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

巩高峰

秘密是我发现的。那天我提前回了家。母亲抱着电话神采奕奕,坐在沙发里的姿势和说话的语气都显示这样的电话不是第一次,而且这个电话肯定聊了很久了。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在第一时间,我把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叫到了一起,分析情况。父亲去世十年了,我们是看着母亲怎样在忧戚里度过这十年的。我们一直自豪地以为,这是父母情深的表现。所以很多人劝过我们姐弟四个,给母亲找个老伴吧。我们姐弟四人的意见出奇地一致,母亲想做别的什么都可以,就是找老伴这事我们坚决不同意,那是对父亲的侮辱。也许我们还有很多别的理由,尤其是女儿的出生让我很快就坚定起来,因为两个姐姐和哥哥生孩子从来没动过找保姆的念头,母亲把几个孩子带得一个比一个健康、漂亮。

就是怕母亲孤独寂寞,我们给了母亲一大堆建议,社区老人馆、秧歌队、夕阳红舞蹈班、老年大学,等等等等。母亲似乎是怕我们失望,就不太热心地选了个老年大学。我们四个还排除万难,相继把家都安到了一个社区,每到周末,就是全家大团圆。我们觉得,应该万无一失了。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就在她上老年大学一个月后。

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我们姐弟四人的沉默还是让母亲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母亲脸上的黯然晦涩得很严重。母亲也没什么胃口,一直是心不在焉地看我们吃。在六点的钟声敲响时,母亲动了动,神情不自然地朝时钟看了看。这会,电话响了。没谁去接,全家似乎都默契地预示到了这是一个什么电话。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

从这天起,我们姐弟四个轮流开始了跟母亲的谈心。我们只是抒发着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的无限依恋。车轮战很快就有了效果,母亲跟我们说了她的那位老年大学同学。她们俩各方面都已经商议好了,谁去谁家过日子,不办证书免得出现遗产纠纷,甚至连怕给我们添麻烦而不举办喜事的细节他们都取得了一致,只等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表态。不用我们表态,我们其实已经表态了。之后母亲向我们保证,以后再不接那人的电话,这事到此为止。

侦察了一段时间,我们总算放下心来。只是每天的六点,电话仍是准时地响两声,然后就停了。周末周日的时候我们能听到,六点钟电话一响,母亲就回自己屋里了。我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背着母亲我们找那位老人谈过,这是老人唯一的要求,似乎也是他放弃的交换。每天六点,电话准时响两声,再挂了,就是他打来的,两声代表着他的平安。

母亲的精神状态很快就影响了健康,身体虚弱下来,精神更是委顿。她一直就像一张弓,把孙子孙女一个一个都射出去了,自己才松弛下来。在病中,母亲念叨父亲的时候特别多,母亲走得很平静。

已经很久了,每天六点,电话依旧准时响起。有一天,六点的钟声和电话依旧一同响起,但两声过后,电话声顽强地持续着。很大一会,我才迟疑着拿起话筒。是老人的女儿,她泣不成声。老人脑溢血,在昏迷中一直叫着我母亲的名字。希望我母亲能去看她父亲一眼,只一眼。我按捺了半天,才用平静的语调告诉她,我母亲已经去世半年了。

从此,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就没有了,世界也仿佛就此寂静无声。只是每到周末,我总爱默默无声地坐在电话旁的沙发里,什么也不干。在六点的钟声响起时,我总是稍带惊忪地轻颤一下身子,习惯地看一眼电话。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1自然段的最后说“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是说母亲整个一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表达了“我”的惊奇和由衷的高兴。

B.对于母亲找老伴这件事,我们坚决不同意。一方面是由于封建贞节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出于想让母亲带好自己孩子等自私的心理。

C.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的电话,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这个行为既表现了母亲对老年大学同学的留恋和不舍,也赞颂了母亲伟大的克制和坚决精神。

