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对高校战略管理、战略实施等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战略的实施在学校战略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在对目前我国高校战略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分解目标任务,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战略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实施,意义,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校战略管理 高校战略管理,是高校管理者为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对高校外部环境与高校内部资源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战略目标拟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实施监控的动态管理过程。 高校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第一,战略分析。战略分析是战略决策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手段,对战略对象各要素的未来发展趋势、战略对象环境的未来变化预先做出科学的分析或判断。第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战略决策者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审慎分析,明确组织的使命与愿景,确立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战略决策和战略制定的过程。第三,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规划文本转化为具体行动并达到战略目标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第四,战略评估。战略评估是指以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及绩效为对象,通过对影响、反映战略管理质量的各要素的总结和分析,判断战略是否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战略实施 所谓高校发展战略实施,是指学校贯彻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将发展规划转化为办学绩效,从而确保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校战略实施是对高校战略规划文本的贯彻和执行,将制定的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旨在推动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实施的成效直接决定着战略管理的成败。 二、战略实施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战略实施的意义 彼德・德鲁克指出:“再好的计划也只是计划,只是良好的愿望。离开责任与实施,便只有许诺和希望而没有计划。”[1]与战略规划相比,战略实施是一个涉及面更广的复杂过程,具体表现在:战略规划是在行动之前部署力量,是一个思维过程,只需要协调少数人;战略实施则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是一个行动过程,需要更广泛的与行动者之间的协调来完成之前的战略规划。[2]与战略实施相比,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其本质是对战略实施的评估,离开了战略实施,也谈不上战略评估。在战略管理中,战略实施可以说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对战略实施的战略评估反馈来调整战略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以保证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完成战略目标。可见,战略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高校的战略发展水平,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 (二)战略实施的作用 战略实施,是为了在不断调整中完成战略规划而采取的措施。它的作用就是把战略规划切实执行。其作用在于:第一,明确在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怎样对已有的资源进行配置与利用;明确需获取的外部资源有哪些及应当怎样使用,从而使高校战略规划得以实行;第二,明确需对组织结构做的调整有哪些,从而使既定的战略规划得以实行;第三,明确该如何应对利益的再分配与高校文化之间发生的冲突,而高校文化管理又该怎样进行,才能保障高校战略规划的顺利实行;第四,动态监控高校各个部门的战略规划完成情况。 三、高校战略实施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权力过大有碍战略实施 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的“行政化”倾向,干扰着学校战略规划的实施。无论是战略的实施还是战略的评估和调整,往往是学校领导说了算,导致学校战略规划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校领导甚至个别人的好恶而定,这样的战略难以付诸实践,战略实施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二)在战略管理过程中轻视战略实施 我国一些高校虽然有规划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重视制定,忽视实施。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制定战略就是撰写战略方案,而自己缺乏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更不可能对战略的实施有全面的部署,战略目标就很难实现。第二,重视战略,忽视战术。战略本身关注的是高等学校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整体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最终还需要短期的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即战术来实现战略目标。 四、高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分解目任务,明确各自责任 在战略实施中,首先要分解任务,将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学校的年度任务分解到院系,年初部署,年终检查考核,明确各自责任,推进落实。同时实行院系目标责任制。年初,各院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几个小组,分别到各院系共同讨论,报学校批准后,校长和院长签订责任书。年终,学校领导带队到各院系检查目标责任落实的情况,而且院系领导考核与院系目标责任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战略重点 战略实施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战略重点。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赛耶特指出:“我们必须发现我们有优势的地方,发现他们的比较优势并且集中于这些目标”。[3]任何一所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对战略重点要增加资源配置,对需要限制发展的学科,则减少资源配置。校长最大的权力就是资源配置权,因此校长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保证学校战略重点。 (三)调整组织结构,推动战略实施 学校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战略实施的需要。要调整组织结构,以推动战略实施。第一,要建立学校精简高效的决策机构,既集体领导又分工负责,及时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推进战略实施。第二,要调整职能部门,加强教学、科研、人事及为学校获取资源部门的力量,在关键点上要恰当地增设机构,保证战略重点。第三,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实施的需要,调整院系设置。 (四)完善相应的评估制度,加强执行力 现在的学校和院系领导,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一年下来,十分忙碌,但有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却没有精力处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提高领导艺术和战略领导能力,同时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以往比较忽视的是评估制度,评估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少了这一环节,战略实施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应该着重强调完善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战略评估制度;其次,对校内各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作出评价。通过评估制度的完善和切实执行,推动各级领导集中精力思考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大事,增强执行力,促进学校发展。 (五)加强战略领导,推进战略管理 高校战略管理的成功与高水平的战略领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水平的战略领导必须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勇气。[4]此外,加强战略领导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好的制度、机制,让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加强学习、培训,逐步提高领导者的战略领导水平。 参考文献: [1] L・拜亚斯.战略管理:规划实施―概念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 刘向兵.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3] 赛耶特.写在成立之初[J].教育执行报告,1990(11). [4] 刘献君. 论高校战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8(2).
