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上学期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集体备课

初三数学 集体备课资料(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主讲人:

一、本部分结构特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2. 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 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符号表示;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回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号表示,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计算角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知道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5. 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通过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材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1. 教学重点

(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

(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学情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章是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在这一章,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的“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的图形世界,看到更多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线段和角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能初步进行应用。本章内容是以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2. 教学对象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平时的学习养成了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要适时地给予帮助,要多加鼓励,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他们就能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教学方法建议

1. 注意与小学知识内容的衔接

本章一方面是初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又是小学相关知识的继续,本章的部分概念在小学也接触过,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要求以及与本章内容要求的联系与区别。

2. 要充分发挥实物、模型、图片的作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图形的知识、几何的知识是从现实中来的,所以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材料非常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可以看成几何图形的实物随处可见,生动具体,当然,许多几何图形还需要借助精心挑选的实物或特制的模型来进行教学,对于有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精心绘制的教学图片来说明,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很强大,在本章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克服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困难,寻找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因此,应尽可能的使用信息技术。

3. 要重视画图技能的培养

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绘图和作图时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国画出高质量的几何图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应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画图认真,图应该画的清楚、干净,并能很好的表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画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一定绘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 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本章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开始阶段,很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认识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形成对于学习的良好态度和情感,所以,教学要求应该适当,不应该急于提高教学要求,增加难度,否则,教学要求超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后续教学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意了解教学内容在全套书中的地位,相关内容在后续教学中的安排和要求,有对教学的整体把握。本章中的一些抽象的几何概念,往往只要求学生有一些初步直观的认识,不要求达到很高的科学严密的程度,需要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逐步体会,加深认识,而不是一步到位。初等几何中广泛应用逻辑推理,并着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但在这一章中的要求并不高,并非对于所有结论都要经过严格论证得到,一些基本结论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得出。

六、教学重难点和解决的策略

本部分的重难点是: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和两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矩之间的关系。

突出本部分教学重点的策略是:应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规律,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做法;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结合,对于在实际问题中或在探索规律

中出现的问题,应注重讨论交流解决。

七、教学建议

1. 课时规划意见

4.1 几何图形 4课时

4.2 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 角

3课时

4.4 课题学习 制作长方形形状的包装纸盒 1课时

本章复习 1课时

2. 作业布置建议

几何图形初步

复习题4

本部分小结 配套练案

3. 配套题

一、 填空题(共36分)

1、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钉 枚铁钉,理由是。

2、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根据 。

3、若AB ∥CD,HG ∥CD, 则有。

4、如图1,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

度。

7、0.5周角平角直角

8、0.15°= 25°12′36″

9、在图4个。

10、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相邻两条折痕(虚线) 间的夹角为______度。

12 。

二、选择题 (共24分)

11. 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可能是0个,1个,2个 B 、可能是0个,2个,3个

C 、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 、可能是1个可3个

12. 下列关于中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MA=MB,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B )如果MA=AB,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C )如果AB=2AM,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D )如果M 是AB 内的一点,并且MA=MB,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13. 关于两点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连结两点的线段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B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C )如果线段AB=AC,那么点A 到点B 的距离等于点A 到点C 的距离;

(D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所有的线的长度中,长度最短的.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面内,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5、已知线段AB=10㎝,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C=16㎝, 那么线段AB 的中点与AC 得中点的距离为( )

A 、5㎝ B 、4㎝ C 、3㎝ D 、2㎝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a ∥b,a ∥c, 则b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AB

1.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AB ∥HG 4.CB 2

180 8.9 540 25.21 9.7 10. 22.5

11.C 12.D 13.A. 14A 15C 16.B 5. 6 6.75 7.1 2

八、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初三数学 集体备课资料(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主讲人:

一、本部分结构特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外形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能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2. 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3. 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符号表示;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回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号表示,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计算角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知道补角和余角的性质。

5. 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通过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材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1. 教学重点

(1)角的比较与度量

(2)余角、补角的概念

(3)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

(1)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2)空间观念的建立

四、学情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章是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章,在这一章,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的“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的图形世界,看到更多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线段和角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并能初步进行应用。本章内容是以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2. 教学对象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平时的学习养成了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要适时地给予帮助,要多加鼓励,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他们就能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五、教学方法建议

1. 注意与小学知识内容的衔接

本章一方面是初中“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又是小学相关知识的继续,本章的部分概念在小学也接触过,在教学中,要注意了解小学数学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和要求以及与本章内容要求的联系与区别。

2. 要充分发挥实物、模型、图片的作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图形的知识、几何的知识是从现实中来的,所以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教学材料非常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可以看成几何图形的实物随处可见,生动具体,当然,许多几何图形还需要借助精心挑选的实物或特制的模型来进行教学,对于有的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精心绘制的教学图片来说明,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应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作用很强大,在本章教学中,来帮助学生克服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困难,寻找不变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图形的性质。因此,应尽可能的使用信息技术。