D.小说在后面写老人的女儿泣不成声的电话内容,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我们对老人们婚姻干涉所造成的伤害,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E.在小说的最后写到“我”总是习惯地看一眼电话,写出我的担心,害怕仍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和母亲结婚。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2)小说以“秘密是我发现的”为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3)电话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联系文中电话的不同情况,分析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4)小说中的母亲在晚年想和老年大学同学一起过日子,但子女们坚决反对。最后母亲按着子女们的心愿走完了人生。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8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5分)选B项给3分,选D项给2分,选E项给1分。选A、C项不给分。

A项中的“整个一生”是错误的,原文中应该指父亲去世十年来。C项中的“克制与坚决”是错误的,母亲的犹豫和终于没有接电话,并不是伟大的精神,而是迫于我们子女的压力无奈放弃。E项中的“习惯地看电话”,说是害怕仍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和母亲结婚,只对了小小的一部分,主要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思念和后悔的心理。

(2)(6分)

用了倒叙的写法,先交待了“母亲出了情况”这一结果,引起读者注意,增强小说的吸引力。流露出了我们的吃惊和对母亲再婚的反对心理。

总领下文,为下文介绍“母亲出了情况”的经过做了高度的概述。

为后文的“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留下伏笔。

(3)(6分)

电话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具有展现情节发展的作用。

“我”提前回家所发现的电话,是母亲和老年大学同学在通话,母亲处在高兴中,情节的开端,母亲出了情况。

新的周末大团圆时六点的电话,是母亲老年大学同学打来的电话,母亲处在无奈中,情节的发展,母亲被迫放弃。

六点准时响两声的电话,是母亲老年大学同学报平安的电话,母亲再婚被我们彻底打散了,情节的发展。

顽强地持续着的电话,是老人女儿的电话,老人临终乞求与母亲见一面,情节的高潮。

(4)(8分)

参考答案:赞同老年人再婚。赡养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做儿女们的责任。儿女们虽然可以给老人提供许多物质上条件,但老年人在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是儿女们不能提供和取代的,给老人找合适的老伴,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儿女们不能太自私,只是从自己的脸面出发,或者从自己的子女需要老人照顾出发,来威胁老人,伤害老人,这是不仁道的行为。

【解析】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

巩高峰

秘密是我发现的。那天我提前回了家。母亲抱着电话神采奕奕,坐在沙发里的姿势和说话的语气都显示这样的电话不是第一次,而且这个电话肯定聊了很久了。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

在第一时间,我把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叫到了一起,分析情况。父亲去世十年了,我们是看着母亲怎样在忧戚里度过这十年的。我们一直自豪地以为,这是父母情深的表现。所以很多人劝过我们姐弟四个,给母亲找个老伴吧。我们姐弟四人的意见出奇地一致,母亲想做别的什么都可以,就是找老伴这事我们坚决不同意,那是对父亲的侮辱。也许我们还有很多别的理由,尤其是女儿的出生让我很快就坚定起来,因为两个姐姐和哥哥生孩子从来没动过找保姆的念头,母亲把几个孩子带得一个比一个健康、漂亮。

就是怕母亲孤独寂寞,我们给了母亲一大堆建议,社区老人馆、秧歌队、夕阳红舞蹈班、老年大学,等等等等。母亲似乎是怕我们失望,就不太热心地选了个老年大学。我们四个还排除万难,相继把家都安到了一个社区,每到周末,就是全家大团圆。我们觉得,应该万无一失了。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就在她上老年大学一个月后。

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我们姐弟四人的沉默还是让母亲一下就明白了什么。母亲脸上的黯然晦涩得很严重。母亲也没什么胃口,一直是心不在焉地看我们吃。在六点的钟声敲响时,母亲动了动,神情不自然地朝时钟看了看。这会,电话响了。没谁去接,全家似乎都默契地预示到了这是一个什么电话。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

