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一)翻译标准问题

1. 严复的译事楷模---“信”“达”“雅”

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所谓“译事楷模”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翻译标准。这个标准在当时的译界备受推崇。梁启超认为“标信达雅三字,可谓知言”,还有人说这是评定译文的唯一标准,是译界的金科玉律。

2. 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的质疑

1)瞿秋白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他说:“其实,他是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 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2)赵景深在《翻译论》一文中提到关于信达雅顺序的问题,他认为“.... 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 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

3)林语堂提出与信达雅相符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忠实标准,二是通顺标准,三是美的标准。

3. 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三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1) 艾思奇从哲学的角度对信达雅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说:“然而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基础,‘达’和‘雅’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与本质的关系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2) 鲁迅特别注意译文中的“信”,1935年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一文中提出:"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 朱光潜1944年在《谈翻译》一文中,使信达雅的讨论又加深了一步,他认为,译一本好书比写另外一本书要难的多,难就难在一个“信”字。原文“达”而“雅”,译文没有做到“达”而“雅”那就是不“信”。原文不“达”不“雅”,而译文“达”而“雅”,也是不“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才能使译文做到信的问题。梁启超曾经把我国整个佛经翻译是历史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历史。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把逐字翻译和死译都归之为直译,把任意翻译和摘录大意的翻译都归之为意译,是不恰当的,直译一词在五四运动前后才流行开来,是针对林纾的翻译提出来的。五四运动前后直截了当主张直译反对意译的人是不少的,翻译态度严肃的译者几乎都肯定直译。这似乎是大家反对林纾的一种表现。

1. 直译与意译的概念

2. 坚定的直译派的翻译家

1)傅斯年的看法可以表达出时人对直译的情绪,他1919年在《新潮》上发表的《译书感言》一文说:“直译便真,意译便伪,直译便是诚实的人,意译便是虚伪的人”。

2)茅盾一直主张直译。1922年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篇论“直译”与“死译”的文章。文章种对直译的含义做了解释,他说:“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3)周作人1925年在《陀螺》一文种,谈到了他对直译的看法,他说:“我现在还说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语的意义...... ”

2. 委婉的意译派的翻译家

朱生豪,在谈到他本人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的艰辛过程时,很有一点在必要是采取意译的味道。他说:“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句所掩蔽。”

3. 摇摆的中间派翻译家

1)郭沫若1923年在《创造季刊》提出了他对理想的翻译的看法,他并没有说自己主张意译,也没有反对直译,只是对应该怎样翻译说出了值得参考的重要意见。

2)朱光潜在1944年反表的《谈翻译》说“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3)林语堂把忠实原文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四者之间的界限区别。

(三)可译性的探讨

不带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艺术特色的原作,一般说来可以完全确切地从一种语言传译为另一种语言。文学作品以及带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论著,在翻译时要做到安全确切,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诗的翻译,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都对其可译性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在本书第三章《可译性和确切性》中,将做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和争议仅作扼要的历史过程的叙述。

1. 成仿吾于1923年在《论译诗》一文中探讨了译诗的方法。他在论译诗的可能性时,提出“译诗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2. 茅盾在1922年发表的《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曾今介绍了当时人们对翻译外国诗的几种看法,他说,有些人认为翻译外国诗是可能的,也有些人认为是不可能的;还有些人认为,外国诗中有可以译的,也有绝对不能译的,而可以译的,也不过就是将就的办法,聊胜于无而已。茅盾说他自己就持有第三种看法,他说:“老实说来,翻译外国诗是不得已的、聊胜于无的办法”

3. 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补课翻译,尤其是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可能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 ”

(四)译文要力求传神的讨论

在我国翻译的近代史上,要求译文做到传神的提法是很早的。早在严复以前,马建忠就曾在《适可斋纪言》中说,翻译者要“摹写其精神,要做到心悟神解。”严复也曾提到译者应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到“五四”运动以后,翻译工作特别是文学翻译工作的大发展,使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译文传神的重要性。

1. 茅盾早在1922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神韵’与‘形貌’不能两全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神韵呢,还是重形貌?茅盾对此的回答是;" 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2. 林语堂也谈到了译文要传神的问题,他认为“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3. 朱光潜在《论翻译》中也指出;“译者不仅要透懂文学,还须透懂文字后面的

