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秋 味蕾里的记忆

09:29:08

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把酒畅谈、共赏明月,这时候少不了美食应景,增加节日气氛。中秋美食除了我们熟知的月饼外,桂花酒、鸭子等也是少不了的。月圆之夜,不妨边品尝美食,边回味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

有故事的“月饼”

月饼是中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饼一般有着圆圆的外表,寓意团团圆圆,反映人们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可以说是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在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便把饼分给群臣吃。在这之后,民间开始出现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北宋时期,皇室家庭在中秋节都会吃一种饼,名叫“宫饼”,民间百姓则俗称其为“小饼”、“月团”。

到了清朝,关于月饼的记载也越来越多。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对月饼颇有研究,他撰写的《随园食单》中不仅介绍了众多饼的名称,而且还记述了月饼的制作方法,如刘伯月饼是用桃仁、松子、瓜子、加上冰糖和猪油作馅的。有一种月饼当时认为是高档的,是五仁月饼,所谓五仁月饼,馅中有杏仁、松子、胡桃肉、莲心和瓜子。由此可见,清代月饼花色品种已极为丰富。

如今的月饼,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已经发展出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多种口味。小小的一颗月饼,反映了种种的历史与民俗变迁。

○吴向阳 文

中秋夜,桂花酒

桂花味辛性温,能疏达肝气,酒精也可调畅情志。中秋赏月,举家环坐,最宜浅酌,杯中上上之选,自然是物候相应、馥郁流金的桂花酒了。

桂花酒又称“桂花醑”,历来是酒中上品,唐时长安物华天宝,馔饮膳食,极尽工巧,《天宝遗事》记载,仲秋月如银盘,唐玄宗与众臣夜宴花间,灯烛掩灭,宫中“月饮”,“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浅金的酒体承载着如练月华,花香酒香沁人心脾。那时的宫廷里,桂花酒是规格极高的用度,宫廷设宴之时,必以桂酒为首酝。

突然怀念起金桂树下,压枝取花的场景。皎洁月华之下,大人拢住几束怒发的花枝,牵压向下,两三稚童,或举手承盘,或踮脚摘花,只需三五枝,便有浅浅的一盘。细细地收纳在生绢小袋中,悬于庭中背阴之处,过几日再收花入酒,腊封窖藏,明年中秋便有了馥郁浓香的桂花酒,孩童的心中也存留了“家”的温暖记忆。

月到中秋,人到中年,着实别有一番滋味。若没有亲情相伴,桂酒再好,只怕也无以释怀吧?

自制桂花酒方法:

酿时取阴干的桂花1握、冰糖1两和入清酒1斤之中,或用纱布将糖、花裹作一团,沉与坛底,封藏数日。上述同样的物料,也可入锅中以文火绵密地煎煮30分钟,关火停冷之后,即可取用。浸渍的基酒除用清酒外,也可用度数更高的清香型白酒,临用时再以冰糖、桂圆、枸杞等煮水,稀释酒液,老少咸宜。○胡鹏 文

中秋话鸭

中秋,人们除了有吃月饼、毛豆、芋艿以外,还有吃鸭子的食俗。

中国养鸭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写道:“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可见2500年前已养鸭了。唐代陆广微所著《吴地记》考证:“鸭城者,吴王筑城以养鸭,周数百里。”考古还发现西周时的周人的青铜尊铸为牛、羊之形,而吴人却铸出了鸭尊。说明处于江南水乡泽国的春秋吴国为人工育鸭的首创国。

中秋食鸭源于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仫佬族。传说从前仫佬人过着“村村六畜兴旺,年年五谷丰登”的幸福生活。可是有一年,突然闯进了番鬼佬,抢劫财物。八月十五日的晚上,仫佬人齐心协力动手杀番鬼佬。番鬼佬大部分被消灭,也有一部分跳河逃生,变成了水鸭子。从此,仫佬人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了纪念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月饼、杀鸭子,以此教育人们不要忘记反抗敌人的斗争。中秋食鸭的习俗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沿袭至今。○佚名 文

09:29:08

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把酒畅谈、共赏明月,这时候少不了美食应景,增加节日气氛。中秋美食除了我们熟知的月饼外,桂花酒、鸭子等也是少不了的。月圆之夜,不妨边品尝美食,边回味这些美食背后的文化。

有故事的“月饼”

月饼是中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饼一般有着圆圆的外表,寓意团团圆圆,反映人们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可以说是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在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便把饼分给群臣吃。在这之后,民间开始出现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

北宋时期,皇室家庭在中秋节都会吃一种饼,名叫“宫饼”,民间百姓则俗称其为“小饼”、“月团”。

到了清朝,关于月饼的记载也越来越多。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对月饼颇有研究,他撰写的《随园食单》中不仅介绍了众多饼的名称,而且还记述了月饼的制作方法,如刘伯月饼是用桃仁、松子、瓜子、加上冰糖和猪油作馅的。有一种月饼当时认为是高档的,是五仁月饼,所谓五仁月饼,馅中有杏仁、松子、胡桃肉、莲心和瓜子。由此可见,清代月饼花色品种已极为丰富。

如今的月饼,种类繁多,风味各异,已经发展出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多种口味。小小的一颗月饼,反映了种种的历史与民俗变迁。

