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哲学

李小龙思想哲学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英文是Using no way as way, having no limitation as limitation. )这十二个字是李小龙对他所创立的截拳道武学和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虽然很多人都见过这句话,也有很多人把它挂在嘴上,但真正理解这十二个字的人却不多。

李小龙本身是一个混血儿,而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他更多地走遍世界、睁眼看世界、接受世界甚至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他出生在美国,童年生活在香港,大学和家庭又在美国,事业的腾飞和如日中天又在香港。这样生活让他先后接受了东西的教育,结交了世界各地大人物奇人物,同时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他成了一个完全属于全世界的人。李小龙大学主修哲学系,酷爱东方的老子和佛家的古典哲学,推崇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尼采,所以李小龙的哲学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道”的终极本质就是“自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即“无为而无不为,不治而无不治”,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返回人性婴儿般的天真无邪,纯真自然,毫无矫饰地表达真实的自我;于治国之道不必有意施仁舍义,也不要随意发号施令,任其自然存在和发展,做到“我无为而民自化”。佛家眼中人生就是苦,苦的根源是“渴爱”,也就是欲望,要摆脱痛苦必须断绝欲望之心,消灭所有贪欲、瞋恚和愚昧,达到无苦安稳、吹灭所有烦恼的“涅盘”境界。

与这种“无为”“出世”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是尼采的“超人哲学”,他主张权力意志,大

呼“上帝死了”。他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人应该追求权力,要有主宰自己、主宰他人、主宰世界的欲望。能最大限度实现权力意志的人才能称为超人,超人创造了历史,主宰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历史上,只有少数天才和艺术家才达到超人境界。

也许现在你对这十二个字有所理解了吧。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是这几种思想的结合,但并非简单的拼凑。老子、佛家和尼采的思想都有他们的高明之处,却又存在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和各种漏洞,李小龙汲取了他们思想的精华,摒弃其谬误和不合理之处,突破其局限性,使它们和谐地统一和完美地体现。

李小龙是哲学型的武术家,也可以说是武术为业的哲学家,他是用武术来阐述哲学的。所以我们可从武术出发理解这句话,然后推广到生活与人生。传统武术中有太多太多的要求和标准:拳要从腰间出,马步弓步要扎得像模像样,套路是一套一套多如牛毛,而截拳道就是要突破这些传统与形式,让身体和思想从这些违背自然规律、压抑个性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以人的本能表达真实的自我来应对变化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更偏重于尼采的“超人”哲学,突破身体和思想上限制,做到无拘无束、自由不羁,就李小龙本人而言他也做到了“超人”。可以看出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一致的,并非简单的组合,不能说前半句就是老子是佛家思想而后半句就是尼采。

于武术上讲,“法”,即为招式、形式。武术是对自我的真实表达,抛弃形式、自由地表达自我便是武术的真义。“限”为限制、极限。各门各派的武术都有很多限制,如跆拳道基本上只用腿法,而且只能踢裆部以上,空手道讲究点到为止,擂台比赛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都不是武术的真义,于搏击而言,武术是应该没有

任何限制的。人的身体条件都是有一定极限的,而武术的终极目的,是将人有限的体能推向极限(李小龙的一句原话,《精武英雄》也说过)。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指武术的最高境界,普通的习武者、初学者根本无法达到无法企及,它只是一种指导思想和目标,就现阶段而言,武术对我们来说,是有法的,有招式和形式的,只有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刻苦训练,把各种基本技巧和实战技能都锻炼到非常精纯的水平,才有资格去深讨无法无限的最高境界。

先练就形式再抛却形式,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如果连形式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别谈无法无限了。我这样说并不是指一定完全要按传统武术那一套去练十年八年再抛弃形式,我们要找到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比如李小龙的技击训练体系,它也是有形式的:侧踢、勾踢、前手直拳的等,还有跑步、拉韧带等基本功训练。没有形式最终还是需要形式来表现。说这话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打自己耳光,其实这很深奥,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不能断章取义。这些探讨下去很多很深奥了,希望大家仔细去思考,大家多多交流,而不要简单地武断地去理解去否定。

