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小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3XKT-GZYW009
负责人 吴俊婷、高凤霞
课题名称 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所在单位 户县六中
一、课题背景 小说就是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小说是虚构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比现实更复杂,更典型。它篇幅较长,容量较大,头绪较多。学生基础教查,有事概括情节都难以独自完成,更何况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还有小说主题的挖掘和理解,难以找到学习的切入点,突破口更不要说走进文体深入探究小说了。
基于此,教师要构建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就必须注重对课的深入研究,包括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对小说文体特点的把握,对小说教法的深入探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探究,尤其大胆尝试合作探究式的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小说,激发起学生对小说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动性、社会性、自主性、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高度创造性。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获取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知识,发展社会适应性,这就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形成小说阅读能力,使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助、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分析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指出:创造是每个人能够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创新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我们要善于创造开放的教学情景,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小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2 具体研究阶段、方法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3、2---2013、3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下一步方案制定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 起步阶段。 2013、3---2013、4
1.课题批准后,马上讨论、商量,达成了共识,认为在课题研究中要不断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提交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调节。
2.在我校的青年教师多媒体听评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备课精心设计,按照备课改进,试讲,再改进,交换班上试讲,再次调整,改进问题的设置,最终形成适合学生的实际的教学过程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充分了学情,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2013、5---2014、1
1、 认真研读相关理论,学习《新课标》,了解高效课堂的评价标
准,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2、 搜集研读了相关专家名师的鉴赏小说的论文,观看名师的小说教
学课堂实录,取长补短。
3、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情。
4、 开展读书活动,增加学生内储,拉动内需。
5、试着尝试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力求做到没经过学生的认真自学,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的困惑点和障碍点,不讲解,不解惑。在这一环节中注重理规律、理思路、理方法。 尽力让课堂实现高效。
6、尽力采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通过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 7、针对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在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8、定期总结与反思,继续学习相关资料,借助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研究思路,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9、开展组内教研活动课,积累研究的素材、经验、方式、方法等。并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做好活动的总结与反思。研究有冲突,不能潜心搞研究。希望学校能从正常的教学考虑。
研究结果与成效: 1、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2、资料包。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1、 教师的时间有限,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正常的教学对小课题研究有冲突,不能潜心搞研究。希望学校能从正常的教学考虑。
2、 硬件设施远远不足, 工作中没有突现办公自动化,无电脑,工作环境过于闭塞。希望能加以改善。
3、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只是一两个学校的教师,研究思路不够广阔,因此,我们应积极与其它地方的老师探讨,寻求帮助,集思广益。而且农村学校信息闭塞,教师缺乏研究经验,成果不够显著,有些学生和老师有些气馁。我们应多与专家联系,常上网捕获有用信息。
4、农村中学的学生知识面不广,对语文学习重视程度低,手头书籍数量不足,积淀不厚,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期望成绩。我们尽可能想办法,设想建立班级图书馆,学生捐书资源共享.
5、小说高效课堂的建立本身难以在短时取得成效,需要长期坚持。我们必须去除急功近利的思想。
能否按期结题:
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可以完成书面材料,但无法完成预设目标。不过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小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3XKT-GZYW009
负责人 吴俊婷、高凤霞
课题名称 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
所在单位 户县六中
一、课题背景 小说就是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载。小说是虚构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比现实更复杂,更典型。它篇幅较长,容量较大,头绪较多。学生基础教查,有事概括情节都难以独自完成,更何况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还有小说主题的挖掘和理解,难以找到学习的切入点,突破口更不要说走进文体深入探究小说了。
基于此,教师要构建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就必须注重对课的深入研究,包括对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对小说文体特点的把握,对小说教法的深入探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综合探究,尤其大胆尝试合作探究式的小说教学中的高效课堂。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小说,激发起学生对小说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主动性、社会性、自主性、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高度创造性。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获取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知识,发展社会适应性,这就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因此,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形成小说阅读能力,使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助、会话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分析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3、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指出:创造是每个人能够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创新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我们要善于创造开放的教学情景,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小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2 具体研究阶段、方法措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3、2---2013、3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下一步方案制定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 起步阶段。 2013、3---2013、4
1.课题批准后,马上讨论、商量,达成了共识,认为在课题研究中要不断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提交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调节。
2.在我校的青年教师多媒体听评课活动中,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备课精心设计,按照备课改进,试讲,再改进,交换班上试讲,再次调整,改进问题的设置,最终形成适合学生的实际的教学过程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充分了学情,引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2013、5---2014、1
1、 认真研读相关理论,学习《新课标》,了解高效课堂的评价标
准,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2、 搜集研读了相关专家名师的鉴赏小说的论文,观看名师的小说教
学课堂实录,取长补短。
3、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情。
4、 开展读书活动,增加学生内储,拉动内需。
5、试着尝试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力求做到没经过学生的认真自学,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的困惑点和障碍点,不讲解,不解惑。在这一环节中注重理规律、理思路、理方法。 尽力让课堂实现高效。
6、尽力采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通过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让高效课堂真正高效。 7、针对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在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8、定期总结与反思,继续学习相关资料,借助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研究思路,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9、开展组内教研活动课,积累研究的素材、经验、方式、方法等。并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做好活动的总结与反思。研究有冲突,不能潜心搞研究。希望学校能从正常的教学考虑。
研究结果与成效: 1、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2、资料包。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1、 教师的时间有限,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正常的教学对小课题研究有冲突,不能潜心搞研究。希望学校能从正常的教学考虑。
2、 硬件设施远远不足, 工作中没有突现办公自动化,无电脑,工作环境过于闭塞。希望能加以改善。
3、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只是一两个学校的教师,研究思路不够广阔,因此,我们应积极与其它地方的老师探讨,寻求帮助,集思广益。而且农村学校信息闭塞,教师缺乏研究经验,成果不够显著,有些学生和老师有些气馁。我们应多与专家联系,常上网捕获有用信息。
4、农村中学的学生知识面不广,对语文学习重视程度低,手头书籍数量不足,积淀不厚,难以在短期内取得期望成绩。我们尽可能想办法,设想建立班级图书馆,学生捐书资源共享.
5、小说高效课堂的建立本身难以在短时取得成效,需要长期坚持。我们必须去除急功近利的思想。
能否按期结题:
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可以完成书面材料,但无法完成预设目标。不过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