3. 要重视画图技能的培养

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绘图和作图时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国画出高质量的几何图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重视。应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画图认真,图应该画的清楚、干净,并能很好的表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画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一定绘图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 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本章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的开始阶段,很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认识学习”图形与几何“的重要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形成对于学习的良好态度和情感,所以,教学要求应该适当,不应该急于提高教学要求,增加难度,否则,教学要求超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后续教学带来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注意了解教学内容在全套书中的地位,相关内容在后续教学中的安排和要求,有对教学的整体把握。本章中的一些抽象的几何概念,往往只要求学生有一些初步直观的认识,不要求达到很高的科学严密的程度,需要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逐步体会,加深认识,而不是一步到位。初等几何中广泛应用逻辑推理,并着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但在这一章中的要求并不高,并非对于所有结论都要经过严格论证得到,一些基本结论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得出。

六、教学重难点和解决的策略

本部分的重难点是: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和两圆的位置与两圆的半径、圆心矩之间的关系。

突出本部分教学重点的策略是:应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规律,并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做法;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结合,对于在实际问题中或在探索规律

中出现的问题,应注重讨论交流解决。

七、教学建议

1. 课时规划意见

4.1 几何图形 4课时

4.2 直线、射线、线段 2课时

4.3 角

3课时

4.4 课题学习 制作长方形形状的包装纸盒 1课时

本章复习 1课时

2. 作业布置建议

几何图形初步

复习题4

本部分小结 配套练案

3. 配套题

一、 填空题(共36分)

1、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要钉 枚铁钉,理由是。

2、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是根据 。

3、若AB ∥CD,HG ∥CD, 则有。

4、如图1,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

度。

7、0.5周角平角直角

8、0.15°= 25°12′36″

9、在图4个。

10、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相邻两条折痕(虚线) 间的夹角为______度。

12 。

二、选择题 (共24分)

11. 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 、可能是0个,1个,2个 B 、可能是0个,2个,3个

C 、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 、可能是1个可3个

12. 下列关于中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MA=MB,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B )如果MA=AB,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C )如果AB=2AM,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D )如果M 是AB 内的一点,并且MA=MB,那么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

13. 关于两点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连结两点的线段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B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C )如果线段AB=AC,那么点A 到点B 的距离等于点A 到点C 的距离;

(D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的所有的线的长度中,长度最短的.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 垂线段最短

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平面内,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5、已知线段AB=10㎝,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C=16㎝, 那么线段AB 的中点与AC 得中点的距离为( )

A 、5㎝ B 、4㎝ C 、3㎝ D 、2㎝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如果直线a ∥b,a ∥c, 则b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AB

1.2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AB ∥HG 4.CB 2

180 8.9 540 25.21 9.7 10. 22.5

11.C 12.D 13.A. 14A 15C 16.B 5. 6 6.75 7.1 2

八、交流讨论,达成共识


相关内容

  • 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篇
  • 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初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的学期,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任教初二1.2班两个班的教学,1班现有学生57人,十三班现有学生56人,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从成绩看,优中差分化比较大,优生不突出,差生相对较多.学生的 ...

  • 初中教师工作计划
  •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本期我接受了学校交给的繁重工作——初一(2)班和(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和初一(5)班的班主任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 ...

  • 教师说课活动方案
  • 本学期教师说课活动仍然继续进行,按照上学期说课的程序加以改良,搜寻规律,变为循序渐进的一个熟悉进步的过程。 本学期主要采取了以下步骤予以进行: 1、教师说学期教材 说学期教材部分置于开学阶段,目的就是让就是要让教师在学期之初就能将整个学期的知识做到胸有成竹,能在以后的教学者把握更好的方向,做到前后相 ...

  •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上)
  •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

  • 初一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小结
  • 刚刚从初三的教学中回到初一,原本以为教学工作应该轻松一点,渐渐的发现初一的数学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教,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我看来比较容易简单的题目在学生眼里是那么困难,这样使我在教学中必须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后总是写一点反思,把教学中的问题积累一点,认清自己在哪一个知识点的处理不好的方面以 ...

  • 初中数学教研组小结2篇
  •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xx年第二学期结束了。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在区教研室和校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数学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一学期来,数学组的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长。   一、学习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   本学期,教研组利用隔周二上午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数 ...

  • 数学组集体备课材料
  • 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长方体> 时间:3月19日 地点:数学组办公室 参加人:数学组全体教师 中心发言人:徐长江 一. 教材简介: 我们组这次承担的教研任务是小学教材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及长方体和正方体 ...

  • 初中数学教学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
  • 作者:孔凡哲 学科教育 1998年04期 初中数学教学抽样调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科研活动,得到中学领导和师生的欢迎.支持和大力配合.这种活动在济宁市和山东省历史上还是首次.此次调查共分第一试和第二试,第一试由问卷一.二.三组成.问卷二.问卷三共收回300余份有效卷,涉及28所初级中学.本报告概述第一试 ...

  • 五年级组工作计划
  • 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谐发展.严谨有序.学习创新.质量效益.特色品牌"的工作主题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德育工作计划,结合年级组的实际情况,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榜样树人,进一步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以建设一支战斗力强.团结合作的班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