李小龙思想哲学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英文是Using no way as way, having no limitation as limitation. )这十二个字是李小龙对他所创立的截拳道武学和哲学思想的高度概括。虽然很多人都见过这句话,也有很多人把它挂在嘴上,但真正理解这十二个字的人却不多。

李小龙本身是一个混血儿,而作为一个真正的“人”他更多地走遍世界、睁眼看世界、接受世界甚至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他出生在美国,童年生活在香港,大学和家庭又在美国,事业的腾飞和如日中天又在香港。这样生活让他先后接受了东西的教育,结交了世界各地大人物奇人物,同时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他成了一个完全属于全世界的人。李小龙大学主修哲学系,酷爱东方的老子和佛家的古典哲学,推崇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尼采,所以李小龙的哲学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也是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道”的终极本质就是“自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即“无为而无不为,不治而无不治”,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返回人性婴儿般的天真无邪,纯真自然,毫无矫饰地表达真实的自我;于治国之道不必有意施仁舍义,也不要随意发号施令,任其自然存在和发展,做到“我无为而民自化”。佛家眼中人生就是苦,苦的根源是“渴爱”,也就是欲望,要摆脱痛苦必须断绝欲望之心,消灭所有贪欲、瞋恚和愚昧,达到无苦安稳、吹灭所有烦恼的“涅盘”境界。

与这种“无为”“出世”的思想截然不同的是尼采的“超人哲学”,他主张权力意志,大

呼“上帝死了”。他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人应该追求权力,要有主宰自己、主宰他人、主宰世界的欲望。能最大限度实现权力意志的人才能称为超人,超人创造了历史,主宰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历史上,只有少数天才和艺术家才达到超人境界。

也许现在你对这十二个字有所理解了吧。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是这几种思想的结合,但并非简单的拼凑。老子、佛家和尼采的思想都有他们的高明之处,却又存在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和各种漏洞,李小龙汲取了他们思想的精华,摒弃其谬误和不合理之处,突破其局限性,使它们和谐地统一和完美地体现。

李小龙是哲学型的武术家,也可以说是武术为业的哲学家,他是用武术来阐述哲学的。所以我们可从武术出发理解这句话,然后推广到生活与人生。传统武术中有太多太多的要求和标准:拳要从腰间出,马步弓步要扎得像模像样,套路是一套一套多如牛毛,而截拳道就是要突破这些传统与形式,让身体和思想从这些违背自然规律、压抑个性的教条中解放出来,以人的本能表达真实的自我来应对变化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更偏重于尼采的“超人”哲学,突破身体和思想上限制,做到无拘无束、自由不羁,就李小龙本人而言他也做到了“超人”。可以看出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一致的,并非简单的组合,不能说前半句就是老子是佛家思想而后半句就是尼采。

于武术上讲,“法”,即为招式、形式。武术是对自我的真实表达,抛弃形式、自由地表达自我便是武术的真义。“限”为限制、极限。各门各派的武术都有很多限制,如跆拳道基本上只用腿法,而且只能踢裆部以上,空手道讲究点到为止,擂台比赛都有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些都不是武术的真义,于搏击而言,武术是应该没有

任何限制的。人的身体条件都是有一定极限的,而武术的终极目的,是将人有限的体能推向极限(李小龙的一句原话,《精武英雄》也说过)。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指武术的最高境界,普通的习武者、初学者根本无法达到无法企及,它只是一种指导思想和目标,就现阶段而言,武术对我们来说,是有法的,有招式和形式的,只有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刻苦训练,把各种基本技巧和实战技能都锻炼到非常精纯的水平,才有资格去深讨无法无限的最高境界。