摘 要:本文在对高校战略管理、战略实施等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述了战略的实施在学校战略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在对目前我国高校战略实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从分解目标任务,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战略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管理,战略实施,意义,作用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校战略管理 高校战略管理,是高校管理者为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对高校外部环境与高校内部资源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战略目标拟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实施监控的动态管理过程。 高校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第一,战略分析。战略分析是战略决策者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手段,对战略对象各要素的未来发展趋势、战略对象环境的未来变化预先做出科学的分析或判断。第二,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战略决策者通过对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审慎分析,明确组织的使命与愿景,确立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进行战略决策和战略制定的过程。第三,战略实施。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规划文本转化为具体行动并达到战略目标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第四,战略评估。战略评估是指以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及绩效为对象,通过对影响、反映战略管理质量的各要素的总结和分析,判断战略是否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 (二)战略实施 所谓高校发展战略实施,是指学校贯彻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将发展规划转化为办学绩效,从而确保学校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校战略实施是对高校战略规划文本的贯彻和执行,将制定的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旨在推动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战略实施的成效直接决定着战略管理的成败。 二、战略实施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战略实施的意义 彼德・德鲁克指出:“再好的计划也只是计划,只是良好的愿望。离开责任与实施,便只有许诺和希望而没有计划。”[1]与战略规划相比,战略实施是一个涉及面更广的复杂过程,具体表现在:战略规划是在行动之前部署力量,是一个思维过程,只需要协调少数人;战略实施则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是一个行动过程,需要更广泛的与行动者之间的协调来完成之前的战略规划。[2]与战略实施相比,战略评估是监控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其本质是对战略实施的评估,离开了战略实施,也谈不上战略评估。在战略管理中,战略实施可以说是整个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对战略实施的战略评估反馈来调整战略管理的每一个过程,以保证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完成战略目标。可见,战略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高校的战略发展水平,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成败。 (二)战略实施的作用 战略实施,是为了在不断调整中完成战略规划而采取的措施。它的作用就是把战略规划切实执行。其作用在于:第一,明确在高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怎样对已有的资源进行配置与利用;明确需获取的外部资源有哪些及应当怎样使用,从而使高校战略规划得以实行;第二,明确需对组织结构做的调整有哪些,从而使既定的战略规划得以实行;第三,明确该如何应对利益的再分配与高校文化之间发生的冲突,而高校文化管理又该怎样进行,才能保障高校战略规划的顺利实行;第四,动态监控高校各个部门的战略规划完成情况。 三、高校战略实施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权力过大有碍战略实施 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的“行政化”倾向,干扰着学校战略规划的实施。无论是战略的实施还是战略的评估和调整,往往是学校领导说了算,导致学校战略规划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校领导甚至个别人的好恶而定,这样的战略难以付诸实践,战略实施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二)在战略管理过程中轻视战略实施 我国一些高校虽然有规划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重视制定,忽视实施。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制定战略就是撰写战略方案,而自己缺乏对学校长远发展的深入思考,更不可能对战略的实施有全面的部署,战略目标就很难实现。第二,重视战略,忽视战术。战略本身关注的是高等学校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整体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最终还需要短期的战略措施和行动计划即战术来实现战略目标。 四、高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分解目任务,明确各自责任 在战略实施中,首先要分解任务,将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年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学校的年度任务分解到院系,年初部署,年终检查考核,明确各自责任,推进落实。同时实行院系目标责任制。年初,各院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几个小组,分别到各院系共同讨论,报学校批准后,校长和院长签订责任书。年终,学校领导带队到各院系检查目标责任落实的情况,而且院系领导考核与院系目标责任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二)优化资源配置,保证战略重点 战略实施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战略重点。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赛耶特指出:“我们必须发现我们有优势的地方,发现他们的比较优势并且集中于这些目标”。[3]任何一所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对战略重点要增加资源配置,对需要限制发展的学科,则减少资源配置。校长最大的权力就是资源配置权,因此校长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保证学校战略重点。 (三)调整组织结构,推动战略实施 学校的组织结构必须适应战略实施的需要。要调整组织结构,以推动战略实施。第一,要建立学校精简高效的决策机构,既集体领导又分工负责,及时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推进战略实施。第二,要调整职能部门,加强教学、科研、人事及为学校获取资源部门的力量,在关键点上要恰当地增设机构,保证战略重点。第三,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实施的需要,调整院系设置。 (四)完善相应的评估制度,加强执行力 现在的学校和院系领导,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一年下来,十分忙碌,但有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却没有精力处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提高领导艺术和战略领导能力,同时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保证。以往比较忽视的是评估制度,评估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少了这一环节,战略实施就得不到保证。因此,应该着重强调完善评估制度,首先,要建立战略评估制度;其次,对校内各单位的资源利用效率作出评价。通过评估制度的完善和切实执行,推动各级领导集中精力思考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大事,增强执行力,促进学校发展。 (五)加强战略领导,推进战略管理 高校战略管理的成功与高水平的战略领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水平的战略领导必须有战略眼光、战略思维和战略勇气。[4]此外,加强战略领导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立好的制度、机制,让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加强学习、培训,逐步提高领导者的战略领导水平。 参考文献: [1] L・拜亚斯.战略管理:规划实施―概念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 刘向兵.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3] 赛耶特.写在成立之初[J].教育执行报告,1990(11). [4] 刘献君. 论高校战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