情理韵味。”

4. 朱生豪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说他非常注意传译原作的神韵,他写道;“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近代中国翻译家对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问题的争论和探讨

(一)翻译标准问题

1. 严复的译事楷模---“信”“达”“雅”

这个问题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首次提出来的。当时他把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提出来。所谓“译事楷模”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翻译标准。这个标准在当时的译界备受推崇。梁启超认为“标信达雅三字,可谓知言”,还有人说这是评定译文的唯一标准,是译界的金科玉律。

2. 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的质疑

1)瞿秋白首先对“雅”提出了疑问。他说:“其实,他是用一个‘雅’字打消了‘信’和‘达’..... 古文的文言怎么能够译得‘信’,对于现在的将来的大众读者,怎么能够‘达’”。

2)赵景深在《翻译论》一文中提到关于信达雅顺序的问题,他认为“.... 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 严复的信达雅三个条件,我认为其顺序应该是达,信,雅。”

3)林语堂提出与信达雅相符的翻译标准,他认为翻译标准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忠实标准,二是通顺标准,三是美的标准。

3. 该时期主要的翻译家对信达雅三者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1) 艾思奇从哲学的角度对信达雅的关系问题作了论述,他说:“然而翻译的原则总不外是以‘信’为最根本的基础,‘达’和‘雅’对于‘信’就像属性对与本质的关系一样,是分不开的然而是第二义的存在。”

2) 鲁迅特别注意译文中的“信”,1935年他在《且介亭杂文二集》的《“题未定”草》一文中提出:"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3) 朱光潜1944年在《谈翻译》一文中,使信达雅的讨论又加深了一步,他认为,译一本好书比写另外一本书要难的多,难就难在一个“信”字。原文“达”而“雅”,译文没有做到“达”而“雅”那就是不“信”。原文不“达”不“雅”,而译文“达”而“雅”,也是不“信”。

(二)直译和意译的争论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如何才能使译文做到信的问题。梁启超曾经把我国整个佛经翻译是历史归结为此消彼长的历史。但是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把逐字翻译和死译都归之为直译,把任意翻译和摘录大意的翻译都归之为意译,是不恰当的,直译一词在五四运动前后才流行开来,是针对林纾的翻译提出来的。五四运动前后直截了当主张直译反对意译的人是不少的,翻译态度严肃的译者几乎都肯定直译。这似乎是大家反对林纾的一种表现。

1. 直译与意译的概念

2. 坚定的直译派的翻译家

1)傅斯年的看法可以表达出时人对直译的情绪,他1919年在《新潮》上发表的《译书感言》一文说:“直译便真,意译便伪,直译便是诚实的人,意译便是虚伪的人”。

2)茅盾一直主张直译。1922年他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一篇论“直译”与“死译”的文章。文章种对直译的含义做了解释,他说:“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3)周作人1925年在《陀螺》一文种,谈到了他对直译的看法,他说:“我现在还说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须达意,尽汉语的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保存原文的风格,表现原语的意义...... ”

2. 委婉的意译派的翻译家

朱生豪,在谈到他本人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集的艰辛过程时,很有一点在必要是采取意译的味道。他说:“凡遇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句所掩蔽。”

3. 摇摆的中间派翻译家

1)郭沫若1923年在《创造季刊》提出了他对理想的翻译的看法,他并没有说自己主张意译,也没有反对直译,只是对应该怎样翻译说出了值得参考的重要意见。

2)朱光潜在1944年反表的《谈翻译》说“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

3)林语堂把忠实原文分为四等;直译,死译,意译,胡译。四者之间的界限区别。

(三)可译性的探讨

不带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艺术特色的原作,一般说来可以完全确切地从一种语言传译为另一种语言。文学作品以及带有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论著,在翻译时要做到安全确切,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诗的翻译,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都对其可译性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在本书第三章《可译性和确切性》中,将做比较详细的论述。这里对“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探讨和争议仅作扼要的历史过程的叙述。