从这天起,我们姐弟四个轮流开始了跟母亲的谈心。我们只是抒发着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的无限依恋。车轮战很快就有了效果,母亲跟我们说了她的那位老年大学同学。她们俩各方面都已经商议好了,谁去谁家过日子,不办证书免得出现遗产纠纷,甚至连怕给我们添麻烦而不举办喜事的细节他们都取得了一致,只等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表态。不用我们表态,我们其实已经表态了。之后母亲向我们保证,以后再不接那人的电话,这事到此为止。

侦察了一段时间,我们总算放下心来。只是每天的六点,电话仍是准时地响两声,然后就停了。周末周日的时候我们能听到,六点钟电话一响,母亲就回自己屋里了。我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背着母亲我们找那位老人谈过,这是老人唯一的要求,似乎也是他放弃的交换。每天六点,电话准时响两声,再挂了,就是他打来的,两声代表着他的平安。

母亲的精神状态很快就影响了健康,身体虚弱下来,精神更是委顿。她一直就像一张弓,把孙子孙女一个一个都射出去了,自己才松弛下来。在病中,母亲念叨父亲的时候特别多,母亲走得很平静。

已经很久了,每天六点,电话依旧准时响起。有一天,六点的钟声和电话依旧一同响起,但两声过后,电话声顽强地持续着。很大一会,我才迟疑着拿起话筒。是老人的女儿,她泣不成声。老人脑溢血,在昏迷中一直叫着我母亲的名字。希望我母亲能去看她父亲一眼,只一眼。我按捺了半天,才用平静的语调告诉她,我母亲已经去世半年了。

从此,六点钟准时响起的电话就没有了,世界也仿佛就此寂静无声。只是每到周末,我总爱默默无声地坐在电话旁的沙发里,什么也不干。在六点的钟声响起时,我总是稍带惊忪地轻颤一下身子,习惯地看一眼电话。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1自然段的最后说“母亲从来没这么高兴过”,是说母亲整个一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表达了“我”的惊奇和由衷的高兴。

B.对于母亲找老伴这件事,我们坚决不同意。一方面是由于封建贞节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出于想让母亲带好自己孩子等自私的心理。

C.在新的周末大团圆时的电话,母亲犹豫了一会终于也没接。这个行为既表现了母亲对老年大学同学的留恋和不舍,也赞颂了母亲伟大的克制和坚决精神。

D.小说在后面写老人的女儿泣不成声的电话内容,形象具体地写出了我们对老人们婚姻干涉所造成的伤害,具有揭示主题的作用。

E.在小说的最后写到“我”总是习惯地看一眼电话,写出我的担心,害怕仍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和母亲结婚。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2)小说以“秘密是我发现的”为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3)电话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联系文中电话的不同情况,分析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4)小说中的母亲在晚年想和老年大学同学一起过日子,但子女们坚决反对。最后母亲按着子女们的心愿走完了人生。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理由。(8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5分)选B项给3分,选D项给2分,选E项给1分。选A、C项不给分。

A项中的“整个一生”是错误的,原文中应该指父亲去世十年来。C项中的“克制与坚决”是错误的,母亲的犹豫和终于没有接电话,并不是伟大的精神,而是迫于我们子女的压力无奈放弃。E项中的“习惯地看电话”,说是害怕仍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和母亲结婚,只对了小小的一部分,主要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思念和后悔的心理。

(2)(6分)

用了倒叙的写法,先交待了“母亲出了情况”这一结果,引起读者注意,增强小说的吸引力。流露出了我们的吃惊和对母亲再婚的反对心理。

总领下文,为下文介绍“母亲出了情况”的经过做了高度的概述。

为后文的“可母亲还是出了情况”留下伏笔。

(3)(6分)