先练就形式再抛却形式,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如果连形式是什么都不知道,就别谈无法无限了。我这样说并不是指一定完全要按传统武术那一套去练十年八年再抛弃形式,我们要找到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比如李小龙的技击训练体系,它也是有形式的:侧踢、勾踢、前手直拳的等,还有跑步、拉韧带等基本功训练。没有形式最终还是需要形式来表现。说这话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打自己耳光,其实这很深奥,不能简单地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不能断章取义。这些探讨下去很多很深奥了,希望大家仔细去思考,大家多多交流,而不要简单地武断地去理解去否定。


相关内容

  • 李小龙:把中国功夫练成一门世界哲学
  • 在说出"李小龙"三个字的时候, 脑中仿佛响起一声"阿打--"的标志性怪吼, 一个身穿黄底黑条连体衣的男人拳脚如闪电, 敌人一个个应声飞出,倒地呻吟, 人群中,一张眼神凌厉的东方面孔傲然逼视, 震慑了所有的人. 极少人能像李小龙一样, 在全世界有如此广泛深远的影 ...

  • 李小龙简介
  •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人.李小龙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他在香港的3部 ...

  • 李小龙哲学语录
  • 人不了解自己时是最糟糕的。 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 自觉与自知是截拳道之根本,它的功能效用不惟在个人武术造诣的成就上,更可使其生存做为一个真正的生存的人。 学习技巧之当时亦同时在智慧上增长自己,且更要学习和理解禅学和截拳道的哲理为何。 一切均需求真,一切皆是空的。 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联系 ...

  • 英语美文阅读:李小龙经典英语名言
  • 李小龙经典英语名言:处事哲学,句句经典 李小龙在许多不了解他的人的心中是一个武术明星,武术奇才,你不知道的是,连毛泽东和本拉登都喜欢看李小龙的电影.他不仅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更是一名武术哲学家,而且李小龙本身是学哲学的,将武术与哲学相融合,最终有了李小龙的截拳道.李小龙的处事哲学,句句经典. A go ...

  • 中国功夫在世界上的影响
  • 中国功夫影视作品在世界上的影响 1971年11月被国际武术权威杂志<黑带>列为"世界七大武术名家之一",被誉为"功夫之王"."武之圣者";1972年凭<精武门>一片获金马奖"最佳技艺奖";1993 ...

  • 腾讯张小龙:坚守纯粹也能成功
  • 他对文艺和哲学的理解让他成功地把自己的价值观放到微信上,成就了微信的简洁之美,但他看上去不善交际的性格或许会让外界对微信产生更多误解. 从推出Foxmail(可与微软(34.45, 0.32, 0.94%)Outlook相媲美),到被腾讯收购,并为腾讯开发出"七星级产品"(QQ超 ...

  • 林燕妮忆李小龙
  • 2008-11-25 12:07:02 来自: 蓝色忧郁(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 李小龙去世已经35个年头了,今天(7月20日)是他辞世35周年纪念日,让我们纪念一下这位中华之子吧.我们只把李小龙当成英雄崇拜,却很少知道他电影和功夫之外的另一面.幸运的是,我们<南都大牌档>的主持林燕妮小姐 ...

  • 我喜欢的人物-李光耀
  • 李光耀是一个在"我所敬佩的名人"榜单中无论何时都会进入前五,但却无论如何和"喜欢"二字不搭边的伟人.原因无它,正如前面一位答主所说,看别的政治家的传记,你看到的是满满的鸡汤:看他的书,满篇都是究极理性的现实主义.而我正喜欢他的现实.强硬与洞见. 李光耀这个人, ...

  • 生活与哲学导学案
  • 港南中学 政治 学科导学案 编号: 1-01 教材信息: 高二 年级 政治 学科 必修4 册 课题: 生活处处有哲学 课型: 探究课 主备人:张永华 复核人:李小梅 港南中学 编号: 教材信息: 高二 年级 政治 学科 必修4 册 课题: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课型: 探究课 主备人:黄式慧 复核人: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