多少个圆形弹丸。

我国常用猎枪口径有:8、10、12、16、20号。(号数大,口径小)

[2]运动枪支:指5.6毫米以下的步、手枪或气枪。

3、按枪管有否膛线分类:

膛线枪;滑膛枪。

4、按枪管长度分类:

长枪;短枪。

5、按枪管口径分类:

小口径枪支(3—6毫米);中口径枪支(7—9毫米);大口径枪支(9—15毫米)。

(二)枪支的基本构造

1、枪管:

位于枪支前部,由无缝钢管制成。

作用:使火药在其中燃烧;使弹头沿一定方向运动;赋予弹头一定的初速度和角速度。

(1)枪管内:枪膛——弹膛、坡膛、线膛。

[1]弹膛:容纳子弹,使其正确定位的场所。其后部有:进弹斜面、拉壳钩槽。

[2]坡膛:引导弹头进入线膛。

[3]线膛:内有膛线,使弹头在前进时旋转运动。国产枪支多见四条右旋膛线。(右手握枪,拇指朝枪口,与手指旋向一致即右旋)

阳膛线直径——枪支口径;阴膛线直径——弹头直径。

(2)枪管外:

[1]闭锁突筋:用以闭锁枪膛;

[2]绞链:使枪管后部上下活动,形成闭锁和开锁。

2、枪套:

容纳枪管和复进机;在枪支发射时从枪管尾部关闭弹膛,抵住弹壳,防止弹壳在膛压降至工作安全值之前伸出弹膛过长而炸裂。

(1)套筒内:

[1]枪机——用以送弹、击发和退壳。

A.击针:撞击底火;

B.拉壳钩:抓出膛内子弹;

C.弹底窝:抵住弹壳;

[2]闭锁突筋槽:容纳枪管上的闭锁突筋;

[3]导槽:用于与套筒座相连接;

[4]复进机槽:容纳和规正复进机。

(2)套筒外:

[1]准星、缺口:瞄准;

[2]枪管套:规正枪管,抵住复进机前端;

[3]抛壳口:用以抛出子弹。

3、复进机:

使套筒回到前方位置。

附带装置: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复进簧帽,导杆座。

4、击发机:

作用--形成待发和击发。

(1)击锤——打击击针;

(2)击发阻铁——使击锤呈保险或待发状态;

(3)扳机;

(4)扳机簧。

5、弹匣:

作用——容纳托送子弹。

附带装置:托弹板;托弹簧;弹匣盖。

6、机匣:

作用——连接套筒和枪管;容纳击发机和弹匣;便于握持。

附带装置:

(1)连接轴——通过绞链将套筒、套筒座、枪管连接起来。

(2)连接轴卡笋(卡簧);

(3)套筒阻铁——空仓挂机;

(4)导棱——连接套筒,规正套筒前后运动;

(5)弹匣卡笋;

(6)扳机护圈;

(7)握把。

7、其它装置。

二、子弹的分类和构造

(一)子弹的分类:

1、按子弹适用的枪支类型分:

(1)手枪弹:钝头,无尾,柱形弹壳,全长35毫米以内。

(2)步、机枪弹:尖头,有尾,瓶形弹壳,全长55---99毫米以内。

(3)冲锋枪弹:可通用上两种枪弹。

(4)猎枪弹:圆筒状,内装散弹丸,口径15---20毫米,全长50---60毫米。

2、按子弹作用性能分:

(1)普通弹:手枪、步枪、冲锋枪的基本弹种,用以杀伤有生力量。

(2)特种弹:满足特殊用途。穿甲弹,曳光弹,燃烧弹,爆炸弹等。

(3)辅助用枪弹:空包弹,高压弹,强装药弹,教练弹等。

(二)子弹的构造:见课件图示

三、枪支和子弹上的商标符号

枪支和子弹上的商标符号是指文字、标记、验证符号等。

第二节 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

一、枪弹痕迹的种类及作用

(一)枪弹痕迹的分类

1、枪痕:指遗留在射击弹头、弹壳上的枪支机件的痕迹。

2、弹痕:指弹头穿射物体后,留在被射物上的弹孔、弹道、弹道点及毁坏等痕迹。

3、射击附带痕迹:指伴随着弹头穿射目标物,从枪管喷出的烟垢、未燃尽的药粒、枪油、金属屑等微小渣屑。

(二)枪弹痕迹的作用

1、确定发射枪支种类及对枪支进行同一认定;

2、判断射击的距离、方向、角度、进出口和射击顺序;

3、检验枪支;

4、建立枪弹档案,查对枪支来源。

二、射击弹头上的痕迹

(一)膛线枪管的痕迹特征:

(二)平滑枪管的痕迹特征:

1、无膛线痕迹;

2、擦痕分布不均匀;

3、在弹头头部、底部边沿部位,常有撞擦的痕迹特征;

4、留在弹头的擦痕,多呈鱼鳞状或云形状;

5、弹头易发生变形;

6、自制弹头上有锯、锉痕迹。

(三)弹头、枪管作用不正常时出现的痕迹:

