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改稿阅读分析完整答案

袁隆平改稿阅读分析完整答案

①民谚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当年,80 多岁的邓小平夹着 一支烟,摇着头,抿着嘴说,中国农村改革,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第一次见到袁隆平, 是他 75 岁的时候,我跟他说了这句大实话,袁隆平也夹着一支烟,也摇摇头,也抿着嘴说, “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一点点。”

②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 8 年之后的 2013 年 1 月。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宽额头,小平头, 古铜色的脸;依然是红格子棉布衬衫,深色休闲裤;依然是精神爽朗,睿智逼人,举手投 足一点都不像个 80 多岁的老人。

③一见面,老人同几年前一样,顺手从茶几拿起一包红色中华烟。

④这次来,我们带着清样,是请袁隆平审定有关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提 到,袁隆平戒烟了。“难道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 、、

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 64 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他举着烟,每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稿,竟不带老花镜。少顷,听他说,“错 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 “米”字丢不得”,边 说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 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⑤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审看大样, 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竟像小

学生对自 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 上面说的袁隆平做的这个梦,大凡采访过袁隆平、写过杂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过,我也 在《见到袁隆平》这篇文章中用过。回来后一翻检,大报小报、长稿短稿居然都是说“袁 隆平梦见的谷粒像花生那样大”、“在水稻下面乘凉”。不觉赧颜,随后分明感到一种常人很 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如同雕塑般的身体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这是一种什么 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

⑥我又想起上次袁老为我们题字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 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 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

⑦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他是中国工程 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 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为中国 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就是这样一个人,阅改一份不满 3000 字的文稿。

题目:

1、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谦虚、平易近人(热情)、严谨认真、好学。

2、第④段加着重号的“复辟”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分)

抽烟,也说明作者与袁隆平交流气氛是轻松活泼的,从侧面表现了袁隆平的平易近人。

3、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 为例作简要分析。(2 分)

从修辞的角度讲,本段采用对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突出袁隆平做任何事的严谨认真。从表达方式讲夹叙夹议,特别是“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 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这些议论文字把作者深挚的情感较好地渲染出来,增加了感染力。(说一点即可)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 分)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袁隆平是一个享誉世界、建树丰硕、执着不悔、贡献卓越的人,突出了其为阅改一份不满3000字的文稿、题写几个字仔细到近乎苛刻的可贵,反映了他严谨认真的一贯品质。

袁隆平改稿阅读分析完整答案

①民谚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当年,80 多岁的邓小平夹着 一支烟,摇着头,抿着嘴说,中国农村改革,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第一次见到袁隆平, 是他 75 岁的时候,我跟他说了这句大实话,袁隆平也夹着一支烟,也摇摇头,也抿着嘴说, “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一点点。”

②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 8 年之后的 2013 年 1 月。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宽额头,小平头, 古铜色的脸;依然是红格子棉布衬衫,深色休闲裤;依然是精神爽朗,睿智逼人,举手投 足一点都不像个 80 多岁的老人。

③一见面,老人同几年前一样,顺手从茶几拿起一包红色中华烟。

④这次来,我们带着清样,是请袁隆平审定有关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提 到,袁隆平戒烟了。“难道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 、、

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 64 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他举着烟,每人问个遍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稿,竟不带老花镜。少顷,听他说,“错 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 “米”字丢不得”,边 说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 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⑤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审看大样, 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竟像小

学生对自 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 上面说的袁隆平做的这个梦,大凡采访过袁隆平、写过杂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过,我也 在《见到袁隆平》这篇文章中用过。回来后一翻检,大报小报、长稿短稿居然都是说“袁 隆平梦见的谷粒像花生那样大”、“在水稻下面乘凉”。不觉赧颜,随后分明感到一种常人很 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如同雕塑般的身体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这是一种什么 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

⑥我又想起上次袁老为我们题字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 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言”字旁加“卖”, 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

⑦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他是中国工程 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 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为中国 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就是这样一个人,阅改一份不满 3000 字的文稿。

题目:

1、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人?(2 分)

谦虚、平易近人(热情)、严谨认真、好学。

2、第④段加着重号的“复辟”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 分)

抽烟,也说明作者与袁隆平交流气氛是轻松活泼的,从侧面表现了袁隆平的平易近人。

3、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⑤段 为例作简要分析。(2 分)

从修辞的角度讲,本段采用对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突出袁隆平做任何事的严谨认真。从表达方式讲夹叙夹议,特别是“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 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这些议论文字把作者深挚的情感较好地渲染出来,增加了感染力。(说一点即可)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 分)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袁隆平是一个享誉世界、建树丰硕、执着不悔、贡献卓越的人,突出了其为阅改一份不满3000字的文稿、题写几个字仔细到近乎苛刻的可贵,反映了他严谨认真的一贯品质。


相关内容

  • 袁隆平改稿阅读答案
  • 袁隆平改稿 ①民谚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当年,80 多岁的邓小平夹着 一支烟,摇着头,抿着嘴说,中国农村改革,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第一次见到袁隆平, 是他 75 岁的时候,我跟他说了这句大实话,袁隆平也夹着一支烟,也摇摇头,也抿着嘴说, "我只是做 ...

  • [袁隆平改稿]的阅读答案
  • <袁隆平改稿>阅读答案 15.把自己的贡献说成做了一点点工作:在自己戒烟的情况还给客人准备了烟:像小学生对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稿,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改稿):在别人提醒"读"的繁体怎么写时,查字典弄清"读"简化体怎么写. ...

  • 高三语文复课研讨会材料
  •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探索 蓝 光 中 学 张爱民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探索 蓝光中学 张爱民 一.分析2011年考纲 2011年考纲将阅读内容定位为理解B .分析综合C 和鉴赏评价D 三个层级. 二.分析2010年陕西卷高考试题结构,明确阅读题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地位 2010年陕西 ...

  •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教案
  • 篇一:2014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 人物传记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人物传记 一.文体概念及特点 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 ...

  • 实用文体阅读学生版答案
  •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1)答案:答D 给3分,答B 给2分,答E 给1分,答A .C 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黄遵宪在日本居住两年后,学习了日本的文字,才开始与日本人交往,开始了<日本国志>的编撰,不是一到日本就开始编辑,故A 错.C 项"以挽回自主的权利& ...

  • 2011福建高考语文试卷
  •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福鼎太姥山中学(茂华学校) 叶如盛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匪来贸丝, .(<诗经 氓>) (2) ,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 ...

  • 2012年7月全国自考写作(一)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写作(一) 试卷 课程代码: 0050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qu ...

  •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修改稿)
  •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宁波二中 孙 鋆 一.教材分析 ⒈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用二分法解方程的近似解是新课程中新增内容.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教科书分三个层面来展现:第一层面,从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入手,建立起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第二层面,通过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体现函数 ...

  •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卷)语文(带解析)
  •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 卷)语文(带解析) 1.根据拼音,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汉字.(4分) (1)读书人的bó( ) 学多才.儒雅之气,缘其汲取了无数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 (2)春风吹拂,xiān( ) 细的柳丝飘飞,风姿婀娜,如诗如画. (3)垂钓是一种闲情,赏月是一种y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