1. 成仿吾于1923年在《论译诗》一文中探讨了译诗的方法。他在论译诗的可能性时,提出“译诗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2. 茅盾在1922年发表的《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曾今介绍了当时人们对翻译外国诗的几种看法,他说,有些人认为翻译外国诗是可能的,也有些人认为是不可能的;还有些人认为,外国诗中有可以译的,也有绝对不能译的,而可以译的,也不过就是将就的办法,聊胜于无而已。茅盾说他自己就持有第三种看法,他说:“老实说来,翻译外国诗是不得已的、聊胜于无的办法”

3. 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直截了当地指出;“有些文学作品根本补课翻译,尤其是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可能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 ”

(四)译文要力求传神的讨论

在我国翻译的近代史上,要求译文做到传神的提法是很早的。早在严复以前,马建忠就曾在《适可斋纪言》中说,翻译者要“摹写其精神,要做到心悟神解。”严复也曾提到译者应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到“五四”运动以后,翻译工作特别是文学翻译工作的大发展,使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译文传神的重要性。

1. 茅盾早在1922年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神韵’与‘形貌’不能两全的时候,到底应该重神韵呢,还是重形貌?茅盾对此的回答是;" 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

2. 林语堂也谈到了译文要传神的问题,他认为“译者不但须求达意,并且须以传神为目的。”

3. 朱光潜在《论翻译》中也指出;“译者不仅要透懂文学,还须透懂文字后面的

情理韵味。”

4. 朱生豪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说他非常注意传译原作的神韵,他写道;“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


相关内容

  • 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
  • 50年来的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著作译介Ξ 雷 颐 ,"输 ;而对外国学者中国史研,,更有助于我们在一定"身在此山"而形成的某些局限.但国外中国史研究林林总总,洋洋大观,几十年来(特别是近20年)对其译介虽多,终也只能是"取一瓢饮",因此这种译介的态度和 ...

  • 对封建社会的争论论与探讨
  • 对封建社会的争论论与探讨 封建一词由来已久,对封建社会当前的学者也在真论,究竟什么时候有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有些什么特征,至今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无论是西方抑或是东方的学者到在探讨封建社会的问题. 近年来的学术界对"封建社会"颇有一些探讨,其中最醒目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究竟有没 ...

  • 译事三难_信达雅_浅析严复的翻译理论_张伟
  • 科技信息 人文社科 译事三难"信达雅" ---浅析严复的翻译理论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张伟 [摘要]严复在总结前人及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翻译标准---"译事三难"说,反映了翻译工作的规律,但也具有 一定的认识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关键词]严 ...

  • "透明"翻译策略下的归化和异化
  •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文化需求始终处于增长状态,社会方方面面受到了来自外国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越发重视加强文化软实力,实行文化输出战略,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由此产生了对翻译的大量需求,对广大翻译人才提出了很大挑战.而对翻译策略的探讨,虽从未停歇,但也因为古今中外的求证论述 ...

  • 追寻意义的世界
  • 作者:崔莹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05期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70(2009)01-0185-08 一.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议题题解 自1979年第一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在广州举行,到2008年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在上海举行已历经了将 ...

  • 近代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为何徘徊不前?其原因是什么
  • 学术专业人文 茶趣 近代我国茶叶出口贸易徘徊不前的原因探究 张小玲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400031) 摘要:近代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由盛转衰一直在徘徊不前,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本文认为根本原因是落后的社会生产 力和质价差距所造成的,在具体原因上,本文分析对比了中外茶叶生产方式.中外茶叶品质和质量的 ...

  •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
  • 论翻译中若干因素之辨证关系与翻译教学 摘 要: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谈到"信"."达"."雅"和其 它标准.结合教学实践,从忠实与通顺.直译与意译之间的异同点 出发,论述了翻译若干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初步探讨了翻译的教 学方法. 关键词:翻 ...

  • 形式主义诗学与许渊冲英译唐诗中的节奏与声韵�お�
  • 摘 要: 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等手段已成为内容的一部分.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节奏和韵律则反映为 "形美" 和 "音美",作为前提和手段为实现"意美"服务.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意美.音美.形美是一体的,形 ...

  • 在继承中求发展
  • 摘 要: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理论是中国翻译界长期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作者回顾了"信达雅"标准的提出及其引起的翻译标准大争论,指出翻译理论的构建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我们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信达雅"这一标准并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 ...