1、弹头直径过大:膛线痕迹深而长,披甲被刮去或破碎。

2、弹头直径过小:膛线痕迹少而浅,弹头因碰撞有擦痕,形状易发生变化。

3、弹头上的双重痕迹:由枪管内部某部位受热膨胀变形造成。

三、射击弹壳痕迹

枪支发射的三个阶段(装弹、击发、排壳),射击弹壳上都会形成相应的痕迹

痕迹分布在射击弹壳的壳底面、底槽、壳体、斜肩等位置

第三节 枪弹痕迹的发现和提取

一、射击弹头的发现和提取

(一)射击弹头的发现

根据弹孔分析弹道,在弹着点处寻找弹头;

根据弹孔和附着物,确定射入口、射出口以及飞行方向和角度,跟踪寻找。

(二)射击弹头的提取

先拍照并作相系记录;

挖掘时应避免破坏弹头上的痕迹;

用清洁的软性物包装,注明发现的有关情况;

注意提取弹头上的射击附着物。

二、射击弹壳的发现和提取

发现:射击点5米左右的范围结合射击距离和方向,射击人位置以及现场环境判断; 转轮手枪和非自动枪支射击,弹壳遗留在枪支中;

注意案犯带走弹壳。

提取:提取方法同弹头的。

三、发射枪支的发现和提取

发现:

在自杀现场或伪装自杀现场,可以直接发现发射枪支案犯一般把枪支带走,有可能抛埋,甚至拆卸成零件隐匿。

提取:首先检查是否有子弹上膛,不能破坏枪支上的痕迹,做好详细记录。

第四节 枪弹痕迹分析

一、射击枪支种类的分析

(一)根据射击弹孔直径大小、形状、分布特点、穿透力大小等分析。

(二)根据子弹结构特点和弹头、弹壳上的痕迹分析。

二、射击距离的分析

(一)贴近射击( 1~5厘米)

在弹着点周围能见到各种射击附带痕迹,烧焦痕迹。由于受火药气体冲击波的作用,在织物、皮肤上可能出现“+”形或“T”形撕裂或缺损特征,接触射击还会留下枪口印痕。射入口大于射出口。

(二)近距离射击(5~50厘米以内)

射入口周围有明显的射击附带痕迹,射程近,面积小,射程远,面积大。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三)远距离射击(超过50厘米)

无射击附带痕迹,可根据弹孔、弹着点类分析测算射击距离。射入口小于射出口。

三、射击方向和角度的分析

分析案件性质。明确射击位置、来往去向,判断痕迹特征、缩小侦查范围。 方向:准确判断射入口和射出口;根据出入口分析射击方向。

角度:弹孔的形状;射击附带痕迹的分布情况;弹道特点。

四、分析射击时间

1、根据气味分析;

2、利用枪支机件的积炭变化进行分析;

3、利用亚硝酸盐进行分析;

4、通过实验发析。

五、分析射击顺序

1、根据裂纹的中断现象分析;

2、根据弹孔、擦带及射击附带痕迹有无重叠分析;

3、根据弹创在人体的部位分析;

4、根据弹壳散落情况分析。

实 验 十 一


相关内容

  • 枪弹痕迹检验学整理
  • 一.枪弹痕迹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及枪弹痕迹检验技术的发展动态 ⏹ 一.枪弹痕迹学的研究对象 ⏹ 枪弹痕迹学,又称验枪学.司法弹道学,是运用痕迹检验的一般原理和 技术方法,以及枪械.枪弹.内外弹道等科学知识,对枪械发射后留在弹头.弹壳和目标物上的痕迹.射击残留物进行分析鉴定,确定发射枪械.枪种.射击距 ...

  •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 <法医病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1 课程名称:<法医病理学> 英文名称:Forensic Path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180 讲课学时:108 实验学时:72 适用对象:法医学 选修课程:医疗纠纷与法律处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法医病理学是研究涉及法 ...

  • 刑事科学技术
  • 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 它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收集.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证,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科学证据的专门技术.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序)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是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为了查明犯罪事实,搜集犯罪证据,发现侦查线索,运 ...

  • 公安机关鉴定管理
  • 第一条为规范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资格登记管理工作,适应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安机关鉴定机构(以下简称鉴定机构),是指公安机关及其所属的科研机构、 ...

  •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
  •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根据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执业分类规定。 第二条 本执业分类规定根据当前我国司法鉴定的专业设置情况、学科发展方向、技术手段、检验和鉴定内容,并参考国际惯例而制订。 第三条 本执业分类规定是确定面 ...

  •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 法医临床鉴定 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受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个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医疗纠纷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 ...

  • 司法部关于下发[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试行)]的通知
  • [时效性]:现行有效 [发文字号]:司发通[2000]159号 [颁布日期]:2000-11-29 [生效日期]:2000-01-01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司法部 目录 * 1 href="#heading_1" class="txt"> ...

  •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一.法医类 类别 序 号 1 2 3 4 5 (一) 法 医 病 理 鉴 定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收费项目 早期尸表检验 晚期尸表检验 早期尸体解剖 晚期尸体解剖 开棺验尸 生前伤死后伤鉴别 致伤(死)物认定 脏体硅藻检 ...

  •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收费标准
  • 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 黑龙江省司法厅 关于黑龙江省司法鉴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通知 黑价联[2012]4 号 各市(地).县(市)物价局.司法局,省垦区.森工物价局: 鉴于 <黑龙江省司法鉴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黑价联[2010]98 号)试行期限已满,以及试行一年来执行情况良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