○吴向阳 文

中秋夜,桂花酒

桂花味辛性温,能疏达肝气,酒精也可调畅情志。中秋赏月,举家环坐,最宜浅酌,杯中上上之选,自然是物候相应、馥郁流金的桂花酒了。

桂花酒又称“桂花醑”,历来是酒中上品,唐时长安物华天宝,馔饮膳食,极尽工巧,《天宝遗事》记载,仲秋月如银盘,唐玄宗与众臣夜宴花间,灯烛掩灭,宫中“月饮”,“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浅金的酒体承载着如练月华,花香酒香沁人心脾。那时的宫廷里,桂花酒是规格极高的用度,宫廷设宴之时,必以桂酒为首酝。

突然怀念起金桂树下,压枝取花的场景。皎洁月华之下,大人拢住几束怒发的花枝,牵压向下,两三稚童,或举手承盘,或踮脚摘花,只需三五枝,便有浅浅的一盘。细细地收纳在生绢小袋中,悬于庭中背阴之处,过几日再收花入酒,腊封窖藏,明年中秋便有了馥郁浓香的桂花酒,孩童的心中也存留了“家”的温暖记忆。

月到中秋,人到中年,着实别有一番滋味。若没有亲情相伴,桂酒再好,只怕也无以释怀吧?

自制桂花酒方法:

酿时取阴干的桂花1握、冰糖1两和入清酒1斤之中,或用纱布将糖、花裹作一团,沉与坛底,封藏数日。上述同样的物料,也可入锅中以文火绵密地煎煮30分钟,关火停冷之后,即可取用。浸渍的基酒除用清酒外,也可用度数更高的清香型白酒,临用时再以冰糖、桂圆、枸杞等煮水,稀释酒液,老少咸宜。○胡鹏 文

中秋话鸭

中秋,人们除了有吃月饼、毛豆、芋艿以外,还有吃鸭子的食俗。

中国养鸭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写道:“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可见2500年前已养鸭了。唐代陆广微所著《吴地记》考证:“鸭城者,吴王筑城以养鸭,周数百里。”考古还发现西周时的周人的青铜尊铸为牛、羊之形,而吴人却铸出了鸭尊。说明处于江南水乡泽国的春秋吴国为人工育鸭的首创国。

中秋食鸭源于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仫佬族。传说从前仫佬人过着“村村六畜兴旺,年年五谷丰登”的幸福生活。可是有一年,突然闯进了番鬼佬,抢劫财物。八月十五日的晚上,仫佬人齐心协力动手杀番鬼佬。番鬼佬大部分被消灭,也有一部分跳河逃生,变成了水鸭子。从此,仫佬人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为了纪念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月饼、杀鸭子,以此教育人们不要忘记反抗敌人的斗争。中秋食鸭的习俗也就在民间广为流传沿袭至今。○佚名 文


相关内容

  • 葡萄酒文案大全
  • 1.独自一人时,就会迷恋上有红酒相伴的时光,静谧的,美好的,典雅的. 2.红酒,你独处时的绝佳好友,你所无法阻挡的魅力盛宴,红酒带你体验. 3.享受现代生活高品质,给你永恒的回味,梦中寻觅,原来就是这种味道. 4.品味源自选择,在酒的国度,唯有它的质感能和丝绸.红宝石相映生辉. 5.享受触手可及,有 ...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一) 文/陈娓娓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非常出色的.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不仅勾起了我对难忘家乡菜的回忆,更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民族自豪感. 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 ...

  • 舌尖上的客家
  • 闽粤赣地区33个县是客家人聚居地和大本营,这里山连山,山迭山,山外有山,山上有山,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到处是茂密的树林,幽深的河谷.2000多万客家人,"靠山食山,靠水食水",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 "咸.肥.熟"是客家的味道!丰富的天然食材,精湛 ...

  • 感觉的种类
  • 感觉的种类 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我们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机体以外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以眼 ...

  • 舌尖上的隆林,满满的回忆!
  • 隆林--广西百色山区的一个美丽小县城.我们无论走到哪,都有一颗属于隆林的心,因为它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苏轼自有他的东坡肉,鲁迅自有他的玫瑰白糖伦教糕,毛泽东自有他的湖南红烧肉?.同样,谁也抢不走我们心目中隆林的鸡肉粉.土鸡.糯米粑粑,炒南瓜苗.酿南瓜花和冰脆李,还有满山的野生水果...... 最 ...

  • "原生态"食材未必更健康
  •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5-0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王晓波 随着<舌尖2>的热播,很多蜂蜜开始打"原生态"招牌.(CFP供图) 一位农民正在路边摆卖"原生态"蔬菜.(CFP供图) ●原始土法采集的野生蜂蜜难保不含有毒生物碱,轻者中毒, ...

  • 小升初暑假衔接班教案7月22日
  • 7月22日 默写<龟虽寿>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慈怜(cí) 诀别(jué) 瘫痪(huàn) 憔悴(cuì) B.什物(shí) 粼粼(ling) 匿笑(nì) 祈祷(dǎo) C.脸颊(jiá) 絮叨(sù) 拆散(chǎi) 霎时(shà ...

  •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
  • 舌尖上的故乡作文一:舌尖上的濮阳 我的家乡在河南濮阳,这里有很多特色小吃,最有名的莫过于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了,这里面,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烩面.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工作节奏 ...

  • [周末私享]按"片"索骥 寻找舌尖上的美食(全文)
  • 2012-05-24 11:43:03有205人参与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5 2012.05/No.64 <舌尖上的中国>号称"吃货圣经",最重要的,这部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依然有这么多人在满怀诚意和爱意地酿制食物.从本期开始,周末私享将带您按"片"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