电话是小说中的一个线索,具有展现情节发展的作用。

“我”提前回家所发现的电话,是母亲和老年大学同学在通话,母亲处在高兴中,情节的开端,母亲出了情况。

新的周末大团圆时六点的电话,是母亲老年大学同学打来的电话,母亲处在无奈中,情节的发展,母亲被迫放弃。

六点准时响两声的电话,是母亲老年大学同学报平安的电话,母亲再婚被我们彻底打散了,情节的发展。

顽强地持续着的电话,是老人女儿的电话,老人临终乞求与母亲见一面,情节的高潮。

(4)(8分)

参考答案:赞同老年人再婚。赡养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做儿女们的责任。儿女们虽然可以给老人提供许多物质上条件,但老年人在情感精神方面的需要,是儿女们不能提供和取代的,给老人找合适的老伴,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儿女们不能太自私,只是从自己的脸面出发,或者从自己的子女需要老人照顾出发,来威胁老人,伤害老人,这是不仁道的行为。

【解析】略


相关内容

  • 秘密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则小说,完成下题. 秘密 邵昌玺 早上七点钟,新来的办事员周可就早早地来到工厂,因为今天要举行一项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并引进外资的重要活动,他必须赶在八点之前把会场布置妥当.昨天下班之前周可就已经把会场布置好了,今天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完善一下. 周可把会场中间的椭圆形会议桌擦了又擦,直到一尘不 ...

  • 秘密邵昌玺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秘密     邵昌玺 早上七点钟,新来的办事员周可就早早地来到工厂,因为今天要举行一项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并引进外资的重要活动,他必须赶在八点之前把会场布置妥当.昨天下班之前周可就已经把会场布置好了,今天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完善一下. 周可把会场中间的椭圆形会议桌擦了又擦,直 ...

  • 陈安之的推销法则
  • 陈安之的推销法则 推销法则一:随时想象成功者每天在想什么,每天在做什么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很多人都问我说:"陈老师,一个人到底要怎么样才会成功?你一年平均阅读300-500本书籍,你的朋友都是世界第一名,听说你有一百位以上世界第一名的朋友,你们到底有什么样成功的秘诀呢?今天我首先分享一个成 ...

  • [我的父亲母亲]阅读答案
  • 我的父亲母亲 ⑴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⑵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⑶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⑷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 ...

  • 奇妙的警戒点阅读答案
  • 阅读<奇妙的警戒点>,完成问题. 奇妙的警戒点 一位军医,因治疗伤兵,已经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在治疗间隙,他倒头呼呼大睡起来.突然从前线又运来了一批伤员,需要立即叫醒这个军医.可是,不管人们用手推他,还是往他脸上喷水,都难以让他醒来.最后,还是他的助手想出一招,在军医耳边轻轻地说:&quo ...

  • 3山中避雨_同步阅读
  • 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习题. 给生命配乐 ①有时候走在路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不跑调,就是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拍的. ②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 ...

  • 博恩崔西时间管理
  • 博恩 崔西时间管理 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大多数人抬头只见乌云,有些人却发现云块周围露出了光线晕边.对于只看见乌云的多数人来说,大部分的快乐,的确发生在短暂的时间里.你80%的快乐是来自生命中20%的时间吗?你最有生产力20%的时间是不是创造出80%的价值呢?如果是,那么你就需要来次时间革命,你不需要重 ...

  • 经典奥数时钟问题
  • 四.时钟问题解法与算法公式 解题关键:时钟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钟面上按"时"分为12大格,按"分"分为60小格.每小时,时针走1大格合5小格,分针走12大格合60小格,时针的转速是分针的,两针速度差是分针的速度的,分针每小时可追及. 1.二点到三点钟 ...

  • [大师]阅读答案
  • 大师 聂鑫森 上午九点钟,年届八旬的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山,正坐在画室的大画案前 用紫砂壶啜着茶,目光落在一张铺好的四尺宣纸上,构思着一幅<深山行旅图>. 门铃小心 翼翼地响了.过了好一阵,门铃再一次响起,透出一种急迫的心情.怎么没人去开门?小保姆 呢?老妻呢? 黄云山有些生气.正要大声呼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