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大小]的教学反思

一、背景分析

  “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例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通过“猜想—验证”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是“猜想‘哪种颜色球多,摸到可能性就大’→验证‘果然如此’”,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并且为了防止试验的意外,刻意回避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老师准备材料时特意让学生从“黑球9个、白球1个”这样特殊情况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黑球多所以摸出来的黑球果然也多。

二、案例片断简述

[现象]真的意外吗?

老师在一个盒子里放入3个黄球和1个白球,问:如果连续摸10次,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1:7次摸到黄球,3次摸到白球。

生2:我猜是8次黄2次白。

生3:我觉得是9次黄1次白。……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

生:因为盒子里黄球有3个,而白球只有1个,所以我觉得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猜得合理?(生齐喊:摸摸看!)

教师指名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其他学生记录。最后,大大出乎意料,结果竟然是7白3黄。

教师非常尴尬……

  [分析]实际上摸球意外结果的出现,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正是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与“可能性”辩证理解的契机,难道这一结果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吗?--没有,从可能性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甚至于10次摸出来全部是黄的都有可能。试问:如果这10次摸出来结果真的是黄的要多,那么学生就验证了黄的摸出来可能性要大吗?学生就没有问题了?难道用摸10次的结果就能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了吗?

[现象]“统计”是好办法吗?

1、教师在盒子中放入1个白球和3个黄球,请学生猜想一下,摸球10次的结果会是怎样?

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后问:要知道谁的猜测比较合理该怎么办?

3、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摸10次,请先摸好的组上台将数据填到汇总表中。

4、观察汇总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统计总数后你又发现了什么?

  [分析]用全班汇总结果分析而把某一组出现的小概率事件掩盖起来,这样的教学表面看似乎没有了问题,学生不管摸出来情况怎样,只要最后一统计汇总,你的个别意外得服从全班统计的结果;但是从可能性的角度看还是存在摸出来白的反而多这种可能,这时老师该怎么办?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出现的偶然性现象的分析与研究,这对学生可能性以及大小的深入理解不能说是一大遗憾。

三、教学思考

1、“可能性的大小”能“猜想--验证”吗?

概率是一个既难教又难学的内容,毕竟因果关系更习惯,逻辑思维更清晰。对错误概念的研究显示,一些错误概念(如预言结果法:将概率很大等同于一定会发生,概率很小等同于一定不会发生,50%概率等同于“不知道”或“不能决定”。)都与因果思维有关,它们顽固而难以改变。

  学习可能性的大小不宜简单地用解决确定性问题的“猜想-验证”模式教学,因为从理论上说,实际上黑球可能性大,所以摸出来的黑球要多,但实际上师生希望用有限的摸球次数球来验证是验证不出来的。

一、背景分析

  “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教学内容是新课程标准增加的概率知识内容,是课程改革后首次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106~107例3、例4、例5;北师大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出现的,从而相关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教学思路大同小异,基本是通过“猜想—验证”这一模式来进行教学,主要是“猜想‘哪种颜色球多,摸到可能性就大’→验证‘果然如此’”,以此让学生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并且为了防止试验的意外,刻意回避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老师准备材料时特意让学生从“黑球9个、白球1个”这样特殊情况中摸球,以此来验证黑球多所以摸出来的黑球果然也多。

二、案例片断简述

[现象]真的意外吗?

老师在一个盒子里放入3个黄球和1个白球,问:如果连续摸10次,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1:7次摸到黄球,3次摸到白球。

生2:我猜是8次黄2次白。

生3:我觉得是9次黄1次白。……

师:你们为什么这样猜?

生:因为盒子里黄球有3个,而白球只有1个,所以我觉得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谁猜得合理?(生齐喊:摸摸看!)

教师指名让一个学生上来摸,其他学生记录。最后,大大出乎意料,结果竟然是7白3黄。

教师非常尴尬……

  [分析]实际上摸球意外结果的出现,这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正是学生对于“可能性的大小”与“可能性”辩证理解的契机,难道这一结果真的大大出乎意料吗?--没有,从可能性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是非常正常的,甚至于10次摸出来全部是黄的都有可能。试问:如果这10次摸出来结果真的是黄的要多,那么学生就验证了黄的摸出来可能性要大吗?学生就没有问题了?难道用摸10次的结果就能说明可能性的大小了吗?

[现象]“统计”是好办法吗?

1、教师在盒子中放入1个白球和3个黄球,请学生猜想一下,摸球10次的结果会是怎样?

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后问:要知道谁的猜测比较合理该怎么办?

3、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摸10次,请先摸好的组上台将数据填到汇总表中。

4、观察汇总表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统计总数后你又发现了什么?

  [分析]用全班汇总结果分析而把某一组出现的小概率事件掩盖起来,这样的教学表面看似乎没有了问题,学生不管摸出来情况怎样,只要最后一统计汇总,你的个别意外得服从全班统计的结果;但是从可能性的角度看还是存在摸出来白的反而多这种可能,这时老师该怎么办?同时也忽视了对学生出现的偶然性现象的分析与研究,这对学生可能性以及大小的深入理解不能说是一大遗憾。

三、教学思考

1、“可能性的大小”能“猜想--验证”吗?

概率是一个既难教又难学的内容,毕竟因果关系更习惯,逻辑思维更清晰。对错误概念的研究显示,一些错误概念(如预言结果法:将概率很大等同于一定会发生,概率很小等同于一定不会发生,50%概率等同于“不知道”或“不能决定”。)都与因果思维有关,它们顽固而难以改变。

  学习可能性的大小不宜简单地用解决确定性问题的“猜想-验证”模式教学,因为从理论上说,实际上黑球可能性大,所以摸出来的黑球要多,但实际上师生希望用有限的摸球次数球来验证是验证不出来的。


相关内容

  • 六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
  • 六年级可能性教学反思一:六年级数学下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 (1)本课时教材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在潜移默化中培养 ...

  • 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章伟通 这节课,我教学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 ...

  •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乐从镇大闸小学 梁瑞敏 <可能性的大小>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P108-110的内容,通过对教材的深入了解分析,我们知道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不确定现象,并能用 "可能 ""不可能"&quo ...

  •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反思
  •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反思一: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预习工作,可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起来时,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下面是我上完课后所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学生对于实验的心理准备工作没做好,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目标.在进行实验探究一:什么是浮力?这个问题时,只有一两个小组顺利完成了实验,其 ...

  • 猜一猜教学反思
  • 猜一猜教学反思 篇一:猜一猜>教学反思 (一)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推理的过程,在研究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问题时,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就能得出正确结论,而对于复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缺乏依据的大胆猜测无法得出正确结论,只有通过大量的试 ...

  • [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 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大小>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通过猜想-验证-判断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存在不确定的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也是学生特别感受兴趣的事情,而这种现象又和可能性的大小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 ...

  •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共6篇)
  • 篇一: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有人曾经说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数学教研中我执教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在这"遗憾的艺术"中,我也收获了不少,静下心来反思了课中的所得所失. 一.成功之处: 1.调动 ...

  •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 小学科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展示他们对沉浮判断的初始概念. 2.观察不同物体的沉浮情况,并与预测进行对照,发现问题. 3.引发思维,初步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步骤 小石块. ...

  •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和反思
  •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面积的意义.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 念. 3. 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设计: 一.观察比较,感知面积的意义. 1. 物体表面的大小. 比较数学书封面和黑版面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